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最後一天清晨,白雲機場迎來了一年的最後一個客流早高峰,安檢口處客流熙攘又井然有序,「易安檢」「一證通關」讓旅客安檢更快更便捷……
疫情考驗之下,白雲機場逆勢「起飛」,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最新快報數據顯示,2020年白雲機場共完成航班起降37.3萬架次、運輸旅客4377.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75.4萬噸,成為了國內客流最大、起降航班架次最多的機場。
為什麼是白雲機場?憑什麼是白雲機場?
疫情之下,白雲機場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積極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全面復工復產等系列「提質增效」行動。
——配合省市政府成立「1+9」工作專班,形成三級防控指揮體系,對所有入境航班和旅客實現閉環管控;先後出臺8版國際入境航班管控指引,持續完善入境航班保障場地和配套設施的配備;建立重點管控航班「四個固定」保障標準,嚴格落實旅客測溫、健康碼查驗全覆蓋;圓滿完成防疫物資運輸、援鄂醫療隊往返、境外包機等特殊航班保障任務,實現「疫情零擴散、員工零感染」的目標;公司黨委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2項最高榮譽稱號。
——在國內疫情趨於平穩階段,白雲機場積極爭取將受疫情影響冗餘的大部分國際航班時刻用於國內航班,新航季國內航班數量同比增長23%。新增巴中、文山等10個國內客運航點,寬體機增長17.4%。聯合航空公司、市文旅局、旅行社推出「經廣飛——粵飛粵暖心」主題營銷活動,促銷特惠機票、派發免費旅遊卡、發放機場購物免單大禮包……全力以赴拉動航空市場復甦。
民航專家綦琦也指出,一方面國內疫情總體控制好,廣東復工復產迅速;另一方面,白雲機場因勢利導,在國際航班幾近停擺的階段,主動調整進出港時刻,擴張國內航線和航班數量。還聯合各大航空公司加大促銷力度,鼓勵民眾出行,以低票價拉動航旅消費恢復,積極作為取得了好成績。
「白雲機場2020年客流量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尚待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公布數據。」綦琦告訴記者。根據2020年前11個月總計,亞特蘭大機場旅客吞吐量為3933萬人次,較白雲機場同期多出不足43萬人次,意味著如果亞特蘭大機場2020年12月吞吐量在444萬人次以下的話(2020年10月與11月數據分別為358萬人次和348萬人次),白雲機場就將成為2020年最繁忙機場。
2020年,從一季度到前三季度,白雲機場客流量走出了一條「前慢後快」的反轉曲線。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白雲機場生產運輸規模受疫情衝擊明顯,2月份客流曾下跌至「冰點」96.7萬人次。自3月起,白雲機場連續十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持續向好:7月份運力投放居全國之首;「十一」國慶中秋假期八天共接送旅客133.13萬人次、飛機起降1.01萬架次,創下疫情發生以來多項新高;11月份國內旅客量已超過疫情前水平,實現單月客流量501.4萬人次,成為疫情發生後國內唯一一個突破500萬人次吞吐量的機場。
作為廣東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通道,白雲機場客流量躍升背後,是廣東迅速復工復產、經濟社會全面恢復所提供的強力支撐。
與白雲機場客流量變化相對應的是廣東的經濟數據:2020年3月26日,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全面復工;前三季度,廣東GDP由負轉正;前11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由負轉正。2020年,廣東預計GDP超11萬億元,廣東經濟同樣逆勢而上,實現正增長。
從空蕩蕩的車間到機器重新轟鳴,從「缺人」「缺防疫物資」到「缺訂單」「缺貨櫃」,政企攜手,臨危不亂,見招拆招,直到重回正軌。
全國第一,這是白雲機場的「成績單」,也是廣東經濟充滿韌性與活力的寫照。
「經濟復甦與機場客流量之間有很強的正向關係,經濟好,自然出行需求多。」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李堃表示,白雲機場實現2020年全國客流量第一,這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其一,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穩步推進,對區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其二,白雲機場背靠廣東,區域經濟活力比較好,產業結構比較完善;其三,廣州是全國重要的航空樞紐,疫情下,白雲機場也充分發揮了樞紐作用。
珠三角地區民航市場近年來一直發展非常迅猛。據統計,2005年至2019年,珠三角地區(不包括港澳)航空旅客吞吐量由2005年的4050萬人次增長至2019年的1.42億人次,年均增幅超過9%。如果加上香港和澳門的話,2008年到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運輸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從1.1億人次增加至2.23億人次,翻了一番。2020年以來,儘管受到疫情的衝擊,但大灣區依然被認為是民航業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對白雲機場來說,現有的設施已無法滿足民航客貨運輸快速發展的勢頭。2019年白雲機場航線網絡已覆蓋全球230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和地區通航點超過90個),實現年旅客吞吐量7338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三,約佔粵港澳大灣區民航旅客吞吐總量的三分之一。白雲機場現有3條跑道和2座航站樓,機場基礎設施設計容量為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目前已接近飽和。
當前,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已經啟動,三號航站樓和第四、五跑道建設正在加快推進。未來,白雲機場原T1和T2航站樓將連接成一個整體,組成白雲機場第一航站區。同時,以規劃建設中的T3航站樓和綜合交通中心、停車樓為主,構成白雲機場第二航站區,第二航站區設計為單向逆時針的循環系統,將實現零交織、舒適便捷、快進快出的通行效果。
根據新修編的總體規劃,白雲機場按照2030年飛機起降77.5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380萬噸,2045年飛機起降8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貨郵吞吐量600萬噸進行規劃。白雲機場最終將實現5條跑道、2個航站區的規劃格局,匯聚航空、高速公路、高鐵、城軌等多種交通工具,天空、地面聯結成一個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體系。
李堃也表示,白雲機場背靠粵港澳大灣區廣闊的經濟腹地,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4薦聞榜
(南方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