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 傳統活性汙泥法。
傳統活性汙泥處理法是一種最古老的工業汙水處理工藝,其工業汙水處理的關鍵組成部分為沼氣池與沉澱池,主要處理部分關係框圖如圖2-1所示。
圖2-1傳統活性汙泥法工藝流程圖
汙水中的有機物在曝氣池停留的過程中,曝氣池中的微生物吸附汙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並且在曝氣池中被氧化成無機物,然後在沉澱池中經過沉澱後的部分活性泥需要回流到曝氣池中。該工藝的優點有:有機物去除率高,汙泥負荷高,池的容積小,耗電省,運行成本低。該工藝的缺點有:普通曝氣池佔地多,建設投資大,滿足國家標準相關指標範圍小、易產生汙泥膨脹現象,磷和氮的去除率低。
2 A/O法。
A/O法是在傳統活性汙泥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工業汙水處理工藝,其中A代表Anoxic(缺氧的),O代表Oxic(好氧的)。A/O法是一種缺氧----好氧生物工業汙水處理工藝。該工藝通過增加好氧池與缺氧池所形成的硝化----反硝化反應系統,很好的處理了汙水中的氮含量,具有明顯的脫氮效果。但是此硝化----反硝化反應系統需要得到很好的控制,這樣就對該工藝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這也成為了該工藝的一大缺點。其工藝流程圖如下:
3 A2/O法。
A2/O法也是在傳統活性汙泥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工業汙水處理工藝,其中A2,即A-A,前一個A代表Anaerobic(厭氧的),後一個A代表Anoxic(缺氧的);O代表(好氧的)。A2/O是一種厭氧—缺氧—好氧工業汙水處理工藝。A2O法的除磷脫氮效果非常好,非常適合用於對除磷脫氮有要求的工業汙水處理。因此,在對除磷脫氮有特別要求的城市工業汙水處理廠,一般首選A2/O工藝。其工藝流程圖如圖2.3所示。
圖2-3A2/O法工藝流程圖
4 A/B法。
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的簡稱,該工藝沒有初沉澱,將曝氣池分為高低負荷兩段,並分別有獨立的沉澱和汙泥回流系統。高負荷段停留時間約為20~40min,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為主,同時發生不完全氧化反應,去除BOD達50%以上。B段與常規活性汙泥法相識,負荷較低。AB法中A段效率很高,並有較強的緩衝能力。B段起到出水把關作用,處理穩定性較好。對於高濃度的工業汙水處理,AB法具有很好的適用性,並有較高的節能效益。尤其在採用汙泥消化和沼氣利用工藝時,優勢最為明顯。但是,AB法汙泥產量較大,A段汙泥有機物含量極高,因此必須添加汙泥後續穩定化處理,這樣就將增加一定的投資和費用。另外,由於A段去除了較多的BOD,造成了碳源不足,難以實現脫氮工藝的要求。對於汙水濃度低的場合,B段也比較困難,也難以發揮優勢。
總體而言,AB法工藝較適合於汙水濃度高,具有汙泥消化等後續處理設施的大中規模的城市工業汙水處理廠,且有明顯的節能效果,而對於有脫氮要求的城市工業汙水處理廠,一般不宜採用。
5 SBR法。
SBR法是歇式活性汙泥法的簡稱,是一種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間歇式操作的汙水生物處理技術,也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汙泥工業汙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汙泥法。其反應機理及去除汙染物的機理與傳統的活性汙泥法基本相同,只是運行操作方式不盡相同。SBR法與傳統的水處理工藝的最大區別在於它是以時間順序來分割流程各單元,以時間分割操作代替空間分割操作,非穩態生化反應代替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澱代替動態沉澱等。整個過程對於單個操作單元而言是間歇進行的,但是通過多個單元組合調度後又是連續的,在運行上實現了有序和間歇操作相結合。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