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積累論說文寫作素材呢?
人物例子要的吧?
企業例子要的吧?
管理學理論要的吧?
經濟學理論要的吧?
哲學理論要的吧?
名人名言要的吧?
事實熱點要的吧?
好文好句要的吧?
主流價值要的吧?
是不是看起來很頭疼?很多同學就是這樣的積累,結果是忙活了半天,到頭來發現還自己的作文裡還是空空如也,或者被莫名其妙塞進了一堆不相干或者不協調的語句。大家醒醒,不要再盲目努力,自己感動自己了。
如何積累論據這是貫穿論說文學習始終的一個問題,首先我們來說說錯誤的方法。
錯誤的方法一
買一堆素材書,持之以恆的背
暫且不說各位同學能否堅持背完,即便可以,這項工作的投入產出也不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即便你非常努力的背了,也未必會剛好背過考場的主題,相當於做了大量無用功。而且背誦的東西多了,思考的能力就會弱了,很多背過的例子很可能會誤導你的思考方向,我們背過的素材可能適用於a主題,但是考試考的卻是b主題,考場上當大家沾沾自喜的在使用背過素材的時候,卻沒發現已經跑題了。
錯誤的方法二
關注一大堆被推薦的公眾號,天天看
所有的新聞、諮詢類等公眾號都不是專門為論說文而生的,裡面聚集了豐富的信息,真正對我們寫作有幫助的信息有限,如果各位同學僅僅是海量瀏覽而不能抓住精髓,看過後不能感受到對你思考或是寫作的幫助,則不看也罷。
錯誤的方法三
美文類-感動中國頒獎詞
沒用「頒獎詞」寫過作文的高中不是完整的高中,頒獎詞人物背後的故事和頒獎詞本身的文採都讓它當仁不讓的成為了我們的論據寶典,但是,別忘了,我們的論說文是不考文採、不考文採、不考文採的!類似的,其他語言很優美的文章也不要積累!不要積累!不要積累!!!因為寫作考察的是你的思維能力,對文採的過分修飾會影響觀點的表達。
錯誤的方法四
馬雲、俞敏洪、賈伯斯走天下
為什麼不建議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真的被用的太濫了,太老套了,趕緊換點新鮮血液吧。
錯誤的方法五@張乃心考
老師講什麼我寫什麼
上課我們舉過的例子大家的印象往往會更深刻,但直接把我們舉的例子拿來用是最危險的做法,因為太容易撞衫了,也基於此,我在舉例的時候很少會舉小眾的例子,都是用非常大眾的例子來講方法。
錯誤的方法六
一個素材只匹配一個主題
很多同學喜歡背一堆與時俱進的段落素材,但是每個素材只適用於一個主題,例如:背個諾基亞,僅僅用做創新的反例。這種方法也不建議,因為工作量太大,無用功太多,考場想不起來,例子太局限。學了半天只能自己感動自己,覺得自己很努力,但是啥用也沒有。
好了,說了這麼多錯誤的方法,我們應該如何積累論據呢?首先必須要先聲明一點, 論說文寫作中不是一定要舉例,如果沒有例子說理就好了,所以不必在例子上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接下來,我們要分兩種情況來看。在寫作學習的過程中,各位同學一定要準備兩套方案:保底方案和最優方案。保底方案是你的最後退路,最優方案是你的優先選擇。由此,我們在學習寫作的每個模塊時,也會分別學習保底方案和最優方案。
最優方案
在論據積累部分,我們先來說最優方案。我的建議是:隨緣。
所謂「隨緣」就是不要刻意去背。生活中工作中多觀察多豐富你的積累,如果考場的主題恰好有合適例子,就寫上對應例子。如果實在沒有合適例子,不要硬湊,可以不寫例子,以說理或其他論證方式進行論證。我們日常經常用到的滴滴、華為、網易等等在主題匹配的情況下都可以成為我們的素材。
保底方案
再來說保底方案,舉例論證要比說理論證更簡單。說白了就是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容易湊字,所以在這一方案中建議大家可以積累一些保底論據。
怎麼積累呢?大家不要撒網去積累,也不要以背誦的方式去積累。積累的人物最好能夠一材多用,這裡給大家幾點積累建議。
1
最好選擇企業上的人物,更萬能(此處並不代表其他領域的例子不可以用,我們此處是為了積累能夠一材多用的例子)。創新、合作、包容、堅持、專注、合作、溝通等等這些常規主題是每個企業家必備的基本素質。有些同學可能會糾結,如果是「真理」「人工智慧」這樣的非常規主題怎麼辦呢?我只能說,如果萬能例子不能用,那麼你自己背的那一堆例子也夠嗆能用上。當然,不排除有人運氣好。
2
最好選擇大起大落的人物,例如之前特別慘現在特別成功的,或者現在特別慘以前特別成功的,更有說服力。
3
不要貪多,積累3-5個人物即可。對這3-5個人物一定要足夠熟練了解。
4
不要選擇太老套、被用濫的人物,儘量選擇作文圈沒被用濫的(例如:馬雲、俞敏洪、劉強東、董明珠、雷軍、賈伯斯、王石、李嘉誠、老乾媽等等都不建議用)。
5
積累的時候不要大段抄寫或背誦,而是一遍遍熟悉人物,從人物傳記、訪談中提煉出10個以上的事件關鍵詞(如俞敏洪可提煉的事件關鍵詞為:三次高考、背字典、自己貼傳單等等),並對照事件關鍵詞講述人物故事,加深對人物的了解。
分享幾種尋找論據人物的途徑
1、商業人物排行榜
2、各種人物期刊
3、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
4、微信公眾號:新經濟100人
5、微信公眾號:張乃心考研
等等
積累素材的途徑有的是,如果你讓我推薦我可以給你上百種,但是沒有用。各位同學不必貪多, 從以上幾條途徑中,選擇任意一個都可以找夠3-5個論據人物,大家可以先快速確定人物名單、開始積累,未來遇到更合適的論據再進行替換和補充。
好了,積累論據的方法你GET了嗎?趕快建立你的論據小寶庫吧!
最後,定期獲取更多乾貨,大家不要忘了關注@張乃心考研(公眾號、微博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