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假 臺灣多位「大咖」因掛名而捲入論文造假風波
記者:臺海網 薛洋 「臺大論文造假風波」不斷延燒,島內學界領袖、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因為掛名也牽扯其中,遭到各方質疑。臺灣學界盛行「掛名文化」,不太知名的研究人員在發表論文時,為了提高「命中率」,熱衷掛上「大咖」教授的名字,以示文章的「分量」與權威性。
-
都是掛名惹的禍 臺灣學界領袖捲入造假風波
「臺大論文造假風波」不斷延燒,島內學界領袖、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因為掛名也牽扯其中,遭到各方質疑。該校生化所教授郭明良領導的癌症研究團隊,遭指控疑似違反學術倫理,起因是一篇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的論文,被網絡學界同行審論平臺「PubPeer」匿名踢爆,質疑圖像數據疑似造假。郭明良隨後辭掉臺大教職,並主動撤回該論文。
-
都是掛名惹的禍,臺灣學界領袖捲入造假風波
「臺大論文造假風波」不斷延燒,島內學界領袖、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上圖)因為掛名也牽扯其中,遭到各方質疑。該校生化所教授郭明良領導的癌症研究團隊,遭指控疑似違反學術倫理,起因是一篇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的論文,被網絡學界同行審論平臺「PubPeer」匿名踢爆,質疑圖像數據疑似造假。郭明良隨後辭掉臺大教職,並主動撤回該論文。
-
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再調查
>原標題: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新華社臺北1月1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吳濟海、胡龍江)備受關注的臺灣大學教授論文造假風波有了最新進展,臺大校方日前公布階段性調查結果,初步認定該校郭明良、查詩婷和林明燦等三人「違反學術倫理」,並向社會各界致歉。
-
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
新華社臺北1月15日電(記者吳濟海、胡龍江)備受關注的臺灣大學教授論文造假風波有了最新進展,臺大校方日前公布階段性調查結果,初步認定該校郭明良、查詩婷和林明燦等三人「違反學術倫理」,並向社會各界致歉。臺灣學界則呼籲相關部門進行公平、公正調查,重振學術界聲譽。
-
【焦點】教授的論文都是用抄的? ——臺大校長倫理爭議的分析
最近隨著臺大教授郭明良、校長楊泮池論文疑似論文造假、掛名一事,引爆學術界的倫理話題,再度重創臺灣國際學術形象。
-
臺灣大學論文若造假 臺「教育部」:追回獎章獎金
臺大論文造假風波延燒到校長楊泮池,他被指在四篇有問題的論文共同掛名,但他日前喊冤不知情,臺大將組特別委員會調查。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1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論文造假風波愈演愈烈。臺大前教授、高醫大副校長郭明良論文造假一案持續延燒,海外論文審查網站PubPeer再揭露,與郭有關的研究團隊被檢舉涉及造假論文增至十一篇,其中四篇臺大校長楊泮池共同掛名。
-
臺大初步認定三名教授違反學術倫理 論文錯誤已非無心之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14日報導,臺灣大學教授郭明良涉嫌違反學術倫理,臺大校方13日公布階段性調查結果,初步認定郭明良、查詩婷和林明燦等三人違反學術倫理。臺大校長楊泮池在論文的相關責任則尚未提及。
-
超過2500人聯署要求臺大校長停止職務,以不辱「知識分子」之名
最初的引爆點在去年11月初,臺大另一位教授郭明良的系列論文涉嫌造假,其多篇論文圖片在國外匿名論文審查網站PubPeer上被質疑,隨後,《自然》雜誌旗下的《自然細胞生物學》宣布撤回其已經發表的論文。楊泮池捲入這場漩渦之中,是因為他和郭明良共同署名的論文就在其列。他對於論文案的解釋是,生醫領域的研究通常需要跨領域跨單位進行合作,每人只負責各自專長的部分。
-
學術倫理爭議 臺「立院」凍結「科技部」預算
臺大論文涉造假案,「立委」批評臺「科技部」對違反學術倫理事件無明確懲處及界定,初審決議凍結「一般行政」1/10預算及刪除「基本行政工作維持」200萬元(新臺幣,下同)預算,提書面報告後再解凍。 國民黨籍「立委」吳志揚和蔣乃辛都提案指出,近年來重大違反學術倫理事件接連揭露,嚴重打擊島內學術形象,且有不少學術研究經費補助都來自「科技部」,但「科技部」對於相關違反標準和處分標準都無明確界定。
-
若違學術倫理 臺「科技部」:郭明良最重罰終身停權
記者曾吉松/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2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教授郭明良在論文造假疑雲延燒一個多月後,昨天首度公開響應,並對引發學界衝擊,二度鞠躬致歉。郭明良說,論文過失為學生個案,他未教唆也未參與造假;與臺大醫院婦產部醫師嚴孟祿間的金錢互動,是嚴出於深摯情誼無息借款給他負擔房貸及家計,無對價關係。
-
臺學術界連署反對學術不端:懇請不辱「知識分子」之名
委員會認定原臺大生命科學院生化科學研究所教授郭明良、臺大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正琪違反學術倫理,予以解聘。但特別委員會以投票6票對0票通過決議,認定涉案的臺大校長楊泮池並未違反學術倫理:「楊校長於接受調查之論文中擔任共同作者是合宜的;在接受調查的論文中楊校長參與部份無違反學術倫理情事。」
-
楊泮池走定了臺大將啟動新校長遴選
華夏經緯網4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昨日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討論校長楊泮池是否續任,楊泮池在會議一開始發表聲明重申不續任,要求校務會議不必表決,楊發言完後離席。據了解,臺大將啟動校長遴選程序,這代表楊泮池在今年6月任期屆滿後離職,已成定局。
-
臺大教授學術倫理案認定8人論文造假 校長督導不周
新華社臺北3月30日電(記者 劉歡 吳濟海)有關臺灣大學教授涉及學術倫理案,臺灣地區科技主管部門與教育主管部門30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公布共有8人論文經審議被認定為造假,其中臺大教授郭明良遭處分停權10年。
-
新任臺大校長出爐!「爺們」管中閔當選
說到臺大的負面新聞,首當其衝的就是論文抄襲造假風波,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臺大教授郭明良等人因論文圖片造假,違反學術倫理。左為楊泮池,右為郭明良不僅如此,數據造假也重創臺大聲譽。對此,臺媒痛批,臺大是替蔡英文廢核政策造成空汙開脫,不知如何面對自己學術良心?
-
臺灣大學兩名教授涉論文造假被解聘
> 中新社臺北2月25日電 臺灣大學24日晚就論文造假案作出懲處決議,認定郭明良、張正琪教授違反學術倫理,予以解聘。
-
臺大論文造假案"調查公正" 葉丙成發文挺臺大
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今在臉書上表示,外界多次提到在調查期間,校長楊泮池未請假,恐會造成調查不客觀。但對於這些特別調查委員會的成員:臺「中研院」院士、美國學術倫理辦公室前副主任、美國大學調查委員會主席、Science、Nature期刊前資深主編,這些人是否會因為臺大校長沒請假,就甘冒自己學術聲譽身敗名裂的風險,為臺大護航?校長請假與否,是否會對這個特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造成差別?
-
應一視同仁 學術倫理不能只要求年輕人
陳建仁指出:不論圖檔由誰製作,「科學家都須為自己發表的論文負最終責任」,所以中興大學的教授不能以不知情而卸責。他更希望島內學者以此案作為警惕,「在學術研究上,所有細節都要非常注意」。當時,學界人士大都肯定陳建仁的嚴格學術標準與責任理念。 然而事隔一個月,違反學術倫理的主角換人,當事人的態度竟然也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
臺灣大學教授涉嫌論文造假:掛名12年收150萬
據臺媒15日報導,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嚴孟祿被指和臺灣大學生化所教授郭明良有不正常金錢往來,郭明良被質疑在收受金錢後,讓嚴孟祿在其論文中掛名,時間長達十二年,金額達七百餘萬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50餘萬)。對此,嚴孟祿14日發聲明表示,他只是「借款」給郭明良,而非請郭寫論文的代工費;郭則未出面回應。
-
臺大校長管中閔為何上任僅一星期就被彈劾
臺大的這次校長聘任風波,起源於兩年多以前的一場學術倫理爭議。 2016年11月初,學術討論和同行評價網站PubPeer上有人爆料,指稱臺大郭明良團隊在Nature Cell Biology (NCB) 發表的關於結腸癌細胞的研究論文涉嫌篡改圖片,很快Nature網站刊登公告將這篇文章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