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臥床休息並不能保胎

2020-12-19 育兒資訊

What?臥床休息並不能保胎

在很多情況下,對於孕婦來說可能不必要臥床休息。但是90%的醫生都建議患有併發症的孕婦多臥床休息,以免增加早產的風險,以及出現高血壓和陰道出血等症狀。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力的研究表明臥床休息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

臥床休息無法阻止早產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醫生依賴這種治療方法呢?主要是因為沒有有效的方法來防止早產。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專家瓊說「如果早產發生了那是沒辦法阻止的,對於醫生來說最困難的事是告訴病人,對不起我也無能為力」。醫生叫病人多臥床休息是因為醫生覺得至少他們做了點什麼。

其實這個原理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被驗證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孕婦在躺著休息的時候可以降低她們的壓力,增加了流向子宮的血液,減少了宮頸的壓力。一些醫生說臥床休息是常識,因為有很多的孕婦會在懷孕的時候還拼命工作,有些孕婦甚至在臨產前幾天才休息下來。醫學界解釋說臥床休息是未經證實的理論,雖然普遍認可但是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和有效的治療方法。

臥床休息也有危害

儘管缺乏證據表明臥床休息的好處,但是很多的醫生還是會叫孕婦多加休息,而且她們也照做了。但是多臥床休息對於孕婦來說也是一個負擔,更不用說對她們的家庭了。

多臥床休息很容易導致很多副作用,如肌肉萎縮、髖部疼痛,寶寶和母體的體重增加不明顯,很容易導致產婦的疲勞和抑鬱,哪怕在生產之後她們也很難恢復,甚至產後休息了幾個星期幾個月之後也沒有力量照顧她的新生兒。

仔細詢問聽醫生

所以,如果有人叫你多臥床休息的時候你怎麼辦呢?

首先你要和你的醫生先確認是否有早產的風險,如果是的話最好是側著左邊趟,因為這樣會增加子宮的血流量,可能會對你的早產有些幫助。但是並不建議孕婦平躺著,因為那樣會增加靜脈的壓力,讓血液回流到心臟。

一旦你的醫生建議你臥床休息的時候,你就要多諮詢一下醫生所說的範圍包不包括家務,如拖地和購物等,還是一天24小時都躺著。此外還包括能否乘車、做愛、走樓梯以及你能提多重的東西,洗澡最多可以洗多久等等。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一直臥床休息真的可以保胎?
    很多好不容易懷上的媽媽,對於來之不易的胎寶寶都是萬分小心,因此,不少人確定懷上後就一直臥床休息,那麼,一直臥床休息真的可以保胎嗎?  孕媽媽若是為了保胎,一直臥床休息有可能增加靜脈血栓栓塞風險,這是因為在孕期,血液處於高凝狀態,一直臥床休息,靜止不動會讓血液循環減慢,身體抵抗能力下降,更易形成血栓。2、影響心肺和消化功能。  一直臥床休息的話,會使血液循環分配改變,容易導致心肺功能下降。
  • 孕期保胎,一直臥床休息並不是好辦法
    很多孕媽媽都是驗孕棒剛紅,就立馬辭職閉門不出,開始臥床休息來「保胎」,生怕走著路孩子就掉了 。 臥床休息真的可以「保胎」嗎?懷孕了就應該一直躺著嗎? 今天,李珊醫生就從醫學的角度來檢驗這個民間說法的科學性。
  • 懷孕保胎,為什麼一定要臥床休息?孕媽您做對了嗎?
    臥床保胎有什麼作用?根據循證醫學的說法,臥床保胎對於胎兒和孕婦來講是沒有作用的。首先,胚胎如果有染色體方面的問題,臥床保胎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其次如果宮頸功能不全導致早產,那麼應的孕14~16周前後做宮頸環扎術;妊娠高血壓,也應該積極治療才對。
  • 懷孕早期建議保胎,孕媽一直臥床休息,醫生:並不是好辦法
    但臥床休息就真的能保胎嗎?可霞懷孕了,結婚五年才有消息,一家人別提多高興了。可霞在上市公司是高管,本來想著,等快生了再請產假,不然請假時間太長,怕工作也不保了。可去產檢醫生告訴她,你現在32歲了,懷上這個寶寶後,要注意休息,儘量減少壓力。
  • 孕期長期臥床危害大,但準媽媽身體有這6種情況,最好臥床保胎
    所以說孕期日常活動不會導致流產或者胎停育,無需臥床保胎。相反如果長期臥床,反而對孕婦身體有很大的危害。例如:1、 影響消化功能。孕婦長期臥床會損害記憶力,使語言表達能力下降,運動鍛鍊的能力也會下降,還會導致心情抑鬱,不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除了這些外,醫生還說小林的身體狀況很好,完全不需要臥床保胎,適當的運動反而更有利於胎兒的成長!當然,每個孕婦的身體情況不一樣,所以並不能相提並論,有些情況,準媽媽還必須臥床保胎,這樣才能保證胎兒的健康。
  • 臥床保胎是產婦矯情還是身體需要?
    弟媳婦懷孕的時候就與我有著雲泥之別,啥事不幹不說,還動不動去醫院保胎,家裡人沒少抱怨,只是礙於面子沒有明說罷了。人的情緒是能夠傳遞的,弟媳婦產檢的時候強烈要求家庭主要成員陪同,去到醫院的我們才發現,原來她矯情是有原因的。她先天性子宮閉鎖不全,隨著胎兒的長大,宮頸無法承重會出現不明原因的流產或胎兒下墜,無論哪一種狀況,孕育都會隨時終止。
  • 準媽媽長期臥床真的利於保胎嗎?
    很多準媽媽懷孕以後,會因為孕酮較低、早期妊娠反應比較嚴重、高齡初胎等等因素,而選擇孕期在家臥床保胎、安胎,這樣做真的可取嗎?研究發現準媽媽不但不會增加保胎機率,反而會因賦閒在家讓體重增加過快,也會讓心理疾病的發生機率變大。
  • 先兆流產了怎麼辦,是臥床休息還是打黃體酮?
    之前聽過這個一個事件,不知道是不是杜撰的故事,說是女兒第一次懷孕自然流產,第二次懷孕後媽媽就逼著女兒絕對臥床休息,吃喝拉撒全部在床上,不允許下地整整6個月。等她帶女兒去醫院產檢時,走路也已經搖搖晃晃了,檢查時發現女兒下肢的肌肉已經明顯萎縮。
  • 孕期即使保胎,也不適合長期臥床,看看這些你就知道了
    都說懷孕的前三個月是最重要且危險的時期,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導致胎兒不保,所以都特別注意保胎的問題。有些人在做檢查的時候,孕酮值偏低,這就很容易出現先兆流產的症狀,因為緊張胎兒的情況,就變得更為重視了。所以很多人在懷孕的前三個月都會臥床休息。出現這些問題後,我們該如何正確的保胎呢?
  • 女子為保胎臥床六個月,醫生表示這幾類方法並不可取!
    我院生殖醫學中心就曾接診過這麼一個「奇葩」案例:女兒第一次懷孕自然流產,第二次懷孕後媽媽就逼著女兒絕對臥床休息,吃喝拉撒全部在床上,不允許下地整整6個月。
  • 徐若瑄孕期曾打針300保胎,臥床4個月,「保胎針」真的不能隨便打
    徐若瑄孕期曾打300保胎,臥床4個月徐若瑄當年懷孕的時候已經40歲了,是個十足的「高齡產婦」了。高齡產婦懷孕生子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並且徐若瑄的體質也並不好,先天條件很差,為了保護孩子,從懷孕3個月之後就開始臥床,直到孩子出生。
  • 臥床「保胎」的方法真的有用嗎?產科醫生:沒必要那麼矯情!
    以致於這些女性在懷孕了之後,為了讓胎兒正常發育,會謹小慎微的做各種各樣的保胎工作。甚至有的人擔心自己做的不到位,還會到醫院住院來保障胎兒的健康。還有一些年輕的夫妻聽信老年人的話,即便是檢查沒有發現什麼問題要保胎,也認為保一保總比不保好。可是,這真的有必要嗎?
  • 臥床保胎誘發兇險肺栓塞 長期臥床應穿戴醫用彈力襪
    &nbsp&nbsp&nbsp&nbsp臥床保胎誘發兇險肺栓塞&nbsp&nbsp&nbsp&nbsp長期臥床應穿戴醫用彈力襪,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nbsp
  • 「臥床躺」並不是保胎好方法,「長期趴」還會有危害,孕媽要知曉
    很多媽媽們為了保胎,每天都變得小心翼翼的,一直「臥床躺」一動也不敢動,生怕孩子突然就沒了。懷孕了真的要一直躺在床上才能安胎嗎?「臥床躺」並不是保胎好方法田田結婚比較晚,和老公也是備孕了好長時間才有了寶寶,懷胎後田田是既緊張又小心,辭職在家就為了好好安胎,一直躺著臥床休息。除了正常吃飯去廁所,田田幾乎都待在床上,可以說是萬分小心。
  • 孕期最好別久臥,但若準媽媽身體有這6種情況,臥床保胎更安全
    然而現實總是很骨感,孕期的種種不適是逃不開的,該注意的地方也要注意,不能像孕前一般隨意。03若準媽媽身體有這6種情況,臥床保胎更安全1)懷孕期內腰盤下落若有這種情況,準媽媽一定要謹慎小心,流產可能性是比較大的,臥床休息、安心養胎能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
  • 堅強媽媽為保胎 臥床8個月不下地(全文)
    懷著這樣的信念,小紅到了新橋醫院,該院婦產科提出的治療方案是:把宮頸口縫合,讓子宮像一個封閉的口袋一樣孕育胎兒,但是懷孕期間都臥床休息,直到胎兒分娩。小紅毫不猶豫地接受這一「苛刻」的方案。一旦發生妊娠中期子宮頸口松馳導致的早產先兆,一定要及時到婦產科就診,並且要採取頭低臀高位的臥位,絕對臥床休息。>>>誰是子宮十大傷害之首一、什麼是宮頸內口鬆弛症?
  • 女子懷孕後每天臥床保胎,老公說她矯情,產檢時聽到醫生診斷傻了
    導語:女子懷孕後每天臥床保胎,老公說她矯情,產檢時聽到醫生診斷傻了。毛美麗是一位孕媽媽,這是她第三次懷孕了。醫生建議她懷孕後最好臥床休息,也可以進行子宮頸環扎手術,有效預防早產,但是即使做了手術,由於孕後期後子宮內胎兒逐漸增大增重,子宮無法承受重力,也有可能發生早產,所以還是儘量要臥床休息,若有異常及時就醫。因此,這第三次懷孕,毛美麗就躺在床上保胎,每天儘量墊高下半身,防止再次出現意外。
  • 保胎針不能隨便打,曾臥床百天打300針的徐若瑄,現在怎麼樣了
    臥床140多天、每天吃13顆藥、分娩前打了大多數孕婦懷孕期間不需要打保胎針,或者服用保胎藥物,因為藥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即使在孕早期出現了陰道輕微出血的症狀,也可以通過臥床休息、加強營養等改善。由於對保胎的知識有限,有的孕婦很容易陷入保胎的誤區,比如:臥床休息,連吃飯、大小便都在床上,反而容易導致小腿肌肉萎縮。
  • 保胎更安心?臥床142天、300多保胎針的孕媽怎麼樣了?你怎麼選?
    保胎針顧名思義是用來保住自己腹中的胎兒的,有些想要孩子的女性在流產了一次又一次後,發現是自己的身體原因,不得不通過醫學的手段來保胎。保胎標兵「徐若瑄」起徐若瑄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她是一代人的回憶,80後很多人的女神。
  • 懷孕保胎,別總拿黃體酮說事兒!
    懷孕以後,孕媽媽們最怕聽到的應該就是流產這個詞了,一旦跟流產扯上關係,大多數人的首選肯定是保胎。殊不知,盲目的保胎可能帶給你更多的麻煩。誤區1:保胎要吃藥、補品保胎並不一定要服藥。部分孕婦的保胎方式就是多休息,如果需要服用保胎藥,則要根據孕婦的激素水平和症狀等具體情況來決定。另外,保胎時也不能亂用補品,最好不要吃含有參類的補品。參類能活血,同時具有「抗凝」的作用,有可能會引起出血甚至流產。誤區2:保胎一定要少動仍有不少孕媽錯誤認為:安胎就等於臥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