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連發兩份重要文件,都為這件事

2020-12-11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國慶長假過後,科技部網站接連公布兩個文件:《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以及20部委聯合印發的《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在科研人員中引發熱議。

「不僅在篇幅上遠超以前相關文件,兩文最大的亮點,是一份涵蓋科研活動全流程、統一的調查處理規則,使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科研誠信案件有了更細化、更具操作性的調查處理指南。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黃小茹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科技部等部門連發兩文治理科研失信行為,是對過去兩年相關文件的補充、完善和落實。

2018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科技部、中國社科院等部門依法依規研究制定統一的調查處理規則。2019年6月,《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出臺。

「這些文件從宏觀層面對科研誠信建設提出指導意見,不僅有正面引導、反面懲治,而且明確了科研誠信建設和不端行為處理的管理機制、責任主體和處理原則。最近的兩個文件,則針對科研失信行為涉及的不同情況,細化了微觀操作程序、具體調查處理舉措以及相關責任等。」黃小茹說,此前,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教育部分別出臺了各自領域科研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但由於違規行為的認定、調查程序、處理尺度等並無統一規則,且各有適用範圍,影響了查處效果。

《規則》明確,財政資金資助的科研項目、基金等的申請、評審、實施、結題等活動中的科研失信行為,由項目、基金管理部門(單位)負責組織調查處理。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何光喜認為,《規則》對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最基本的標準、程序等提出適用性規定,並增加了科研誠信建設從上而下的執行壓力,將倒逼管理機構、管理人員主動、積極地對科研失信行為展開調查,也對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形成震懾效應。

「我們調研中曾有專家反映,學風作風問題的解決,要形成有舉報必調查處理的規矩。此前有個別科研失信行為,舉報時管理機構不太重視,也存在調查拖沓甚至觀望的情況。」何光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現在對處理時間、相應部門的職責等都有明確的規則,如接到舉報的單位應在15個工作日內進行初核,科研誠信案件應自決定受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調查。

在黃小茹看來,《規則》對科研失信行為嚴肅查處體現在雙線調查——行政調查和學術評議,行政調查由單位組織對案件的事實情況進行調查,學術評議則對案件涉及的學術問題進行評議。同時,十條處理措施由輕到重、寬嚴相濟,且有聯合懲戒和信息共享措施,將對科研失信行為形成全方位的高壓打擊態勢。

違反科研倫理規範被列入科研失信行為,是《規則》的一大亮點。在何光喜看來,哪些倫理行為是違規的,不同程度需要採取不同措施,這要在基於《規則》的基礎上,制定專門的文件進行界定和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規則》特別提到了申訴複查。何光喜認為,這是一大進步。「科研誠信、科研倫理等事件爭議和彈性較大,申訴程序非常必要。」他解釋說,組織專家調查科研誠信案件時,難免出現判斷失誤或有爭議的處理結果,抑或有調查不夠細緻、失真而造成的不公,給科研人員提供申訴渠道,在加強學風作風建設的同時,也讓他們能在學術研究上安心地自由探索。

對此,黃小茹持相同觀點。「科研誠信建設不僅是懲處,更多的是正面引導、教育以及過程監督,目前這些方面都在加強。」黃小茹稱,如教育部要求對研究生開設學術道德與學術寫作規範課程,這是今年新開的必修課。而過程監管需要加強,讓科研人員在科研活動中能更好地遵守程序和規範。

建設科技強國需夯實科研誠信根基

本報評論員

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又取得實質性進展。科技部、中央宣傳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20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經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審議通過的《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以規範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工作。同期,科技部起草的《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也公開徵求意見。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誠信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國家興旺發達的必需。科學研究具有求真唯實的天性,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新時代中國要進一步繁榮強盛科學技術,向科技強國邁進,亟須著力夯實科研誠信的根基。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科研誠信建設,從政策法規、制度建設等各方面重拳出擊,加強對科研行為的監督和管理,不斷構建風清氣正的科研氛圍和環境。

在政策法規方面,2009年,科技部聯合多個部門發布了《關於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意見》;2018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在黨和國家層面首次對誠信工作作出全面系統部署,首次明確科研誠信管理職責分工,首次明確提出對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行為的予以「終身追究」和「一票否決」,首次提出建立學術期刊預警機制。

在制度建設上,有關部門不斷完善科技評價體制機制,培育良好學術生態環境。2018年,科技部專門設立了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以強化科研誠信建設職能,科技部和中國社科院分別牽頭負責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誠信建設工作。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不斷增加,中央宣傳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相繼加入,推進科技界形成良好作風學風的力量不斷壯大。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各地各部門各單位也加大了對違反科研誠信人員的懲處力度。2017年,科技部會同教育部、衛健委等部門對《腫瘤生物學》撤銷107篇中國作者論文事件開展了聯合調查,對497名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取消了責任人一定期限內承擔財政資金資助科研項目等相關資格,追回了相關獎勵、獎金、榮譽稱號等。對自然科學基金領域內發生的科研不端行為案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依據有關管理規定,經調查、審議後,作出處理決定並對情況進行通報。

科研誠信建設不是一時一日之功。如今,我國科研誠信的制度框架日益完善,工作機制愈加順暢,但具體措施的完善一直在路上。此次出臺的《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正是針對近年來大家關心的具體案件的處理,從職責分工到舉報、受理等調查過程以及處理結果,做出明確規定。

該文件將成為科研誠信案件處理的準繩,並促進各部門各地方按照統一的方法程序和尺度標準處理此類案件。在統一的規則下,有舉報必查,查必有結果,不誠信必懲處。由此失信者寸步難行,守信者如魚得水,我們邁向科技強國的步伐將更加堅實。

相關焦點

  • 「鄭州一男子街頭爬行」視頻背後牽扯「命案」,警方連發兩份通報
    6日,「 平安鄭州」連發兩份通報稱,視頻中男子李某及其團夥通過提供虐待服務謀利。2日,團夥成員胡某在提供虐待服務中被客戶馬某殺害。李某及其同夥策划進行街頭爬行表演,並拍攝視頻上傳至網絡,歪曲事實意圖獲得經濟補償。5日,嫌疑人馬某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而李某及團夥成員也被警方全部抓獲。信息來源:中國新網網
  • 科技部賀德方: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嚴肅處理學術不端行為
    人民網北京5月19日電(呂騫)5月19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副秘書長賀德方在發布會上表示,優良的作風和學風是科技工作的生命線,事關科技事業的長遠發展。科技部將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嚴肅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營造導向鮮明、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
  • 這速度夠快,每秒鐘掃描50份文件!
    元旦都快到了,春節還會遠嗎?!然而在打包行李回家過年前,大學生們還需要經歷一場「修羅場」:期末考! 這不,效率高手阿器立刻掏出這張效率卡牌——QQ瀏覽器的「掃描文檔」功能,遇到書籍或者圖片,只需拿出手機打開軟體「掃、掃、掃」,紙質文件和圖片秒轉化為電子文檔
  • 科技部:嚴重學術不端人員相關榮譽...
    科技部副秘書長賀德方表示:優良的作風和學風是科技工作的生命線,事關科技事業的長遠發展。黨中央國務院有兩份重要的文件,一個是《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還有一個是《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學風作風建設的意見》。這兩份文件實際上構建了科技界學風作風建設的戰略布局和整體安排。科技部始終把學風作風建設擺在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全力推進。
  • 科技部:嚴重學術不端人員相關榮譽利益全部清退歸零
    科技部:嚴重學術不端人員相關榮譽利益全部清退歸零5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科技界的學風和作風一直都是各方高度關注的問題,請問科技部如何加強科技界的作風和學風建設?
  • 小部門年收文件3831份
    科級單位一年收文3831份,發文642件近日,《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西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採訪時,縣上一個科級部門的幹部反映,去年一年,他們單位共收到市級部門和縣裡幾大班子的文件3831份,經過整合修改,該局全年向鄉鎮發文642份。
  • 科級單位年收文件3831份,幾句話能說清非要花2天寫文件
    科級單位一年收文3831份,發文642件近日,《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西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採訪時,縣上一個科級部門的幹部反映,去年一年,他們單位共收到市級部門和縣裡幾大班子的文件3831份,經過整合修改,該局全年向鄉鎮發文642份。
  • 科學技術部令第17號 《科技部關於對部分規章和文件予以廢止的決定》
    、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要求,科技部對單獨制定的以及牽頭會同其他部門制定的規章和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現決定對《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辦法》等2部規章(附件1)予以廢止,對《關於科學事業費管理的暫行規定》等128份政策性文件(附件2)予以廢止。    附件:1. 科技部決定廢止的規章目錄          2.
  • 福州晉安區發五份土地徵收告知文件,涉及新店鎮、鼓山鎮等地
    海峽房網 幫你住上好房子 關注 近日,福州市晉安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連發五份土地徵收告知文件,公告顯示,因新店片區棚戶區改造J2地塊項目建設擬再徵收泉頭農場約
  • 開學以來,杭州一大批學校都在為這件事斤斤計較!
    但作為大胃王的兒子很開心,他吃了兩份飯,還把一個同學的剩飯剩菜都吃了。這位媽媽說,聽到後真是又好氣又好笑。這兩天,杭州的小學生們都怎麼在吃飯的?我走訪了杭州部分小學。這些同學,基本上拿了小份的米飯。大家都不緊不慢。 很快,就輪到了坐在後排的同學拿飯。坐在後排的同學,明顯身高比剛才那批學生高了一些,有的同學長得還有點壯。大家有點急吼吼,一隻只手抄過來,很快拿走了自己的午餐。對小份的米飯盒子,很多同學選擇無視。
  • 開學以來 杭州一大批學校都在為這件事斤斤計較
    但作為大胃王的兒子很開心,他吃了兩份飯,還把一個同學的剩飯剩菜都吃了。這位媽媽說,聽到後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這兩天,杭州的小學生們,都怎麼在吃飯的?我走訪了杭州部分小學。 天長小學午餐實行大小份9月3日中午,我走進天長小學中高段校區。這個校區沒有食堂,實行配餐制。
  • 安踏,又遭做空,「渾水」連發兩份沽空報告 (附報告連結)
    渾水還指出,有證據表明,安踏秘密控制其分銷商的數量,並在此次沽空報告中提供了文件證據,證明安踏秘密控制27家分銷商,其中至少25家似乎是一級分銷商。報告稱,安踏堅決聲稱其一級分銷商是獨立的第三方,這是個謊言,這種獨立分銷商的概念是一種假象,安踏的高級經理常將分銷商稱為「子公司」。
  • 做好這三件事,比讀什麼書都重要
    讀書固然重要,但還有比讀書更重要的事,這些事要在讀書之前完成,那再去讀書,讀書所帶來的收穫完全是不一樣的。我們讀書,要麼是為了拓展眼界,要麼是為了盤貨自己那固有的思維,要麼就是為了單純發發圈 只是讓別人看見自己讀書了。
  • 懷孕三個月,這幾件事比吃飯還重要,很多人都忽視了!
    終於晉級成為準媽媽,一個小生命正在孕育,心中那份歡喜,讓所有文字都顯得那麼蒼白。心中又有幾分猶豫,自己還沒做好迎接這個小生命的準備。你有點拿不定主意、猶豫、焦灼的內心想尋求一絲依靠。不論你如何選擇,請不要忽視孕早期的營養補給。
  • 盤點北京APEC會議成果:兩份文件明確亞太發展方向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雁棲湖畔落下帷幕  經過APEC各成員近一年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以及系列高官會和各專業部長會的鋪墊,北京APEC會議就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 改革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等三大重點議題達成了廣泛而深入的共識,通過了《北京綱領:構建融合 創新 互聯的亞太——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 《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亞太經合組織成立25周年聲明》兩份成果文件
  • 科研人關於教育部、科技部文件(教科技[2020]2號)的思考
    同時,要注意專利權保護,這也是對承擔科研風險的科學家的保護:假如哪位科學家和工程師能解決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商用光刻機研發等核心問題,就是應該允許他們靠這個活一輩子。這麼說似乎和文件精神不符,但是仔細想想,商業領域的卡脖子技術相當多的都是被國外公司的專利壁壘擋著,我們國家的正規公司沒辦法以這些專利為基礎往前跨一步,否則,怎麼可能至今沒有任何突破?
  • 巡視整改:科技部加強社團監管 清理撤銷高新區協會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課題驗收由項目組織單位負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的責任主體為工信部、環保部、住建部、衛計委、農業部、能源局、北京市和上海市等牽頭組織單位,都要切實履行職責,嚴格把關。科技部要完善制度,加強監督指導,嚴格抓好驗收抽查。2012年科技部組織專家對已驗收的7個重大專項46個項目(課題)進行了抽查,對5個課題存在成果充抵的行為予以通報批評,要求重新驗收。
  • 臺灣「千面女郎」策反大陸官員 竊取10份秘密級文件
    回到大陸後,徐子晴曾讓小朱幫忙搜集資料,去旁聽一些研討會等等,心存疑慮的小朱都找藉口推辭了。但想到在臺灣很多事還要靠徐子晴幫忙,小朱還是為徐子晴做了一件事,就是介紹大陸學生給她認識。2016年,小朱在申請臺灣一個兩岸學生夏令營時沒有通過,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徐子晴。在徐子晴的幫助下,小朱最終拿到了邀請函。
  • 科技部:嚴重學術不端所獲榮譽和利益將全清零
    近期,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副秘書長賀德方、重大專項司司長陳傳宏、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發布會上對於加強科技界的作風和學風建設方面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科技界倡導正確的價值導向。
  • 科技部沈文京: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大小「三部曲」
    科技部、教育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提出一系列措施。  高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力量,為進一步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日前,科技部、教育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高等學校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引發多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