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召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現場會 推廣新技術新模式

2020-12-20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農藥、化肥、除草劑的過量使用,是田地和食品安全的「不可承受之重」。當前,安徽省正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盲目打藥的「老套路」將逐步被更加生態的技術運用所取代。

  無人機植保、稻鴨共作,以蟲治蟲;在田埂上保留雜草,為有益生物提供繁殖地;種植水生植物,改善農田排放水質……在8月1日召開的安徽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現場會上,一系列綠色防控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的綜合應用,展示了農田生態相互促進的和諧畫面。

桐城市孔城鎮水稻綠色防控現場

  綠色防控可減少農藥使用量30%-50%

  農藥殘留是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而病蟲害綠色防控不僅可以通過物理、生物等措施,直接降低農藥的使用,還可以通過實施統防統治提升效果實現農藥減量。

  據省植保總站調查,在各地建立的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區,一般可減少農藥使用量30%-50%。從實踐上看,綠色防控是推進農藥減量控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當然,綠色防控不僅可以減少農藥使用量,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有機、綠色食品,還利於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

  推動綠色防控由點上示範向面上鋪開

  近年來,我省積極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探索了一系列有效的技術模式。

  據省農委副主任朱永東介紹,我省綠色防控突出「全程」、「全面」、「全域」、「全系」,推動綠色防控由單一技術推廣向全程集成應用轉變,由點上示範向面上鋪開轉變,由主要糧食作物向糧經飼作物並重轉變,由產中向產前產中產後全產業鏈轉變,提升綠色防控的效果和效益。

  在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控、科學用藥四項技術的基礎上,我省注重藉助專業化防治組織規模化實施、規範化作業的優勢,實現綠色防控的大面積推廣。通過發展品牌農產品來倒逼綠色防控,通過綠色防控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提升綠色防控的效益。

  目前,我省正在加快建設一批廣覆蓋、多層次、高水平的綠色防控示範基地,通過組織觀摩、現場培訓等多種方式推進綠色防控,發揮示範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資金支持上,利用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政策和項目,優先支持綠色防控。

桐城市孔城鎮水稻綠色防控現場

  夏秋季病蟲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當天會議還對全省夏秋季重大病蟲防控進行部署。會議指出,當前,正是秋糧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季節,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和預防控制的關鍵時期,各級農業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立足抗災奪豐收,全力打好夏秋季重大病蟲防控硬仗。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實現全年農業目標,關鍵還是要靠秋季。」朱永東介紹,受7月中旬以來的持續高溫天氣影響,乾旱、高溫熱害等災害持續發展,秋糧生產形勢不容樂觀。

  省農委統計顯示,截至7月25日,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606萬畝,其中重旱56萬畝;農作物發生高溫熱害面積296萬畝。儘管當前病蟲發生輕於上年,但後期病蟲害發生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再加上秋季病蟲防治時間長、任務重、類型多,病蟲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旱災和高溫熱害已對農業生產構成嚴重影響,重大病蟲防控不能再有疏忽。」朱永東說,省農委將對重點產區開展重大病蟲害防控督導,並視情況將秋糧重大病蟲防控工作納入糧食生產延伸績效考核。(記者 彭旖旎)

相關焦點

  • 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為現代農業注入新活力
    此次展示會共設12個展區10個作物種類,展示的新品種包括玉米、葉菜、辣椒、番茄、瓜果、草花等各類農業新品種221個,還展示了推廣應用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微量元素葉面追肥技術等11項新技術,吸引了來自全市各鎮街的大批農民到場參觀學習。
  • 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為現代農業注入新活力
    此次展示會共設12個展區10個作物種類,展示的新品種包括玉米、葉菜、辣椒、番茄、瓜果、草花等各類農業新品種221個,還展示了推廣應用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微量元素葉面追肥技術等11項新技術,吸引了來自全市各鎮街的大批農民到場參觀學習。
  • 寧波餘姚利用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讓稻田美成「花園」
    「其實,水稻田邊種著這麼多花草,不光是為了美化環境,打造美麗鄉村,更是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之一。據農藝師張懷傑介紹,這些花草雖然很普通,但各擔其責,其作用不容小覷。比如,田埂上種植的香根草,可以引誘二化螟;芝麻、萬壽菊,是病蟲害天敵的蜜源植物,可為益蟲提供花粉和花蜜,讓它們壽命更長、寄生能力更強、繁殖得更多。
  • 福建南安市紮實開展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示範區建設
    為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範工作,促進農藥減量增效,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安全,南安市紮實開展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示範區建設。  2020年,該市共建立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示範片14個,示範作物有水稻、蔬菜、茶樹、柑橘等,示範面積1800畝,示範區集成示範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示範區綠色防控主推技術到位率95%以上,病蟲綜合防治效果85%以上,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20%以上,農產品農藥殘留不超標。
  • 全國棉花水稻病蟲害全程綠色控害技術培訓班在敦煌開班
    12月17日上午,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辦,甘肅省植保植檢站、敦煌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承辦的全國棉花水稻病蟲害全程綠色控害和棉田硫丹替代技術培訓班在敦煌市開班。
  • 北京試點推廣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
    北京試點推廣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 2017-07-04 16:一種不使用任何化學藥劑,利用「益蟲」防治「害蟲」的方法,成為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之一,並正在全市試點推廣使用。  4日,記者在通州區東郊森林公園看到,園林工作人員正在幾株白蠟樹的樹枝上懸掛指形管,不一會兒,很多蜂蟲從裡面鑽了出來,沿著樹幹向上爬去。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蜂蟲學名「白蠟窄吉丁腫腿蜂」,是重要林業害蟲白蠟窄吉丁的天敵。
  • 荔枝病蟲害綜合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分析,想知道的,點進來看看吧
    荔枝是有名的嶺南佳果,口味非常甜美,口感十分順滑,是深受人們喜歡的一種水果,每年廣東荔枝的產量和銷售量在全國數一數二,但是病蟲害是影響荔枝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原因,為了促進荔枝產業的發展,必須要採取有效措施預防病蟲害。副作用很大的農藥不利於提高荔枝質量,同時還會威脅人們生命安全,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給農作物產業帶來了威脅,直接損害了農民的經濟利益。
  • 福建泉州:綠色植保科學防控 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_中國經濟網...
    據統計,2020年度泉州全市各種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發生403.82萬畝次,防治559.32萬畝次,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處置率90%以上,損失率控制5%內;完成綠色防控推廣面積228.68萬畝次,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5.46%;統防統治推廣面積達168.47萬畝次,覆蓋率達49.71%;預計農藥使用量比上年減少2%以上。
  • 黑龍江省玉米綠色防控技術實現突破
    在位於肇東市黎明鎮甜嫂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一片玉米田裡,一臺靜立在田邊的懸翼植保無人機牽動著眾人的目光。只見技術人員在筆記本電腦上選擇程序後按動遙控器,無人機騰空飛起4米多高,按照規劃路線在玉米田上「有板有眼」地飛行,隔一段距離就「駐足」投下一粒中藥丸大小的白色小塑料球,再繼續飛行……「這樣就能防治住對玉米危害最大的玉米螟,這新技術真是厲害!」
  • 廣東省2019年上半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數據發布 > 農情預警   農作物病蟲情報(2019年第4期):2019年上半年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2019-04-02 來源: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 字體:[大中小] .
  • 水稻、玉米病蟲害咋防控?來,看這裡!
    目前正值水稻、玉米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7月9日,市農業農村局召開水稻、玉米病蟲害統防統治現場會 會上通報了目前全市水稻、玉米病蟲害發生情況,開展了病蟲害防治現場培訓,介紹了當前草地貪夜蛾等蟲害防治的嚴峻性,現場演示了植保無人機為農作物施藥。
  • 第三十六屆中國植保雙交會創新賦能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第三十六屆中國植保雙交會創新賦能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11月13—15日,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
  • 多措並舉防治大春農作物病蟲害
    6月以來,由於氣候高溫、多溼,富寧縣木央鎮甘蔗、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病蟲害時有發生,累計受災作物達890餘畝。為減少群眾損失,木央鎮多措並舉大力開展大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聯合技術專家開展培訓。聯合州、縣植保部門委派的15名技術專家,到村上開展「統防統治」現場培訓會,為農戶詳細講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知識,指導農戶合理選擇殺蟲藥劑、安全噴施農藥,並強調對空藥瓶、空袋子、廢標籤、廢紙等農藥廢棄物的安全處置工作。目前,已開展15場培訓,惠及2356人(次)。「手把手」進行實地示範。
  • 江蘇鹽城葡萄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江蘇鹽城葡萄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孫愛峰葡萄為溫帶水果,為葡萄科葡萄屬木質藤本植物。葡萄種植過程中易發生多種病蟲害,嚴重製約了葡萄產量和品質的提升。因此,探究葡萄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對促進葡萄產業綠色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目前,長江中下遊葡萄產區化學農藥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農藥的不合理使用會增加葡萄主要病蟲害的抗藥性,導致防治成本逐年增加,果實的綠色優質程度降低。因此,在該地區防治葡萄主要病蟲害時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儘量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用化學防治的綜合防治策略,以有效提升該地區葡萄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和葡萄的綠色優質水平。
  • 秋收秋種現場,農民頻說綠色種植「新詞彙」
    「減藥」「生物防控」「輪作休耕」……正值秋收時節,記者在農村走訪中發現,這些「新詞彙」頻頻從種植大戶和農技人員嘴裡「冒」出來,綠色種植技術正在主要糧食作物生產中普及推廣。這些生態技術的運用,不僅大幅度減少化肥用量、保護了農田生態環境,而且提高了農產品品質和效益。
  • 北京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治害蟲」 7年減少農藥近60噸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記者魏夢佳)樹幹上粘貼塑料帶阻隔害蟲、懸掛黑光燈誘殺成蟲、釋放益蟲防治害蟲……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北京在全市7大公園示範推廣多種綠色防控技術以防治林業有害生物,試驗示範面積已達4.5萬畝。7年間,通過綠色防控技術,北京累計減少使用農藥59.7噸。
  • 怎樣綠色防控病蟲害?英格爾科技有話說
    英格爾集成以昆蟲引誘劑為核心的綠色防控技術,為茶葉、果蔬、大田作物(水稻)等生態有機種植基地和農場提供病蟲害整體解決方案,通過與各級政府和科研部門密切合作,為農林業基地提供綠色防控資材和整體解決方案服務。
  • 二類農作物病蟲害有哪些?江蘇率先發布名錄
    交匯點訊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訂的《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於12月28日正式公布,這也是全國首個發布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的省份。 《條例》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第四條要求農作物病蟲實行分類管理。
  • 青海將利用5年時間 創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
    本報西寧3月31日電 (記者原韜雄)近日,青海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建設動員部署會在西寧召開。會議提出,青海從2019年開始利用5年時間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打造全域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到2023年實現全省農作物有機肥替代化肥全覆蓋,綠色防控全覆蓋,農藥使用量減少60%以上。
  • 蘋果近期發生病蟲害現狀 綠色防控是關鍵
    當前,蘋果正進入果實膨大期,高溫、多雨的氣候利於病蟲害發生。表現為常發病蟲持續危害,總體病害發生程度重於蟲害。如蘋果樹腐爛病、褐斑病、白粉病,金紋細蛾、葉蟎類、捲葉蛾類等,一些病蟲的潛在風險性加大。中後期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遵守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絕不使用國家禁限用農藥,優先使用生物農藥。具體來講,重點有兩個階段:著色成熟期1、理化誘殺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