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倫理爭議 臺「立院」凍結「科技部」預算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臺大論文涉造假案,「立委」批評臺「科技部」對違反學術倫理事件無明確懲處及界定,初審決議凍結「一般行政」1/10預算及刪除「基本行政工作維持」200萬元(新臺幣,下同)預算,提書面報告後再解凍。

    臺「立法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上午審查「科技部」及所屬單位2017年度總預算案,其中,在「一般行政」支出部分編列4億8057萬餘元,其中「基本行政工作維持」項目則編列有3817萬餘元。

    國民黨籍「立委」吳志揚和蔣乃辛都提案指出,近年來重大違反學術倫理事件接連揭露,嚴重打擊島內學術形象,且有不少學術研究經費補助都來自「科技部」,但「科技部」對於相關違反標準和處分標準都無明確界定。

    吳志揚舉例說,像是2011年度至2015年度,經審議認定違反案件數為73件,其中接受「科技部」補助案件共有32件,經費為1億2627萬餘元,但只有5件處分追回部分或全部補助,追回費用才165萬餘元,僅佔補助經費的1.3%,顯見「科技部」非常被動。

    他們要求凍結預算之外,也希望「科技部」要提出新的作法。

    民進黨籍「立委」吳思瑤則指出,自2014年爆發前「教育部長」蔣偉寧論文涉嫌抄襲一案,迄今又爆發臺灣大學生物化學所教授郭明良及臺大校長楊泮池涉及論文造假,凸顯學術界共同掛名陋習,「科技部」未有效因應及解決學術界根本問題。

    她要求,「『科技部』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需在今年底完成修改,以改善陋習。

    「科技部長」楊弘敦會後受訪表示,「『科技部』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已在進行持續修改,並於11月23、30日開會討論,預計今年底前修訂完成,也會責成學校單位訂定相關辦法。

    經委員會協商後決議,歲出母項目的「一般行政」凍結1/10預算,其下子項目的「基本行政工作維持」則刪減200萬元預算,待「科技部」檢討現行違法學術倫理標準界定及懲處規定,向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經同意後,再予以解凍。

    郭明良刊登於國際期刊的癌症研究論文,日前遭質疑違反研究倫理,近日「學界同行審論平臺」PubPeer又傳出,郭明良參與的團隊,至少有5篇論文被指出「有充分舉證指控」,包含2016年一篇有臺大校長楊泮池共同掛名的癌症相關研究論文。

 

來源:臺「中央社」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若違學術倫理 臺「科技部」:郭明良最重罰終身停權
    楊泮池共掛名 郭明良:四論文沒問題    臺大校長楊泮池共同掛名的四篇論文也遭疑有問題。郭表示,論文掛名是依貢獻度;四篇論文「都沒有問題」。嚴孟祿昨天請假未看診,也未接手機;臺大醫院表示,全案由校方處理。臺大主秘林達德說,「尊重」郭說法,預計明年1月中提出初步調查報告。
  • 學術倫理案爭議延燒 臺"中研院"開放匿名檢舉防造假
    華夏經緯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研院倫理委員會」專門處理內部研究造假、學術抄襲等案件,受理檢舉及介入調查。「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院內研擬開放匿名檢舉,委員會名單要不要公開,則會再思考。
  • 臺大醫爆論文抄襲 管中閔:學術倫理是基本要求
    臺大校長管中閔8日上任。(記者張鎧乙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大醫院名醫陳昆鋒遭臺灣「科技部」認定10篇論文造假,受到嚴重處分;人在臺中參加大學校長會議的臺大校長管中閔表示,他目前掌握的信息跟媒體一樣多,細節是不是可以先問臺大醫院?他並表示,學術倫理對任何學者都是基本的要求,「這沒有什麼好講的。」
  • 臺大校長楊泮池掛名論文 捲入學術倫理風波
    臺大生化所教授郭明良領導的癌症研究團隊,遭指控論文疑似違反學術倫理,郭明良辭職負責,並從國際期刊撤回文章。15日又傳臺大校長楊泮池共同掛名的另篇論文也有問題,但楊喊冤、強調不知情,並代表臺大為論文風波道歉。     臺大將破天荒組特別委員會調查。
  • ——臺大校長倫理爭議的分析
    兩位校長都因國際學術光環而登上了臺灣學術龍頭地位,也因為學術弊案重創臺灣學術形象。如果再加上之前國防部長楊念祖、教育部蔣偉寧、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的事件,這些事件恐怕只不過是冰山之一角,也不只是「人性問題」可以解釋,臺灣如何製造出這麼多轟動國際的不倫理案件?科技部的研究計劃審查機制是否有什麼問題?未來學界該如何回應研究倫理的議題?臺大教授郭明良針對論文造假召開記者會澄清。
  • 臺學術界連署反對學術不端:懇請不辱「知識分子」之名
    委員會認定原臺大生命科學院生化科學研究所教授郭明良、臺大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正琪違反學術倫理,予以解聘。但特別委員會以投票6票對0票通過決議,認定涉案的臺大校長楊泮池並未違反學術倫理:「楊校長於接受調查之論文中擔任共同作者是合宜的;在接受調查的論文中楊校長參與部份無違反學術倫理情事。」
  • 民進黨強硬闖關 臺立法院通過前瞻預算
    然而,推出萬件提案打焦土戰卻不果的在野黨國民黨,指責民進黨以包裹審查和包裹表決等「嚴重違反憲法、破壞代議制度」的做法強渡關山,創下最壞的憲政惡例,故拒絕承認「違法預算案」。立法院第三次臨時會自本周一(8月28日)起就前瞻計劃的第一期特別預算案進行二讀程序,民進黨籍的立院龍頭蘇嘉全雖曾召開朝野協商,藍綠卻因未達共識宣告破局,雙方黨團遂開啟挑燈夜戰。
  • 臺大醫院再曝學術醜聞 專攻肝癌名醫多篇論文造假
    臺大醫院再曝學術醜聞。時隔兩年,臺灣醫學界龍頭臺大醫院再曝論文造假醜聞,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陳昆鋒的多達10篇論文遭臺「科技部」認定造假,規模不亞於當年郭明良案。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經過臺「科技部」、臺大及臺大醫院調查,認定以陳昆鋒為主的研究團隊有10篇論文造假,這10篇論文都有申請或取得臺「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劃。
  • 教育研究|大學的學術倫理之維
    學術倫理就是這樣一個不應被忽視的邊界。學術倫理不是管束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規範,而是對於他們的研究對象、方法以及外部性的影響的倫理考量和倫理評估。建立大學倫理委員會制度,可以加強和完善學術倫理規程體系,作為對「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目標的落實之舉,其亦有助於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乃至學生個人品德建設,有助於大學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使命。
  • 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再調查
    (原標題: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再調查)
  • 科技部將從制度建設的源頭上防治學術腐敗
    近日,科技部召開防治學術腐敗座談會,科技部副部長、新聞發言人尚勇就從制度建設的源頭上防治學術腐敗加強制度建設向中央主要媒體通報了有關情況,中紀委駐科技部紀檢組監察局,科技部辦公廳、發展計劃司
  • 蔡英文揚言臺防務預算被削減一半,江啟臣斥其放假消息
    編輯:拾遺據臺媒報導,12月初,臺灣立法機構完成了防務預算的初審。共刪減4.9億元新臺幣、凍結42億元新臺幣,連零頭都不到,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對外宣稱,「在未來5到10年,臺防務預算將遭受一半的削減」。
  • 科技部連發兩份重要文件,都為這件事
    在黃小茹看來,《規則》對科研失信行為嚴肅查處體現在雙線調查——行政調查和學術評議,行政調查由單位組織對案件的事實情況進行調查,學術評議則對案件涉及的學術問題進行評議。同時,十條處理措施由輕到重、寬嚴相濟,且有聯合懲戒和信息共享措施,將對科研失信行為形成全方位的高壓打擊態勢。
  • 臺大論文造假案"調查公正" 葉丙成發文挺臺大
    華夏經緯網3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科技部」和臺「教育部」今天上午將公布臺大學術倫理案審議結果。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今在臉書上表示,外界多次提到在調查期間,校長楊泮池未請假,恐會造成調查不客觀。
  • 臺「中研院」博士被爆8篇論文造假 曾受臺當局1110萬臺幣補助
    臺當局「科技部」表示,對發生學術不端行為案件相當遺憾,目前正依程序啟動調查,陳慶士過去曾接受1110萬(新臺幣,下同)的計劃補助。據報導,臺「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前所長、特聘研究員陳慶士,2006年到2014年發表的8篇論文涉及造假,且已經被重量級的《科學》期刊網站披露。陳慶士也辭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職跟中研院特聘研究員一職。
  •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科研人員要有道德操守和科研倫理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3月11日訊(記者 張晨 柯進 禹躍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今天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科研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科學精神、道德操守和科研倫理。
  • 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
    新華社臺北1月15日電(記者吳濟海、胡龍江)備受關注的臺灣大學教授論文造假風波有了最新進展,臺大校方日前公布階段性調查結果,初步認定該校郭明良、查詩婷和林明燦等三人「違反學術倫理」,並向社會各界致歉。臺灣學界則呼籲相關部門進行公平、公正調查,重振學術界聲譽。
  • 拷問學術「臥底」的…… 倫理與政治問題
    一份社會學研究的學位論文因其資料來源於在基層政權掛職的經歷而受到學術倫理上的質疑,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學術性事件。 作者說,在美國絕大多數的職業協會都有類似的倫理規範,如美國民意研究協會(AAPOR)的「職業倫理和實務規範」也有「不應欺瞞研究對象」和「對所有足以辨別研究對象身份的資料應該嚴加保密」的條文。可以說,公開身份和研究目的、為對象匿名和保密都是公認的研究倫理原則。至於「社會研究的政治蘊含」,更是存在很多爭議。
  • 臺大學子為何要請校長辭職?
    撰文 | 程莉  調查結果出爐  歷時約4個月,召開10次會議,審理相關論文共18篇,3月30日,臺灣「科技部」官網公布臺大學術倫理案審議結果:  未涉及違反學術倫理者共7篇,涉及違反學術倫理者共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