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最佳電影海報回顧_文藝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導筒directube DIRECTUBE導筒

電影海報設計

海報是電影的門面,好的海報作品不僅可以完美傳達電影本身的美學與內涵,而且也能散發超越電影作品的附加韻味,創造獨特的藝術價值與設計美感。[DIRECTUBE導筒]將帶來全球優秀海報設計師及團隊介紹,也希望藉此將一些精品電影海報作品,推薦給更多觀眾。

知名電影網站MUBI的電影海報專欄作家Adrian Curry在近期的文章中介紹了自己2019年度最喜歡的電影海報作品,並且列出了他的最佳海報推薦。他從2009年開始,每一年都會評選自己的十佳作品,在電影海報的審美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熟知這十年來在電影海報設計的方面的動向。本期由「導筒」翻譯並詳細解讀他的2019年度十佳海報。

MUBI的電影海報專欄作家Adrian Curry

2019年度十佳電影海報

喬·塔爾博《舊金山的最後一個黑人》美國預告版海報

設計師:Akiko Stehrenberger

毫無疑問這是2019年度最佳的電影海報設計,也是我2010s十佳設計榜單中的第4位。說實話,整個榜單的前十名都可以用設計師Akiko Stehrenberger 2019年創作的海報來填滿。而且就在最近幾周,她連續發布了《精疲力盡》的印刷版海報,以及其他一些新的海報作品如《寶貝男孩》《比克拉姆:瑜伽、大師、性侵犯》《燃燒女子的肖像》。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燃燒女子的肖像》海報,運用了既華麗又極簡的錯覺手法(紅色的火焰與黑色的嘴唇)。

Akiko Stehrenberger 為《燃燒女子的肖像》所設計的海報入選多個2019年度電影海報評選榜單並且獲得了Filmstage網站的年度評選第一

但整個2019年我最喜歡的仍然是奇蹟般的《舊金山的最後一個黑人》。正如在十年十佳投票中所說的那樣,「這是Akiko為《舊金山的最後一個黑人》創作的第二張海報。第一張的人像繪畫技巧高超精準,直擊人心。

而我所喜愛的第二張已經能感覺進入設計理念進入了另一個層次,上升為一個概念性的作品,簡潔、智慧、多義又讓你想一看再看,該作品同時傳達了物理空間(典型城市中的超現實陡峭街道)和主題(主角的艱難奮鬥上升之路)信息。如果想看到Akiko的更多作品,她本月將出版一本全新的書,敬請期待。

Akiko Stehrenberger 為《舊金山的最後一個黑人》設計的第一張海報

2&3

洪尚秀《江邊旅館》韓國版海報

設計師:Brian Hung

濱口龍介 《夜以繼日》美國版海報

設計師:Sam Smith

再一次來自於我的2010s前十榜單,請原諒我重複自己說過的話:「有那麼一點小作弊,但這兩張海報一起出現在榜單裡,就像電影中的雙主角一樣。」這兩部電影都在2018年紐約電影節上放映了,當我在去年給電影節的海報做年度總結時,它們都沒有特別引人注目的原國籍海報和電影節海報。但當這兩部電影今年初在美國發行時,富有遠見的發行商都委託設計師創作了這兩個讓人過目難忘的設計作品。

《江邊旅館》由Cinema Guild的設計師Brian Hung製作,《夜以繼日》則由Grasshopper Films的Sam Smith製作。這兩位設計師的作品我都寫過,Hung迄今為止一為洪尚秀導演的電影設計過5個海報,我曾稱讚《江邊旅館》的海報是單色調極簡主義傑作,帶有精美的設計字體。

Brian Hung為洪尚秀導演2018年《草葉集》

與2017年《獨自在夜晚的海邊》兩部作品所設計的海報

在四月份我曾評價Sam Smith的海報與電影本身一樣優雅內斂。任何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歡電影海報中的極簡主義和有節制的圖象,我偏愛運用得當的留白和完美合適的字體。直言不諱地說,這兩個海報恰巧都具有我喜愛的特質。

著名的海外專注海報藝術的The Poster Boys的主理人之一正是Sam Smith,「導筒」也曾多次翻譯他們的文章帶給廣大讀者

4

歐格斯·蘭斯莫斯導演《尼米克》海報

設計師:Vasilis Marmatakis

如果Vasilis Marmatakis在十年裡只創作這一張海報的話,那它可能會在2010s榜首的位置,但他創作的《龍蝦》海報已經是我的最愛了。Marmatakis對歐格斯·蘭斯莫斯(《龍蝦》的導演)的感覺就像Saul Bass對Otto Preminger的感覺一樣,我很高興看到他甚至為這首12分鐘的Lanthimos短片設計了一張海報,該短片於去年夏天在洛迦諾首次亮相。與Marmatakis最好的作品一樣,它簡單卻令人不安,並且與你以前見過的其他任何東西都不一樣。

Vasilis Marmatakis為歐格斯·蘭斯莫斯導演的《龍蝦》所設計的法國版海報

5

馬裡亞諾·利納斯《花》 La Flor的美國版海報

設計來自:Simplissimus

現在從12分鐘的電影來到808分鐘的電影。你會如何概括類似《La Flor》這樣的電影?你會如何壓縮一部耗時十年的電影?將近十四個小時,在六個相互交織的情節中使用了相同的四位女演員,還在各種類型電影的語言中演繹。

我仿佛聽到馬裡亞諾·利納斯豪華而簡潔地用海報說:「這部電影包含了所有內容。」這可能不是唯一的概括方式,倒像是一種聲明。它沒有告訴你有關這部電影的任何信息,只告訴你它可能與眾不同,海報中對Justin Chang的引用強調了這一點。感謝Grasshopper Film將這個龐然大物公諸於世,對我而言,他們最大的「進步」是允許Meola為圖形上令人滿意的形狀而打破標題字體的完整性。一眼望去可能會把標題讀為「Laf Lor」,但這不是能漫不經心觀看的電影。

馬裡亞諾·利納斯《花》 La Flor (2018) 的原版海報帶有一種人類學符號的味道

6

奉俊昊《寄生蟲》韓國版海報

設計師:Kim Sang-man

對於在2019年四月初引起轟動的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我們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韓國版海報。

打在主角眼上的審查馬賽克無可否認地令人毛骨悚然,讓人聯想起肯德裡克·拉馬爾(Kendrick Lamar)的《Good Kid: M.A.A.D City》專輯封面。

Kendrick Lamar在2012年發行的專輯Good Kid: M.A.A.D City 封面

海報中有影片的一半的主要玩家(尤其是那個方形的現代主義家,這部電影的終極明星 )和一些重要的在電影中出現的物件(圓錐形帳篷,裝飾性巖石,一雙腿……),提供了線索但卻沒有完全交代整個電影劇情走向。《電影日報》(Screen Daily)上的一個案例研究題為「寄生蟲如何成為美國票房最高的外語金棕櫚電影」,文中提到「該海報藝術展示了巨大的想像力並暗示了複雜的情節,但並不提供更多的信息」,這種只會的致勝策略幾乎符合榜單中每一個海報的特點。儘管文章將海報歸因於Neon,但他們很聰明地適應了韓國的設計。從那以後,他們發布了許多替代藝術海報,但沒有哪副能與這一張相比。

更新:非常感謝Jahan Bakshi提醒我,寄生蟲海報的設計師是著名的電影導演和海報設計師Kim Sang-man金相滿。

同為韓國的藝術家JISU CHOI為《寄生蟲》藍光發行所設計的特別封面

7

Jack Hazan導演的紀錄片《水花四濺》

A Bigger Splash(1973年)的重映版海報

設計師:Midnight Marauder

《水花四濺》是上映於1973年的紀錄片,講述前衛畫家大衛·霍克尼的藝術創作和感情生活。曼哈頓電影院Metrograph Pictures重映這部電影時,推出了新版海報。

該海報運用的原作是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於1972年創作的《藝術家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新版海報融合了以這幅畫作為背景的電影截圖。

原作中描繪的是一個不穿上衣的年輕男子,和他背面光滑的頭髮。在重新發行的海報中,霍克尼本人正在研究自己的作品,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的後腦勺。霍克尼的圖像取材於電影中的一個場景,在該場景中,畫家蹲在未完成版本畫前,當時粉紅色外套尚未被畫上。我喜歡Midnight Marauder巧妙地運用這幅畫和霍克尼圖像,並重新構建一系列畫中畫。另外,他對小字字體的選擇很合適,使圓形無襯線標題更顯巧妙精美。

有趣的註腳:在2018年11月,《Portrait of an artist》(pool with two figures)成為現役藝術家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繪畫作品,在拍賣會上以903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8

貝拉·塔爾《撒旦探戈》 Sátántangó (1994)

重映版海報

設計師:Dylan Haley

《撒旦探戈》既是一個重映的海報又是一個超長片時電影。剛才提到的馬裡亞諾·利納斯 Mariano Llinás長達13個小時的《花》曲折而有趣,而貝拉·塔爾Béla Tarr1994年的7個小時傑作《撒旦探戈》則具有紀念意義和衝擊力,是一部充滿著荒涼風景的電影巨作。

2019年柏林電影節上,Arbelos和Hungarian Film lab合作推出了4K修復版。這個版本的海報在上半部分充斥著細密的黑色雨水,似乎在為那些試圖引人注目的電影而哭泣,Arbelos抵制了這一誘惑,讓這難以忘卻的圖像和電影名譽自己說話。在海報底部,男孩幾乎只能被拖進外面的泥濘中,這像是Haley在對Hans Hillmann設計的那張充滿落葉的《鬼火》(1963)海報致敬。

Hans Hillmann為路易·馬勒《鬼火》 Le feu follet (1963)所設計的海報

9&10

閻羽茜《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

Birds of Prey正式版海報

設計師:BOND公司

Maya Kosa / Sergio da Costa紀錄片作品

《鳥之島》The Isle of Birds海報

設計師:Brecht Evens

從壓抑到華麗繁多的色彩。我也忍不住將這兩個炫目的作品放在一起。儘管這兩部影片的名字都和禽類相關,但它們之間卻相距甚遠:一部是高預算的衍生電影,另一部是小型的瑞士紀錄片。

《猛禽小隊》的海報由來自好萊塢的BOND公司(曾創作了《小丑》系列海報)創作,這是為哈莉·奎因(Harley Quinn)服務的作品中最鮮豔奪目的攻勢。正如BOND的網站上所說:「憑藉眾多異乎尋常的作品,我們全力以赴,為哈莉帶來色彩和風格的爆炸,展示她是令人愉悅的危險之美。」真正脫穎而出並轟動一時的每件重要藝術作品都是如此不同尋常,BOND使Harley Quinn不再是丑角並與之共同突飛猛進,我對此表有敬意。

設計公司Les Bandits旗下的比利時漫畫家布雷希特·埃文斯(Brecht Evens)繪製了同樣豐富多彩的《鳥之島》海報。在米色成為電影海報設計流行色彩的一年中,這些多姿多彩的奇觀就像是紅眼病人一樣引人注目。

其餘18張優秀的電影海報

Lucía Garibaldi 《鯊機年華》 Los tiburones

海報設計師:Brandon Schaefer

瑟琳·席安瑪《燃燒女子的肖像》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海報設計師:Akiko Stehrenberger

Khalik Allah《黑人母親》 Black Mother

海報設計師:Midnight Marauder

詹姆斯·格雷《星際探索》Ad Astra

海報設計師:Works ADV

Donal Mosher / Michael Palmieri紀錄片作品《尤裡卡福音》

設計師:Matt Taylor

羅伯託·米勒維尼《戰火蔓延,爾等何為》

What You Gonna Do When The World's On Fire?

海報設計師:Mika Kimoto

努裡·比格·錫蘭《野梨樹》 Ahlat Ağacı

海報設計師:Scott Meola

Kazik Radwanski《在13000英尺高的安妮》 Anne at 13,000 ft

海報設計師:Dylan Haley

加布裡埃爾·阿布蘭特斯 / 丹尼爾·施密特《迪亞曼蒂諾》 Diamantino

海報設計師:Ivo Francisco

Miles Joris-Peyrafitte《夢鄉》 Dreamland

海報設計師:Midnight Marauder

胡波《大象席地而坐》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繁盛映畫 Wild Green Films

蘇珊·桑塔格《食人族二重奏》 Duett för kannibaler

海報設計師:Metrograph Pictures

安格拉·夏娜萊克《我離家了,但…… 》Ich war zuhause, aber…

海報設計師:Propaganda B

泰倫斯·馬力克《隱秘的生活》 A Hidden Life

海報設計師:Tony Stella with Midnight Maraude

克裡斯·雷納德《愛寵大機密2》 The Secret Life of Pets 2

海報設計師:June Bhongjan

Gary Hustwit《拉姆斯》 Rams韓國版

海報設計師:Kyuyoung Hwang

金·隆吉諾託《拍攝黑手黨》 Shooting the Mafia

海報設計師:Brandon Schaefer

拉斯·克勞梅《沉默的教室》 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

海報設計師:The Dream Factory (The Silent Revolution)

原文連結:https://mubi.com/notebook/posts/the-best-movie-posters-of-2019

原文翻譯:蔡東妮

原標題:《2019全球最佳電影海報回顧》

閱讀原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