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寧人都在看~
我是撫小寧點擊「箭頭處」
關注公眾號:你好撫寧
爆料.領紅包.策劃.推廣.活動.品牌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的通知》。通知中顯示,在各地縣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推薦、省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評審公示的基礎上,經審查,評價認定了第二批3639個國家森林鄉村。其中,撫寧區有1個村入選。加上此前在第一批中已經被認定的4個村,撫寧已累計有5個村入選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秦皇島市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
秦皇島市
海港區:東港鎮中心莊村、東港鎮孫家莊村
撫寧區:田各莊管區李家堡子村
此前,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撫寧有4個村入選。
秦皇島市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
秦皇島市
海港區:杜莊鎮韓莊村、杜莊鎮馬莊村、杜莊鎮山前村、杜莊鎮徐莊村、石門寨鎮蟠桃峪村、駐操營鎮九門口村、駐操營鎮劉家房村
撫寧區:茶棚鄉南山村、大新寨鎮小河峪村、墳坨管區後明山村、臺營鎮河口村
青龍縣:隔河頭鎮大森店村、肖營子鎮高麗鋪村、肖營子鎮王子店村、祖山鎮花廠峪村、婁丈子鎮前擦嶺村
為做好國家森林鄉村宣傳工作,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通知要求,被認定為國家森林鄉村的單位要按照統一標識製作和使用國家森林鄉村牌匾,並開展宣傳活動。
圖為「國家森林鄉村」統一標識。
下面小寧就和大家來一同領略一下這五個村莊的風採
小河峪村
該村位於猩猩峪東偏南2公裡,地處山區,土地93畝。
據査,淸道光年間(公元1821年一1850年),猩猩峪韓姓遷此溝小河東岸落戶建莊,故莊取名小河峪,沿用至今。
小河峪村不僅風景優美,同時還是遠近聞名的蘋果專業村,2004年至2009年在廊坊農產品博覽會上連續六年蟬聯「果王」稱號,榮獲2007年中國優質蘋果「金獎」,使「金富寧」蘋果名揚全國;在第四屆北京中國國際農產品博覽會上,「金富寧」牌綠色食品紅富士蘋果榮獲「暢銷產品獎」;2010年,該村又註冊了新的品牌——「小河峪」牌。
南山村
該村位於茶棚南偏西4公裡。地處山區。土地205畝。120口人,均為漢族。 據查,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1908年),李姓從大所各莊遷此溝居住,因此地位於大所各莊南山裡,故莊取名大所各莊南山,後簡稱為南山。地530畝。290口人,均為漢族。
南山村原本是撫寧西南角的一個不起眼小山村,隨著撫寧天路的修建,這裡一下「火」了起來!知名度也與日俱增。每年一屆的山楂節讓南山村的特產走向了外界。詩歌朗誦會、農民豐收節更是讓這裡充滿了文化氣息。
後明山村
該村位於馬家峪西偏南2,5公裡。地處山區。土地579畝。880口人,均為漢族。
該地特產板慄,全村年產達20萬斤。
據查,清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1820年),周姓,宋姓先後由來莊遷此溝分別落戶建莊。根據地形,地物特點,命莊名分別為老牛口、白石佛、後北山。1941年將以上各村加之黑溝、西甲子統一命名為後明山。
後明山村位於墳坨管理區,撫寧、昌黎交界處.是一個風光秀麗,人傑地靈的地方.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期間這裡的黑溝曾是著名的根據地,著名的抗日英雄高慶又名高俊山烈士就住在這裡。後明山植被茂盛,山上張滿了各種桃樹、梨樹、杏樹、慄樹。無論是春季踏青還是秋季採摘,這裡都是一個絕佳的好去處。
河口村
志先民俗博物館
該村位於柳各莊西偏北5公裡,座落長城腳下。地處山區,土地400畝,610口人,均為漢族。河口村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了,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古村落。明朝時,河口村有駐軍,稱青山營。有一年,山洪暴發,洪水把城堡衝開一個大豁口,所以改名河口。這裡三面環山,一面鄰水,青山疊翠,長城逶迤,長城從村中穿過,古民居臨河而建,百餘戶人家點綴於滿目蒼翠之中。這裡民風質樸,村民熱情好客。
李家堡子
天馬山之南麓有李家堡村,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1398年)李姓由山東遷此地定居,因李姓較多,又坐落在馬頭崖南側刻有「馬頭崖堡」字樣,故莊取名李家堡子。
為撫寧加油!
為家鄉喝彩!
來源:河北日報、網絡
撫寧區,秦皇島市四個市轄區之一,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秦皇島都市圈的核心地帶,南有17.5公里海岸線,西近京津,是中國唯一同時擁有山、河、湖、海、長城的區。[1] 撫寧區位於秦皇島市中心地帶,南臨渤海,北靠燕山,長城在北部環繞,東部及北部分別與海港區、北戴河區、青龍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昌黎、盧龍兩縣相鄰,境內有津秦客運專線、京秦高鐵等高速鐵路,京哈鐵路、津山鐵路、大秦鐵路和秦山鐵路等國家鐵路動脈和地方鐵路幹線,以及京瀋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承秦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102國道、205國道和5條省道。 撫寧區下轄5鎮、2鄉、2個街道和3個管理區,幅員面積1100平方公裡,總人口33.4萬人(不含南戴河街道)。[2] 撫寧區隸屬於1984年國家批准的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的秦皇島市,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沿海進一步對外開放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