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河北一帶有個貨郎,經常走街串巷,生意還算不錯,只是每次進貨都要翻過一座深山,路途遙遠又辛苦。
這年夏天,貨郎又去進貨,回來的時候趕上下大雨被困在了半途中,雨停之後,天色已近黃昏,他只得硬著頭皮往前走,希望能遇到一戶人家借宿。
走了很久,天色已經完全暗淡下來,剛下過雨的深山,微風吹過,竟然使人略帶寒意。
貨郎打了個冷戰繼續趕路,依稀看到前方不遠處有戶人家亮著點點燈光。
貨郎大喜,疾步向著燈光走去,走近一看,這裡果然有戶人家。
敲了半天門,出來一位滿面愁容的老婆婆,貨郎說明來意後,老婆婆搖著頭說道:「放在以前,收留你一晚也沒什麼,可是今天實在不行!」說完就要關門。
眼見烏雲又要過來了,貨郎著急了,連忙懇求:「婆婆,馬上又要下雨了,我一個人在這深山恐怕兇多吉少,您就發發善心,收留我一晚上吧。」
老婆婆嘆了口氣,說道:「實不相瞞,我女兒害了病,現已奄奄一息,說不定今天晚上就會咽氣,到時候怕連累了你。」
貨郎聽了奇怪地問道:「你女兒得了什麼病?」
老婆婆說道:「其實也不算什麼病,就是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雞骨頭卡住了她的喉嚨,本地的郎中沒有什麼辦法,我的老伴已經去山外請人去了,如今遇到這鬼天氣,怕是在路上耽擱了,只是我們這地方偏僻,出去一趟不容易,怕是我女兒堅持不到明天了!」
貨郎一聽這話,連忙說:「我的祖父是位神醫,專治各種疑難雜症,我恰巧從他那裡聽說過一個秘方,能治你女兒的病!」,老婆婆一聽喜出望外,急忙將他請了進去。
此刻,豆大的雨點已經落下。其實,貨郎哪裡有什麼祖傳秘方?他只是投宿心切,矇混過關而已。
老婆婆將他安頓在一個房間,然後便看女兒去了。貨郎正想著有什麼貨物可以充當一下藥丸的時候,突然肚子「咕嚕嚕」響了起來,一定是剛來淋雨著了涼,開始鬧肚子了,他來不及多想,急忙跑到茅房去方便。
山裡的蚊子特多,「嗡嗡嗡」地直往貨郎屁股上叮,叮得他奇癢無比,便用巴掌巴掌使勁拍打。
這一巴掌、一巴掌打下去,又是擦又是搓的,連蚊子帶泥就搓成了一個小丸子。
貨郎一看樂了,這不就是「藥丸」嗎?於是,他在茅房又蹲了一會兒,直到把那「藥丸」搓成了小棗的大小,回到房間後,從貨擔子中拿出一張紙一包,然後交給了老婆婆,還特意說道:「你馬上讓你女兒服下,能不能治好就看她的造化了!」
老婆婆拿著「秘方」連連向貨郎道謝,讓他安心休息,自己一個人來到了女兒房間。
貨郎趕了一天路,早已睏乏不已,腦袋挨到枕頭便呼呼睡去,想著明天一早就走,否則被人家識破那「秘方」可就壞了。
屋子外邊下著雨,貨郎這一覺睡得舒服極了,等他睜開眼睛的時候,外邊已經大亮了,他心想:不好,這樣不容易逃跑了。
正在他想藉口搪塞老婆婆的時候,突然聽到隔壁房間傳來陣陣說笑聲,有個聲音是那位老婆婆的,另外一個聲音像是一位年輕女子的。
難道老婆婆的女兒救過來了?
正在貨郎疑惑之時,老婆婆帶著一個女子來謝他了,她對那女子說道:「女兒,這位公子便是你的救命恩人,還不趕快道謝!」
那女子急忙向貨郎施禮道:「感謝公子的救命之恩!」
貨郎見這女子長得冰清玉潔,貌美如花,氣質非凡,猶如仙女下凡一般,一時竟敢看呆了。
女子見他失了態,紅著臉退到了母親後面。老婆婆面帶笑意,明白了貨郎的心思。
原來,昨天晚上老婆婆將那「藥丸」拿出來讓女兒吞服的時候,女兒只覺得這藥丸散發著一陣惡臭味,當場就想嘔吐。
可是這畢竟是人家的「祖傳秘方」,為了活命,她只得將這又酸又臭的藥丸放在口中,可是還沒等她下咽便已開始反胃,她再也控制不住,開始「哇哇」吐起來,一陣嘔吐之後,她的呼吸順暢了許多,再一看地上,那根雞骨頭已經吐了出來。
老婆婆見了大喜,想要立刻告訴貨郎這「秘方」真管用,可是她到客房一看,貨郎已經沉沉睡去了。
後來的事情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貨郎尚未娶妻,老婆婆的女兒尚未嫁人,不久之後兩人結成了一對兒,這些就不細說了。
有一次,已經成為貨郎妻子的女子問貨郎那祖傳秘方的事情。
貨郎笑著說道:「這個可不能告訴你,這是我家的祖傳秘方,不能隨意外傳,正所謂天機不可洩漏,否則藥就不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