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生,總是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有的很容易就能夠決斷出來,有的卻讓我們反覆糾結,很難做出決定。
人生應該如何更好做選擇呢?
俞敏洪曾說:選擇是要果斷、不猶豫,但要考慮好這3件事:
1.做選擇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內看
這是很多人在做很多事情時都存在的一個誤區。
小到買一件衣服、配一副眼鏡,大到做能夠影響人生的選擇,比如考研還是工作、讀什麼專業,好像我們多數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問問周圍的人覺得怎麼樣?
但其實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內心感受,因為只有我們自己心裡真的喜歡了,才能夠真正擁有之後的幸福感和強大的動力。
如果再有選擇困難症,不妨嘗試一下回歸自己的內心。
2.一旦做出選擇就不要再猶豫,在一條路上堅持走下去,通常都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卻還抱怨自己為什麼不成功是現在很多人的常態。
可是世界上哪有那麼容易就能夠成功的道理呢?
你都不學習,也不堅持自己的選擇,沒有收穫也是理所應當的啊!你總覺得為什麼人家買一張彩票都能中個幾千萬的大獎,可你不知道人家為了中獎,一張號堅持買了10年,那是怎樣一種堅持和毅力呢?
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那麼多偶然的爆發,都是在做足了堅持和努力之後才可能會發生的必然事件。
所以,如果你對自己的現狀不夠滿足,不妨選擇一條路堅持走下去,不出幾年,定然會有好的結果!
3.不要在選擇上花太多的時間
眾所周知,當年的俞敏洪如果留在北大,是可以在北大當一名英語教師的,因為那個時候北大剛剛推行四六級制度,英語學習一下子從只要求外語繫到要求全校學生都要學。
而北大的英語老師缺口很大,所以即便俞敏洪在大學時成績並不算太好,也被留下來教英文了,在北大教書無論是放在過去還是現在,那都是太好太好的結果了。
但俞敏洪呢?還是選擇離開了,做這個選擇的時候,儘管難以取捨,也僅僅是拋了一枚硬幣而已。
後來就有了新東方。
所以,在做選擇時,如果一直在糾結、反覆考慮得失,相反往往會做不好選擇,其實不管在你眼前的是兩條路還是三條路,都要始終明白,你能夠選擇的就只要一條而已,不管哪一條,只要堅持走,做好自己,是能夠看到路上不同的風景的,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只要堅持得足夠久,我們也會達到別人沒有到達的地方,即便到盡頭了,也不用擔心,換個角度,又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你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自己的觀點!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俞敏洪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書中有俞敏洪的一生以及他體會出來的道理,在我們面對很多人生難題時,也許你能夠從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