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氣溫低於體表溫度為啥還覺得熱?

2020-12-22 澎湃新聞

明明氣溫低於體表溫度為啥還覺得熱?

2020-08-20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心奉賢大小事,關注「上海奉賢」一手掌握!

這幾天,天氣悶熱,

一出空調房熱浪撲面而來。

混合著不太涼爽有些黏膩的風,

那滋味一言難盡。

這兩天氣溫明明都在35℃以下,低於人的正常體溫(37℃左右),但還是會人感到很熱,這是為什麼呢?

按照一般的物理原理,環境溫度低於人體溫度時,人應該感覺涼爽才對,可為什麼還是覺得熱呢?

其實,這種「熱」的感覺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雖然說人的正常體溫在37℃左右,但這並不表示室外或室內保持37℃的溫度,人就感覺最舒適。一般來說,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熱量,會以一定的速度向外發散。只有當氣溫較低的時候,人體的熱量才得以暢快地散發。若環境溫度高於一定程度時,這些熱量便不能迅速發散,而是聚積在體內,人就會感到「熱」。這時,人體就要排出大量汗液,借蒸發作用發散熱量,降低體溫。

人體散熱的速度與(體溫和環境溫度之間的)溫差成正比。當溫差不足以滿足人體的散熱速度時,人就會感到很熱。很多時候,這種「熱」只是一種感覺,與實際氣溫不完全是一回事。

當然,氣溫過低,人體熱量發散太快,超過了人體正常散熱的速度,人體就會感到寒冷,這時就要穿上適量保暖的衣服,阻止人體熱量向外發散。這就是當氣溫低於一定程度時,人會感覺冷的原因。

此外,人的感覺溫度還與風速和溼度有關。例如,在夏天的「桑拿天」,環境中的溼度很大,汗水蒸發變慢,不能及時帯走熱量,所以人就會感到「悶熱」。

對人來說最舒適的溫度是多少呢?

據國內外實驗確定:夏季,人們感到最舒適的氣溫為19℃—24℃,冬季為17℃—22℃。當環境溫度超過舒適溫度的上限時,人們便感到熱;若超過37℃時,就感到酷熱;一般人們能夠忍受的溫度上限是52℃。

相反,當環境溫度低於舒適溫度下限時,人們就會感到冷;若低於0℃,就感到寒冷。對於一般從事室外活動且衣著適量的人能夠忍受的溫度下限約為零下34℃。

資料:科普上海

原標題:《明明氣溫低於體表溫度為啥還覺得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天氣越熱成績越差?氣溫會影響學習嗎?答案來了
    8月7日適逢立秋,這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雖然酷暑還沒有過完,但已進入了暑熱和寒涼過度的時節,正如杜甫《立秋》一詩所寫:「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藉此節氣,我們來說說氣溫對學習的影響。作者:李崢嶸科學家早就發現氣溫會影響動物的學習能力。
  • 氣溫低於5℃!杭州的大晴天何時來?
    氣溫低於5℃!杭州的大晴天何時來?發布時間:2020-12-01 17:27:53 Tue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最近幾天杭州一直吹偏北風,杭州氣溫也接連創入秋後的新低。明明是冷空氣來了,為啥天空不轉晴呢?
  • 新知|天氣越熱成績越差?氣溫會影響學習嗎?答案來了
    8月7日立秋,這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雖然酷暑還沒有過完,但已進入了暑熱和寒涼過度的時節,正如杜甫《立秋》一詩所寫:「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藉此節氣,我們來說說氣溫對學習的影響。科學家早就發現氣溫會影響動物的學習能力。
  • 全國7月平均氣溫創1961年以來最高 今夏為啥這麼熱
    全國7月平均氣溫創1961年以來最高 今夏為啥這麼熱 原標題:   6月以來,139個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上海最高氣溫打破145年來歷史紀錄  在北京生活了22年的華女士,體寒怕冷,夏天家裡幾乎不開空調,但這個夏天她愛往空調房裡鑽。  「一直覺得北京的夏天挺好過的,但今年有幾天實在是太熱了,熱得快要中暑了。」華女士表示。
  • 空調裝好後,明明開製冷為啥還這麼熱?哈哈
    最近買了新空調裝好後,明明是開的製冷為啥還感覺這麼熱啊,這是咋回事了?02幹啥子了妹子,你幹嘛要笑成這樣啊,形象都快要崩了啊。03這個秀場是誰想出來的啊,真是夠了。只是好奇下面的豬居然都不動的?05妹子我覺得你們應該去到家裡練習啊,在這樓梯間攔這麼嚴實叫人咋過去啊?06這樣的玩笑開一次就夠人受了哈哈,下次看看還相不相信街上的妹子了啊。
  • 為什麼有時溫度不高卻感覺很熱?
    為什麼有時溫度不高卻感覺很熱? 來源:南通市氣象局 發布時間:2019-10-15 字體:[ 大 中 小 ] 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
  • 今天最高溫度20℃,明天更熱!但一看後天的氣溫...
    今天最高溫度20℃,明天更熱!但一看後天的氣溫...今天是小寒節氣氣溫卻如春天般溫暖今天最高溫度20℃請別告訴我你還穿著羽絨服哦!日期天氣溫度(℃)1月6日(周一)多雲,局部陰有短時小雨11~201月7日(周二)多雲到陰轉陰有小雨 ,早晨以前局部地區有霧12~201月8日(周三)多雲3~81月9日(周四)多雲轉陰有小雨2~91月10日(周五)陰有時有小雨5~101月11日(周六)陰有雨7~121月12日(周日)陰有小雨轉陰到多雲4~8如此溫暖,還記得今天是「小寒」節氣嗎?
  • 【防控課堂】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
    ①氣溫高則體溫高,氣溫低則體溫低體溫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在高溫環境下(比如開暖氣的車內),體溫可能會稍有升高,在低溫環境下(比如冬天的室外),體溫則可能稍有降低。② 早上體溫低,下午體溫高早上起床,體溫處於低谷,下午接近傍晚,體溫處於高點,兩點之間的峰值差距大約在 0.5 ℃左右。
  • 你的心情被熱到了麼?——氣溫變化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正在核實這一數字,若屬實將成為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歐洲聯盟氣象機構匯總的數據顯示,上個月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氣溫超過往年平均水平至少5攝氏度。高溫催生林火,林火的數量和規模同樣創下紀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一項預測,預計今年全球將迎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
  • 秋褲or not上熱搜了,還關乎尊嚴?涼意明顯,你的選擇是……
    浙江天氣也特意提醒大家,通常來說,日最低氣溫低於10℃時,體質較弱的人可考慮穿上秋褲;日最低氣溫低於5℃時,建議大家都穿上秋褲。隨著深秋的臨近,氣溫降低,涼風四起,天氣變得更加複雜,人體也陸續出現了一些「燥」的表現。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會隨著氣溫的降低而閉塞毛孔,使皮膚腠理變得密緻,氣機收斂,汗液不再外出,體表就會變得乾燥。
  • 【地理拓展】實際溫度和體感溫度有什麼區別?教你讀懂天氣預報中氣溫的含義!
    大氣溫度和體感溫度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預報的氣溫與我們人體感覺到的溫度常有出入。比如說在盛夏,我們總覺得氣象部門的預報特別保守,或者說有意在「瞞報」,高溫已「變態殘暴」若此,怎一個「37℃」了得?實則不然,預報界不存在「瞞」,預報員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願意說真話的人。真實的原因是我們被自己的感覺「欺騙」了。
  • 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
    ●關於測體溫這些事防疫期間,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測體溫成了必選項~為啥體溫忽高忽低?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發熱意味著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氣溫高則體溫高,氣溫低則體溫低體溫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在高溫環境下(比如開暖氣的車內),體溫可能會稍有升高,在低溫環境下(比如冬天的室外),體溫則可能稍有降低。
  • 30攝氏度的水會讓人覺得冷,為何30攝氏度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
    同樣是30攝氏度,為何氣溫會讓人覺得熱,水卻讓人覺得冷?說到夏天大多數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熱,在不同的溫度下,人體所感受到的環境也是各不相同的,30攝氏度是怎樣的感覺?那只有一個字來形容了,那就是熱。在20攝氏度左右是人體最舒服的溫度,但是一旦到達了30攝氏度,只能用炎熱來形容。我們卻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氣溫達到了30攝氏度會感覺到非常的炎熱,但是我們進入到30攝氏度的水當中卻感覺到非常的寒冷,為什麼同樣是30攝氏度會造成如此大的差距呢?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其實這和人體的散熱系統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 99%的可能性,未來10年氣溫將更熱,最近3個月海洋溫度就高0.78度
    我們知道全球的氣溫一直在升高,但是會不會一年比一年高,這仍是個未知的答案。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海洋全球表面的觀測結果以及溫度分析數據集表明,2018年是自1880年以來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也是2014-2018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而全球變暖也在不斷刷新每年的平均溫度 ,那麼未來的十年裡,會不會一年比一年高,年年刷新記錄呢?
  • 才剛進入六月人們就感覺很熱,這是為啥?
    近幾天不少地區都出現了溫度急劇上升的現象,根據氣象臺數據顯示,近一周已經有10個地方的溫度超過37度以上,而且高溫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我們爺爺奶奶那個年代,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沒有空調,有的家庭可能會有一個風扇,當時那時候也沒有感覺到很熱,而且種地還沒有大型機械,需要人工收割
  • 你有想過室外溫度30℃你就感覺熱,這是...
    你有想過室外溫度30℃你就感覺熱,這是...你有想過室外溫度30℃你就感覺熱,這是為什麼嗎?》成都在經歷了一段狂風暴雨後終於宣布正式進入了夏天!今天的成都真是出門一分鐘流汗兩小時啊!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人體正常體溫平均為36-37℃,理論上環境氣溫比體溫高時才會感覺熱。
  • 溫度?溼度?到底是誰影響了我的冷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這炎炎夏日30℃左右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熱
  • 我們小時候,為啥不怕熱?不止有愛,更因為科學
    剛剛在光明網看到一篇文章《我們小時候,為啥不怕熱?看完不許哭……》,內心裡充滿了回憶。但理工男的腦迴路可能是與眾不同,我之所以用了類似的標題就是想給這篇優美的文字做點補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科學原理支持小時候的我們不怕熱這個現象。
  • 為啥感覺天氣比預報更熱?探秘國家基準氣候站,帶你看如何測溫度
    氣象臺發布的氣溫到底怎麼來的?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走進南京國家基準氣候站,揭秘天氣預報背後的高科技手段。百葉箱測溫、草地溫度、地表溫度、探空氣球測溫 光是溫度測量就有好幾種! 【探秘】探秘國家氣候站,下雨下雪閃電是這麼觀測的
  • 真的可以熱死人!暴曬半小時車內溫度可達60℃
    北京氣象局近日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未來三天的最高氣溫都將維持在35攝氏度左右。很多讀者像小編抱怨,真的快熱「死」了。但是在夏日,汽車車內的溫度可不止35度,而且真的可以熱死人!更讓人痛心的是,類似的事件還遠不止一例。在江蘇崑山、四川樂山、天津、山東濟南、新疆阿克蘇等地,都發生過小孩夏日被鎖車內而引發的悲劇。那麼在炎炎夏日,車內的溫度究竟能達到多高?車內的人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跟隨記者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