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愛是不平凡的

2021-02-19 蓮花岸

我平生第一次寫書評,就是為路遙先生的作品《人生》寫的,當時我十五歲,正在讀師範。我的語文老師看過這篇書評後,還特別誇獎了我,也順便提醒我:你對人生的認識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已然不記得自己當年寫的是什麼,估摸著和中學生讀後感差不多,一堆感性的詞語與排比句堆砌,談什麼對人生的認識!後來又讀過路遙先生的創作手記《早晨從中午開始》,這讓我一直有個錯覺:我是讀過《平凡的世界》的。

其實沒有。

在眾多的推薦書目和多所大學學生愛讀書籍前十名中,《平凡的世界》都赫然在列,我一直沒有特別的想法。真正讓我動心必讀此書的,是我兒子。他上大學時便多次向我推薦一定要讀一讀,他甚至強行推薦給他的朋友讀在朋友表示不以為然時憤而買了一套送給她!路遙的文字風格和創作題材及背景,能如此吸引我兒子這樣九零後的大學生,衝著這個理由,得看。

厚厚三本,我是花了兩天時間一口氣讀完的。因為之前四天剛讀完馬伯庸的長篇小說《古董局中局》,雖然是完全不同類型不可比的作品,但同為長篇小說,還是有其可比較之處的。在敘事的乾淨利落、語言的簡潔明快、整體的謀篇布局以及架構上,以我的閱讀標準,馬伯庸比路遙好。讓我能兩天時間一口氣讀完的,是路遙作品對平凡世界如此如此的真切悲憫與一往情深。

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熱淚?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不是大災大難中主持人鏡頭前的一時失控,在路遙先生這兒,是深入到每一個標點符號的浸潤。我想,在路遙先生的心中,支撐我們度過苦難、引領我們突破苦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愛。他的文字,讓我沒辦法像讀古董局中局一樣,始終保持第三者視角,而是很容易因為愛迷失在他筆下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中。

有遠方朋友說:估計你看《平凡的世界》沒有感同身受的感覺。我想,她說的是我不曾經歷過那樣的貧窮與飢餓。我確實不曾經歷,湖北魚米之鄉,到我出生的七零年代,雖然依舊貧窮,但與書中部分交叉的我有記憶的七零年代中後期,我的家鄉沒有雙水村那般赤貧、那般為一口飯掙命。書中那樣的飢餓,只存在於我父輩關於三年自然災害的記憶中。但我確實是感同身受的!連我九零後的兒子都能感受到,我又如何不能?路遙先生作品的魅力就在這裡: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被無限拉進他的文字世界裡,不需要什麼高明的故事與懸念以及技巧。

書中出現的人物很多,真正主線還是少安與少平兄弟二人。書中所有人都在與貧窮、與苦難、與命運抗爭,去尋求人生突圍,但最終真正能順利實現突圍的,大約只有少安少平的妹妹蘭香一人吧?其他人,只是沒有倒下而已,就是他們相互扶持支撐著,用沒有倒下的姿態,去共同撐起一個平凡的世界。

少安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因為讀書少夢想簡單天地也不大,少安的焦慮皆源於貧窮,他要對抗的,是貧窮本身。他的弟弟少平則不同,因為精神氣象更為遼闊而現實生存卻如此侷促困頓,他要突破的是苦難,他把自己也視為這苦難的一部分,在與自己肉體痛苦的撕扯中去享受一次次突圍的快感。

說實話,在我身邊,我沒有看到過像少平這樣人性深刻豐富的人——他總在拼命拼命為自己掙扎,卻每每用僅有的一點力氣去託住別人,且幾乎是不用思考權衡的一種本能。

這本書重點不是寫愛情,作者寫的是苦難深重的時代一群年輕人拉縴一樣成長的歷程。但因為是年輕人、在平凡的世界中,愛情是無法迴避的旋律。路遙先生是一個浪漫的人,他用真摯的愛情,為飽受飢餓、貧窮、出身、疾病、屈辱折磨的平凡的世界鍍了一層金。抽離了愛情,不管是少平少安、是潤生向前、是金波金強、甚至是讓人不知從哪裡說起的蘭花,他們的人生將全部變成黑白二色。

在這一點上,我是特別喜歡路遙先生而非常討厭賈平凹的一些作品,寫得太髒了。那種完全喪失基本羞恥感的變態扭曲的髒,如同把屎抹在麵包上端出來。我曾親耳聽到兩個著名作家談賈的新作,還沒看過的老師問:髒嗎?看過的老師答:髒!比廢都還髒。——當時就覺得,這倆老師用「髒」這個字形容可太貼切了。

扯遠了,還是來說說平凡世界裡的乾淨吧。

少安這樣的好青年,值得擁有一份美好的愛情。開始時,我懷著一顆瓊瑤的心,為少安與潤葉的錯過傷心落淚;看到後來,我反而慶幸他娶的是秀蓮;錯過潤葉只是少安一次怦然心動後隨即恢復的正常心跳,全書結束時秀蓮狂噴的那一口血才是對少安最大的殘忍。路遙先生真是太狠了!讓田曉霞毫無徵兆地突然犧牲,已經是射落少平天空的太陽,又何苦再一箭射穿了少安那顆淳樸的心!讓兩兄弟各自帶著一顆破碎的心活在這平凡的世界上,要什麼樣的愛與多久的時光,才能癒合他們的傷痛啊!

但我也更欣賞路遙先生對愛情表達的大氣與睿智。不管精神上還是物質上,他都沒有太多地讓少安與潤葉糾纏於往事賺讀者的眼淚,非要製造一段白月光,在少安與秀蓮之間樸實深厚兩情相悅的愛情上染上一絲無謂的慘白。秀蓮很好,甚至比潤葉更適合少安,其實她也比潤葉更愛少安。

少安是火,秀蓮是毫不猶豫的飛蛾,而潤葉是徘徊的蝴蝶。

讀到少安偶爾經過自己曾經與潤葉一起走過的路,想到潤葉時躲到田間獨自落淚的情節,心中自然也覺悵然;比較起來,少安揚手要打秀蓮但終於只是用自己粗糙的手擦去她黑瘦臉上滑落的淚水將她抱進懷中的情節,更讓我潸然淚下——秀蓮之於少安,已經是骨中之骨血中之血,不是掌心裡的一朵馬蘭花。

莊稼人的愛情,也是莊稼。潤葉不是少安的莊稼,少安一片深情地愛著土地。

比起哥哥少安,很難說少平是幸與不幸。田曉霞幫他推開美麗新世界的一扇扇窗口,也讓他品嘗過這世上最美好的愛情,她是他的精神導師,也是他的人生知己,是他善解人意的朋友,也是他巧笑倩兮的戀人,是他苦難人生中唯一可以炫耀於人前的奢侈品,也是他恨不得把她變成肋骨藏在胸前的心上人——因為這個姑娘對於他來說太奢侈了,才會被上蒼無情地收回吧?

撇開物質上的貧窮,少平何嘗不是像鑽石一樣耀眼高潔的人!處理郝紅梅偷竊事件、對待跛女子的求愛信、救助被包工頭蹂躪的少女、貼心為妹妹準備上大學的東西、照顧死去師父的老婆孩子……少平確實曾經因為自己的貧窮而自卑畏縮,但對待他人從來都是光風霽月。他的珍貴,不是外表,不是豪言壯語,也不是做好人好事,真的是當一件事來臨時的態度與第一反應:乾淨、坦蕩、善意以及勇氣。雖然孫少平人生的天花板就是田曉霞的地板,作為一個蹲在橋頭攬工最後終於幹上挖煤工的農村青年,他是真的配得上身為地委書記的女兒、大學生、省報記者的田曉霞,他們倆不匹配的,僅僅就是門戶。

田曉霞的突然犧牲太讓人心碎了!若是我來寫,誰也別想攔著我把金秀配給少平啊!不是說惠英嫂子不好,是實在不忍心看少平用苦難來拯救苦難藉此找到苦難中的支撐啊!他是把平凡的人生過得不平凡了,可我多麼希望他在愛情上,可以就此平凡一點!如果是金秀,我們可以期望他們倆將會有多麼平凡而幸福的人生!

這部小說中不只兩位男主情深情專,幾個與他們有關的配角也是為愛痴狂的人。正如向來老實沒有存在感的潤生堅決要娶已成為寡婦還帶著孩子的紅梅時,跟他父親說:我們這是愛情!——雖然換來的是田福堂一聲響亮的「狗屁!」

金波金秀兄妹與少平蘭香兄妹之間難得的友情不說。金波的愛情像一首飄蕩在草原的牧歌。雖然只是短短一些文字淡淡提到:因為動聽的歌聲,他戀上一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藏族牧馬少女,因此背上處分從部隊遣返。回到家鄉,就曾經滄海難為水地抱著姑娘送他的茶缸思念著那個姑娘,直到多年後重回故地尋找,發現馬場不再姑娘不在,才悵然放下……

向前與潤葉也是讓人不勝唏噓!誰能想到,李向前的愛情最終是以失去兩腿的代價換回來的呢?這個幹部子弟愛潤葉竟然到這種地步,潤葉之前那樣的無情絕情,根本一絲縫隙都沒有的狀態,都不能讓他動搖放手。他是在沒有任何回應、連人都見不到的狀態下堅持了多年,才用兩條腿的代價換回潤葉的同情以及回歸。

潤生對紅梅的愛情,誰又能想像得到?不是學生時代對美女同學的暗戀餘情,而是畢業多年後以司機(當時屬於熱門職業)的身份對偶爾遇到的、已經成了寡婦背著孩子在集市上賣餛飩的郝紅梅的一見難忘。明明可以找個好老婆的老實孩子甚至不惜與父母斷絕往來,也要去照顧不幸中的郝紅梅母子,不是因為善良——潤生說:我們這是愛情。

還有金秀,那麼好的姑娘,被條件好人也好的顧養民苦苦追求,她卻一直惦記著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的哥哥、哥哥的朋友孫少平,失去曉霞的少平、遭遇事故後毀容的少平……

甚至金強。這個父母和哥哥合起夥來用做賊銷贓的方式致富結果被法律一鍋端、自己也名聲飽受連累的農村青年,也有孫玉亭家的女兒衛紅深愛著他。在他最絕望孤獨不敢出門的時候,什麼也不要地從自己家走到他家——就因為兩家的田地緊挨著、一起種莊稼種出的情意。

甚至王滿銀。他與孫玉亭大約是這本書中最有趣味、也最無釐頭的兩個人,這樣的人農村真有啊!開始看時,對於蘭花對王滿銀這種二流子的死心塌地真是氣死了,看到後來,真的也無可奈何地笑了。這個人,對他的孩子、妻子、家庭,都是全不負責的,他以沒心沒肺的方式任性地逛在世上,但是怎麼說呢,這人真不惡,也算不上壞——當然,有少安少平這樣兩個小舅子,他估計也不敢。一路看下來,生氣之後會無釐頭地覺得,他確實是愛著他老婆蘭花的,從哪裡說起!

這是我看完全書深深為之感動的用心之一。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路遙先生對每一個人的愛情都給予了最深情的撫摸與慰藉,甚至歌唱。不因為人物猥瑣就把他的愛情寫得猥瑣,不因為人物卑賤就把他的愛情寫得卑賤,更不曾因為人物是個二流子,就肆意把此處省略的XX字用下流的心態急不可耐地發洩出來。

在雙水村、在原西縣、在黃原地區,從1975到1985,對於一群在苦難中苦苦掙扎、與命運、與貧窮抗爭的平凡的人,路遙先生用他深情又無情的文字,既把那塊土地上層層疊疊的累累傷痕和造成傷痕的風刀霜劍,那樣觸目驚心地展示在我們面前,又讓我們看到讓傷口結痂的頑強生命力以及撫慰傷痛的人性光輝。他描繪的並不是如大江大河般風起雲湧的時代畫卷,而是黃土地上芸芸眾生以各種姿勢堅持站立不肯倒下、用人生共寫的平凡世界。愛情,是可以超越生死貧富、古今中外一同的美好,路遙先生給予了她最大的讚美。

讓我深為感動和尊敬的是,直到最後,路遙先生也沒有為那個苦難深重、正百廢待興的時代造一個神——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沒有神。如果有神的話,那就是藏在每個人心中的愛。

年年春節,返鄉潮都會帶來聲聲嘆息與追問:鄉村怎麼了?鄉村怎麼辦?有人呼喚鄉紳回歸、有人呼喚財富支援、有人呼喚政策傾斜、有人呼喚人才招攬。這些行嗎?只怕沒用。只有像孫玉厚、金俊武、孫少安、金強這樣一些熱愛著土地的人杵在土地上,才能撐起這平凡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愛——《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小王子優秀作文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愛——《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五一假期,重溫《平凡的世界》,不再像上次一樣囫圇吞棗只圖個熱鬧,這次,真的愛上了這本書。不是愛它的情節,也不是愛它的描寫,就是愛書中那個平凡的世界。
  • 平凡世界不平凡,悲慘世界不悲傷
    平凡世界不平凡,悲慘世界不悲傷《平凡的世界》和《悲慘世界》這兩本書都是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要說哪一本書更好,這個不好說。因為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平凡的世界》是反映七八十年代,中國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以孫少安、孫少平等人物為中心,塑造了他們這些平凡的人,為了追求理想,幸福,而默默地拼搏奮鬥,雖經歷苦難,但仍然不懈努力。從這些平凡的生活經歷中,創造著那個時代不平凡的業績。世界正是由這些平凡的積累,才推動著社會文明不斷發展進步!
  • 李婉萍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 在《平凡的世界》裡看到不平凡的人生
    路遙--《平凡的世界》原著作者《平凡的世界》自出版之後影響了一代代成長中的青年清華大學2015年新生寄發錄取通知書的同時附贈《平凡的世界》1988年普通人也有人生,平凡人更應該被尊重。金子一樣的人性光輝往往體現在底層人的身上,他們更善良、美好和自尊。「我認為這是一個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當然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但卻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生。」「世界」在路遙的眼中如斯,可以說,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這份感受像一盞明燈引導著他,避開「偉光正」,避開榜樣和楷模。
  • 路遙巨著《平凡的世界》:帶你解讀平凡世界裡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 好書推薦:《平凡的世界》中,那些不平凡的人生
    它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我國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這部巨著在的影響力不需多言,堪稱中國文壇的瑰寶,作品分為三部,全景式地展現出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作品以我國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大約十年的時間為背景,通過繁複的情感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主角,刻畫出了當時社會各階級眾多普通人物的形象。
  • 平凡中的不平凡
    當人們被用心地看見TA的不平凡時,人的自我價值感會提升,那是一份解構的尊敬,也是VIP的尊敬。在見證的視野中,不斷的發現自己和周圍人的「平凡中的不平凡「。熙琄老師說:能看見人們平凡中的不平凡,一定要放下熟悉論述的量尺,不跟別人比,而是看到每個獨特生命的可貴之處。
  • 接受平凡的世界:平凡並快樂
    這一次,最觸動我的是彭彭和丁滿的生活方式:他們很平凡,也過著平凡的日子。在幫助辛巴奪回王位之前,他們的生活就是吃飯和歌唱。在我看來,大概辛巴一生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和彭彭丁滿在一起的那段時間了吧。我認為這便是彭彭和丁滿教給我們最棒的一課——雖然他們知道自己很平凡、生活很平凡,但他們仍然熱愛並享受著這樣的生活。
  •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心: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視劇,強力推薦
    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大概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時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對於世事還有著非常純潔美好的憧憬,我像許多剛剛投身於社會的學生一般,對未來充滿著美好的想像。《平凡的世界》勾起了我對於童年的回憶。幾乎所有的七零後,只要是讀過幾年書的人,對於《平凡的世界》絕不會陌生。哪怕你沒有看過《平凡的世界》,你也一定看過《人生》,高加林的人生困惑,也曾是橫亙在當年的我們面前的難題,愛情和麵包,曾經是八十年代初直至九十年代引發全民思考的話題。
  • 平凡的世界充滿魅力,平凡的人生深具意義
    那些所謂的意識流的中篇,連標點符號都懶得打,存心不給人喘氣的時間。可我們那時候讀著就很來勁……周昌義的如上反思與作家出版社編輯認為該作「不適應時代潮流」,屬「老一套的『戀土』派」的觀點如出一轍。他們的意見,均指向《平凡的世界》的觀念和寫作手法,其核心是對文學的價值和意義的不同理解。
  • 臨渭區西張小學副校長崔衛東:在平凡的世界裡 致敬不平凡的夢想
    在平凡的世界裡 致敬不平凡的夢想臨渭區西張小學 崔衛東二十多年前,我還是中等師範學校裡一個內向靦腆的少年,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的課堂上,老師第一次向我們介紹了路遙,介紹了他不朽的著作——《平凡的世界》。
  • 《平凡的世界》最走心的20句,平凡是常態,懂得知足也不輕言放棄
    即便你沒看過《平凡的世界》,大抵也聽說過這部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這句話出自文學家路遙創作的《平凡的世界》,縱觀路遙先生一生,這也許是他的真情實感。
  • 10分鐘讀完《平凡的世界》:苦難與抗爭,平凡也不凡
    讀完《平凡的世界》心中很是感慨,被書中各個人物的命運所感染,對路遙6年寫作刪改說辭所敬佩。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讀讀《平凡的世界》。關於路遙與這本書《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得主中,多年來一直保持暢銷的一套書,也是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當代小說之一,它全景式的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激勵了無數有志年輕人追逐夢想。陳忠實曾這樣評價:「《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
  • 申論熱點:平凡中的不平凡
    她用智慧和汗水賦予每個技術元素飽滿的生命,將平凡的技術升華為不平凡的藝術。請參考給定材料,聯繫實際,以「平凡中的不平凡」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1、觀點鮮明,論述深刻,條理清晰,語言流暢;2、總字數800-1000字。
  • 好書推薦:《平凡的世界》
    也許我們會象《平凡的世界》裡面的孫少平一樣,在書的開頭,孫少平是個連「丙」菜都吃不起的窮困的農村學生;書的結尾,孫少平是個身有殘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礦工人。從頭至尾,孫少平都沒有能夠脫離所謂的「社會底層」。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三
    我們都是平凡的,在大大的世界裡小小的生存,我們曾有無數的夢想,卻隨著時間的消逝與其漸行漸遠。看過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後,總想找個詞來概括這本書,可思來想去,最適合的概括語還是「平凡的世界」。只看過這本書兩次,卻已經有無數的話湧上心頭,原諒我用我這淺薄的語言來表達一下我看過這本書的感悟。
  •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神木高家堡古鎮遊記
    出發前了解到高家堡古鎮保存完好,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在此取景,所以決定第一天就住在高家堡鎮。高家堡古城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城西南50公裡的禿尾河東岸,西北距明長城約5公裡。原為夯築土城,萬曆三十六年(1608)用磚包砌,清乾隆十五年(1750)、三十三年(1768)兩度重修,後多次修葺。
  • 《平凡的世界》金波:平凡的人生,最深刻的感動
    在《平凡的世界》裡,就有這樣一個人,看似乎不起眼,甚至於在改編的電視劇裡直接刪掉了這個角色,但卻有很多的讀者被他感動。 他叫金波。01 有一種友誼叫不分彼此金波和孫少平都是雙水村人,發小,一路一起念到了高中。
  • 《平凡的世界》:曾改變馬雲人生,平凡如你我,也有凌雲志
    給他力量,激勵著他不放棄的,正是路遙的作品。而在不斷摔打著每一個人的生活面前,平凡如你我,也要有凌雲之志。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用平實深刻的文筆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那些人物跟我們身邊的人並無二致,一樣的艱難,一樣的苦楚,一樣的被生活折磨地無法呼吸。
  • 平凡的世界,非凡的你我
    有一回和父親去鄉下,走到了一所鄉村小學,看見一個年紀不大的老師的案上放著路遙的這本小說,便過去簡短的聊了兩句:「這本小說你也讀過?」「囫圇吞棗的算是看過一遍。」「我們都是平凡的世界裡的小人物。」「我們也是平凡世界裡的非凡人物。」「你真的這麼覺得嗎?」「對,我堅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