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阮鎮長喬村原有的兩個舊廁所被徹底翻新。
今年11月,棠下鎮弓田李村佔地40多平方米的新廁所建成並投入使用。
南村村在「荷塘月色」古榕樹旁以扇形平面為設計理念建造了一座多功能遊客服務驛站,首層的遊客服務中心配有公廁。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小廁所連著大民生,關係大文明。
去年至今,蓬江區先後推出一大批鄉村振興示範村,農村的環境面貌翻天覆地。進入2020年,蓬江區繼續扎紮實實推動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向縱深發展,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改善人居環境、補齊民生短板、健全服務體系的重要切入口,不斷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水平。
2018—2020年,全區累計投入約4500萬元,新改建農村公廁263間,提升農村公廁硬體水平,基本實現每個自然村按實際需求建設1個標準化公廁的目標。近日,筆者對部分新建(改造)的公廁進行走訪發現,通過「廁所革命」,文明習慣有了新變化,鄉村文化旅遊有了新發展,村民們正迎來更加美好的鄉村生活。
文/圖
胡晴晴 林曉雲 周淑儀
美好生活,從改廁開始
今年以來,蓬江區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蓬江區農村公廁建設方案》明確對每個新改建農村公廁按情況給予獎補,這讓棠下鎮弓田村黨支部書記陳健能為之振奮:「我們必須抓住『廁所革命』的機遇,升級改造舊廁所,徹底解決村民們『如廁難』的問題。」
據了解,弓田李村的公廁是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如今二十多年過去,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每年村裡都要舉辦龍舟賽、籃球賽、婚宴、燒烤等各類大型活動,從前的舊廁所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這是件大好事,我們村裡『四議兩公開』程序走下來,群眾一致通過!」陳健能表示,經過2個多月的建設,今年11月底,弓田李村佔地40多平方米的新廁所建成並投入使用。
筆者在現場看到,煥然一新的公廁面前是一大塊空地,小白瓷磚鑲嵌的外觀顯得乾淨整潔,男廁、女廁、無障礙廁所功能分區一目了然。「現在方便好多,早晚都有人清理,沒有任何味道,我們平時打比賽、搞活動都很方便,日子越過越有盼頭啦!」石華日說。
一場自上而下的「廁所革命」,讓村民們感受到美好環境帶來的幸福感、歸屬感。
在杜阮鎮長喬村,原有的兩個舊廁所被徹底翻新。一叢綠竹背後,掩映著寬敞的洗手臺,左右兩側分別進入男廁女廁,無障礙廁所兩邊皆有分設。作為全區首批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長喬村通過人居環境整治,實現舊貌換新顏。
一入夜,村前村後的小廣場上就開始熱鬧起來。據村「兩委」幹部張家豐介紹,附近三條自然村的村民都齊聚於此,跳舞的、打球的、帶小孩的、遛彎兒的、聊天吹水的,大家都拖家帶口地出來,足足有一二百人,其中還有不少租住在這裡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大部分來自貴州、廣西、雲南等地,在村附近的五金件廠、食品廠上班,目前數量達到1200多人,比本村人口還多。
「廁所翻新之後,真是方便好多!大家走出家門,接觸多了、交流多了,關係都特別融洽!特別是外來務工的人,他們住的通常比較遠,回家如廁不方便,有了條件這麼好的公廁,晚上出來玩也不用擔心啦!」村民黃淑嫻發現,美好的環境不僅拉近了左鄰右舍之間的距離,甚至改變了大家的文明習慣,每個人如廁完,都會順手把方便完的垃圾扔進垃圾桶。
一個小小的廁所,成了文明的量尺,見證著日益美好的鄉村生活。
建管結合
探索廁所管護新模式
「除了建設標準化農村公廁外,在旅遊區等公共場所,我們提高標準,建設一個集公廁、觀景和服務的綜合驛站。」蓬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荷塘鎮南村村已經具備這樣的條件。
據了解,目前,南村村以文旅為產業振興抓手,把上村文化廣場旁的五口水塘連片打造,種植清新美麗、姿態各異的荷花,呈現「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景,讓村民及遊客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景象。此外,環湖修建人行綠道,搭配高觀賞價值的綠化;建造多功能遊客服務設施,讓遊客完美體驗賞美景、嘗美食、購特產的生活樂趣。
「我們充分結合周邊村民需求和旅遊發展需要,決定在「荷塘月色」古榕樹旁以扇形平面為設計理念,因地制宜建造一座佔地88平方米的多功能遊客服務驛站。」南村支部第一書記曹於檮表示,目前遊客服務驛站已建成,「荷塘月色」景觀工程前期泥土堆填已完成,正在做棧道基礎,預計春節前將建成並對外開放。
筆者在現場看到,全新的遊客服務驛站分為上下兩層,地面、牆面採用了不少瓦片、青磚等元素,整體建築看起來古色古香。首層具備公廁和遊客服務中心的功能,設置了充滿童趣的兒童便器、母嬰尿布臺、一鍵報警按鈕等貼心服務,公廁內牆採用綠色小格牆磚,充滿了清新自然的鄉村田園風。沿著環形臺階步入二層觀景平臺,遠眺近看,未來「荷塘月色」美景將盡收眼底。
農村公廁後期如何管養結合?曹於檮和村「兩委」幹部們,也進行了討論和探索。
「建廁所的時候我們就想著,管理很重要。2020年初,區出臺農村廁所管護方案,對每個經考核合格的公廁給予600元/月的獎補。依託這個獎補方案,我們完全有條件建立農村公廁管理的長效機制。」曹於檮表示,公廁邊上的玻璃屋,發揮著「小賣部」的功能。初期人流量不大的時候,將由村委會主導前期運營,正常運營之後考慮以招標的形式,出租給本村村民,而維持公廁清潔衛生是承租的必要條件。
曹於檮認為,如果單獨聘請一位保潔人員,很難做到24小時清潔,但如果廁所環境不好,勢必會影響到「小賣部」的生意,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承租方必定會把公廁衛生當作自己的「責任田」,用心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