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姐今年48歲,常年活躍在工作、家庭和廣場上,樂此不疲。
但前段日子,她發現右邊的耳朵常常會流出膿液,別人跟她講話她也聽不大清楚,還會耳鳴、耳悶,別提有多難受了。
慌張的陳大姐在家附近的衛生院看病,醫生診斷可能是中耳炎,給她進行了抗感染的治療。
治療後,流膿的狀況確實有所緩解,所以陳大姐就沒有再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但這三個月來,陳大姐的耳朵又開始反覆流膿,不堪其擾的她來到廈門弘愛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這天正好是陳立萍副主任醫師看診。
陳立萍主任給陳大姐做完耳內鏡檢查,發現其耳膜破了一個洞,而且是不能自愈的陳舊性鼓膜穿孔,典型的化膿性中耳炎,得通過手術修補耳膜。
陳主任的中耳炎課堂
中耳炎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很常見的疾病,門診每天都能碰到好幾個,雖說中耳炎很常見,但也很容易被忽視。
我們耳膜的厚度只有1mm,它被用來分隔外耳道和中耳。
正常情況下,耳外的細菌和雜物進入狹長的外耳道,突然被耳膜擋住了去路,日積月累就成了耵聹(耳屎)。
但如果耳膜破損了,這些細菌和雜物就如入無人之境,進入中耳為非作歹,與白細胞來一場正面battle,流出來的膿就是它們戰鬥的痕跡。
如若放任不管,細菌會更加猖狂,甚至進入大腦,後果不堪設想。
耳朵還在流膿,不能馬上手術,為了讓耳朵保持乾燥,陳立萍主任先進行抗炎症治療,一個月後,陳大姐流膿症狀好轉,耳鳴、耳悶也消失了。
不過右耳的傳導性耳聾並沒有改善,還是聽不大清楚,現在正是做耳鼓膜修補手術的時機。
陳立萍主任在修補耳鼓膜方面非常有經驗,陳大姐的手術也很成功。
術後1個月複查,陳大姐的右側耳鼓膜已經完全癒合了,聽力提高了,耳鳴、耳悶也沒有了。
陳大姐特別高興,耳朵不再流膿,聽力也逐漸恢復,她又可以繼續活躍在自己的生活舞臺上了。
耳鼓膜穿孔大多數由直接或間接外力損傷導致,如顳骨骨折、手術、挖耳、外耳道異物及爆破、掌擊耳面部,高臺跳水、潛水等壓力傷都有可能損傷鼓膜,導致穿孔。
還有以下原因也會造成中耳炎:
1、感 冒
普通感冒或流感都可能誘發中耳炎。
一個人在感冒後,其咽部、鼻腔的炎症會向咽鼓管不斷蔓延,接著咽鼓管咽口以及管腔黏膜就會出現充血和腫脹的症狀,從而導致病菌侵入到中耳,引發中耳炎。
2、遊 泳
這是導致中耳炎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遊泳池的水可能並沒有想像中那樣乾淨,當頭部沒入水中,水裡的細菌和消毒劑便會通過鼻腔或者嘴巴進入體內,導致中耳炎的發生。
3、吸 煙
包括吸入二手菸在內,當香菸中含有的有害物質進入了血液後,容易使小血管痙攣,給內耳供應血液的微動脈發生硬化,進而造成了內耳供血不足,嚴重影響聽力。
4、作息時間不規律
當人出現睡眠不足或體力消耗過大的情況,就會影響機體免疫力,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
那麼究竟該怎樣做好防護,保護好脆弱的耳朵呢?少掏耳朵
掏耳朵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習慣,耳道中傳來的那種酥麻麻的感覺讓人通體舒暢。不過,在耳科專家看來,掏耳朵這樣的小動作,卻隱藏著大風險,如果不是特別需要,還是不要隨便挖比較好。
耳道皮膚比較嬌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當,最易造成外耳道損傷感染而成癤腫,引起耳部疼痛,嚴重者可致聽力減退。
尤其是注意不要用指甲、鐵籤等尖銳物掏耳朵,且深度不宜超過2釐米(一元硬幣的直徑約2.5釐米)。
別用力擤鼻
擤鼻涕用力過猛會增高鼻內壓力,鼻腔分泌物進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打噴嚏也能傷耳朵,一個噴嚏的最大氣流甚至相當於15級颱風的風力。如果忍著噴嚏不打,就很可能讓細菌回流,進入到中耳、鼻竇裡,引發中耳炎、鼻竇炎甚至鼓膜穿孔。
正確的方法是用手指輕壓一側鼻翼,輕輕擤出另一側鼻腔的鼻涕。感冒時,也要多加保護耳部。
有了噴嚏最好痛快打出來,因為打噴嚏本身是人體受到刺激時的防禦反應,通過打噴嚏可以將體內大量細菌與異物排出體外。
乘飛機多吞咽
飛機起飛、爬升或下降,氣壓會發生劇烈變化,對耳膜產生影響,輕則造成耳朵不適、耳鳴,重則可能造成耳朵極度疼痛、頭痛、耳膜穿孔等,影響聽力。潛水、高壓氧艙治療時也會出現。
乘飛機、潛水或高壓氧艙治療中,要注意多做吞咽動作,避免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的發生。
遠離噪音
KTV包間、手機的音樂聲過大都會影響我們的聽力。
噪聲還具有累加效應。長年累月受到刺激,會造成耳部器官的疲勞,內耳神經細胞的退行性改變,也就是聽覺感受器提前老化。如果情況嚴重致神經細胞損傷死亡,會導致永久性失聰。
別讓耳朵長時間暴露在巨大噪音中,才是上上策。
少戴耳機
長時間將耳機塞進耳朵裡,聲音會直接衝擊耳膜,傳遞到內耳到達大腦,久而久之聽神經疲勞會讓聽力下降,出現頭暈、失聰等症狀。
運動時戴耳機聽音樂非常危險,因為運動時血液會優先分配至四肢,耳朵相對供血不足,容易造成損傷。
保護聽力可記住兩個「60原則」,即音量調在音量格的60%左右,戴耳機不超過60分鐘。
別濫用抗生素
慶大黴素曾經是導致耳聾的罪魁禍首。像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藥物,會損害內耳、耳蝸、前庭,造成耳聾和平衡失調。這些藥物要在醫生指導下才能服用。
切勿私自服藥!
遊泳戴耳塞
進水會導致耳朵發炎,跳水姿勢不正確,易導致氣壓變化,引起鼓膜穿孔。
預防遊泳引起的耳病,遊泳時可使用耳塞,避免進水;如有水進入外耳道,可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將水吸出,或進水側的耳朵向下,蹦跳幾下,讓水流出後擦乾;不要在髒水中遊泳;改掉不良的挖耳習慣。
別太勞累
突發性耳聾有病毒感染、血管因素、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等多種原因,但真正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很確切,從臨床上看,長時間熬夜、休息不好、身體處於疲勞狀態、情緒緊張等都是誘發因素。
特別是中青年腦力勞動者,可能因為工作緊張、生活壓力、情緒刺激等,其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所以在工作學習的同時,請注意休息,不要疲勞工作。
【來源:健康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