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在《蝸牛》裡面所寫道:「歷經的傷都不感覺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撐著葉片往前飛,讓風吹乾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說到這裡,作為醫生,不得不提及到曾困擾周杰倫的一個疾病——強直性脊柱炎。
一、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屬風溼病範疇,病因尚不明確,是以脊柱為主要病變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變,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此病好發於20歲~40歲男性,典型症狀為「晨僵」,意即早上起床時身體僵硬疼痛,活動後會漸漸緩解。診斷可透過抽血檢測白細胞抗原,約9成的患者HLA-B27呈強關聯,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桿菌)與易感者自身組織具有共同抗原,可引發異常免疫應答。
目前無法治癒,可通過復健、藥物的療程來減緩病程,強直性脊柱炎若未妥善控制,骨骼會漸漸融合,造成患者活動不順、駝背以及身形變矮等,也因此這些問題得名為強直性脊柱炎。
二、引起強直性脊柱炎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關於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朗,可能與遺傳有關,有幾項特質可供參考。
年輕男性,以20~30歲居多,但也有更年輕的患者,男女比約為3:1。
抽血檢查帶有HLA-B27基因,約有9成的患者體內帶有HLA-B27基因。
疾病多發群體
年輕男性帶有HLA-B27基因者家族病史者早期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現出輕度的全身症狀,如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輕度貧血等。由於病情較輕,病人大多不能早期發現,致使病情延誤,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三、強直性脊柱炎病患會有哪些局部特異性較強的症狀呢?
晨僵:起床時全身僵硬,身體活動後就會緩解,與一般扭傷愈活動愈疼痛不同。關節出現發炎:關節會出現腫脹、疼痛長達3個月,常見的關節有髖部、肩膀、膝蓋等處。如果沒有積極治療,患者的脊椎會逐漸喪 失彈性,出現駝背、身形變矮等問題。關節周圍組織發炎:當脊椎或關節持續疼痛,有時也會連帶影響到周遭的韌帶與肌腱引起發炎,造成疼痛。
四、強直性脊柱炎是如何發育的呢?
強直性脊柱炎好發於20歲左右的男性,最初患者會開始出現關節腫痛以及晨僵的症狀,強直性脊柱炎與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有很大不同,前者會愈休息愈痛,後者則需多休息來緩解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如果沒有妥善治療及復健,會漸漸造成骨質疏鬆,脊椎骨會出現骨頭融合,椎體融合後脊椎會喪失彈性,變得僵硬、僵直,患者脊椎活動度會大幅下降,長久下來會演變為駝背,患者身高可能變矮。
五、強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診斷呢?
診斷標準:45歲前發病,出現發炎性的下背痛(特徵是休息無法緩解)合併晨僵且持續3個月以上。
白細胞表面抗原:抽血檢查,用於檢測HLA-B27基因。
六、強直性脊柱炎要如何治療呢?
藥物治療:
消炎藥物(NSAID):如阿司匹林、散利痛等(塞來昔布類藥物較不傷胃部),在減輕症狀上效果較佳,雖然無法根治或是改變病程,可針對患者嚴重度調整給藥劑量。免疫抑制劑:若有合併周邊關節炎,可使用免疫調節劑進行治療,可改善關節的發炎反應,缺點會增加感染的風險。手術治療:針對脊椎嚴重變形的患者,手術可改善症狀,若是髖關節受損可做修復或置換術。
七、患上強直性脊柱炎後,應該要怎樣保養呢?
規律運動:原則上能讓關節活動的運動都可以,建議每天1020分鐘規律運動,可活動關節、增加肌肉強度,減少骨關節因僵硬而不適的疼痛。遊泳、柔軟操、舞蹈都是不錯的選擇。避免籃球、橄欖球等激烈衝撞的運動,因為患者的脊椎通常較脆弱,骨質疏鬆與骨折機率較高,建議以腰、背伸展為主的緩和運動較佳。
保持良好的姿勢:立姿及坐姿都要保持直挺、常常擴胸,睡覺時也要保持背部直立,枕頭宜低,可防止背部變成固定向前彎狀,形成所謂的佝僂病,造成行動不便,背部無法挺直。
定期追蹤檢查,隨時注意病情。
八、強直性脊柱炎會有那些併發症呢?
心臟:患者會出現輕微的主動脈閉鎖不全。肺臟:可能會出現肺部纖維化。腎臟:15%的患者可能並發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嚴重的腎功能缺損患者仍佔少數。眼睛:20%的患者可能並發脈絡膜炎(或稱葡萄膜炎,鞏膜與視網膜間,是富含微血管提供視網膜營養用)或是虹膜炎(虹膜與睫狀肌發炎,位於瞳孔周圍)。腸胃:若強直性脊柱炎侵犯腸道黏膜,患者可能出現包括腹瀉、血便或是發炎性大腸炎等症狀。反應性關節炎:患者本身有強直性脊柱炎,若合併泌尿道感染或是腸胃感染都可能誘發關節炎甚至加重關節炎症狀,常見的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Salmonella)、志賀氏菌(Shigella)和披衣菌(Chlamydia)等。
九、強直性脊柱炎要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緻密性骨炎、骶髂關節結核等鑑別
(1)類風溼性關節炎:多見於女性,主要累及四肢小關節,少數累計脊椎,常為頸椎,骶髂關節很少累計,若受累到本病晚期,常為單側發病,以骶髂關節韌帶部侵犯多見,關節面下骨質疏鬆,繼而出現小囊狀骨質破壞。類風溼因子陽性,HLA-B27陰性。(2)緻密性骨炎:多見於中青年女性。典型表現為在髂骨沿骶髂關節中下 2/3 部位有明顯的骨質硬化,呈三角形者尖端向上,密度均勻,MRI顯示髂骨為低信號,關節間隙、骶骨面和關節軟骨正常,周圍無骨髓水腫。(3)骶髂關節結核:多為單側發生,常有明顯全身症狀。骶髂關節骨質破壞,常合併關節周圍膿腫。PPT試驗陽性,HLA-B27陰性。(4)其他:在診斷時有與骶髂關節炎相關如Reiter症候群、脊椎骨關節炎等,需進一步根據相關臨床特徵進行區別。
請注意,並沒有任何一種或一組方法適用於所有病人,建議的治療方法並非絕對不變, 請您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