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國力有多強?一座碑文上的九個字,唯唐朝人敢說!

2020-12-16 歷史再今天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出現了很多重要的朝代,如秦、漢、唐、宋、元、明、清等。這些朝代的粉絲們介紹它們的時候,都這樣說:「我大秦」「我大漢」「我大明」」我大清「……唯有唐粉說「我巨唐……」其它王朝都稱「大」,憑什麼唐朝稱「巨」。唐朝時國力有多強?一座碑文上的九個字,唯唐朝人敢說!

在滅掉突厥後,唐朝成了東方最強的國家,但與周邊國家相比,有多大優勢呢?當時在唐朝的周邊還有兩個地區性強國:一個事位於東北方向的高句麗,另外一個是在西南方向的吐蕃;唐朝與他們之間發生過多次戰爭。唐朝在與高句麗的戰爭中是敗多勝少;也是在稱其內亂的時候,還聯合了韓國(新羅)兩面夾擊才將高句麗打敗;與另外一個地區性強國吐蕃的戰爭也是長期處於守勢,多次被吐蕃打敗。連位於雲南的南詔國都沒打下來;所以唐朝的軍力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強悍。所以並不是所向無敵的,就是對周邊的地區性強國也並沒有多大優勢。

公元630年,唐朝李靖、李績帶領唐軍消滅東突厥,俘虜了他們的首領頡利可汗。要知道,東突厥本是控弦百萬,地方萬裡的超級大國,然而卻被唐朝輕鬆滅掉。頡利可汗入長安後,唐太宗命令他在大庭廣眾下跳舞。公元635年,西北大國吐谷渾反唐,唐朝大將侯君集帶領唐軍千裡奔襲,毀滅了這個國家。他們的國王慕容伏允被迫自盡,從此大唐的領土擴張到青海湖。

李世民曾經說過,「然則行軍用兵,皆億兆所見,豈虛言哉!及端供巖廊,定策帷扆,深處九重之內,謀決萬裡之外。北殄匈奴種落,有若摧枯;西滅吐谷渾、高昌,易於拾芥。包絕漠而為苑,跨流沙而為池。黃帝不服之人,唐堯不臣之域,並皆委質奉供,歸風順軌,崇威啟化之道,此亦天下所共聞也」

經濟領域:衡量古代的經濟發展程度通常採用的是兩個硬指標。第一是人口,第二是人均糧食佔有量。在古代,人口就是生產力。根據現代學者估算(因為古代統計人口瞞報漏報太多,不可信),開元年間的唐朝人口應該有9000萬之多,而整個歐洲加起來,再生六百年(離黑死病爆發還有兩百年),人口才不過8100萬。

由於西去的路途遙遠,於是就在此立了一塊「裡程碑」!然而,這塊碑上的文字,卻低調奢華的令人髮指,或曰「裝叉」的過分。裡程碑碑文由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手書,上書九個字,即:「西去安西九千九百裡」!(又說,碑文內容是「西極道九千九百裡」)

小編總結,漢秉天威,總攬萬國,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臣妾。最牛是秦朝雖短塹,可統一文字,度,量,衡,成就中華一統之偉業。強汗亡於外戚,盛唐敗於割據,富宋丟於文弱,大明殘於宦官

相關焦點

  • 唐朝究竟有多強?一座碑文上的九個字,唯唐朝人敢說!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王朝極為強悍,一是漢朝,一是唐朝。漢朝陳湯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成為強漢的宣言!那麼,唐朝有什麼「裝叉」的宣言呢?客觀的說,唐朝的強盛,至今還留有餘韻。先不說在日本的很多遺蹟,但說「唐人街」,就非常了不起。
  • 西安出土唐朝時期波斯人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專家:不能接受
    盛唐一直是眾多中國人心中最富魅力和幻想空間的朝代,唐朝不僅開放包容,而且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極強的吸引力,由此引來萬國使節前來盛唐學習交流。在唐太宗統治時期,波斯薩珊王朝國內動蕩,其最後一代君主,就唐朝皇帝一樣,因為離得太遠而遭到唐太宗的拒絕。
  • 關於唐朝,不得不說的幾件事
    1、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朝代,同時也是少有的外向型王朝,周邊誰不服就發兵打誰。疆域面積達1200萬平方公裡,人口達8000萬。疆域大、人口多、國力強,所有周邊相鄰國家小弟眾多,朝貢國三百多個,蔚為壯觀。2、唐朝人在世界上是很自豪的存在。
  • 萬國來朝,國力強盛的盛世唐朝,為什麼權力鬥爭頻發?
    隋唐時期,我國國力強盛,在唐朝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兩個巔峰。雖然那時候唐朝對於周邊西域或者其他地區還是以羈縻政策為主,但卻是文化輸出最為頻繁的時代。那時候日本派往的遣唐使,鑑真東渡,西域諸國的朝拜,南方土族的敬獻都可以體現唐朝強大的國力。
  • 唐朝很丟臉的事:皇太子被當眾羞辱,卻忍氣吞聲,不敢反抗
    唐朝初期國力強盛,周邊少數民族紛紛歸附,他們的首領推崇唐朝皇帝為「天幹」。但是隨著安史混亂的爆發,唐朝從盛況中衰落,「天幹」的威望也消失了。皇太子雖然當眾受辱,但唐朝方面忍住了,完全不看反抗,追求完美,做出了讓步。這可以說是唐朝歷史上最丟人的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 唐朝和親公主都是「冒牌」的,就不怕被發現,影響國與國關係嗎?
    說是宗室女,卻也沒有任何記錄說是哪個宗室成員的女兒,你匈奴人也沒法較真。整個漢朝和親公主一共11位,有8個都是這種來歷不明的「宗室女」。 剩下三個更有意思了,一個是細君公主,是漢武帝侄子江都王劉建之女。劉建是個罪臣,因為謀反失敗自殺,雖然是皇室成員,但父親謀反,這還能算公主?
  • 為什麼唐朝的異姓王如此之多?
    但唐朝、宋朝、和明朝出現了很多異姓封王的情況。但與宋朝和明朝多為功臣去世追封為王不同,唐朝有很多生前就被封王的人。今天下呂居士就來談談為唐朝立下赫赫功勳並封為王的異姓功臣。本文不列軍閥和割據自稱為王的情況。
  • 唐朝國力強盛,為何五徵高句麗,四次大敗而歸?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朝代比大唐王朝更讓人感覺輝煌璀璨。大唐的都城長安,每年都有萬國前來朝賀。唐朝的文化也影響了周邊國家,尤其是各藩屬小國,比如東瀛(今日本)、高句麗。不過,身為盛世王朝的大唐國力強盛,不過,卻也曾4次大敗給了高句麗。
  • 唐朝作家富豪榜:王勃因寫作巨富韓愈擅寫墓志銘
    以平庸時代人的眼光去打量,偉大的時代總是會有許多奇怪現象的。   在我看來,唐朝就有不少令人感到奇怪的現象。單以文學方面而論,唐朝至少有這樣兩個怪現象:一個是,唐代詩歌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為璀璨的明珠,可是,唐朝沒有一家發表詩歌的報紙或雜誌,沒有一個詩人是向政府領取薪水的專業作家,沒有成立過隸屬於朝廷的作家協會。
  • 唐朝全盛時的版圖,是以開元盛世為最遼闊嗎?
    導讀:雖然唐朝在開元盛世時國力達到鼎盛,但是版圖卻是在唐高宗時期最大。唐朝有兩個戰力巔峰時刻:一個是實行府兵制的唐高宗時期,另一個是實行募兵制的唐玄宗時期。唐太宗、高宗父子興兵滅掉突厥、薛延陀、高句麗、西域諸國,唐朝控制的範圍包含西域到中亞、漠北草原、遼東包含部分朝鮮半島。
  • 地理答啦:漢朝、唐朝2個國力強盛的象徵——都護府
    上篇文章我們在分享「府」這種行政區劃的時候,挖了個坑,說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都護府」這種比較特別的政區形式。今天地理答啦就給大家填坑,帶著自豪感來說一說「都護府」!為什麼要帶著自豪來說說都護府呢?因為我國歷史上設立都護府的典型時代,正好是大漢王朝和大唐王朝——我國歷史上最鼎盛的兩個時期,而都護府的設立,恰好是強漢盛唐實力的象徵!西漢初期,大漢與匈奴相互對峙。當時的西域小國林立,被匈奴所控制。為聯合西域各國共同對付匈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謀求與那裡的大月氏國建立同盟。
  • 威武霸氣的唐朝
    唐朝到底有多麼霸氣,從以下四點便可以一探究竟。第一點便是對皇帝的稱謂。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的皇帝,但是稱謂各不相同。李世民在位的時候萬國來朝,異族人對李世民尊稱叫做「天可汗」。可見唐朝在周邊各國中是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誰說唐人沒有夜生活?
    ◆誰說唐人沒有夜生活?◆大唐「下午茶」,除了蔥姜還有鹽?◆戲裡戲外,唐人故事今誰說?◆西行取經,玄奘為啥不抄近路?◆大唐綠卡,為啥恁多人想拿?◆跨越千年,唐人遺存有幾多?公元618年,唐朝建立,綿延近三個世紀。
  • 唐朝的人有多自豪,讀王之渙這首《涼州詞》你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在唐朝時,詩人多如過江之鯽一般層出不窮,其中也不乏極具才華的詩人,比如說李白、杜甫等。唐代詩人中大多數我們能叫得上名字的詩人,都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的經典詩作,其中更是不乏一生作詩高達上千首之人。
  • 以胖為美的唐朝人真的很懶麼?不!唐朝運動豐富到超乎你的想像
    唐朝人是出了名的「以胖為美」,所以很多人可能認為唐朝人大多數是不愛運動,每天吃喝的「肥宅」,但是實際上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唐朝人民是非常熱愛運動的。不信?小編就帶你盤點一下唐朝時期最受歡迎的幾種運動吧!
  • 唐朝第一貪官被抄家時,搜出60多噸胡椒,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杜拜,如果要說一個人有錢,不是看他有所少量豪車,有幾條遊艇,而是到他的私人領地數一數他種了多少椰棗樹,杜拜大部分都是沙漠,種植椰棗樹的費用不是一般人承擔起的。這說明一個人是否富貴不是錢多錢少就能衡量的,還要看他擁有的其他財物的價值,唐朝宰相元載顯然就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 唐朝女人,真敢穿
    古代女子怎麼也能敢穿露肩膀低胸的衣服?如果多讀書,就會發現這種刻板印象,有時也是錯的。中國古代人穿衣保守,也得分朝代。比如唐朝人就很敢穿,會超乎一般人的想像。《時尚通史》一書認為,唐朝,中國女性的自由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她們所穿著的服飾中,也可從允許她們從事的活動上得見究竟。女人們可以跳舞、騎馬、擊鞠。618年之前,女性外出時需要佩戴一種被稱作冪籬的長長的面紗,為了在防塵,更為了遮擋住自己的面容。
  • 這些精彩的唐朝穿越小說,讓你夢回盛世唐朝,一睹盛唐風採!
    唐朝,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巔峰,也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時期。國力強盛,疆域遼闊,高度的物質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讓世界矚目,萬國來朝,為世界文化的大交流架起了一座橋梁。這麼令人欣羨的時期,連小編都想穿越回去一睹盛唐風採,更別說這些專寫歷史文的大大們了。
  • 唐朝的生活有多開放?
    同樣證明唐朝「開放水平」的,還有大唐年間一些「奇怪客人」。唐代外國人眾多,這類「奇怪客人」,卻是讓人開眼:比如「流鬼國人」,他們號稱距離長安一萬五千多裡,生活在「北海之北」,他們喜歡穿皮衣,把木頭系在腳上踏冰而行,境內還多狗。
  • 唐朝那麼昌盛,為何還採取和親政策,遠嫁那麼多公主?
    但除了有感情基礎外,大多還講究門當戶對。 千百年來,婚姻一事並非兒戲。尤其在古代來說,須雙方父母同意才行。不是有句話這麼說的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如果生在帝王家,那就很多時候身不由己。比如漢唐時期,作為一種政治手段,就有很多公主和親外嫁異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