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自網絡,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開財門方法秘訣:備水果三樣,清茶五杯。香爐,如果沒有香爐用碗裝米來插香代替鐵罐用於燒刈金通金(黃錢)。
點燭一對,香九根,念請庫官開財庫咒語:「天清地靈,拜請祖師來助法,助法請庫官,香菸遙遙透天庭。香菸沉沉透地府,拜請三界庫官神,降下壇前助弟子。弟子某某財運欠佳,財庫不開,拜求庫官來顯靈,助下弟子開財庫,上下二界庫滿盈。助下金銀財寶庫。弟子信香三拜請,拜請十二庫官速降臨。神兵火急如律令。」咒語七遍。然後擲杯(沒有杯者,我們提供兩枚銅錢,一正一反即為聖杯)。如果擲出三次沒有出現兩次聖杯者,等待一會,再念咒語七遍再擲,有聖杯(一陰一陽)後就繼續將請陰陽二界庫官符燒在香爐裡。再在事先準備好的罐子裡燒刈金通金。
燒完後再燒開財庫符,念咒:「祖師敕法來開庫,本師敕法來開庫,不開別人庫,不助別人財,專專要開某某財庫來。開啟財庫庫滿盈,金銀財寶永不缺,賜下正財,偏財,橫財,就手來。吾奉太上老君敕,急急如律令。」 再燒旺財庫符,念旺財庫咒:「祖師猜猜來旺財,本師猜猜來旺財,旺財童子助法來旺財,有進無出發大財,日進千裡財,夜入萬家寶,賜助財子某某 財旺豐榮盛,急急如律令。」以上是第一天晚上所做的。
第二天晚上開始造財庫,點香點燭,先化鎮煞符,跟刈金 通金一起燒。接著將一道的招財符(折成三角的那道)帶身上,放錢包上。 接著念造庫咒:「拜請祖師猜猜來造庫,本師猜猜來造庫,七祖仙師來造庫,造庫仙師來造庫。造庫三師三童子,造庫三師三童郎,奉請庫官神,洞天福地庫銀滿。賜化陽財化真寶。吾今做法祈庫官,天清清地靈靈,拜請庫官顯威靈,神通度化歸財寶,運換陽財歸某某,急急如律令。」
念完後擲杯,(銅錢)如果是陰陽聖杯就繼續。無杯等待會,再念造財庫咒,至有聖杯為止。燒化催財庫符,配合剛才的造財庫咒三次。化招財進寶符,配合刈金通金燒化於自己家的門口。然後再化三官大帝招財符
在香爐。
第三天開始補財庫,同樣香九根,燭一對。首先念補財庫咒語7遍。
補財庫咒:「一柱清香透天庭,二柱清香入地府,三柱清香來請神,焚香獻吊鬧紛紛,拜請庫官降壇前,弟子一心專拜請,拜請陰陽二界庫官神,助法弟子某某補財庫,先化通寶充地府,陽間財寶換得來,陰間地府銀庫滿,陽間金銀滿堂開,拜請庫官急急顯威靈,不補別人財,不補別人庫,專專要補某省某市某地(地址)某某(人名)財歸庫,十二宮中庫銀金銀跟著來。急急如律令。」
燒少許刈金紙錢,擲銅錢,如果有聖杯就繼續做下面的,沒有則重新念咒,直到有聖杯為止。
完了後在門口燒添財庫符 口念「進納五方財入庫」 然後燒 增庫符。
以上兩道都是得配合金銀紙一起燒。然後返回屋中,化納財貴庫符在香爐裡。燒完燒金銀紙錢,再到大門燒化添財庫符一道,化金銀紙。在香爐內化庫官增庫符 化金銀紙 。再化普唵招財符化刈金。 最後一道五路招財符燒門口。配合刈金燒化。到此全部完成。將剩下的刈金金銀紙一起燒於鐵罐內。點香九根。謝神。
補財庫方法秘訣:財富錢財人人都要追求的。但往往都不能如願,為何會如此呢?人們很少去了解自己本身的財庫多或少.,而一味的求財.求神問事.但往往只能解決眼前的一時.而沒辦法真正的從根本著手解決問題。道法中有許多的法事及方法,可以幫助人在追求,事業及名利中,減少阻礙,如陽宅布局、旺店、旺市、旺貴人、打禁小人等等,增加有利自己的一面,轉移不利自己的因緣,進而減少損失,幫忙守住成果。補財庫是一種減少損失、很有效的方法。
1 .寄天庫
什麼是寄天庫。因為我們今生所做的德是在後世所受用.故我們先將天庫錢跟天錢寄在天庫之中已備我們來生受用,則有一話.天庫寄補.則後是不愁也。
2.還地庫.
由於人今生所受跟過去世的功德業障皆有一定的關係。故我們前生所做之業或所欠之財必須還之。故此法是在還前生之債讓冤親債主前來討債,或擾亂我們在世的安寧。故可保在生者事事順利小人遠離
3補水庫.
水府掌管現世人的財富。如果我們自己的水庫空虛。在生又如何有其財富呢?故需要補水庫以讓財富吉祥
這是道教在招財法科中最為正統的做法,與訪間所聽到的補財庫是有所不同的。而且其法是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奏疏跟封庫押送..最後一一清點庫錢。這樣的法科需要正統且傳度奏職的法師才有能力行之。當你三庫都補完後...則可請法師為你做造庫的法事。
何為造庫。許多人會賺錢,也有錢賺但奇怪那錢往往賺進來後沒多久又流掉了,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好像錢都守不住。這就是所謂的有財無庫。如同農夫會種田而且田地也會收成但他卻沒有穀倉,那收下來的稻作只好放在那邊,過沒多久該爛的爛了,被人偷走或拿去。結果自己所得的稻榖還有多少一樣的。當你三庫補完開始入了財,就要開始造庫...經由法師做法造庫摧動財庫招財。使求法者財庫飽滿..且不會隨意漏財!!
求財祿本身要多做功德,多行善(留德比留財更重要)。其實人間錢財本事共有,有福的人才能受用支配錢財的,無福的人只是守財奴隸而已,古有明訓【三代勤儉、一代開空】創業維艱,對於錢財不易求,就會特別珍惜,也會特別勤奮,到第三代,吃好、穿好、用的方便、花的輕鬆,反正錢伸手就有,不會去想錢從哪裡來,如何來,怎麼來,又沒賺錢的經驗、理財的觀念,坐吃山空則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