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農藥、化肥、除草劑的過量使用,是田地和食品安全的「不可承受之重」。當前,安徽省正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盲目打藥的「老套路」將逐步被更加生態的技術運用所取代。
無人機植保、稻鴨共作,以蟲治蟲;在田埂上保留雜草,為有益生物提供繁殖地;種植水生植物,改善農田排放水質……在8月1日召開的安徽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現場會上,一系列綠色防控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的綜合應用,展示了農田生態相互促進的和諧畫面。
桐城市孔城鎮水稻綠色防控現場
綠色防控可減少農藥使用量30%-50%
農藥殘留是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而病蟲害綠色防控不僅可以通過物理、生物等措施,直接降低農藥的使用,還可以通過實施統防統治提升效果實現農藥減量。
據省植保總站調查,在各地建立的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區,一般可減少農藥使用量30%-50%。從實踐上看,綠色防控是推進農藥減量控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當然,綠色防控不僅可以減少農藥使用量,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有機、綠色食品,還利於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
推動綠色防控由點上示範向面上鋪開
近年來,我省積極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探索了一系列有效的技術模式。
據省農委副主任朱永東介紹,我省綠色防控突出「全程」、「全面」、「全域」、「全系」,推動綠色防控由單一技術推廣向全程集成應用轉變,由點上示範向面上鋪開轉變,由主要糧食作物向糧經飼作物並重轉變,由產中向產前產中產後全產業鏈轉變,提升綠色防控的效果和效益。
在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控、科學用藥四項技術的基礎上,我省注重藉助專業化防治組織規模化實施、規範化作業的優勢,實現綠色防控的大面積推廣。通過發展品牌農產品來倒逼綠色防控,通過綠色防控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提升綠色防控的效益。
目前,我省正在加快建設一批廣覆蓋、多層次、高水平的綠色防控示範基地,通過組織觀摩、現場培訓等多種方式推進綠色防控,發揮示範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資金支持上,利用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政策和項目,優先支持綠色防控。
桐城市孔城鎮水稻綠色防控現場
夏秋季病蟲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當天會議還對全省夏秋季重大病蟲防控進行部署。會議指出,當前,正是秋糧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季節,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和預防控制的關鍵時期,各級農業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立足抗災奪豐收,全力打好夏秋季重大病蟲防控硬仗。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實現全年農業目標,關鍵還是要靠秋季。」朱永東介紹,受7月中旬以來的持續高溫天氣影響,乾旱、高溫熱害等災害持續發展,秋糧生產形勢不容樂觀。
省農委統計顯示,截至7月25日,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606萬畝,其中重旱56萬畝;農作物發生高溫熱害面積296萬畝。儘管當前病蟲發生輕於上年,但後期病蟲害發生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再加上秋季病蟲防治時間長、任務重、類型多,病蟲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旱災和高溫熱害已對農業生產構成嚴重影響,重大病蟲防控不能再有疏忽。」朱永東說,省農委將對重點產區開展重大病蟲害防控督導,並視情況將秋糧重大病蟲防控工作納入糧食生產延伸績效考核。(記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