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考公務員確實非常艱難。比如2020年招錄2萬人左右,但是報考人數就達到了143萬。所以很多大學應屆生在準備公務員的同時也會考事業單位。
這就導致的一個直接後果:事業單位的筆試分數線也是水漲船高。要想順利成為擁有事業編的工作人員難度也是非常大。
那麼在現實中逢編必考的情況下,有沒有所謂的「捷徑」不用考試,也不用找關係,就能順利成為事業編的工作人員呢?確實會有,接下來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
01公費師範生
公費師範生可以說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最佳進入事業單位的方式之一。它只需要你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想好未來自己的求職方向。如果喜歡當老師,那公費師範生項目是非常好的。
除了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類大學有該項目之外,某個省的省屬師範類大學也有免費師範生項目。只要成為該項目的成員。那麼畢業之後工作都是由國家來安排。為此教育部都特別發文規定必須在2020年5月解決公費師範生的編制問題。
02三支一扶工作人員
三支一扶工作人員也是屬於國家政策照顧人員。比如為了吸引優秀的大學生加入三支一扶工作中,很多省在考公務員的時候都會由定向崗位定向招錄。
當然還有一些省份規定只要三支一扶工作人員在規定的服務期內考核符合要求,那麼都是會解決事業編的。
03人才引進
當然對於那些高學歷的重點大學畢業生來說,中西部省份求賢若渴,為了吸引高層次人才,很多省份都會採取人才引進方式來解決編制。
所以我們會發現那些重點大學畢業生不是不考事業編,而是走的另外的捷徑成為事業編。
寫在最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我們在規劃四年畢業之後到底要選擇那條路的時候,一定要綜合現在已有信息,提前謀劃。儘量讓自己符合各類「捷徑」條件,從而提高就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