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第三個!合江先市醬油釀造作坊列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2021-01-08 騰訊網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合江縣先市醬油釀造作坊名列其中。這也是繼瀘州老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龍馬潭區洞窩水電站之後,瀘州的第三個國家工業遺產。

先市位於川南黔北結合部,古老的赤水河縱貫全境,是多元文化交流之地。先市在與川南黔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長期交流、滲透、競爭、融合的過程中,食品文化不斷發展,逐步創立了獨特的醬油釀製技藝體系,所產醬油具有「醬香濃鬱,色澤棕紅,體態澄清,味道鮮美,掛碗不沾碗,久儲不變質」的優良品格,以至清末在川南黔北渝西地區形成了「先市豆油,仁懷醋」的順口溜。

合江縣先市釀造食品有限公司的百年釀造作坊和曬露缸,是先市醬油釀製技藝的重要載體,也是罕見的醬油釀造歷史文化的意義符號。先市醬油釀製技藝是赤水河流域乃至更大範圍地區醬油技術、醬油文化的獨特典型,對這一地區的醬油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先市醬油釀造作坊位於赤水河岸,日照充足,赤水河的水氣白天蒸發升空,夜晚降落在曬露缸內的醬坯裡,促成微生物酶活力的分解,為醬油的日曬夜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

先市醬油釀造作坊經過一百多年連續不斷地生產,在廠區內自然形成了多種有益的微生物菌類,為天然有益多菌種制曲發酵提供了獨特的條件,生產出的醬油產品具有獨特的風味。

先市醬油釀造作坊是四川首個醬油傳統釀造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醬油釀造體驗基地,就是遵循「非遺的本質,是以人為核心、以生活為載體的活態傳承實踐。在這裡,遊客可以感受先市醬油120多年傳統釀造歷史文化,體驗醬油的釀製過程,感受非遺美食對味蕾的挑動。

相關焦點

  • 「藏身」赤水河下遊的百年「醬油坊」
    百年先市醬油,更迭的是人員、物價、包裝,不變的是百年的釀造技藝和生產原址。從1893年到2020年,先市醬油由過去的家庭式作坊變成地方民營企業。2014年12月,先市醬油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019年10月,先市醬油釀造作坊群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目前,先市醬油每年銷售金額超千萬元,銷往北京、上海、廣州、黑龍江、遼寧、重慶等全國各地。
  • 時間好物丨百年老作坊,無添加的好醬油
    先市醬油,四川省合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先市醬油是人與微生物共同作用至少三年形成的傳統調味品。它不僅是食鹽的健康代用品,而且融合了食材的各種味道,能使飯菜更加可口,只要添加先市醬油,就可做出味道鮮美的佳餚。
  • 常州經開區大明紗廠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
    11月19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公示,常州市經開區的大明紗廠在公示名單之列。本批次工業遺產共計有62處,其中江蘇2處,即常州大明紗廠、雙溝老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根據《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產業〔2018〕232號)和《關於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政法函〔2020〕68號),國家工信部開展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工作。
  • 四川瀘州十大特產
    先市醬油先市醬油,四川省合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013年09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先市醬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瀘州桂圓瀘州桂圓,四川省瀘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合江金釵石斛合江金釵石斛,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 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開始了
    >>>更多政策可查看中國經濟網「中國文化產業政策庫」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2日訊 日前,工信部啟動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7年12月,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獲得認定的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包括鞍山鋼鐵廠、溫州釩礦、漢陽鐵廠等13家單位的11個工業遺產項目入圍。2018年12月,工信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太原兵工廠、青島啤酒廠、第一拖拉機製造廠、茅臺酒釀酒作坊、劉家峽水電站等42個項目入選。為此,截止目前,一共有53個工業遺產項目入選國家工業遺產名錄。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川南入選11處!
    日前,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共有32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其中川南4市共入選11處(瀘州6處、宜賓2處、自貢2處、內江1處)。
  • 讓工業遺產煥發新生機 留住時代的印記
    列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公示名單、位於四川省綿陽市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實驗基地舊址。這是被譽為「亞洲第一臺」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車臺,曾獲得「95』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等國家最高榮譽。「北京電報大樓」於1956年動工興建,1958年10月1日正式啟用,是人民郵電事業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 劉伶醉古燒鍋被列入國家工業遺產
    近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正式公布。這也是繼2017年之後,由工信部公布的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此次公布的國家工業遺產單位共六十二家,河北省兩家,其中就包括劉伶醉古燒鍋。許多年來,劉伶醉公司一直堅持採用傳統工藝釀酒,積極致力於自身現有工業遺產項目的有效保護和利用工作,為全面弘揚傳統釀酒文化做出了一定貢獻。
  • 工信局:常州大明紗廠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公示名單
    根據《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產業〔2018〕232號)和《關於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政法函〔2020〕68號),工信部部署開展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工作。經工業遺產所有權人自願申請、相關省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或中央企業推薦、專家評審、現場核查,11月19日,工信部對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進行公示,常州大明紗廠位列其中。此次公示名單中全國共有61家,江蘇省僅2家。 「大明廠」是劉國均先生創辦的「大成公司」抗戰時期內遷與著名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的「民生公司」合資而成。
  • 海河畔的百年老廠房——棉3創意街區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原標題:海河畔的百年老廠房——棉3創意街區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由天津住宅集團於2015年提升改造完成的棉3創意街區前身「天津第三棉紡織廠」位列其中。
  • 福建兩廠區入選國家工業遺產!這些老照片你見過嗎
    工信部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49個)公布! 福建泉州市的源和堂蜜餞廠、 龍巖市的福建紅旗機器廠 入選國家工業遺產! 祝賀!
  • 乾陵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原標題:乾陵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 常州大明1921創意園入選國家工業遺產
    本報訊 常州大明1921創意園(大明紗廠舊址)日前被工信部列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此前,我市運河五號創意園(常州恆源暢廠舊址)入選。 大明紗廠位於常州天虹紡織內,是中國現代傑出實業家、著名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劉國鈞家族在常州的紡織工業遺存。
  • 關於批准並公布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關於批准並公布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和《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粵府〔2006〕70號)有關規定,經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評定並向社會公示,現批准將廣州市「蘿崗香雪」等123個項目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予公布。
  • 杭州最有名的醬油釀造坊 入選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距今已有140多年
    在市場經濟品牌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誕生於風景如畫的杭州蕭山湘湖景區不遠處河上鎮的,有著140多年歷史的浙江老字號品牌——徐同泰,就像湘湖一樣,雖然名氣不如從前,但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對傳統手工工藝的傳承堅守以及對品質的嚴苛追求,它是蕭山南部的河上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河上古鎮最為驕傲的歷史文化名片。
  • 讓歷史之美塑工業之魂
    依照慣例,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示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大運河沿線出現工業遺產由於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的內涵限定,導致活態的大運河沿線諸多近現代發展例證未能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範圍。此次第四批工業遺產評定做了一件大好事,將「大運河沿線」列為優先考慮要素。
  • 四川瀘州五所好高中,瀘州高中、瀘縣二中領跑,合江中學不容小覷
    四川省瀘州市,是擁有兩項古法釀酒技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名城,更是有名的「酒城」、「江城」。作為四川、雲南、貴州、重慶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瀘州,戶籍人口超過500萬,經濟、文化、教育等綜合實力在本地區堪稱首屈一指。瀘州都有哪一些重點高中?
  • 四川瀘州江陽區有個特殊的博物館,展示了清代1615口釀酒窖池
    來到瀘州,肯定要來瀘州老將博物館看一看。漫步在博物館內,感受中國酒文化的博大精深,瀘州老窖博物館位於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三星街國窖廣場 1號樓,設立於 1996年 9月,博物館佔地 3 萬餘平米,共有藏品上萬件,年接待遊客可以達到10萬人,看來大家來到瀘州,對於這裡的酒文化都十分感興趣。
  • 開平「鎮濠泥雞製作技藝」被列入江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江門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江門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開平市推薦的「鎮濠泥雞製作技藝」列入江門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開平目前列入江門市級以上的非遺項目達到9項,顯示開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工作取得新的成績。鎮濠泥雞第三代傳承人馮浣操教小朋友製作泥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