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庠巨擘丨南理工老一輩教育工作者軼事

2021-02-12 南京理工大學

教以師為本。一所大學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一代代教師的辛勤耕耘。今日適逢教師節,我們從南理工老一輩教育工作者的經歷中擷取軼事若干,輯為此文。篇幅所限,任新民、肖學忠、於道文、鮑廷鈺、許哨子等一批功勳卓著的專家學者都沒能涉及。

南理工幸有大師巨擘。他們或嚴謹認真好學不倦,或幽默風趣平易近人。向新中國第一代國防科技教育工作者致敬,向南理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致敬。祝願老師們節日快樂,平安幸福!

祝榆生(1918-2014)
99式主戰坦克總設計師,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曾任哈軍工炮兵工程系副主任、炮兵工程學院副院長。

問而求學,祝榆生喜歡問,虛心地向教師們甚至學生們請教。哈軍工火箭彈專業一期畢業後,留在二系從事教務工作的謝繼光回憶說,有一次祝榆生見到他就問:「什麼是馬赫數?」謝繼光說,這就是祝榆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方法。


祝老在家中讀書

馮纘剛說,祝老不但平易近人,而且平等待人,能聽取不同意見。即使是年輕教師,他也虛心求教,在討論時他的談話方式很多都是「這個行不行、那個行不行」這樣的問題,而不是「你應該怎麼辦、你要怎麼辦」這種命令式的語氣。所以在工作上他雖然要求非常嚴格,但大家都非常滿意,也很尊重他。


參加華東軍區模範代表會議時的祝榆生。祝老在抗戰時先後在蘇北魯南參加過30餘次戰鬥。

祝老精力非常充沛,「整天都在幹。白天到處跑,晚上下苦功,熬夜到幾點都不知道。包括出差都是如此」。與他一起出差的老師們都說,他晚上精神十足,「一個勁地與我們談,我們都困得不行」,他很早就提出了「雷射測距」、「火控制導」這樣的問題了。其實,祝榆生平時話不多,但一討論科技問題就滔滔不絕,還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一眼就能看出問題的實質。


2009年國慶閱兵時的99式坦克。祝老是99式坦克的總設計師。

沈正功(1910-1995)
機械與火炮專家,在南理工從事教務工作三十餘年。


沈正功

沈正功是學院(指哈軍工)教材編審委員會的成員,二系名詞確定組的組長。他對教授教師們編寫的講稿、編譯的教材都認真審核,逐句對照原文核對校正。劉國祥擔任火炮專業引進教材的筆譯,譯文由沈老審校定稿。

1953年調入哈軍工從事外語翻譯與教學工作的王貴林回憶說:「我初次看到沈老對譯文的改稿,真是嚇了一跳,改的部分密密麻麻,幾乎面目全非,所剩完整的句子幾乎難見。劉國祥在筆譯科技教材的譯員中,文字功底還是首屈一指的。沈老改得嚴格認真,行文簡潔,語句精煉,尤其是對前言、緒論、結論,更是咬文嚼字、字斟句酌。」

浦發(1917-2002)
彈道專家,哈軍工彈道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炮兵工程學院外彈道教研室主任、教授,華東工學院彈道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浦發

「浦老師在教學中講解問題形象生動。又一次在給我們講風對彈丸飛行的影響時,為了說明順風使彈丸飛得遠,不是因為風把彈丸吹遠了,而是因為彈丸與空氣的相對速度與無風時不同,這是一個容易誤解的概念。就請一位學員到講臺前和他一起跑,一個人模仿風,一個人模仿彈丸。他二人反覆跑了多次,一面跑,一面講,直到大家懂了為止,這時他已是滿頭大汗了。」

——趙潤貴《我師軼事》


1981年,浦發在試驗場

王璆(1932-2009)
教授,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數學專業學科的創建者。



王璆

王璆(qiú)的學生們拿一些題目去求教他,他能立即告訴學生這是哪本書第幾頁上的。即使對內容如此熟悉,王璆還是堅持「在臨上課前一天,必須邊想邊寫地默講一遍」,以檢查課堂講授中思路有無不清,邏輯有無混亂或不當之處,考慮關鍵之處如何突破,語言何處還不夠精煉,是否要更換更好的比喻,等等。

王璆也非常注意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一些結合實際的自編題來使課堂氣氛相對活潑。比如,講充分必要條件時,用「馬有四條腿,有四條腿的不一定是馬」作比喻;講完行列式的性質後,編了一道題,讓同學們計算

題目寫出,大家會心大笑,因為這四個數字就是聽課這四個班級的班號。

崔正翔回憶說:「那時學校裡的教授很少,學生見到教授總望而生畏、縮手縮腳或卻步不前。但對王璆教授則不然,課間或課後,學生會圍著王老師切磋教學、談天說地——談國家大事,談時事新聞,談足球賽事,談《姿三四郎》(81年熱播的日本電視劇)。師生關係融洽無間。」


1953年,王璆從復旦調到哈軍工。臨行前,蘇步青、陳建功專門與他合影,以示歡送。

另有趣事一則,受條件所限,沒能查到其中教授的名字:

「華工有化學合成專業,新生入校後,得知為火炸藥研製,皆恐,大多要求改換專業,更有不辭而退者。化工學院某教授聞之,於首堂課上,全身纏滿塑料導爆索,一經激發點燃,頓時管內火舌閃閃,上下亂竄,如亮箭穿身,如金蛇狂舞。學生眼花繚亂,一時講臺上幾乎不見老師,但見烈焰騰騰……既畢,學生驚駭之餘,教授毫髮無損,仍談笑如常……學生恐懼心理遂也煙消雲散。」

——王子淳《金蛇狂舞》

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給我們上過課的老師已經多的數不清,好多連名字長相都已忘記,好多上過課後就再無聯繫。但他們卻曾在那時,用諄諄教誨,塑造著我們的靈魂。

那就趁著今天這個節日,找尋你記憶深處的老師,為他 / 她輕輕地送上祝福和感謝吧。

《弘毅——新中國第一代國防科技教育工作者傳奇》,李翬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孝陵衛營房漫話》,王虹鈰著,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策劃 新媒體研究會

編輯 新媒體研究會 王傑瑞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及網絡


相關焦點

  • 關於南理工的一些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關於南理工的一些 2021-01-07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選擇南理工的十大理由(六)丨這「理」,有最「博學」的老師為你領路...
    我們一直秉承哈軍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的教育思想,紮實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哈軍工精神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南理工人。我們致力於學生創新潛質的培養,用先進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助力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創新精神的塑造、創新技能的提高,為終身發展提供思想引領和源頭動力。我們以學生成才為中心,以個性化服務為特色,為每位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提供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成就美好理想的願景。
  • 運動抗「疫」(3)丨南理工老師不止教你打太極
    運動抗「疫」(3)丨南理工老師不止教你打太極 2020-03-01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理工九大類型課表新鮮出爐
    南理工九大類型課表新鮮出爐 2020-03-02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一高校與南京教育深度牽手!今天,南京迎來南理工附中
    她表示,南理工基礎教育聯盟的成立,是將南京理工大學「育人為本」的宗旨與玄武區「愛的教育」理念的一次貫連,也是對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一次整合。因此,玄武區委、區政府對兩校的這次「牽手」非常重視,對南理工聯盟校的發展也非常看好。希望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藉此契機,不斷提高辦學品質,爭作玄武教育名片,助力南京創新名城。
  • 你好,南理工附中
    △南理工附中門頭記者了解到,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原名弘光中學,2005年正式辦學,是坐落於城東的一座環境優美的學校,與南京理工大學一路之遙。2020年5月,弘光中學正式加入南理工基礎教育聯盟。△南理工校長 付夢印南京理工大學校長付夢印告訴記者,南理工成立教育聯盟的目的就是把教育資源打通,將文化傳承起來,這是育人的重中之重。
  • 南理工這下真的厲害了!
    南理工的前身是哈軍工炮兵工程系經歷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對於百年名校林立的南京來說南理工是一所年輕而富於創造力的學校他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南理工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的世界500強大學中國共有54所上榜南理工作為南京入選的四所高校之一光榮上榜!在2018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100強中南理工取得了第44名的好成績南理工的專業學科成績斐然!
  • 南理工江陰校區見!
    ,引入優質教育品牌和師資,探索校企合作新機制,構建知名企業深度參與的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日發24班城鎮公交128路(杏春站—西石橋小學)南理工南門
  • 南理工江陰校區
    雖然距離正式開學還有一段時間,8月23日,江陰校區經濟管理學院MBA班的同學們已經到學校舉行了首次新生見面會,江陰新生楊巖告訴小最,「作為江陰人有幸成為首批南理工江陰校區的學生,很自豪!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 老一輩自然保護工作者開講「開學第一課」分享保護自然往事
    老一輩自然保護工作者、年近八旬的李晨光在線向小學生授課。主辦方提供老一輩自然保護工作者、年近八旬的李晨光在線向小學生授課。老一輩自然保護工作者、年近八旬的李晨光在線向小學生授課,講述了從業50多年以來的,有關自然保護的往事。此次「開學第一課」以「保護自然、代代相傳」為課堂主題,太原市桃園小學的200多名學生和家長一起參加了現場活動,全校學生和家長通過學校網絡課堂集體觀看,山西地質博物館也通過網絡平臺對社會公開播出了這堂「開學第一課」。
  • 中國古代的大學:闢雍、成均、上庠、東序、瞽宗、泮宮
    設在周王朝都城的大學,分作五個部分,「闢雍」居中;四面環以圓形水池,水南叫「成均」,學習樂舞;水北叫「上庠」,學習典籍;水東叫「東序」,學習幹戈;水西叫「瞽宗」,學習禮德。設在諸侯國都城的大學叫做「泮宮」,規定只能環繞半圓,稱為「泮水」。
  • 南理工江陰校區見證「江陰力量」
    這是一條南理工江陰校區工作人員的朋友圈。1024天,是校區建設的速度,也是江陰人對大學到來的迫切。昨從校方獲悉,佔地面積超千畝的新校區,沒有分期建設,而是一步到位,如期啟用的背後離不開「江陰力量」的支持。「江陰力量」中有一股沉甸甸的力量就是企業家。
  • 南理工的二月蘭為什麼與眾不同?
    眾所周知,每年的春天,南理工的二月蘭就會伴著水杉林開的滿滿的,同時也引來了很多遊客來此觀賞。這時的校園又多了一分熱鬧的春天氣息。
  • 中國理工強校:北理工、大工、華理、華工、南理工,誰較好就業?
    在中國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中,理工類大學佔據重要地位,屬於中國教育高地的重要陣營。同時,理工類專業大學也是優質生源的重要選擇方向,而且理工專業在國內經濟實體中,相對好就業,就業之後的薪酬待遇也相對較高。
  • 南理工江陰校區迎來首批新生
    >▲報到大廳裡的電子屏上實時顯示報到人數、生源地、所在專業學科設置除了軟硬體設施一流,江陰校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辦學,結合學校優勢特色和江陰產業發展需求,共設置了中法工程師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智能製造學院、新能源學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國際教育學院和江陰學院等
  • 南理工江陰校區
    專業學科設置據了解,江陰校區採取國際化辦學方式,推行以小班化、書院制等為核心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引入優質教育品牌和師資,探索校企合作新機制,構建知名企業深度參與的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 南理工校長付夢印:來這「理」,遇見更好的自己!
    現代快報訊「來這『理』,遇見更好的自己,我們在南理工等你!」初春時節,南理工和平園中的二月蘭如期盛放,深深淺淺的紫色小精靈隨風搖曳,一派盎然生機的景象。
  • 致全省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慰問信丨早讀四川
    早讀四川導讀○致全省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慰問信為了孩子,記住這個號碼正文致全省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慰問信(四川教育發布)四川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座談會28年執教生涯中,蔣永穆致力於紮根中國大地,潛心教書育人,傳承老一輩學者精神。精神是傳承的,但教學方式始終堅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 南理工江陰校區今日正式開學,現場直擊+內部參觀,
    經過1024天的等待就在今日(2020.9.10)南理工南理工早已準備就緒其實就在開學前幾日,南理工江陰校區早已經全部準備就緒。南理工江陰校區簡介(南理工江陰校區鳥瞰效果圖)江陰校區位於臨港開發區亞包大道東、濱江西路南、新溝河西、福新路北。
  • 南理工泰州科技學院躋身中國獨立學院前八強
    從2014年起,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啟動「二次創業」,率先確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明確定位,堅持「以學生發展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雙導向,遵循「構建應用型本科的雛形架構、辦合格應用型本科、辦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的三步走戰略,採取「優化教育組織架構、創辦產教融合新型組織、優化人才培養邏輯線路」等有效措施,致力於「辦人本大學、地方大學、產業大學、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