四大皆空是哪四大?佛、道、儒不同的理解,體現三教理念的衝突

2020-12-25 鹹魚道長

現在人們非常流行一個詞,叫佛系,大概說一個人低欲望的生活態度,而我們形容一個人看破紅塵、無欲無求,通常也會用的一個佛教的名詞,叫做四大皆空。

那麼問題來了,人們常說的四大皆空,到底是哪四大呢?雖然我們很多人平時以佛系自居,也經常說自己四大皆空,但對這類詞的具體含義還是了解的比較少的。

四大皆空,出自佛教的《四十二章經》,意思大概是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虛幻的。《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種世界為虛的理論也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

而四大,指的就是組成世界的核心物質元素,即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四大皆空,就是說把一切外物都看做虛幻,摒棄一切外物對自己的影響,這是一種典型的唯心主義的思想。

不過雖然四大皆空是佛教的理念,但四大的概念,卻也不是佛教獨創的,而是源自於古印度神話中的概念,是古代人類對世界本質的探索,認為地、水、火、風是組成宇宙世界的基本元素。

古希臘哲學家也提出過類似的概念,所以這個概念在西方也有很大的影響力,類似於我們中國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論,當然之所以是四大皆空不是五大皆空,是因為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自然遵循那邊的設定。

由於佛教的影響,很多人都分不清四大元素和五行的關係,比如《封神演義》中說,要重立地、水、火、風,再造世界,其實這就是受佛教的影響,按中國本土的說法,應該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組成世界。

這個大家了解一下就好,其實,不光佛教有四大的概念,道家和儒家同樣有四大的說法,道家所說的四大,為《道德經》記載,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道家的四大,說的是世界的運行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值得注意的是,道家是辯證的唯物主義思想,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所以不是空,也不能空,這也是佛道兩家理論衝突矛盾的地方。

儒家也有四大,即忠、孝、仁、義,是儒家奉行的人生準則,與佛道兩家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同,儒家研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世界是什麼組成的,真實還是虛幻,儒家並不關心。

儒家關心的是做好人那部分,無論什麼時候,忠孝仁義不能丟,所以儒家的四大,也不能空,古代儒家認為佛教四大皆空,沒有忠孝仁義,因此長久以來對佛教都是攻擊和排斥的態度。

綜上所述,佛教所說四大皆空,四大就是源自印度神話中的地、水、火、風。道家儒家對四大也有不同理解,而從佛、道、儒三家,對四大的不同理解,體現出了三家理念的衝突和矛盾。

當然了,三教思想都有其獨到之處,也沒有絕對的優劣對錯之分,關鍵還是看人,實際上三教思想在現代的影響力已經十分微弱了,當務之急還是提高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認同。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空又是什麼意思?
    佛陀在世時,講過了我們這個世界是由四大構成的。是哪四大呢?地、水、火、風,這四種因素構成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那麼,四大皆空是不是指的地、水、火、風都是空無的呢?其實還不是的。有關四大,在《圓覺經》中有這樣的記載:「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 許嘉璐: 當今衝突世界需要儒釋道融合理念
    但是力促其事、力主其事,用盡了自己全部精力為之奔走呼籲的,就是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先生。我們感謝杜先生的努力,感謝他的一片赤子之心,感謝他從儒家的思想中汲取了成長的滋養,知行合一,始終奉行著儒家的理念。
  • 一個字講兵、儒、道、佛、易
    中華文化對戰爭的態度集中體現在:「武」這個字上。中華文化是反戰的,戰爭是迫不得已,目的是制止戰爭。一個字講儒家:「儒」,人+需,人之所需。儒家為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提供了必需品,南懷瑾老師打了一個很好的比方:儒家是糧店。儒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字講道家:「道」,路+首,前路之首。道家站得高、看得遠,就像一個老者,在前面指路。
  • 林安梧:「儒、道、佛」與「意義治療」
    受傅偉勳教授以及弗蘭克(Frankle) 意義治療學(Logotherapy) 的啟發,筆者自20 世紀80 年代以來即開始研究儒佛道和新儒家的意義治療思想。本文對儒、道、佛三家的心理治療思想所作的概括各有異同,儒家用「意義治療」一詞,道家用「存有治療」一詞,而佛教則用「般若治療」一詞。但總體來講,皆可用「意義治療」來概括。
  • 兼容並蓄,傳承發展——談中華儒釋(佛)道傳統文化與中國精神!
    也許,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回答;但值得我們肯定的是,文化必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試想,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文化,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文化,一個人如果沒有文化,後果是多麼的不堪設想;正如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任時曾被問及中國製造的電視機時的回答一樣:「等到中國的節目也輸出到英國的時候你再來問我這個問題」;瞧,沒有文化連被人正眼瞧的本事都不會有。
  • 佛教:「四大皆空」究竟指的是什麼?
    佛教中經常提到四大皆空,不管我是不是學佛人,也許都聽過四大皆空這四個字。那到底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呢?四大到底是什麼?我們先來看一看這裡的空是什麼意思?顯然不能這樣去理解。很多人因為誤解了空的意思,甚至會走在歪了,如果把一切都想像成是沒有的,誰還去行善積德呢?所以對空這個字,我們一定要先去了解了才行。了解了空再去看什麼是四大?佛教的四大,一般是指地、水、火、風這四種元素。這四種元素是構成物理世界的基本元素,就好像我們中國文化提到的五行、八卦,他們的原理都是類似的。
  •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佛教有「四大皆空」之說,那麼這裡面的「四大」是指什麼呢?關於這個其實有不同的說法。 有人認為「四大皆空」是指佛教修行所達到的一種境界,一種大圓滿、大自在的般若境界。「四大皆空」是一種修煉達到極高修為的世界觀。「空」的意思並不是沒有,不是不存在,而是以我融入世間萬物,了悟宇廟人生。
  • 儒、道、佛對謀略的作用和反作用
    有一個儒、道、釋三家鬥智的故事,論爭的中心是關於人生的命運問題。儒家弟子首先出場,他抬出至聖先師孔老先生的話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命運之神主宰著人們窮通壽天」。站在一旁靜聽論爭的佛門弟子眼看是開腔的時候了,他說:「你們兩家彼此都有一定道理,不過,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我們釋家的人生觀最說明問題,儒、道兩家同意人生拼搏的主張我們同樣具備,我們信奉的是因果報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命運靠自已創造,一切都掌握在你的手中,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今世未報來世可報,業報輪這個故事中,三家對命運這同一命題的思維及結論有所不同,儒家認天,道家認人,佛家認地。
  • 美術研究|清代宮廷宗教建築所體現的宗教文化特徵!
    清代宮廷建築作為宗教文化的載體,體現出獨特的文化特徵。本文聚焦清代宮廷宗教 建築與宗教文化之間的關聯,通過分析孝道思想在宮廷宗教建築中的反映和佛、道兩教在宮廷生活中的作用,可知儒、佛、道三教是密不可分的一個系統, 進而總結清代宮廷宗教文化的民族特色。
  • 政策的背後是儒、佛、道三教思想
    #拍一拍宋朝#當代社會保護野生動物一直是人們倡導的話題,這是人們對地球的保護也是我國傳統思想的表現,我國自古就特別注重人與自然的相處,在《論語》中,孔子提出「釣而不綱,弋而不宿」,後來的「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都體現出古人對於保護動物所做出的舉措
  • 媽祖娘娘到底是「姓佛」還是「姓道」?
    接下來,就得說說現在關於媽祖娘娘來歷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娘娘到底是「姓佛」還是「姓道」?目前,媽祖信仰暫時被列為民間信仰,但從歷史上來看,媽祖信仰無疑和道教因緣更深。其次,媽祖娘娘因護佑一方進而成神,受大眾香火,這是道教信仰中典型的「凡人積功累德修煉成仙」,簡稱「功德成神」,同理還有關聖帝君,各地的城隍老爺等等,而這個成神過程和佛教遵修四諦(證羅漢果)、十二因緣(證緣覺)、六度萬行(證菩薩、佛)而悟道成佛明顯不同。
  • 中國宗教研究學者:儒道佛三教關係為世界宗教發展提供新啟迪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中國多位知名宗教研究學者15日在北京表示,儒道佛三教關係為世界各宗教指明一條和而不同的道路,為世界宗教的發展提供新啟迪。中華民族體現著文化生態上多元通和的模式,以儒家人和文化為主導,以孔孟陽剛之道和老莊陰柔之道互補為基脈,以儒道佛三教為核心,以各民族獨特文化、地域性文化和外來文化為翼羽,相互會通,呈現出既有中心又多姿多彩的風貌。他說,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外來宗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通過和平方式傳進來的。
  • 道系和儒系是什麼意思 道系儒系青年的特點介紹
    道系儒系什麼意思?最開始是佛系這個詞語走紅的,走紅之後就開始有更多延伸出來的系列詞語。比如說儒系道系等等的詞語,來看看具體介紹~  直接的描述佛系的態度的詞語就是:都行、可以、沒關係,這就是直白的佛系的解釋。
  • 四大皆空,六根清淨,講的是什麼?
    這個四大在佛教裡頭形容的是物質的這種狀態。哪四大呢?是地、水、火、風,這叫四大。它是這個物質世界裡,就是說它那個結構狀態。地是什麼?地是兼顧,承載,這稱為地大。水是什麼?流動,滋長,這叫水。火是溫度。風是什麼?是運轉。這是那個物質世界的四種元素狀態。
  • 佛家常說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漫談品禪》第26回我們常常看到影視劇中,僧人們常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出家人六根清淨等」,在《心經》中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麼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根清淨分別是什麼意思?之間是否有聯繫?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學習。
  • 選擇適合自己的 51《佛本是道》四大職業介紹
    玩遊戲,上51.com    3D暗黑仙俠網遊51《佛本是道》的四大職業,在技能、特點上各不相同,當然每個人口味不同,喜歡的職業肯定不能一概而論,相信各位玩家看完之後,心中都會有了自己的選擇。51《佛本是道》中共有四大職業,但是很多玩家卻不知道該怎麼選擇職業。
  • 佛教的「四大皆空」不是什麼都沒有
    弘一大師(圖片來源:資料圖)編者按:自古以來,世人對於佛教就有諸多誤解,當然這些誤解也分不同情況。有些因為不懂佛教名相、義理,於是望文生義,理解不當乃至南轅北轍,卻以為這就是佛教;有些因為門戶之見(或者成見、偏見)太深,不肯虛心理解佛教文化,也就很難真正理解。比如「四大皆空」這個成語,確實源自佛教文化。但什麼是四大皆空(或者一切皆空)?四大皆空是不是什麼都沒有?且看弘一大師如何解答。
  • 佛家說的四大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佛教之中,經常提及「四大皆空」和「六根清淨」的概念。那麼,「四大皆空」是哪四大,為什麼皆為空?「六根清淨」是哪六根,為什麼須保持清淨?1.四大皆空佛教所說的「四大」,乃是指構成世界的地水火風4種基本元素。佛教中的「四大」是從屬性上而言的,「四大」包括:堅性的地大,溼性的水大,暖性的火大,動性的風大。佛教的「四大」最早出現於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
  • 「儒、釋、道」三學 ——《道德經演繹》第十二章
    撇開理想不談,僅僅從文化的現實功能上,釋、儒、道(老子)的差別性還表現在:釋學致力於放下煩惱,求得內心的安詳和快樂,所以釋學適合基層員工;儒學致力於構建良好的社會關係,求得和諧的人際關係,所以儒學適合經理人;道學致力於平衡守中,求得無為而治無為而成,所以老子之道適合老闆。
  • 佛系女孩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梗 佛系女孩流行色什麼梗
    佛系女孩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梗?最近佛系系列詞語特別火,像什麼佛系女孩、佛系男孩、佛系追星等等。那麼,佛系女孩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網絡流行語90後佛系女孩是什麼梗。  「佛系XX」是對一些代表真、善、美的人群的概括,比如佛系追星、佛系前任、佛系女孩等。而佛系女孩,主要有兩層意思:  一層意思就是上文所說的「真、善、美」,指一個女生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境地,依舊能保持理智、善良、平和的狀態去處理問題。不和人撕逼,也不會和人發生矛盾和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