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六根清淨,講的是什麼?

2020-12-18 佛光聖音

這個四大在佛教裡頭形容的是物質的這種狀態。哪四大呢?是地、水、火、風,這叫四大。它是這個物質世界裡,就是說它那個結構狀態。地是什麼?地是兼顧,承載,這稱為地大。水是什麼?流動,滋長,這叫水。火是溫度。風是什麼?是運轉。這是那個物質世界的四種元素狀態。在佛法裡告訴我們,還應實際嚴格的來說,是七大組合。

除了地水火風以外,還有什麼空見識。空是什麼?空間。見是我們的認識。識是什麼?是存在的一種狀態。任何東西是以什麼一種什麼究竟形式存在的,是一種識就是認識的識,存在於什麼?存在於我們的觀念當中。這是佛陀對物質世界的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為什麼成為皆空,四大皆空,這空是什麼?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平衡的存在。

我們看我們眼前的世界就是地、水、火、風,它是平衡的存在。為啥叫平衡?這個需要那個風來的時候它自然會來。你需要有溫暖陽光,你比如說春夏秋冬它自然地會變化,它存在什麼?存在於空,這是圓滿的平衡那種狀態當中,所以空並不是沒有。你比如說我們自己那個身體感覺,當你這個身心健康的時候,你感覺好像這個身體裡沒有什麼,你覺得挺自然的。如果你突然一下子那比如說鬧肚子疼或者鬧感冒,你就會能感覺到這種某一個器官部位它有反應,他就會出現。所以說這個四大皆空是這麼意思。

他那個六根清淨跟那還不一樣,跟這還不是一個類似的問題,一個類別的問題,六根清淨是指的什麼?是指我們自身的主觀生命,我們自身那個生命狀態一定要什麼?清晰穩定。所謂清淨是什麼?不受幹擾。如果你這個生命主旋律不夠穩定,你那個生命狀態就會層出不窮的,很多負面的起落,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所謂六根清淨是什麼?

一定要讓我們有個主旋律,這個主旋律一定要清楚,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被所謂的環境和人事情去幹擾掉,你要有你自己的生活的主張,所以說叫六根清淨。六根是什麼?就是我們剛才說的眼、耳、鼻、舌、身、意這麼一個狀態,所以說這是兩種,一個是指的物質世界,一個是指的我們這個主體生命這種狀態。這叫四大皆空,六根清淨,你才有一個完美的生活,是這意思。你做到這種狀態才能叫完美的生活,你沒有這種修養,這種素質的這種累積,你六根不淨,你生活就亂,四大就不空了嘛。因為你這個一會兒又變一個,一會兒生活旋律亂了,你那個世界就會呈現亂象,是這個意思,就不空了,是那樣的,所以我們要理解他。

相關焦點

  • 佛家常說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漫談品禪》第26回我們常常看到影視劇中,僧人們常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出家人六根清淨等」,在《心經》中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麼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根清淨分別是什麼意思?之間是否有聯繫?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學習。
  • 佛家說的四大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佛教之中,經常提及「四大皆空」和「六根清淨」的概念。那麼,「四大皆空」是哪四大,為什麼皆為空?「六根清淨」是哪六根,為什麼須保持清淨?1.四大皆空佛教所說的「四大」,乃是指構成世界的地水火風4種基本元素。佛教中的「四大」是從屬性上而言的,「四大」包括:堅性的地大,溼性的水大,暖性的火大,動性的風大。佛教的「四大」最早出現於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
  • 佛教中的「六根清淨」是指什麼?
    在佛教中為什麼要強調「六根清淨」呢?而且這「六根」又是指代什麼呢?佛教中把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把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而且認為六根與六塵是有所相連的,這樣就會產生種種欲望、煩惱乃至罪孽之事。
  •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自唐朝時期,佛教傳入我們中國後,越來越興盛,歷朝歷代的帝王們很多都是非常信奉佛教的,當時的國家統治者,很多都將佛教作為了國家的一項重要的思想文化,利用這個宗教來讓百姓更加的安定,或者說安撫民心。
  • 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道輪迴,這些佛教用語什麼意思,有何聯繫
    我們提到佛教,總會想到一些成語,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關於佛教的三個成語: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道輪迴。這三個成語都是佛教用語,他們是什麼意思,他們之間又有何聯繫呢?一、六根清淨「六根清淨」是我們經常用來形容出家人的一個成語。當然,如果一個在家人如果能夠做到不為外物所惑,也可以說是六根清淨。
  • 佛教:「四大皆空」究竟指的是什麼?
    佛教中經常提到四大皆空,不管我是不是學佛人,也許都聽過四大皆空這四個字。那到底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呢?四大到底是什麼?我們先來看一看這裡的空是什麼意思?了解了空再去看什麼是四大?佛教的四大,一般是指地、水、火、風這四種元素。這四種元素是構成物理世界的基本元素,就好像我們中國文化提到的五行、八卦,他們的原理都是類似的。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空又是什麼意思?
    佛陀在世時,講過了我們這個世界是由四大構成的。是哪四大呢?地、水、火、風,這四種因素構成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那麼,四大皆空是不是指的地、水、火、風都是空無的呢?其實還不是的。有關四大,在《圓覺經》中有這樣的記載:「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 什麼才是「空」?多少修佛的人,都領悟錯了,獨劉慈欣說得很對!
    空,四大皆空,佛教的用語,何為四大皆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虛的,道空、天空、地空、人空。誰能真正做到四大皆空,那麼也就可以一心一意去修佛了,佛教還講究「六根清淨」,四大皆空的人就能做到六根清淨。那麼六根清淨是哪六根呢?六根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引起的慾念,以達到無煩無惱的境界。
  • 真正的四大皆空是什麼,你知道嗎?
    中國最早的辭書《爾雅》的《釋地》中說:「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這裡四海指的是四邊荒遠地區,不是指海洋。
  • 道教「可娶可嫁」,而佛家卻要「四大皆空」,這是為什麼
    都知道入佛門要六根清淨、七情六慾全都要戒個乾淨,要求入佛門就要四大皆空。雖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不過如果被抓到吃葷喝酒後果還是很嚴重的,更不用說娶妻生子了。但是相比之下的道教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在吃喝還有婚配上就沒有這麼多的拘束了。不過也有例外,道教中的全真一派就是特立獨行,只有他們要求像佛家一樣不能婚配之外還不能吃一些葷菜。
  • 佛說:「六根清淨」世人誰能做到?
    佛門常說的「六根清淨」是指哪六根?「六根清淨」又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說說自己對「六根清淨」的理解。「六欲」,「六欲」乃生七情,正所謂:「七情六慾」,一個人要想修到「六根清淨」的境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自己的「七情六慾」,然後才能淨根,下面小編就詳細的解說一下何為「六根清淨」。
  • 終朝打坐參禪,漸覺六根清淨,六根清淨小議
    傳統氣功文獻中,言及「六根清淨」之處頗多,其詞原為佛家之術語,後世人喻以精神意識清淨,進入穩定的松靜氣功狀態。「六根」者,謂眼、耳、鼻、舌、身、意也。「根」者,謂有生長之意也。「六根清淨」,謂修鍊氣功者不染六塵,做到澄神靜慮,無私無營。《脈望》曰:「聖人以其心役眼、耳、鼻、舌、身、意,眾人以眼、耳、鼻、舌、身、意役其心;是以有聖愚之別耳。然六根者,此心出入之門戶也。因境而有,苟不制六根,欲安其心,未不可得。所謂繫心一緣,面壁三月,皆此法也。」《普賢觀經》也認為,「樂得六根清淨,當學是觀。」
  • 佛教的「四大皆空」不是什麼都沒有
    比如「四大皆空」這個成語,確實源自佛教文化。但什麼是四大皆空(或者一切皆空)?四大皆空是不是什麼都沒有?且看弘一大師如何解答。佛說一切皆空,有些人誤會了,以為這樣也空、那樣也空,什麼都空,什麼都沒有,橫豎是沒有,無意義,這才壞事幹、好事也不做,糊糊塗塗地看破一點,生活下去就好了。其實佛法之中空的意義是有著最高的哲理,諸佛菩薩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者。
  • 六根清淨皆具足
    我們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嗅到、舌頭味到、身體觸到和意識覺到的一切皆源於內心具足,生活中萬物聚集、相互交融共存,想要做到「六根清淨」,必須從源頭抵得住誘惑、懂得持戒心,管控自己的心性。心得到清淨才能指引六根清淨,不再對六塵產生傾向性的偏愛執著,看淡世間一切、想清世事浮沉、品鑑人間百味、接受酸甜苦辣、體驗盛衰榮辱、傾聽萬類音聲,這就是人生、就能六根清淨、就會六根具足。
  • 《心經》:網絡如此發達,現代人如何做到六根清淨
    「六根清淨」出自隋煬帝《寶臺經藏願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淨。」很多人膚淺的認為這個境界很容易達到,甚至針對佛門子弟,如果他們稍微沾染了一點男女錢財,一些專門喜歡「揚惡隱善」的新聞記者,就會在報紙上大做他們「六根不淨」的文章。六根是指人的六種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意。
  • 六根清淨的真正含義
    六根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不貪戀六塵,遇到六塵它會起用:該聽的會聽,該看的會看,該觸的會觸,該思的會思,過後不留痕跡,此為六根清淨。如有貪戀、執著即被染汙。常人六根一旦接觸六塵,就會在六根上留下痕跡,形成業障。
  • 六根清淨原來是這麼個意思,夾在行屍和聖人之間!
    小編是無神論主義者,不懂什麼佛家至理,也不去鑽研什麼善惡因果,在自己看來,不去坑害人便可,但是如果細聽佛家講起道來,倒也小有收穫。如果被方丈用禪杖在腦殼上輕敲那麼幾下,倒是樂意聽一句,施主六根清靜,頗具慧根,倒不如遁入佛門。當然小編決然不會輕易這樣做滴,畢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嘛。
  • 聖嚴法師:六根清淨 超越生命之流
    聖嚴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六根清淨」這個名詞,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來,是非常浮淺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們以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淨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點男女錢財的習氣至於什麼叫做六根,甚麼又叫做六根清淨?他們是不想知道的。其實,六根清淨四個字中,大有道理。六根,是指生理學的全部範圍。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論者,也不是唯心論者,更不是唯神論者,乃是主張因緣和合的緣生論者。所以,佛教看一個人的構成,是從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來分析的。
  • 六根清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六根清淨,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慾念。出自:隋 隋煬帝《寶臺經藏願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淨。」近義詞有:六根清靜,反義詞有:六根不淨,六根清淨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比喻已沒有任何慾念。六根清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六根清淨(liù gēn qīng jìng)成語釋義: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
  • 【佛教常識】佛語「四大皆空」竟暗含宇宙真相
    譬如佛教所講的「四大皆空」,往往被世人誤以為酒、色、財、氣叫四大,因此戲稱那些不貪酒、色、財、氣的人是「四大皆空」。其實「四大皆空」是佛教對世界和人生現象及本質上的說明,它所蘊含的深奧義理,以及它與我人關係的密切,實非一般僅知追逐酒、色、財、氣之徒所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