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生兒破傷風針有效嗎 五個方法治療最有效
新生兒破傷風的出現,我們一定要重視,它對於新生兒來說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我們要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在進行治療的時候也要注意合理的護理。
新生兒破傷風針有效嗎
1、精製破傷風抗毒素:這是一種常用的破傷風針,可中和游離破傷風毒素,對已與神經節苷脂結合的毒素無效。因此,愈早用愈好。這種抗毒素能引起過敏性休克,所以在注射前必須先做過敏試驗。
2、破傷風免疫球蛋白:這種球蛋白無過敏反應,所以在注射前不必做試驗。
新生兒破傷風危害
1、窒息:由於喉頭呼吸肌持續性痙攣和粘痰堵塞氣管所致;
2、肺部感染:喉頭痙攣、呼吸道不暢、支氣管分泌物鬱積、不能經常翻身等都是導致肺炎肺不張的原因;
3、酸中毒:呼吸不暢、換氣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強烈收縮、禁食後體內脂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謝產物增加造成代謝性酸中毒;
4、循環衰竭:由於缺氧、中毒,可發生心動過速,時間過長後可形成心力衰竭,甚至發生休克或心搏驟停。這些併發症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應加強防治。
5、 肺炎、臍炎、臍出血、敗血症、硬腫症及心力衰竭等:抽搐頻繁,不能咳出呼吸道分泌物,極易造成痰液阻塞。
新生兒破傷風治療
1、止痙藥:破傷風的抽搐是由於破傷風桿菌痙攣毒素與神經細胞結合所致,反覆嚴重抽搐會造成重要臟器,特別是腦、心、腎的缺氧而導致嚴重後果。抽搐的能量消耗大,同時還會引起呼吸系統併發症。故有效地控制抽搐,就成為治療破傷風的關鍵。止痙藥以能控制抽搐,使患兒處於嗜睡狀態,刺激能醒為宜,理想的止痙藥物應該是能很快控制抽搐而不具有呼吸抑制及其他副作用。
(1)地西泮(安定):為首選藥,每次0.3-0.5mg/kg,緩慢靜脈注射,止驚後插胃管,鼻飼維持,劑量每日2.5-8mg/kg,分6次,使患兒處於深睡狀態。用藥時注意觀察呼吸、肌張力,防止藥物副作用,有條件時測定血藥濃度。
(2)苯巴比妥鈉:在安定使用過程中仍有痙攣者加用,首次負荷量為15-20mg/kg,緩慢靜注,維持量為每日5mg/kg,分4-8小時1次,靜注。
(3)10%水合氯醛:一般作為痙攣發作時的臨時用藥。劑量每次0.5ml/kg胃管注入或灌腸。
2、中和毒素:破傷風抗毒素可中和游離破傷風毒素,對已與神經節苷脂結合的毒素無效。因此,愈早用愈好。破傷風抗病毒(TAT)1-2萬U稀釋後肌注或靜脈滴注,另取3000U臍周注射,用前須做皮膚過敏試驗,皮試陽性者需用脫敏療法注射。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500U肌注,TIG血濃度高,半衰期長達30天,不會發生過敏反應,不必做過敏試驗,但價格較昂貴。
3、抗生素:用於殺滅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抗生素的應用青黴素、四環素對動物感染破傷風桿菌有保護作用,臨床應用亦證明其療效。青黴素每日20萬U/kg,或頭孢菌素、鉀硝唑、靜脈滴注,每日15mg/kg,分次靜脈滴注7-10天。
4、其他治療:臍部用3%過氧化氫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塗抹碘酒以消滅剩餘的破傷風桿菌。發作時缺氧者予以間歇性吸氧,嚴重者需要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有腦水腫時應用脫水劑。
5、護理營養:將患兒置於安靜、避光的環境,保持體溫穩定,必要的操作集中進行,儘量減少刺激以減少痙攣發作。及時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暢通。病初應禁食,予以腸道外營養,症狀減輕後試用胃管餵養,逐漸過渡到經口餵養。
新生兒破傷風護理
1、一般護理:讓新生兒在安靜房間內休息,室內空氣要新鮮,避免對流風。給新生兒戴黑布眼罩,避免聲光刺激。剪指甲,手心放置乾燥棉球,防止抽搐時自傷手掌心。各項治療護理操作要儘量在鎮靜劑發揮最大作用時集中進行,動作輕柔敏捷,儘可能減少不必要刺激。
2、控制痙孿。
(1)儘早使用破傷風抗毒素;
(2)鎮靜劑使用;
(3)抗生素應用。
3、及時供給足夠的營養與水份。
4、保持呼吸道通暢。
5、應保持臍部清潔乾燥。
6、加強皮膚及口腔護理。
(責編:曾璐、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