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背靠大樹好乘涼,我們也總說要有靠山。那麼,工業旅遊該找什麼樣的大樹,通過什麼方法來增加客流量呢?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了解到,臺灣超過5成的民眾是經由博客得知飲食類觀光工廠的相關資訊;我們認為工業旅遊運營方不但需要利用網路力量擴大宣傳,還得整合地方產業,共同帶動地方整體客源,也讓一般在地民眾除了觀光外,也有機會走入觀光工廠。下面我們來看一些具體做法。
1、網絡宣傳力量大!邀請香港youtuber拍影片介紹
網絡的生態其實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少數人的特權到全民共享,從撥號上網到5G Wifi,從網頁到即時聊天,從網站到大v,如今的網際網路已經是意見領袖大v們的天堂。對於工業旅遊項目來說,他們的意見能很大程度上左右人們的到訪意願。於是他們的博客、公眾號、朋友圈、視頻號、抖音等都成為人們尋求意見的地方。同樣的概念,近年來逐漸興起的「網紅」Youtuber文化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紅頂谷創穀物文創樂園就曾邀請了香港的Youtuber「Lai UP - 愛旅行的男姑娘」來拍攝遊記,目前網路觀看流量達到3萬5千多,更有許多國外網友留言紛紛表示想去參觀,達到國際宣傳的效果。這在抖音上也早已成為常態。最早的透明玻璃棧道就是典型的例子。
2、擴展非觀光需求的當地客流
團客是許多觀光工廠主要的客源形式,寓教於樂的觀光工廠更是校外教學、社區交流、機關行號員工旅遊的首選。除了被動接受團體預約,業者也得靈活運用場地來辦活動!黑橋牌香腸博物館2019年1月與臺南海事商業經營科產學合作,設計以「府城美食文化代代香傳」為主題的親子活動,除了讓學生有機會學習實際導覽,還設計闖關學習單、著色圖、拼圖等親子互動遊戲,不僅讓空間有更多元的運用,擴增學生的實作經驗,也讓一般在地民眾在除了觀光的名義之外,也有機會走入觀光工廠。
3、鄰近區域產業結盟
臺灣優格餅乾學院則是與聆風農場合作,與當地農夫合作推出在地觀光串連活動,民眾到當地旅遊,在購買農產或到農場遊玩時,可以拿著採收到的新鮮當季蔬果到臺灣優格餅乾學院製作手工餅乾,如此一來農場的遊客也能有機會到觀光工廠遊玩,兩邊都達到攬客的效果。
另外,宜蘭縣組織了觀光工廠發展協會,將在地的觀光工廠串連起來, 合作發展觀光,設立專門的官方網站來結合行銷,推出行程規劃、行銷優惠與觀光工廠的介紹,帶動地方整體的客源。
位於高雄的紅頂谷創穀物文創樂園走文創藝術風,也與當地藝術家不定期舉辦藝術展覽活動,除了在館內的展覽,還會與當地活動合作,在2015年就曾與高雄駁二「青春設計節」合作展出「食間旅行原創圖像動畫聯展」,推出持2015青春設計節門票,至紅頂谷創參觀可享門票9折優惠等活動行銷方式,更提供假日免費接駁專車往返駁二與紅頂谷創,讓看展行程不間斷,成功擴增來客數。
紅頂谷創穀物文創樂園與當地藝術家不定期合作舉辦藝術展覽。
4、彈性運用空間賦予新價值
奇美食品幸福工廠則是因為僅有展覽區需要門票,其他空間都可以自由進出消費,因此空間運用更有彈性。結合咖啡廳與餐廳,讓觀光工廠不只是觀光玩樂,一般在地民眾也可單純來聊天聚會,也因地點鄰近臺南航空站,許多旅客及機場工作人員在候機之餘也能來到餐廳用餐休息,奇美食品幸福工廠更因此推出搭機旅客憑當日登機證或護照,不限國內外航班皆可到咖啡廳免費兌換美式咖啡,以多功能型態的方式拓展客群,奇美的咖啡廳更因此被喻為「一秒變網美的打卡點」、「臺灣最好玩的候機室」,以餐飲通路的活潑特色包裝,引入更多人流。
奇美食品幸福工廠的咖啡廳被譽為全臺最好玩的咖啡廳。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還發現,彈性空間在工業旅遊行業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比如婚慶大廳和會議、發布會場所的融合,銷售與品鑑的融合,展示與體驗的融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