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韓曉婉 通訊員 王帥 姜鵬
日前,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市人社局獲悉,濟南市人社局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公告》,濟南市本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全面啟動。根據公告,全市各系列(專業)職稱申報時間一般截止到10月10日,職稱評委會通知另有規定的以相關規定時間為準。實行「考評結合」的職稱申報時間,待國家公布考試成績和分數線後另行確定。除「考評結合」的職稱,全市其他系列(專業)職稱評審工作原則上應於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申報範圍覆蓋面廣
公務員、參公人員不得申報
根據公告,凡在濟南市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社會中介組織從事專業技術工作,與用人單位確定了人員勞動(聘用)關係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自由職業者,均可按規定的標準條件申報評審相應的職稱。在濟南市就業的港澳臺專業技術人才,以及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的外籍人員,參加我市職稱申報評審須符合相應職稱系列(專業)的標準條件。公務員和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以及今年12月31日以前達到退休年齡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得申報評審。
申報渠道多樣
最大限度方便市民
事業單位(含勞動合同、勞務派遣)人員由單位負責推薦申報,經事業單位上級主管部門逐級審核呈報。國有經濟等公有制經濟企業(含勞動合同、勞務派遣)人員由企業負責推薦申報,經企業上級主管部門逐級審核呈報。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含勞動合同、勞務派遣)人員由企業負責推薦申報,經企業《營業執照》住所所在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逐級審核呈報。社會組織等其他單位(含勞動合同、勞務派遣)人員,由單位負責推薦申報,經單位《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住所所在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逐級審核呈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自由職業者,由其所在街道或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機構負責推薦申報,經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逐級審核呈報。國家、省駐濟企事業單位人員,應按照人事隸屬關係和職稱管理權限,報單位相應上級主管部門辦理。
職稱評審權限下放
增設建設工程類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
濟南市組建中小學教師(含基層)、衛生技術(含基層)、工程技術、建設工程、農業技術、中職學校教師、實驗技術、經濟專業等8個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負責我市相應系列高級職稱的評審工作。其他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由省級高級職稱評委會負責。省級高級職稱評委會的通知公告,請查看「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平臺」(http://117.73.253.239:9000/rsrc/)通知公告欄目。
濟南市組建各系列中級職稱評委會,負責全市各系列中級職稱的評審工作(工藝美術和自然科學除外)。
新組建濟南市建設工程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負責全市建築工程、道路交通、風景園林等建設類職稱的申報和評審工作。濟南市工程技術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不再負責建設類職稱的申報和評審。其他類工程職稱的申報和評審工作,仍由市人才服務中心負責。
據悉,濟南市不再組建初級職稱評委會,除「以考代評」的職稱外,其他系列全部實行考核認定方式。各區縣、各部門(單位)按照初級職稱管理權限,負責所轄地區或部門的初級職稱考核認定工作。
職稱晉升需滿足繼續教育課時要求,中級及以下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要求
我省已制定評審標準條件的職稱系列,按照我省的標準條件執行,請查看「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平臺」標準條件欄目。我省還未制定評審標準條件的職稱系列,仍按照國家的標準條件執行。申報中級及以下職稱的,對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要求。申報濟南市評審高級職稱的,有無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均可申報,證明外語和計算機能力水平的各類證書作為評審參考。繼續教育條件,按照《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關於做好2020年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通知》等相關規定執行。申報晉升中級及以上職稱的,須完成2017-2020年度公需科目各30學時,專業科目按行業要求執行。
「直通車」「綠色通道」職稱制度改革持續深化
(一)高層次人才高級職稱評審「直通車」
按照《山東省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高級職稱評審「直通車」暫行辦法》(魯人社字〔2019〕128號)執行。
經省認定享受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待遇的專業技術人才(持有「山東惠才卡」);自省內外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和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正常出站後留(來)魯工作的博士後,可直接申報正高級職稱。
經市認定享受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待遇的專業技術人才(即我市認定的A、B、C、D類持有「泉城人才服務金卡」的人才);我省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和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中從事科研工作的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濟南市招聘引進的緊缺專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直接申報副高級職稱。
事業單位的上述高層次人才申報職稱,可不受單位崗位總量和結構比例的限制。
(二)非公經濟組織等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綠色通道」
按照《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促進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濟人社發〔2017〕120號)和《關於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優化專業技術人才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濟人社發〔2018〕92號)要求執行。
(三)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關係
取得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人員參加職稱評審,按照《關於建立部分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關係的通知》(魯人社辦發〔2019〕14號)執行,取得相關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可視同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並可作為依據申報高一級職稱。
(四)「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基層職稱制度
按照《關於加快落實基層職稱制度的通知》(魯人社字〔2020〕42號)等相關文件執行。在鄉鎮及以下衛生技術、中小學教師實施「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職稱制度。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可自主選擇申報全省統一職稱或基層職稱,但同年度不得同時申報兩類職稱。基層職稱僅限在基層單位聘用,離開無效。在鄉鎮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0年、20年、30年以上且符合職稱申報條件的人員,在申報相應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時,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申報,評審通過的,可設置特設崗位予以聘用。
(五)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
按照《關於加快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魯人社發〔2011〕29號)執行。高、中級職稱資格人數超過核准的相應崗位數15%的事業單位不再推薦申報。中小學教師、中職學校教師、技校教師、黨校教師等國家和省有明確規定要實行評聘結合、按崗申報的職稱系列,須按國家和省相關要求執行。
(六)改系列職稱評審
專業技術人員因工作崗位調整需要改系列(專業)申報評審與原職稱資格同層級的職稱資格,應在現聘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經考核符合相應職稱標準條件的方可推薦申報。其改系列前後的任職年限可累計計算,相關的業績成果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依據。
濟南市高、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名單
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職稱業務聯繫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