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2015年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選手音樂會在我院舉辦 攝影:韓鵬
精彩的演出 攝影:韓鵬
精彩的演出 攝影:韓鵬
演出結束後合影留念 攝影:韓鵬
6月1日,上海音樂學院2015年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選手音樂會在我院音樂廳舉辦,本場音樂會是第六屆瀋陽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展的演出活動之一。我院院長劉輝、副院長趙德山與學院師生共同觀看了音樂會。
本場音樂會共包括八首中西器樂和聲樂作品。旅美青年鋼琴演奏家黃秋寧、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李淵清、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藝術指導馮熠、上海音樂學院畢業生汪宇以及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副教授印悅擔任鋼琴伴奏。上海音樂學院本科學生、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銀獎獲得者柳鳴演奏的小提琴獨奏《無伴奏奏鳴曲第六首》和《茨岡》拉開了本場音樂會的帷幕。《無伴奏奏鳴曲第六首》特點鮮明,對演奏技巧要求較高,《茨岡》兼有帕格尼尼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匈牙利吉普賽音樂特點,樂曲風格自由奔放。隨後,上海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二胡金獎獲得者陸軼文的二胡獨奏《幻想敘事曲》,演奏技術嫻熟、音樂表現自然流暢,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唱法銀獎獲得者陳家坡帶來的男聲獨唱《黃河裡划槳》(選自陝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和歌劇《白毛女》選段《楊白勞》,醇厚穩定的唱腔和細緻動人的舞臺表演將陝北的豪情和楊白勞的悲切表現的情至入深。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青年教師、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民樂彈撥組金獎獲得者張碧云為觀眾表演了柳琴獨奏《赤壁》,嫻熟的彈撥技巧將觀眾帶入危機四伏、徵戰廝殺的赤壁戰場,音樂節奏鬆弛有力,旋律的跌宕起伏給人以史詩般的畫面感和震懾力。最後,上海音樂學院本科學生、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比賽一等獎、中國作品演奏獎獲得者陳家怡為觀眾演奏了小提琴獨奏《流浪者之歌》和《梁祝》選段。強弱鮮明的《流浪者之歌》嘆不清吉普賽人顛沛流離的生活,舒緩悠長的《梁祝》道不盡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意濃情,兩首悲韻之歌展現了中西音樂不同的韻味,音樂會在優美的旋律中進入尾聲。
本場音樂會充分展示了上海音樂學院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選手深厚的專業功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為我院師生提供了開拓專業演奏視野的學習與交流平臺,獲得我院師生的一致好評,音樂會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音樂學系 王靚鈺)
瀋陽音樂學院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