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走進我市的一些鄉村,可以發現許多村民家中用上了水衝式廁所,露天糞坑被三格化糞池所取代,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隨之改變,鄉村變得越發美麗,農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這是去年以來,我市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行動」,全力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帶來的蝶變。
據悉,2020年,我市爭取省級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示範村項目113個村,改廁農戶37795戶。目前,已完成34979戶,佔總任務的92.5%,預計11月底前全部完成。
水衝式廁所替代旱廁
這場「革命」扮靚美麗鄉村
雁江區丹山鎮華光村13組村民曾祥兵家原本使用的是旱廁,不僅空間狹小,衛生也不達標。如今,他家的廁所已改為水衝式蹲廁,牆上和地面都貼上了瓷磚,變得更加美觀大方、乾淨整潔。
「我們家的廁所是上個月改造的,現在蚊蟲少了,空氣好了。」曾祥兵高興地說,現在不僅如廁更加方便、衛生了,自己的衛生意識也有了很大提高,只要看到廁所髒了都會及時打掃。
丹山鎮副鎮長李學斌告訴記者,今年該鎮一共在22個村整村推進「廁所革命」,總任務是7040戶,目前已完成85%。「鎮上成立了廁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各村黨支部書記作為第一負責人。同時,加強宣傳引導,群眾也從不願意變成積極支持。現在,這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和曾祥光家一樣戶廁乾淨衛生的,如今在資陽的農村並不鮮見--寬敞的空間,地面牆面都貼有好看的瓷磚,上方布置有吊頂還裝有浴霸,熱水器、盥洗池、淋浴花灑、衝水便池一應俱全。小小廁所的變化,讓農村群眾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三格化糞池無害化處理
將生態再利用進行到底
我市農村「廁所革命」不僅重「面子」,更重「裡子」。看得見的地方整潔衛生,看不見的糞汙也實現了生態再利用。
記者在安嶽縣文化鎮隆恩村村民鄧中能家看到,他正在修建自家的三格化糞池。「有了這個池子,生活環境才能變得更加乾淨、衛生。」鄧中能說。
據了解,我市「廁所革命」行動中,每家改造的戶廁外都修建了三格化糞池,在除去臭味的同時還減少了糞便對水體的汙染。糞水經化糞池無害化處理後,作為有機肥用於農業生產,符合綠色生態的要求。
除了化糞池,有些人口聚集的村落,還修建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和人工溼地,通過管道接通各家各戶的化糞池,將糞汙集中處理後再用於農業生產。
「修建汙水處理設施和人工溼地解決了汙水處理難的問題。」丹山鎮八字牆村黨支部書記李仕福向記者介紹,該村目前修建汙水處理設施8口、人工溼地4個,村上98%的人都得到了實惠。 (全媒體記者 黃智微)
【來源:資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