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說的四大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2020-12-11 今古浮沉

佛教之中,經常提及「四大皆空」和「六根清淨」的概念。那麼,「四大皆空」是哪四大,為什麼皆為空?「六根清淨」是哪六根,為什麼須保持清淨?

1.四大皆空

佛教所說的「四大」,乃是指構成世界的地水火風4種基本元素。佛教中的「四大」是從屬性上而言的,「四大」包括:堅性的地大,溼性的水大,暖性的火大,動性的風大。佛教的「四大」最早出現於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

佛教認為,「四大」是造成物質世界物質現象的因緣。也就是說,一切物質,都是四大假合而成。例如山川、大地、草木等。包括人體也是如此。在人體之中,堅硬的骨骼屬於地大,流動的血液就是水大,體內的溫度就是火大,體內運動的氣及呼吸之氣,屬於風大。「四大」的假合如果和諧,假合而成的物質便會在一定時間內欣欣向榮。「四大」的假合倘若出現矛盾,也就是出現「四大矛盾」,物質就會走向毀滅。因此,佛教將人體的生病,稱之為「四大違和」。

一切物體都是「四大」假合而成,因緣在時暫時假合存在,因緣去時便隨緣而化。因此,萬物都沒有一個「獨立」的自我存在。譬如,你問自己是誰?是你的身體嗎?是身體上的手腳嗎?是手上的手指嗎?是手指上的骨頭嗎?如此問下去,永遠不會有答案,因為這個假合的身體根本不是你。從這個角度去思考,便能體會到物質世界「四大皆空」的本質。

2.六根清淨

佛教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能見色謂眼,能聽聲謂耳,能嗅香謂鼻,能嘗味謂舌,能感觸謂身,能知法謂意。

所謂的「六根」,其實就是「欲根」,而「欲根」是無法脫離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佛陀所說的涅槃,第一步就是要斷除雜染的「欲根」,也就是清淨眾生的「六根」。凡夫眾生,眼根迷於紛華的物象,耳根迷於雜亂的五音,鼻根迷於各種氣味,身根迷於各種觸覺,意根迷於各種思想和概念,故不得解脫。

六根不清淨之時,眾生被六根所役使,不能自主。若是修為到家了,有定力管住自己的六根了,就漸漸可以做到六根完全清淨。此時的狀態,便是涅槃的基本條件。正是由於「六根清淨」乃趣入涅槃的關鍵步驟,故佛教極其重視「六根清淨」。

相關焦點

  • 佛家常說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漫談品禪》第26回我們常常看到影視劇中,僧人們常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出家人六根清淨等」,在《心經》中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麼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根清淨分別是什麼意思?之間是否有聯繫?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學習。
  • 四大皆空,六根清淨,講的是什麼?
    任何東西是以什麼一種什麼究竟形式存在的,是一種識就是認識的識,存在於什麼?存在於我們的觀念當中。這是佛陀對物質世界的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為什麼成為皆空,四大皆空,這空是什麼?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平衡的存在。我們看我們眼前的世界就是地、水、火、風,它是平衡的存在。為啥叫平衡?這個需要那個風來的時候它自然會來。
  •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自唐朝時期,佛教傳入我們中國後,越來越興盛,歷朝歷代的帝王們很多都是非常信奉佛教的,當時的國家統治者,很多都將佛教作為了國家的一項重要的思想文化,利用這個宗教來讓百姓更加的安定,或者說安撫民心。
  • 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道輪迴,這些佛教用語什麼意思,有何聯繫
    我們提到佛教,總會想到一些成語,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關於佛教的三個成語: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道輪迴。這三個成語都是佛教用語,他們是什麼意思,他們之間又有何聯繫呢?一、六根清淨「六根清淨」是我們經常用來形容出家人的一個成語。當然,如果一個在家人如果能夠做到不為外物所惑,也可以說是六根清淨。
  • 道教「可娶可嫁」,而佛家卻要「四大皆空」,這是為什麼
    都知道入佛門要六根清淨、七情六慾全都要戒個乾淨,要求入佛門就要四大皆空。雖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不過如果被抓到吃葷喝酒後果還是很嚴重的,更不用說娶妻生子了。但是相比之下的道教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在吃喝還有婚配上就沒有這麼多的拘束了。不過也有例外,道教中的全真一派就是特立獨行,只有他們要求像佛家一樣不能婚配之外還不能吃一些葷菜。
  • 六根清淨原來是這麼個意思,夾在行屍和聖人之間!
    在我們的身邊,有不少有信仰的人,暫且不說其他,單說佛家一宗。佛家一宗,修到六根清靜,方算是與佛家有緣,邁入看破紅塵,修成正果的康莊大道。但是話說回來,這六根清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或者說我們該怎麼樣去理解,無聊之餘,小編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空又是什麼意思?
    那麼,四大皆空是不是指的地、水、火、風都是空無的呢?其實還不是的。有關四大,在《圓覺經》中有這樣的記載:「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意思就是我們的這個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組合而成的。那麼,這個身體是空的嗎?不是的。在《心經》中這樣一句話:「照見五蘊皆空。」這裡,又將人的身體比作五蘊所構成的。
  •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說了你可能意想不到!
    文|歷史挺靠譜「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說了你可能意想不到!佛家是千百年來一直久盛不衰的教派,他勸人向善,遠離惡果,對世俗四大皆空,世界上所有的人幾乎都對佛學都沒有憎惡感,每到一家佛廟都會心存敬意,沒有半點的褻瀆之心。
  • 佛教中的「六根清淨」是指什麼?
    在佛教中為什麼要強調「六根清淨」呢?而且這「六根」又是指代什麼呢?佛教中把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把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而且認為六根與六塵是有所相連的,這樣就會產生種種欲望、煩惱乃至罪孽之事。
  • 佛說:「六根清淨」世人誰能做到?
    佛門常說的「六根清淨」是指哪六根?「六根清淨」又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說說自己對「六根清淨」的理解。圖片來源於網絡小編認為佛門常說的「六根清淨」一共分為六大類,分別是:「耳聽,鼻聞,眼見,身觸,舌味,意識」,這六根乃是人體與外界信息聯絡的基本「路線」,正因為有了這六根才會衍生出來
  • 六根清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六根清淨,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慾念。出自:隋 隋煬帝《寶臺經藏願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淨。」近義詞有:六根清靜,反義詞有:六根不淨,六根清淨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比喻已沒有任何慾念。六根清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六根清淨(liù gēn qīng jìng)成語釋義: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
  • 佛教:「四大皆空」究竟指的是什麼?
    佛教中經常提到四大皆空,不管我是不是學佛人,也許都聽過四大皆空這四個字。那到底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呢?四大到底是什麼?我們先來看一看這裡的空是什麼意思?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空的意思,空在佛教中是指一切變化不實的事物都是無自性的,都是會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的,對於那些虛妄不實會生會滅的事物,我們就可以說是空的。但空並不等於沒有,如果空是沒有的,那連因果、善惡豈不都是沒有的了?顯然不能這樣去理解。
  • 終朝打坐參禪,漸覺六根清淨,六根清淨小議
    傳統氣功文獻中,言及「六根清淨」之處頗多,其詞原為佛家之術語,後世人喻以精神意識清淨,進入穩定的松靜氣功狀態。「六根」者,謂眼、耳、鼻、舌、身、意也。「根」者,謂有生長之意也。「六根清淨」,謂修鍊氣功者不染六塵,做到澄神靜慮,無私無營。《脈望》曰:「聖人以其心役眼、耳、鼻、舌、身、意,眾人以眼、耳、鼻、舌、身、意役其心;是以有聖愚之別耳。然六根者,此心出入之門戶也。因境而有,苟不制六根,欲安其心,未不可得。所謂繫心一緣,面壁三月,皆此法也。」《普賢觀經》也認為,「樂得六根清淨,當學是觀。」
  • 什麼才是「空」?多少修佛的人,都領悟錯了,獨劉慈欣說得很對!
    空,四大皆空,佛教的用語,何為四大皆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虛的,道空、天空、地空、人空。誰能真正做到四大皆空,那麼也就可以一心一意去修佛了,佛教還講究「六根清淨」,四大皆空的人就能做到六根清淨。那麼六根清淨是哪六根呢?六根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引起的慾念,以達到無煩無惱的境界。
  • 魯迅說:「人往往恨和尚,恨尼姑……從不恨憎道士」,這是什麼意思
    中國本地的教派是什麼呢?當然是由張道陵創建的道教。它以當時盛行的黃帝、老子信仰為基礎,以道家哲學作理論支柱。道教從創教以來,直到現在,一直影響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道家曰: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佛教的宗旨,是讓人六根清淨,沒有雜念,四大皆空。看破紅塵才能皈依佛教。然而紅塵哪是那麼容易就看破的,凡人就是生活在紅塵之中啊。
  • 佛學智慧,佛家講的「深心」是什麼意思?
    佛家說「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這一段經典文字摘自《維摩經》佛國品當中。佛教文化中,有直心、深心、菩提心,每一種都心都有不同的含義。本文大茶經就來探討佛學智慧,佛家講的「深心」是什麼意思?
  • 佛家的「空」是什麼意思?
    佛家的「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這個題目太大了,即使是有道的前輩高僧大德,恐怕一時半會之間想要將這個問題講清楚,也不大容易,更何況我輩才疏學淺,難識廬山真面目。但是既然有網友提出來了這個問題,那麼我也就不辭鄙陋,試著為大家講講,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包涵則個。
  • 《心經》:網絡如此發達,現代人如何做到六根清淨
    佛家把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稱為六根清靜,就是說已沒有任何慾念。「六根清淨」出自隋煬帝《寶臺經藏願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淨。」六識以六根為媒介產生了六塵,所以六根清淨的目的,就是斷掉這六識引出的塵欲。眼睛可以看到東西,耳朵可以聽到聲音,鼻子可以嗅到氣味,舌頭可以嘗到味道,身無色聲香味觸法。在《心經》裡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在遣「六塵」。世界有萬物,歸納總結在一起不外乎就是「六塵」。人認識世間萬物,就是靠著這「六根」,接觸到萬物而產生了「六塵」。
  • 真正的四大皆空是什麼,你知道嗎?
     提示:點擊上方"成功故裡"↑免費訂閱本刊成功導語有很多帶數字的成語我們經常使用,但是卻鮮有人知道這些成語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不孝有三
  • 佛家雙手合十是什麼意思?
    佛家弟子拜佛時候都雙手合十,虔誠膜拜,不過雙手合十代表什麼意思呢?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四》:「明公恕齋 ,嘗為 獻縣令,良吏也。官太平府 時,有疑獄,易服自察訪之,偶憇小菴,僧年八十餘矣,見公合十肅立。」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