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8 09:2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衛戰,3萬餘名基層網格員衝在前
密織「防疫網」 築起「防控牆」
編者按 面對緊急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南京作為一座特大中心城市,啟動了全面高效的應對措施。從今天起,南京日報推出「眾志成城齊防控」系列報導,圍繞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化防控行動,市疾控中心流調員及防疫人員的奮戰進展,南京出入關口公安幹警堅守一線,市場監管、物資調配等領域的最新動態,全面展現南京防控一線基層幹群眾志成城參與防控工作、防控機制高效有序運行的精神面貌。
「大家注意,今晚9點全體人員在社區集中!」除夕當晚8點53分,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福潤社區的周鍵森,在社區24人的工作群「福潤伐木累」裡發出通知。
7分鐘後,社區黨總支書記衡永全帶隊,從社區出發,奔赴福潤園、翠竹園、樟香園、善水灣廣場等重點區域排查疫情……
這個春節,這樣的情形,在全市100個街道的近2000個社區裡比比皆是。
1.2萬個網格、3萬餘名專兼職網格員——南京的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為攻堅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保衛戰,起到了「快速反應、全網覆蓋、落細落實」的作用。
快速反應:聯手駐地單位齊上陣
22日,棲霞區疫情防控會議後,仙林街道立即聯合仙林大學城管委會相關處室,啟動防控工作。假期之前,仙林街道各科室、社區、駐街高校、物業、工地等的負責人已開完聯席會議,建立了街道、社區、駐街單位三級信息報送機制。與此同時,街道迅速將各類動態信息,通過棲霞區「掌上雲」社區、「紅色仙林」微信號、微信工作群等向居民發布。
23日,街道緊急建起「高校防控群」,駐街12所高校相關負責人均為群成員,各種信息不斷上傳。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衛生所的周靜宇發出信息:「我校現有武漢籍教師為2人,1人在武漢,已通知不要回來,1人未回武漢,無武漢籍學生。」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的周曉梅反映:「學院有湖北籍學生120人,其中武漢籍學生18人,湖北籍教師14人,無武漢籍。」同一天,街道又建起社區「防控工作群」,詠梅、仙林新村等社區,隨時更新防控信息。
仙林街道現有10個一級網格、156個二級網格、1786個三級網格,網格員和網格志願者們挺身而出,衝在了第一線。臘月廿九、三十,網格員奔赴一線排查,著重關注武漢籍、近期去過武漢、從武漢來仙林、發熱症狀等4類人群。
全網覆蓋:提前返崗密織「一張網」
25日大年初一,鼓樓區湖南路街道下發緊急通知,要求所有街道幹部、社區工作者26日起全部返崗上班,到包片聯繫點參加排查。27日,記者在南秀村社區看到,所有工作人員已佩戴口罩上崗,網格員們正在挨家挨戶走訪。
南秀村社區黨委書記甘玲介紹,社區內共有2250戶居民,以及5000多戶南大集體戶師生。目前,社區已展開第二輪排查,將排查對象範圍從武漢來寧擴大至湖北來寧人員,社區8個網格員,每人定向認領300戶進行「拉網式」摸排。
社區黨員積極分子也加入到工作中來。居民黨員朱筠和潘巧玲均已年過七旬,這個春節他們一點也沒閒著。兩位老人在一棟18層高的公寓裡,一家家敲門,一家家詢問,一家家叮囑。「社區網格員這個春節太辛苦了,能為他們多分擔一點兒是一點兒。」朱筠說。
在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油坊社區,社區黨委書記姚大龍、主任蔣成財除夕當晚帶隊入戶,逐一核實武漢歸寧人員情況,現場幫助他們登記、量體溫。姚大龍說:「今年的年夜飯沒吃踏實,心裡有事嘛!」當晚,社區還迅速聯繫物業,發動網格志願者,採用霧化噴灑方式,對所有小區的垃圾桶、電梯以及樓道等重點區域進行消毒。
像很多街道、社區的工作者一樣,姚大龍他們,這個春節沒休息過一天。
落細落實:疫情防控戰「不留盲區」
在玄武區鎖金村街道,一場「網格化」全覆蓋排查防控工作正在進行。
「我們用了3天時間,完成了對社區2300餘戶居民的摸排。」紫鑫城社區網格員汪玲麗說,過年原本想帶孩子出去旅遊,但疫情就是命令,全家取消了休假,社區很多工作人員也和她一樣,紛紛返崗深入網格排查情況。
截至27日12時,鎖金村街道累計出動823人次,奮戰在小區排查、宣傳一線,社區發動樓棟長、黨員、熱心居民等人員553人,發放宣傳材料1775份、排查12617戶、排查居民超過3.7萬人,目前沒有確診或疑似病例。
家住鼓樓區江東街道的李先生26日從湖北荊門回寧,他主動向社區報備,並獨自一人在家自行隔離。當天,社區網格員根據李先生寫的購物單,冒著大雨趕赴超市。「您需要哪種蔬菜和水果?方便麵要什麼口味的?」超市裡,網格員和李先生實時微信對話,拍下實物,詢問是否對他的口味。當網格員把幾大包「補給」送到家門口時,李先生連連致謝。
楊先生長期在武漢工作,23日從武漢回來,跟社區報備後,一家三口在家隔離。社區工作人員和他加了微信,27日上午,社區工作人員又上門送去溫度計,並叮囑楊先生一家人定時測量體溫。
仙林新村社區書記喻輔蓉則因居民的奉獻精神感慨不已,居民潘傳福每天堅持巡查環境衛生,在消毒藥水緊張的情況下,他自己四處找關係,終於買到了一批消毒藥水,對小區公共場所、樓道、門衛室等區域進行消殺。居民志願者汪永欣不管是白天還是深夜,只要有外地回來的居民,他都在第一時間上門詢問了解情況,並再三叮囑注意事項。
南報融媒體記者 於潔塵 王聰 王婷婷 計青 通訊員 史汶 劉陽 康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