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叫我抑鬱症患者,請叫我「考拉」!我不害人,只想你多抱抱我!

2020-12-22 超心理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師,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MBTI性格分析師,我帶你用人格與行為心理學識人識己。我是心理與社會學院研究生,我帶你三年讀完心理學、社會學本科到研究生的核心課程。我是心理學報國思想倡導者,我要帶領志同道合的你成為心理社工和治療師,投身中國心理社工事業。我是後現代心理治療探索者,幫助性格溫順、遲鈍、自卑的「考拉」們創造美好生活。我是胡歌的忠實粉絲,與他同屬「靈性創作者INFJ」,願與更多的INFJ、INFP在靈性的道路上相伴相長。

還有三天,我的抑鬱症公益就要結束了!因為,我不是抑鬱症患者,有人要我別寫了!有人說我的話太直白了,把童年創傷都剖出來了,傷口撒鹽疼!有人要做抑鬱症患者的生意,要我為自帶光環的心理創業者留一點尊嚴,為心理學留一點神秘,患者都學會了,他們吃什麼?

好吧!我自己也不想寫了抑鬱症了!給我三天時間收尾!抑鬱症患者都喜歡找重度抑鬱症康復者為他們療傷,越重度越好,最好是對每一種藥都嘗過的人,從鬼門關回來的人!我這個連輕度都算不上,沒吃過藥的學心理學的研究生,沒有發言權。因為他們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我說——權力透過語言的控制,塑造了現實和真理!就憑重度抑鬱症康復者的腦力,也發現不了真理,不過權力和語言的控制倒是存在。哲學上說,真理是存在的,後現代心理治療認為,真理就不存在。迷信個人是不可取的!你自己的感覺要自己做主。不可以迷信人任何人,包括我。

後現代主義的真理觀,從福柯1969年的知識考古學開始,到現在2018年,已經半個世紀過去了。如果你們還在迷信陳安之那一套,個人崇拜?我就感覺你們太out了!

知識考古學你聽說過嗎?

別叫我抑鬱症患者,請叫我「考拉」!我不害人,只想你多抱抱我!

從今天開始,我不會再稱呼大家為抑鬱症患者,統一稱呼大家為「考拉」。原意就是「不喝水」的意思!考拉不吃肉,唯一的食物就吃桉樹葉子,不喝水,一天24小時,17-18個小時在睡覺!像極了重度抑鬱症患者!考拉是澳洲的國寶,慵懶、可愛、不喝水、睡不醒!我們的後現代敘事療法也是誕生於澳洲。反正澳洲,澳大利亞,紐西蘭這塊地方,就是慵懶的。最適合療傷。過幾天我給大家娓娓道來澳洲和後現代還有我們的「考拉」心理學的前世今生。大家幫我去網上找一張照片,或者會平面設計的人,幫我們讀書會設計一個考拉的logo做吉祥物。

改叫考拉,就是開始我們後現代心理治療的第一步——「去標籤化」,「去病化」。

我的抑鬱症公益還有三天就結束了,以後的文章標題裡你可能再也看不到我寫抑鬱症!甚至連抑鬱、焦慮都這些詞都不會用!如果是引用,我也會用其他相近意思詞來代替。我也不允許你稱呼自己為抑鬱症患者,哪怕你現在正服用抗抑鬱藥,你也只是一隻從樹上摔下來摔壞了腦子的,借用高科技化學物質加快你的大腦新神經元的合成的考拉。考拉服用的不是藥,是大自然萃取的精華,是智慧的凝結,是愛和希望。

權力透過語言的控制,塑造了現實和真理。

我很喜歡敘事療法裡關於「真理」和「語言」的論述:權力透過語言的控制,塑造了現實和真理。大家好好體會。

福柯說:「真理與權力是一致的」,是不是意味著,掌握權力的人也就掌握了話語權,他說的話也就是真理。後現代主義認為沒有永恆不變的和普遍價值的東西,放棄了對「終極真理」追求。真理是相對的,因為真理是建構而成的。所有的真理性的東西都是通過語言構成的,必須回到語言上去,因為語言具有塑造現實觀念的作用。人不是語言的中心,不是我們控制語言,而是語言控制我們。如詹姆遜所說:「不是我說語言,而是語言說我」。

如果人類沒有發明語言,我們就沒有抑鬱症。如果連痛苦這個詞也沒有發明,是不是就沒有痛苦?

社會主流規範,真理性的語言,讓社會人迷失其中,讓我們產生了身心不協調,產生了嚴重心理衝突。我們的病,是在社會裡病的,不是你的錯!如果沒有發明汽車,你就不會被撞殘疾!如果沒有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哪來的恐婚抑鬱症!如果沒有人定義成功,你哪來的不成功的焦慮。可見,我們的痛苦來自語言,改變語言,或減少使用語言,是不是意味著就能減少痛苦?

如果你天生不會說話,或許都沒你現在那麼痛苦!

給大家看幾張圖,來源於一段200萬人點讚的抖音視頻。名字叫

《抖音200萬贊!他不說話,卻用笑容治癒無數人,背後故事暖哭了》

看到這個聾啞的小哥的笑容,把許多人的心都暖酥了!我是個男生,都好想給他一個擁抱!我被他的笑容感動哭了!無聲人的世界,純潔!純粹!他們只能用手語表達最簡單的單詞,他們的世界簡單而美好,沒有複雜的思維,沒有勾心鬥角,他們在相對真空的環境裡長大,就像我以前故事裡分享的耳聾的青蛙。當別人嘲笑他,對他大吼大叫的時候,這隻耳聾的青蛙還以為是別人對他喊「加油!」,在旁邊的青蛙一一放棄的時候,他獨自爬到了塔尖!我有時候就覺得自己像極了無聲人小哥,像極了耳聾的青蛙。我的父母也是!我父母沒有什麼文化,三十年如一日都在市場裡賣菜,每天菜場——家,兩點一線,每天賺一兩百就很開心!沒有廣泛的交際也就不會嫉妒誰,也懂得知足常樂,也就沒有痛苦。他們經常說:「有錢賺開心,沒賺錢就當鍛鍊身體。」我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而你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你有個嚴厲的母親,好好的孩子被雙相了!不過,惹不起,我們躲呀!

我受父母的人生觀影響,一系列挫折之後,我選擇了隱居和流浪。繼續儲備知識和力量。而不是去抗爭。4年如一日,只讀心理學哲學類的書籍,我不看不喜歡的書籍,我不過問我不喜歡的明星的事,不和不喜歡的人交往,不參加任何讓我感到壓抑的組織。不和別人發生正面衝突。儘量擺脫社會語言對自己的控制,以及自己固定的語言模式對自己的禁錮。一旦自己上當受騙,受了挫折,也通過語言的改變,讓自己重新建立內在的和諧。始終讓自己內心綻放出自在笑容。

我的這篇文章,對你有什麼啟發?請你在文章下面留言給我。

以後別叫我抑鬱症患者,請叫我「考拉」!我只吃樹葉,我不害人,只想你多抱抱我!

相關焦點

  • 一位「陽光型」抑鬱症患者的自述:可以抱抱我嗎?
    就像是你不喜歡的一位老朋友突然地登門到訪的感覺,感覺熟悉又強烈,無奈你只能暫時接納,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因為每位抑鬱症患者不知道自己明天會不會還在。有時候我就在想,可能「抑鬱症」是位孤獨者的靈魂,「他」看到你情緒低落的時候想來陪伴你,給你安慰,但是「他」沒想到自己也是滿身負能量,反而適得其反。
  • 抑鬱症患者:當我不記得我是誰時,請多點耐心告訴我
    抑鬱症患者的記憶功能受到注意和情感的影響較大。患者記憶力明顯減退,具體表現為短時記憶和瞬間記憶能力下降,自由聯想、粗質回憶和再認的困難。在整個病程中患者的長時記憶保持較完整。參加調查的500多名網友,57%的人認為抑鬱症患者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43%的人認為不會。73%的網友認為抑鬱症痊癒後性格發生了改變,僅僅只有27%的網友認為抑鬱症痊癒後會回到原來的性格,不會改變。
  • 當我遇到一隻叫「抑鬱症」的大黑狗
    在抑鬱症沒有發作時,她堅定不移地進行自救計劃,每天起來跑步、閱讀,以此激發自己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但到了抑鬱症的發作期,她對當下生活中的事物始終沒有辦法獲得高峰體驗。她會不受控制地憂傷,會覺得自己是一個行屍走肉,稍微認真思考就感覺大腦如同灌鉛,隨時都很虛弱,哪怕拿杯水都會感到疲勞,每天只想躺在家裡。
  • 微笑抑鬱症:我很好,請你救救我
    我之前也有聽過這首歌,只是沒有太注意這首歌要表達的意思,我聽了一遍又一遍,看歌詞,細細品,突然就有一種心酸在心頭。「想過離開,以這種方式存在,是因為那些旁白那些姿態那些傷害;不想離開,當你說還有你在,忽然我開始莫名期待。」這不就是抑鬱症患者的寫照嗎?
  • 抑鬱症的內心世界:我只想優秀不能平凡,我想努力可我真的好累
    首先,一個抑鬱症患者一定是一個敏感的人,很多人會困惑為什麼我家孩子這麼敏感?為什麼他要想這麼多?他為什麼不能像我們這樣的活著?那麼一個孩子為什麼變得敏感呢?多數情況下,一個敏感的孩子一定有一個焦慮的媽媽。
  • 我雖然抑鬱了,你們可以叫我瘋子,但是不要叫我傻子!
    文字寫那麼好,是不是裝抑鬱博取同情,我這裡要對你們說句草泥馬。我是抑鬱了,但是我不是笨蛋。今天我就用自己的語言告訴你何為抑鬱,何為焦慮!憂鬱症人群到底是一幫什麼樣的人群。抑鬱症患者其實和現實中的人沒有任何區別,他自己如果不開口,你永遠不知道他是抑鬱症患者。
  • 我是個抑鬱症患者,我很正常
    8年前的3月18日,一個叫走飯的姑娘離開了凡俗世界。她罹患抑鬱症,選擇自己結束生命。她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微博帳號,很多人因此認識了她。    在她走後,評論區來了很多人。抑鬱症患者在這裡交流病情和治療經驗,或只是單純的發洩情緒。
  • 當家人把我當成一名抑鬱症患者我又很努力讓自己表現得像個正常人
    我寫這些,更多的是,我想告訴大家: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群體,她們有點心靈感冒了,她們有點生病了,她們難受的時候,大家可以什麼都不要說,只要要抱抱他們就好。記得很久以前,我和我的家人說我重度抑鬱症,當時,他們不理解,也不知道怎麼開導我。首先就說「:你是因為沒什麼能力、你想的太多、你的精神世界太空虛,所以拿抑鬱症當藉口」。
  • 屈原:請叫我屈原,別叫我羋原
    導遊的震驚是有道理的,因為哪怕自詡歷史愛好者的本人,如果忽然有人提問我,兩宋交替之間,金人扶植漢奸張邦昌建立起來的傀儡政權叫什麼,估計我也要愣一下才能想到「偽楚」。  然而,知道「偽楚」就意味著眼界與見識超出常人了嗎?孔乙己還知道「茴」字的四種寫法呢,但還不照樣是眾人恥笑的廢物?
  • 抑鬱症患者的戀愛心理:我也想愛你,但我不配,也不敢
    最近看了很多文章,都在講有一個抑鬱症戀人是什麼感受。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個抑鬱症患者談戀愛時,自己的感受。知乎上很多提問:抑鬱症患者可以談戀愛嗎?很多回答都是:「最好不要禍害別人。」因為大家都覺得,做抑鬱症患者的戀人會非常痛苦,但其實,比起戀人,抑鬱症患者本人的痛苦,會被自己放大無數倍。我不配我覺得我不配談戀愛,和我在一起的眼睛都瞎了。
  • 抑鬱症患者:我很好,我只是有點喪...
    每當同學、家長、老師問你為什麼情緒低落、不開心的時候,你可能也無法找到緣由。所以只能在心裡默念:我沒有不開心,也沒有抑鬱情緒,我只有點喪。在很多時候,不得不將喪喪的情緒壓抑下來,久而久之,抑鬱症的症狀開始蔓延。
  • 女生患上「抑鬱症」才有的3行為,別以為是矯情,請多抱抱她
    活在世,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喜、怒、哀、樂,有時候當你遭遇困難或失敗的時候,有的人能夠輕鬆度過,而有些人會因此而消沉下去,情緒會因此而不斷的低落,女生患上「抑鬱症」才有的3行為,別以為是矯情,請你多抱抱她!
  • 抑鬱症患者自述:我明明病了,家人卻說我矯情沒事找事
    「誰喜歡聽你彈琴啊!看弟弟多可愛,不然看你啊!」其實我很討厭我弟,這是有原因的。不光是我家人肆無忌憚的偏愛,更是因為有人曾經跟我說「你以後要是不會讀書就去給你叔叔當保姆,去照顧你弟。反正包吃住也不會虧待了你。」「你看看你弟弟,再看看你!」
  • 「別叫我爸爸了,你是我爺爺!」
    這個爸爸教了兒子幾個小時還沒教會,一氣之下自暴自棄「你想寫幾就寫幾,隨便你寫幾好伐!」還管自己兒子叫爺叔。 歇斯底裡的聲音裡,透著無盡的絕望:老子上輩子做了什麼孽,要輔導孩子寫作業。相比於情緒崩潰的爸爸,旁邊的孩子則顯得十分淡定:還能怎麼辦,還不是像個兒子一樣看你抓狂…… 不一樣的橋段,卻有同樣的心酸。
  • 抑鬱症請你離我遠一點!
    你為什麼那麼不懂事!姑姑說我大腦有病,該去醫院看看,鄰居說我是個不好的孩子,叫自家孩子離我遠點…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我當時才10歲…要受那麼多的語言攻擊…和排斥…真的,這個世界上沒人理解我…絕望極了…15歲,我因為精神分裂症出現了很多幻覺,沒人相信我說的話,他們都在說我腦子有病,我每一天都在忍受周圍異樣的眼光,找不到一個可以理解我的人
  • 又一名抑鬱症患者離開,最後一條微博:我熬不下去啦,我走了
    因為娛樂圈中明星們的壓力很大,所以患抑鬱症的概率也會非常的大,但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人,受到抑鬱症的殘害從而走向生命的終結,今日微博上就爆出一位網友,因為抑鬱症而離開了,而他的最後一條定時微博就是:熬了1584天,我熬不下去啦,我走了。
  • 《我戰勝了抑鬱症》:別讓你成為孤獨的星星
    》,作者叫格雷姆▪考恩,澳洲《心理健康中心》和《今日心理學》專欄作家,是一位精神健康倡導者。殭屍一樣的肉體就那樣在床上靠著,沒有飢餓感,從中午坐到下午,又從下午坐到天黑,到夜晚,到凌晨,沒有睡意,一連好幾天的失眠、沮喪,那種活不下去的感覺鋪天蓋地地向我湧來,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偶爾清醒的時候,就是一遍遍地拷問自己:「你為什麼是這麼差勁的一個人?人人都討厭你,沒人關注你,不要自以為是,你的存在毫無價值和意義!」
  • 吉米:請別叫我化妝師 我厭倦了在明星臉上畫畫
    吉米:請別叫我化妝師  「蔡依林的眼睛像肚臍眼,胡可太風騷,範曉萱臉太大……」在當今的娛樂圈,能把話說的那麼直又不會惹來謾罵的人不多,被譽為「中國時尚造型第一人」的造型師吉米就是其中一個。吉米剛推出了最新個人單曲《鬆開你的手》,現在正在籌備影視作品,準備正式以藝人身份進軍演藝圈。昨日,忙得不亦樂乎的吉米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雖然照例「大嘴」地品評如日中天的明星們,但吉米卻提出一個要求:「你可以叫我歌手、演員,但請千萬別叫我化妝師。
  • 我的抑鬱症
    大家好,我是一名抑鬱症患者,下面我就把我的抑鬱症分享給大家,讓大家了解抑鬱症,希望大家多多包容有抑鬱症的人,由於口才以及文採不好,加上現在頭腦笨拙,可能講的不是很清楚,還望大家理解。21歲,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綜合多種事情讓我感覺壓抑,累,提不起勁,不過這時還算好的,對比發病後真是天壤之別,當時的我只想放鬆一下,一天,我從網上看到一個關於如何讓心放鬆的視頻,於是我回到住房裡自己操作起來,方法就是平躺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吐出來,當我開始吐氣的時候我感覺我突然吐不出氣來,腦子一下子被堵住了,瞬間不能呼吸,眼睛什麼也看不到,黑漆漆的一片,這個過程持續了大概一分鐘左右,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 抖音別叫我達文西是什麼歌 Lil Ghost小鬼別叫我達文西完整歌詞
    抖音別叫我達文西是什麼歌 Lil Ghost小鬼別叫我達文西完整歌詞  抖音別叫我達文西是什麼歌?《別叫我達文西》。是王琳凱演唱的歌曲,由王琳凱原創,也是一首很歡快的甜愛歌曲,收錄於音樂專輯《Lil Ghost 2.0》。2019年,該曲獲得2019華人歌曲音樂盛典年度金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