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真相:當年北洋水師真的比日本聯合艦隊實力強?

2020-12-17 軍機圖

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當年的清朝並不是只有一個北洋水師,清朝的「海軍」由:北洋、福建、廣東、南洋四個水師組成,當然其他三個水師和北洋艦隊的實力沒有可比性,畢竟北洋水師距離皇都最近,自然是優先發展的海軍。雖然清朝水師的總噸位在亞洲當時排第一,但是參與甲午海戰的艦艇噸位比日本少了將近1萬噸。

當時進行黃海海戰的時候,李鴻章麾下的北洋水師派出了絕對的主力,12艘主力戰艦可謂是傾巢出動,浴血奮戰,第一階段的海戰從1894年9月17日中午12:50由鎮遠艦首先向前來尋釁的日本聯合艦隊(基本囊括了整個日本的優勢海軍兵力)發炮開始一直打到了下午五點半。雖然北洋水師損失了幾艘艦艇,但是主力猶存,日本聯合艦隊則無法短時間展開大規模反擊,而且日本戰線長,維修困難。但是因為清政府要求北洋水師撤回威海港不得再戰,等於直接把黃海的制海權拱手相讓不說,也沒有主動出擊,這給予了日本聯合艦隊恢復元氣的機會。在此之後,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日本發起了陸地戰,開始對清朝陸軍施壓,這其中包含著名的鴨綠江江防之戰,因為清軍不屑於聽從漢官指揮,導致節節敗退,直到日軍拿下旅順口。

接下來是威海衛保衛戰,說白了堂堂的北洋水師已經被日軍在陸地上包圍切斷了後援,丁汝昌所在的北洋水師基地劉公島儼然已經成為孤島。面對強敵,熱血男兒依舊馳騁沙場,護我海疆,丁汝昌、楊用霖、劉步蟾等大將先後自殺,誓死不降。

實際上從裝備上來講,北洋水師的裝備要比日本引進的早,技術也的確跟不上了,尤其是火力,日本的艦艇裝備了每分鐘發射8發以上的速射炮,當時的北洋水師在火力打擊能力上完全不能和日本艦艇對抗。但是命中率卻遠在日本艦艇之上,這或許也是清軍訓練有加的緣故。當然這和清政府的保守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多給一些預算,首戰能夠打贏,將會極大鼓舞士氣,所以一般開戰的首戰勝敗特別重要。

百年後,劉公島的故事還在被很多人講,無非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屬於我們的,我們寸步不能讓。英雄的血,讓我們走在了和平的道路上,我們自不能辜負英烈!



相關焦點

  • 二戰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哪個強?
    有的認為日本聯合艦隊力壓英國皇家海軍,有的認為英國皇家海軍完爆日本聯合艦隊。那麼日本和英國哪國的海軍更強?答案是英國皇家海軍略勝一籌。我們先來看一下二戰爆發時兩國的海軍力量對比。1939年,英國擁有本土艦隊、地中海艦隊、遠東艦隊和後備艦隊四支艦隊,擁有航母8艘,戰列艦12艘,戰列巡洋艦3艘,輕重巡洋艦64艘、潛艇69艘以及數量龐大的護衛艦、魚雷艇等輔助艦隻,海軍總噸位超過130萬噸,海軍總體實力和美國不相上下。
  • 進擊的巨人:3年時間,32艘艦隊被擊沉,帕拉迪島的實力有多強?
    3年時間,馬萊派出了32艘艦隊,本以為會有什麼消息,誰知卻是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了無音訊。如今的帕拉迪島,自從所有人知道真相以後,早已今日不同往日。思想開闊了,自然不會再如同曾經那般,有些死板。調查兵團已經知道了,海的另一邊,還有著另一個世界。
  • 無敵西班牙艦隊為什麼輸了?和當年元朝鐵騎敗給日本一樣,兩個字
    無敵西班牙艦隊為什麼輸了?和當年元朝鐵騎敗給日本一樣,兩個字元朝鐵騎的強大。可以說是舉世聞名的。歐洲人提起這支鐵騎,稱他們為上帝之鞭。這是因為,這鐵騎在到達了歐洲之後。以摧枯拉朽之勢,打得他們落花流水,他們有些人現在提起來都是瑟瑟發抖,為什么元朝,在徵伐日本的時候,卻接二連三的吃了敗仗呢?原因是因為輕視他們,輕敵是戰爭中最大的弊病。我們知道當年無敵的西班牙艦隊,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才在和英軍作戰的時候失敗,我們來看一下吧。在16世紀的時候,西班牙和英國為了爭奪海上的霸主地位。
  • 甲午戰爭前夕,日本母親對兒子說的話,讓清軍汗顏
    日本打敗清朝,則日本崛起,但假如清朝打敗日本,日本同樣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所有成果都將化為烏有,就像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一樣。但最終還是日本賭贏了,日本得到了崛起的機會,清朝則從此一蹶不振。雖然日本獲得了勝利,但從戰前的兩軍軍力對比來看,清朝並非沒有取勝的可能。
  • 暴揍日本警察,最後還是日本道歉賠償!
    1886年7月,為了震懾西方國家,展示大清朝的強大實力,李鴻章派遣丁汝昌率領"定遠"、"鎮遠"、"濟遠"、"威遠"、"超勇"、"揚威"六艘海軍艦隊在黃海區域進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定遠」、「鎮遠」、「濟遠」和「威遠」四艘艦艇在丁汝昌的帶領下前往日本長崎進行檢修。
  •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實力不輸美軍,為何卻說日本必敗無疑?
    太平洋戰爭日本必敗無疑,這是一個死局。無論有著何種假設,都無法填補日本與美國之間的巨大國力差距。值得肯定的是,日本憑藉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帶來了一定的局部優勢,在太平洋上對美國海軍形成了實力壓制。
  • 湊數的另類航母 二戰時日本聯合艦隊中的異類 伊勢級航空戰列艦
    所以,後兩艘於1918年竣工的戰列艦就被舊日本海軍命名為伊勢級。但也正因為如此程度的改進,也為這兩艘戰列艦被改成航空戰列艦奠定了基礎。伊勢級的搭載的武器裝備,在竣工之時處於世界前列這兩艘戰列艦在1918年竣工下水,然後在日本聯合艦隊服役。
  • 俄羅斯艦隊穿越宮古海峽,向日本傳達出了什麼信號?
    圖為俄羅斯軍艦近日,據媒體報導,近期東海突現危險一幕,有大批軍艦高速殺向海峽,隨後美艦連忙拉響警告逃離,這就是俄海軍在宮古海峽的航行活動,根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部發布的消息稱,有3艘俄羅斯軍艦穿越日本宮古海峽,分別是隸屬太平洋艦隊的
  • 日本漁民撈起一銅印,專家認出蒙古文字:神風拯救日本的歷史真相
    雖然他們沒有真的做到這一點,但蒙古帝國的疆域之廣,仍然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除了北方太冷,蒙古人都不願去外,另外三個方向都擴張到了極致。南邊的越南叢林太熱、太潮,習慣於北方空氣的蒙古人實在受不了,連馬都呆不下去,那就算了吧。
  • 沙俄蠻橫強租旅大,然而它要面對的已不是昔日那支寒酸的日本艦隊
    強租旅大1897年12月15日上午,由海參崴方向駛來的俄國主力艦隊突然出現在了旅順港外。戰列艦「納瓦裡諾」號、「偉大的西索亞」號與巡洋艦「德米特裡·頓斯科伊」號在港外下了錨,隨行的俄國輕型艦則穿越旅順口直接駛入港內。
  • 聯合艦隊旗艦的日子:「武藏」號在特魯克都幹什麼?
    1943年2月11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部從"大和"號下來,轉移到司令部設備更完美的"武藏"號,即大和級戰列艦的二號艦。它保持了舊日本海軍的三個記錄,一是舊日本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二是擔任聯合艦隊旗艦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三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擔任聯合艦隊旗艦時間最久的一艘艦。
  • 揭秘北洋水師「法寶」 曾有殲滅日艦隊機會(圖)
    特別是1882年的「壬午兵變」中,剛建立、主力僅兩艘巡洋艦的北洋水師,其實有機會輕鬆殲滅日本海軍艦隊。  「壬午兵變」是由朝鮮內部變革派與保守派,親日派與親清派的矛盾產生的。7月23日,在保守派支持下,部分朝鮮軍隊發動兵變,雖一度控制政府,但因為實力和時機的問題無法完全控制局面,朝鮮半島一時陷入混亂。日本乘機介入,調動艦隊前往漢城(今首爾),試圖火中取慄。
  • 二戰日本聯合艦隊重型巡洋艦一覽:古鷹級與青葉級
    而作為戰場綠葉的重型巡洋艦卻缺乏關注,接下來幾期棟哥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日本聯合艦隊的重巡戰鬥序列。古鷹級重巡在華盛頓條約籤署後,世界海軍的艦艇劃分才變為今天我們熟知的樣子,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等等。而今天第一個出場的古鷹級重巡即是日本海軍第一級重巡。
  • 總理考察北車 力挺高鐵「聯合艦隊」出海
    隨同李克強視察的北車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除了關注南北車的合併,總理首次提出了高鐵行業打造「聯合艦隊」協同出海這一新路徑,要求各負其責、相互競賽;同時提出發揮聯合艦隊出海對全產業鏈的帶動作用,實現升級裝備製造業助力中國經濟發展,進而為「穩增長、調結構」作出貢獻。
  • 四上將「聯合」坐鎮南海軍演 海軍三大艦隊齊聚
    這兩天,海軍三大艦隊齊聚南海,大張旗鼓地開展了一次軍事演習,全球關注。這是軍改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海上演習,也是解放軍新的指揮系統搭建完畢後首次磨合上陣。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這次軍演集中了四位上將親自上陣督戰:海軍司令吳勝利、政委苗華,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冠中和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
  • 沉默的真相:眾人以死做局,只為還原當年真相,原著小說結局抑鬱
    迷霧劇場出品的沉默的真相自從可以預約開始,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有人更是預約了一年多的時間,只為不錯過這部精品,據說這是迷霧劇場最佳劇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原因大家也都明白,不過昨天正式上線播出了,一開始的緊張節奏就已經高度還原了原著小說,一天的時間豆瓣評分直上8.8分。
  • 美海軍第七艦隊實力如何?管轄世界兩大洋,擁有近60艘軍艦
    導語:美海軍第七艦隊實力如何?管轄世界兩大洋,擁有近60艘軍艦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超級大國,尤其是其海軍實力更是遠超世界其他國家,其擁有十艘滿載排水量高達10萬噸的核動力航母,旗下更是擁有眾多海軍艦隊,其中最著名的或者說是臭名昭著的就是美國第七遠洋艦隊。其艦隊駐地在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都擁有基地。第七艦隊作為美海軍遠洋艦隊之一,其實力如何,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
  • 當年的大清也是這樣想的
    正如標題中所說,現在可能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說法:在當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之中如果清朝,再堅持一段時間,那麼,日本,就很有可能會失敗,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的國力已經因為甲午戰爭,透支過度,已經在掙扎的邊緣了,如果能再堅持一段時間,日軍必敗無疑,是不是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呢?
  • 甲午海戰中國慘敗,丁汝昌自殺疑雲:時間是在艦隊投降前,或後?
    一句話總結甲午中日海戰就是: 戰爭爆發後,丁汝昌這位並不稱職的海軍提督,率領著一支實力不強、士氣低落和保障不力的艦隊,在決策者的盲目指揮下,被動消極地與日本艦隊進行了三次交鋒,最終以丁汝昌本人的自殺和北洋海軍殘餘兵力的投降,結束了這場海戰乃至整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