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待機輻射
手機通話輻射
品牌A手錶待機輻射
品牌A手錶通話輻射
品牌B手錶待機輻射
品牌B手錶通話輻射
「不管你在哪裡,一個電話,馬上就找到你!」隨著家長對孩子的安全越來越關注,兒童電話手錶也越發暢銷。然而日前網上一則消息稱,兒童電話手錶的輻射是手機的上千倍,讓眾多家長擔心不已。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走訪了南京十多家商場,幾乎每家都有電話手錶出售,店員向顧客推薦時都表示幾乎沒有輻射,然而,記者使用電磁輻射檢測儀,測試了其中兩個品牌的電話手錶後卻發現,它們輻射量雖然沒有傳言中是手機的上千倍那麼誇張,但還是比普通手機大得多。見習記者 劉靜妍 現代快報記者 王穎菲 文/攝
記者測量
通話狀態
手錶輻射達手機百倍
為了測試兒童電話手錶的輻射情況到底如何,昨天,現代快報記者特意帶著一臺電磁輻射檢測儀走訪了南京市中心的幾家商場。
出發前,記者先測試了一臺蘋果手機在待機及打電話時的輻射量,結果顯示,手機待機時,輻射數據在0.02-0.04
uW/cm2(微瓦/平方釐米)之間浮動,電話接通後,數據增加到0.2-0.4uW/cm2。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幾乎每家商場都有兒童電話手錶在售,不同品牌的電話手錶外形大致相同,功能也大同小異,價格在400-800元不等,據售貨員介紹,「非常受家長歡迎」。當記者問到輻射大不大時,第一家商場的幾名店員都表示輻射不是問題,「輻射比手機要小得多了,上網去查就知道了。」不過,記者用手持電磁輻射儀現場測試的結果,讓幾名店員也有些吃驚。儀器顯示,該品牌電話手錶在待機時輻射數據約為0.1uW/cm2,是記者此前所測蘋果手機的幾倍。電話接通後,數據飆升至15-30uW/cm2。
第二個品牌的電話手錶,只有裝上電話卡接通後才能測試。恰巧,記者在一家大型賣場遇上一個剛剛購買了一隻電話手錶的家長,正在店員的指導下試用。記者注意到,這款電話手錶在同類產品中價格比較高,可以通過觸屏控制,除了通話、定位,還有語音微聊、互加好友等功能。
聽說記者想測試電話手錶的輻射,這名家長也很好奇。測試結果顯示,該知名品牌電話手錶待機時的輻射數據為0.3-0.7uW/cm2,是蘋果手機的十幾倍;電話接通後,數據達到30-40uW/cm2,達到蘋果手機的百倍。
廠家回應
輻射值大大低於
國內外標準
面對家長們的質疑,幾家兒童手錶生產廠家最近紛紛做出了回應。
其中一家號稱「市場銷量最好」的兒童智能手錶廠家表示,據其官方的檢測數據顯示,該智能表對人體的輻射量大大低於歐美的最低標準。此外,智能表一般採用間歇式打點的定位方法,也就是說GSM模塊的啟動是有周期性的,並不是持續地在運行。因為該兒童表支持wifi在線聯網,真正能用到GSM的次數極其有限。此外,在孩子的實際佩戴過程中,手錶與頭部、胸部的間距是非常大的,因此不存在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可能性。
另一家知名廠商則表示,在輻射方面,他們最新一代產品的輻射值大大低於歐盟及美國標準,同時通過了國家針對輻射的檢測,檢測數值遠低於國家標準。
一名廠商工作人員表示,在正常待機狀態下,手錶天線是不會主動發出輻射的,只有接受到手機基站轉達的父母查詢定位、發語音等要求時,才會進入工作模式。此外,大多數廠商都在努力減少輻射,除了因為健康環保,更是為了增加手錶的待機時間。
專家解釋
輻射值遠低於安全上限
在安全範圍內
一位從事電離輻射強度探測的科研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因為不太了解記者的測量辦法和儀器,所以不方便下定論。但他表示,網上傳的「因為手錶體積小,所以輻射大」的說法並不準確。「輻射強度和體積沒有任何關聯。」
此外,用於定位的GPS模塊是個接收信號設備,不會輻射信號。
至於為什麼電話手錶的輻射數據會比手機大,他表示,可能和電話手錶採用的是GSM制式有關。由於記者的手機本身為CDMA制式,相對GSM手機來說,功耗本身就低一些。此外,GSM制式的特點是:分時傳數據,即每一個小的時間段內,會有一個「瞬間爆發」,而記者儀器顯示的是瞬時值而不是平均值,這也可能是數值比較高的因素之一。
此外,南京某高校電子學院的一名老師指出,記者測量到的數據與真實的輻射數據可能有差距。嚴格的輻射量數據,必須在全屏蔽、周圍沒有其他物體的環境下進行。敞開環境下的檢測,容易受到其他物體的影響,導致測量數值有所偏高。同時,數值大小跟距離的遠近有關,不同電器還要根據自身的頻段來選擇檢測設備,更不用提這種檢測儀本身的精度問題。
不過,即使是記者測到的數據,還是遠低於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制定的安全上限1000uW/cm2。
專家指出,除了手機、智能手錶,我們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日常家用電器、吃的蔬菜水果、出行時的交通工具,都會產生一定的輻射。如果因此而產生恐慌,生活就沒法繼續了。
不過,考慮到電話手錶本身依舊存在一定輻射,因此專家建議,父母最好不要長時間、不間斷地對孩子的位置進行監控。
其他風險
可能導致
依賴家長和隱私暴露
對於智能手錶,不少家長也是「又愛又恨」。「安全是放心了,可又怕小孩分心。」南京市民朱女士告訴記者。
對此,也有老師提醒家長,孩子通過手錶和父母不時地通話,既不利於學校教學活動的開展 ,也會讓孩子更加依賴家長。許多手錶「功能強大」,用不好,甚至會成為學生間「作弊」的工具。
此外,有專家指出,孩子如果戴著定位手錶直接洗手,手錶沾水後充電,有可能引發爆炸。更嚴重的是,由於手錶內部安裝了信息傳輸軟體,假如手錶本身存在漏洞,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導致孩子日常行動軌跡暴露。
因此專家建議,購買此類產品時,家長最好選用有相關認證標誌的產品;即使孩子帶了智能手錶,家長仍需要加強安全防範意識。此外,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定位器內APP安裝的審核,嚴控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