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8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盛哲徽)「4萬+」,這是杭州樓市近期最為高頻的詞語。
隨著萬科新都會1958、綠城九龍倉柳岸曉風的首開,以及濱江錦繡之城、濱江金茂府的即將開盤,杭州的高端市場在短期內迎來了一波「4萬+」項目的集中搶灘。
曾幾何時,作為評判地產開發水平的重要依據,「4萬+」項目的缺少是杭州的最大軟肋。然而時移世易,如今的高端市場卻已是「4萬+」項目的「秀場」:柳岸曉風首開88套房源搶購一空、金茂府首日認籌破820組、新都會1985首開破3億、錦繡之城兩小時認籌超9成……
在武林壹號已成傳奇、華家池封盤惜售的當口,崛起中的杭州高端市場已然步入了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而新一輪的霸主,已然在下半年入市的這批後起之秀中了麼?
4萬+大「戰」:入市周期縮短2個月,豪宅也玩「短平快」
和過去有所不同,下半年入市的這幾個「4萬+」項目,呈現出明顯的「短平快」特徵:
新都會1958去年9月拿地,今年7月首開;柳岸曉風去年10月底拿地,今年8月首開;金茂府去年10月拿地,預計於本月首開;錦繡之城2015年底被濱江集團接手,預計於本月首開。
可以看到,下半年入市的「4萬+」項目,其上市周期都在8-10個月左右。而在此之前,杭州「4萬+」項目的入市周期普遍要在1年以上。
通常情況下,房企在拿到高價地後,多會選擇延緩入市,以求在最大程度上規避風險。而下半年入市的高端項目卻反其道行之,這一方面印證了市場環境的改變,另一方面也展現了開發商之於這幾個項目的良好預期。
杭州下半年四大「4萬+」新盤 | ||||||
項目 | 區域板塊 | 銷售狀態 | 建築類型 | 主力戶型 | 價格 | 最新動態 |
綠城九龍倉·柳岸曉風 | 濱江區 沿江 | 在售 | 高層+排屋 | 160方以上 | 均價4.2萬元/平米 | 首開88套房源搶購一空 |
濱江金茂府 | 濱江區 沿江 | 即將開盤 (認籌中) | 高層+排屋 | 120-140方 | 預計4.3萬—4.5萬元/平米 | 首日認籌破820組 |
萬科·新都會1958 | 下城區 市中心 | 在售 | 高層+小高層 | 139、166方 | 均價4.5萬元/平米 | 首開破3億 |
濱江·錦繡之城 | 拱墅區 申花 | 即將開盤 (認籌中) | 高層 | 110-160方 | 預計均價4.3萬元/平米 | 兩小時認籌超9成 |
4萬+大「展」:列「王」紛爭,誰主沉浮?
儘管產品上各有差異,但在高價地的光環之下,這波「4萬+」供應潮中的項目仍免不了被拿來比較。孰優孰劣?
規劃:「高低配」PK單一產品
規劃上,柳岸曉風和金茂府均為高層+排屋的配置,新都會1958為高層+小高層,錦繡之城則是清一色的高層住宅。「高低配」的小區規劃一方面豐富了產品類別,擴大目標客群,另一方面也利於開發商提高利潤率。而單一的高層規劃則有利於創造更為純粹的居住環境。
戶型:該不該帶中小戶型「玩」?
從戶型面積段的設置看,下半年四大「4萬+」新盤中僅柳岸曉風可說是純正的高端改善,項目首開高層的主力戶型最小面積亦在160方以上。相對的,作為其直接競爭對手的金茂府存在明顯錯位,首開的主力戶型主要集中在120-140方這一區間內。另外兩個項目,新都會1958為125-166方,錦繡之城首開的主力戶型是110-160方。
定價:外來和本土房企各有算盤
一直以來,本土房企在定價上背負著一定的包袱,尤其是綠城和濱江。縱觀這兩大開發商的項目,在市場沒有大波動的背景下,首開的價格基本都是最低的。
柳岸曉風首開的4.2萬元/平米的均價,遠低於此前普遍猜測的4.5萬元/平米。錦繡之城儘管還沒開盤,但其4.3萬元/平米的預計均價也要低於外界預期。
相比之下,外來大鱷們更顯狼性,以市場熱度為依仗的他們,在定價方面十分靈活。
新都會1958首開的均價為4.5萬元/平米,而金茂府的預估首開價也要在4.3萬—4.5萬元/平米。
4萬+大「瞻」:4萬+紛至沓來,杭州市場能很好消化?
2013年,剛剛進入杭州的孫宏斌這樣評價杭州,「杭州最多是個二線城市。」
理由:「過去幾年,杭州均價超過4萬元一平米的房子,每年銷售總額大約是40-60億,而在上海、北京,一個高端項目的銷售額,如北京西山壹號院就達到了60億。」
三年後的今天呢?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杭州均價超4萬元一平米的住宅的成交價已經達到了196億元!
事實上,回過頭去看最近兩年杭州的高端市場,會發現,杭州之於豪宅的消化能力正在迅速地提升。我們以單價4萬元/平米,年成交額12億為準入基線,可以看到:
2015年之前,能達成這個標準的項目屈指可數,而由2015年開始,這個數字迅速增加,2015年成交額破12億元的「4萬+」樓盤一躍升至4個,2016年截至目前,也已有4個項目達成準入條件。
由這個變化可以看到,杭州高端市場的購買力正處在集中釋放的歷史性階段。
在這樣的背景下,下半年由金茂府、柳岸曉風、新都會1958、錦繡之城引領的這波供應潮自然更容易被轉化為成交額,考慮到這些項目本身的關注度及其開發商過往在杭州的經歷,它們之於「4萬+」陣營的貢獻必然不會是一點點。而就它們本身而言,亦有極大的機會向年終銷售金額TOP10發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