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夫5月將登上海開唱:用生命歌唱的人

2020-12-17 鳳凰網

胡德夫首張專輯《匆匆》

第二張專輯《大武山藍調》

對於胡德夫來說,「臺灣民謠傳奇大師」或者「臺灣民謠之父」的稱謂不僅他自己覺得不甚準確,其實也全無必要??僅胡德夫三字足矣。

當牛背上的小孩變成白髮蒼蒼的老人,當顛沛流離而才華橫溢的青年歌手變成為少數民族權益奔走的鬥士,當半生的經歷凝聚成兩張簡約到只有鋼琴和人聲卻有撼動天地力量的專輯的時候,胡德夫已經成為一個元氣充沛、悲天憫人、永遠在訴說遙遠鄉愁的傳奇。

5月24日,他將來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並帶來一場音樂會,以彌補去年在上海的小型音樂會因場地有限而讓很多人失望而去的遺憾。

牛背上的小孩

1950年,胡德夫出生於臺東大武山。因為父親是卑南人,母親是排灣人,胡德夫曾稱自己是「卑排人」。12歲時,他第一次有了離開部落的機會,去淡水上學。他的母親聽到以後哭了,因為不知道淡水在哪裡。是他的父親安慰母親「那裡離日本比較近」,胡德夫才得以去念書,因為在當時的觀念裡,去日本留學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胡德夫因此來到前身是教會中學的淡江中學上學。他參加了學校的唱師班,從此與音樂結緣。但實際上在故鄉,父親日日晚飯前唱的一首關於豐收的歌才是最早在他心裡種下的音樂種子,這首歌就是《美麗的稻穗》。

初到淡江中學,胡德夫看到大片草地,這個「牛背上的小孩」於是寫信給父親讓他寄牛過來養。中學畢業後胡德夫成為臺大外文系精通中、英、日文的翩翩才子;大三時因運動受傷及為患癌的父親籌措醫藥費而肄業。在哥倫比亞領事館附設的咖啡館裡以一手自學的鋼琴擔任首席演唱後,胡德夫成為與楊弦、吳楚楚等人一起介紹外國民謠而掀起一股西洋風的歌手。當時臺下坐著的,有後來紅極一時的民謠歌手洪小喬,有逃學來的張艾嘉,有等著上臺機會的胡茵夢,有臺灣畫壇怪傑席德進,還有同樣年輕的李雙澤。

最最遙遠的路程

是回到出發的地方

1975年,胡德夫與楊弦、李雙澤一起在臺灣開啟了民歌運動。而今李雙澤離世已經36年,楊弦也早已移居美國,惟胡德夫還活躍在舞臺上,儘管他的第一身份始終是社會活動家。

胡德夫31歲那年,臺灣北部發生礦難,74位遇難者中,有38位來自少數民族。他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協助搬運屍體。災變過後,他舉行了一場紀念演唱會,並寫下《為什麼》,從此為臺灣少數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奔走呼告,卻因政治失意而落魄隱居。

1996年,46歲的胡德夫復出,在黑名單工作室的第二張專輯裡獻唱了兩首歌曲《不了歌》和《搖籃曲》,聲音滄桑渾厚,人已是滿頭白髮。

1999年,臺灣大地震,胡德夫再次將音樂和民歌運動結合起來,但不久後再次失意退出。

2002年,臺灣音樂人熊儒賢籌組「野火樂集」,為胡德夫籌備專集,錄音地點選在了他初試啼聲的淡江中學。錄音期間,胡德夫還會偶爾失蹤,為遭受颱風襲擊的少數民族部落送大米。

2005年4月15日,胡德夫首張個人專輯《匆匆》問世,離他的首次個人演唱會相距31年,這張唱片裡最早的歌與最晚的歌亦相距近30年。如他的《最最遙遠的路》裡所唱:「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來到一切出發的地方。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來到最最思念的地方。」

2006年,胡德夫在北京舉行其個人的第一場大陸演唱會。臺下的人大聲與他一起合唱《美麗島》和《少年中國》,讓這個通常是讓別人起雞皮疙瘩的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差點不知道要怎麼唱」。有一種力量,能夠跨越族群、地域,乃至時光。

從《匆匆》到《大武山藍調》

1972年胡德夫在咖啡廳唱著西洋歌曲的時候,李雙澤質問他:「你是卑南人嗎?你們沒有自己的歌?唱一首自己的歌。」

1976年,淡江文理學院在校內舉辦「西洋民謠演唱會」,李雙澤代替因傷未能出席的胡德夫演出。在舞臺上,李雙澤敲碎了一個可口可樂瓶,問全場的人:在國外,我們喝可口可樂聽英文歌,在這裡,我們還是喝可口可樂聽英文歌,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到底在哪裡?這就是臺灣民謠歷史上著名的「淡江事件」。次年9月,年僅28歲的李雙澤就因為救人而溺亡,但是他給胡德夫後來的民謠生涯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胡德夫在56歲時終於發了首張個人專輯《匆匆》,其中收錄的作品除李雙澤作曲的《美麗島》,流傳於海外民主運動人士中失去作者姓名的臺語歌曲《心肝兒》,1950年代卑南音樂家陸森寶創作的《美麗的稻穗》,以及《匆匆》作詞為陳君天之外,其餘均為胡德夫個人創作。這些歌,他花了半生時間寫就。比如關於雛妓問題的《大武山美麗的媽媽》他寫了一年,《飛魚 雲豹 臺北盆地》寫了二十年,《牛背上的小孩》更早,創作於他的淡江中學時期。

如果說《匆匆》是胡德夫對「唱自己的歌」所做的集大成之作,那麼2011年他的第二張專輯《大武山藍調》則更貼近他自己的生命歷程。大武山,臺灣排灣人的發源地和居住地,胡德夫的母親就是排灣人;藍調,來自太平洋另一端的密西西比三角洲,內核是生活的磨難和靈魂的自由。

《大武山藍調》裡的11首歌裡,4首是美國民歌。學生時代唱西洋民謠的記憶畢竟在胡德夫的生命裡留下深深印記,經歷過別離的人才能唱出美國民謠歌手唐?麥克林的《Oh My,What A Shame》裡深沉的哀慟。

還有四首則是他把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和布魯斯融合的作品。同樣是無拘無束的歌唱,同樣有融入血液的哀愁,一首《Drifting on my land》用靈動的曲調和傷感的英文歌詞嘆息土地荒蕪的失落。《Eagle》是來自臺灣東部的千年詠嘆,詠嘆的大意是「我是一隻雄鷹,當我飛到千裡之外返回家鄉,卻看到家鄉的人們在自相殘殺,人們在撕裂,整個大地都在撕裂」,清澈的琴音如綠影婆娑的島嶼,胡德夫滄桑的聲音則如雄鷹翱翔之上。《Lai Sue》,鋼琴聲流淌,胡德夫用我們聽不懂的語言發出空曠遼遠的呼喚,仿佛一次莊重的招魂儀式。

屆時在上海演唱會上,胡德夫將會自彈自唱《楓葉》、《牛背上的小孩》、《太平洋的風》、《匆匆》、《美麗的稻穗》等經典代表作,向觀眾們講述屬於他的音樂故事。

相關焦點

  • 6月登新北工商展覽館開唱
    南韓男團GOT7成員跨足戲劇、綜藝、音樂劇,憑藉出眾歌唱、跳舞實力,累積許多「鳥寶寶」歌迷喜愛。他們3月帶著新專輯回歸,同時宣布世界巡迴演唱會「 GOT7 2018 WORLD TOUR 'EYES ON YOU' 」開跑,5月將在首爾揭開序幕,臺灣站也在28日出正確資訊,他們確定在6月17日登寶島開唱。▲GOT7巡演要來臺灣了,6月登新北工商展覽館開唱。
  •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大陸首演執意唱《美麗島》
    文|新京報記者羅婷實習生張帆胡德夫最近一次演出是在5月28日的北京五棵松匯源空間。他穿黑色麻衫,胸前別一朵綢制大花。沒有一句廢話,上來就開唱。整場演出像一場集體夢遊,唱到《美麗島》,臺下年輕人輕聲合唱。
  • 臺灣歌手胡德夫
    但胡德夫還是更願意稱自己為「山谷裡走出來的孩子」。在《大武山美麗的媽媽》《牛背上的小孩》等歌曲中,很多意象都跟他從小居住的山谷有關,專輯《芬芳的山谷》歌唱的就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  胡德夫說,他從小生活的村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對長輩的稱呼只有「爸爸」和「媽媽」兩種。
  • 日本BossaNova女王小野麗莎5月將登陸上海開唱
    日本BossaNova女王小野麗莎5月將登陸上海開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8日 17:38 來源:新聞晨報           她不是爵士女伶中最大牌的,但無疑是最具群眾基礎的,稱她為小眾爵士圈裡的「
  • 「勇者」胡德夫 - 新京報書評周刊
    還有不少族人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原住民的面孔,只願露出四分之一的臉。如果被人用不雅的方式稱呼,甚至想立刻躲起來,當場否認。她還未投身電影,常來哥倫比亞咖啡館聽胡德夫唱歌。那是1972年,胡德夫因身體舊疾從臺大英文系輟學,傳來父親患上食道癌的消息,他每天打兩份工換取醫藥費,收入仍遠遠不夠。經朋友介紹,曾有短暫歌唱經驗的胡德夫,每周一三五去哥倫比亞咖啡館駐唱,其餘時間在Lost City當店長(他和朋友一起開的鐵板燒店)。
  • 胡德夫唱起英文歌 「我都快報廢了 卻找不到回家的路」
    《大武山藍調》  ●廠牌:有凰音樂  ●時間:10月18日  ●品質鑑定:★★★★☆  從2005年4月15日,到2011年10月18而《大武山藍調》並不像《匆匆》一樣,寫一些具體的人和事件,他放眼一片片撕裂的大地,試圖用自己微弱的歌聲為那寸寸焦土清洗傷口。有一些傷,可以隨時間癒合;而還有一些傷,似乎永遠在與天空對視。歌曲變了,但胡德夫嗓音的質感依然沒變,那種洪亮繼續在逼視,在匍匐前進。那是對山脈的一種詠嘆,沒有傷感,也沒有悲戚,它更像是一種追問:  漂流在自己的土地上,人為什麼宛如失根的木塊?
  • 站上講臺 用生命歌唱
    69年的教育生涯,於漪用「站上講臺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語文教學之路。她從語文教學改革起步,推動全國語文課程教學綜合改革,研究教師教育,培養了一大批青年教師,被譽為「精心育人的一代師表、潛心教改的一面旗幟」。20世紀80年代,於漪的公開課《海燕》在電視裡直播時,大上海萬人空巷,全國人民紛紛守在電視機前,爭睹她上課時的風採。
  • 陳奕迅演唱會首站上海開唱
    時隔多年,陳奕迅終於在歌迷們的苦心等待之中強勢回歸,重新開啟「營業」模式——陳奕迅「Fearand Dreams」世界巡迴演唱會上海首站起航!2020年4月10-12日、17-19日,全新巡演驚喜登陸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演唱會門票預售即將火爆開啟!
  • 胡德夫:詩歌、民謠與故鄉
    我知道泰江(胡德夫長子)長大以後想要一個自己民族的名字。  胡德夫:對,所以我後來給他取了一個叫Puliaiuyan,這是我外祖父的名字。(可以用長輩的名字給孩子取名?)可以的,我們的名字用來用去的,我的第二個孩子叫giliaw,是閃爍的意思,第三個孩子的名字Bikal用的是我祖父的兄弟的名字。
  • 2000萬背井離鄉的北京遊魂,得空閒時去聽胡德夫
    在大陸,主持人白巖松為胡德夫的書作過序,提到:歌聲中聽得到「歲月與山河」,文字裡看得到「一個男人所走過的路」。當然,對民謠熟悉的人,自然不會對胡德夫感覺陌生。你總會聽過他的某首歌,聲音渾厚而有力。或者你總要聽過他的名字,在某位你熟悉的名人口中。
  • 陳奕迅開唱!「Fear and Dreams」世界巡迴演唱會首站登陸上海
    時隔多年,陳奕迅終於在歌迷們的苦心等待之中強勢回歸,重新開啟「營業」模式——陳奕迅「Fear and Dreams」世界巡迴演唱會上海首站起航!2020年4月10-12日、17-19日,全新巡演驚喜登陸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演唱會門票預售即將火爆開啟!
  • 日本歌手Aimer將開個人巡迴演唱會 6月廣州上海開唱
    1月在國內上映的日本劇場版動畫電影《命運之夜-天之杯:惡兆之花》得到了漫迷的好評,而為《天之杯》三部劇場版演唱主題曲的日本歌手Aimer也將開啟個人巡迴演唱會,6月16日及22日將在廣州、上海開唱!
  • 容祖兒4月倫敦開唱 重回師傅羅文演出故地
    信息時報訊 由踏入兔年開始放一個月長假期的容祖兒,自歐洲浪遊歸來,雖然仍在假期中,但已開始為往後的工作做準備,除了細讀為杜汶澤拍攝的新戲劇本外,還要為4月26日於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舉行其首個歐洲演唱會進行籌備工作。
  • 高校接力唱響青年奮進之歌|青春為祖國歌唱58
    「青春,為祖國歌唱」網絡拉歌活動自3月下旬由部分高校發起,經歷了「青春篇」「傳承篇」「奮進篇」三個階段。短短數月,活動已覆蓋全國2000餘所高校,拉歌視頻總播放量達45億次。上海交通大學師生在畢業季唱響《送別》《我們都是追夢人》《上海交通大學校歌》等歌曲,採用虛擬合唱團形式,跨越時空共同歌唱。
  •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多到大陸看看,別聽政客說教
    澎湃新聞記者 韓雨亭 圖6月16日,胡德夫出現在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高峰論壇的文藝晚會,他走向舞臺,彈唱起了那首《太平洋的風》。1977年,胡德夫演唱一首《少年中國》,「我們隔著迢遙的山河/去看望祖國的土地/你用你的足跡/我用我遊子的鄉愁……」這首內容飽含著期待祖國統一渴望的歌曲,曾一度被臺灣當局「封殺」。胡德夫說,和他同時代音樂人,不少都已離開人世,像他一樣堅守音樂道路並持續往前走的人,並不多。
  • 大麥網國際聯合呈現:Birdy Stereophonics七月首登上海
    大麥網國際聯合呈現:Birdy Stereophonics七月首登上海   「Zai Live 在現場」,一個由全球現場演出行業巨頭Live Nation發起的全新音樂概念、為中國觀眾驚喜上線的音樂現場企劃,將於今年7月首次登陸中國上海。
  • 「天生歌者」胡德夫:唱不完的山河和歲月
    :34: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天津8月22他的歌曲《太平洋的風》曾獲2006年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最佳年度歌曲。  「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頭/韶光逝去無影蹤」胡德夫年輕時就感嘆歲月易逝,一轉眼卻「霜雪滿頭」。「人生短促如朝露,聚沫幻滅/但人生總要留下一些美麗/就像帶著光芒的流星/剎那划過黑暗的天空。」胡德夫在《流星》中這樣唱到。  從黑髮到白髮,是一段長長的歲月。
  • 羅大佑用音樂講述「生命意義」 給女兒唱童謠(圖)
    羅大佑用音樂講述「生命意義」 給女兒唱童謠(圖)     臺灣著名的創作歌手、音樂人羅大佑巡迴音樂會在山西大劇院開唱,羅大佑將自己有著青春記憶的歌曲串聯起來,為觀眾用音樂詮釋生命。
  • 土屋安娜 8月20日上海首演 將獻唱《NANA》插曲
    網易娛樂7月5日報導 香蕉計劃旗下,中日韓音樂人系列演出項目"Road To Asia"迎來首位日本藝人,她就是憑藉演唱知名人氣動漫《NANA》橫掃亞洲的多棲藝人土屋安娜(Anna Tsuchiya)。作為橫跨時尚、搖滾、二次元和影視的實力派個性藝人,此次終於登陸上海,在中國舉辦首場個人演唱會。
  • 胡德夫演繹經典《送別》 張艾嘉驚嘆:他是天生的歌手
    6月畢業了,胡德夫還是去放牛,還是過以前的生活。那個時候的胡德夫還不相信他會離開部落。畢竟小學畢業以後大部分的人都還在部落裡邊,上一代的族長還在教孩子們怎麼生活,怎麼到山上,怎麼拿木材,怎麼打獵,怎麼放夾子。那個年代只有特別的家庭,或者公務員的孩子才有機會出去讀書。有一天哥哥拿著淡江中學的學校簡介,教胡德夫去勸爸爸,請他同意胡德夫去考這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