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秋鬥」遊行於今天午後1點在凱達格蘭大道登場,有超過40個來自勞工、環保、消費者權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團體參與。主辦方稱最終參與人數達5萬人次。「反萊豬(含瘦肉精美豬)」則是今年遊行焦點。
遊行規模30年來最大 盼民進黨聽見民眾的怒吼
臺灣的「秋鬥」自1988年出現,至今已有32年歷史。早期遊行主題以勞工訴求為主,2005-2008年停辦4年,2009年「重啟」後,主題轉向廣泛的社會運動,訴求多元,漸漸演變成一種有儀式性的集體行動,時間定為每年11月的周末。
據悉,今年遊行的遊行規模為30年來最大,有超過5萬人參與,並分為勞工與食安、環保與教育、土地與言論自由三支隊伍。除了勞工團體外,國民黨與民眾黨兩大在野黨今年也加入了遊行的隊伍。
「秋鬥」主辦單位稍早表示,今年「秋鬥」年度代表字為「毒」。今年全球遭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時,臺灣全體民眾通過自律防疫與團結,保護了臺灣社會。但蔡英文當局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踐踏百姓健康,毒害勞工與平民百姓。「反萊豬(即含瘦肉精豬肉),反雙標」便成為今年「秋鬥」遊行的主題。
走在遊行隊伍靠前位置的新黨主席吳成典表示,新黨參與遊行主要有兩大訴求,一是反對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二是挺中天。「我們希望臺灣的下一代,下兩代,不要受到瘦肉精豬肉的荼毒。臺灣作為一個民主社會,也不該只有一種聲音。所以我們今天走到民進黨黨部門前,就是希望民進黨當局知道人民是會怒吼的,扭轉一系列錯誤的政策。如果做不到,就請蔡英文、蘇貞昌以及『內閣』通通下臺,換人來『執政』。」
民眾黨首次上街頭 三千支持者響應
位於遊行隊伍中段的民眾黨,是其成立以來首次走上街頭參與遊行。本次遊行,民眾黨由秘書長謝立功及賴香伶、張其祿等五位黨籍「立委」領銜,並有超過三千支持者響應。
雖然黨主席柯文哲為保持行政中立而未到場參與,但他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聲援。他表示,針對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民眾黨的底線是「源頭管理、 明白標示」。他期待經過今天這場遊行後,民進黨能夠學會「謙卑」與「傾聽」。
民眾黨黨團總召賴香伶質疑道,「萊豬進口,民進黨到底為什麼不修法、為什麼不嚴審?保障臺灣民眾的食品安全,如果民進黨不做,至少也不要阻擋民眾黨,請正視我們的訴求!」
張其祿則痛批,民進黨在這次萊豬的議題上不顧民意強行開放。在柯文哲參與完「行政院」會議後,卻遭到行政機構用公家資源抹黑、鬥爭,這樣的政黨應該叫做民主退步黨才對。
國民黨「粉紅豬」吸睛 江啟臣邀蔡英文辯論
雖然是第一次參與「秋鬥」遊行,但國民黨可謂是全臺總動員。包括前主席馬英九、吳敦義、朱立倫以及多位執政縣市首長、民意代表和上萬名支持者昨天齊聚「自由廣場」,將現場擠得水洩不通。而由國民黨製作兩隻巨型粉紅豬造景,也成為遊行現場最引人注目的的焦點。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現場致辭表示,「剩下39天,臺灣民眾就要準備吃含瘦肉精的美豬,剩下39天,含瘦肉精美豬就要大舉侵臺。臺灣豬都不吃瘦肉精,卻叫臺灣人吃?這樣有道理嗎?」他表示,從8月28日民進黨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後,民進黨就「不甩」人民,不接受監督,也不說明,只剩下蠻橫、鴨霸。他以國民黨主席的身份,邀請蔡英文進行電視辯論會,希望她公開向臺灣民眾講明白,到底是為什麼一定要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則痛批,民進黨不顧六成民意反對,便一意孤行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已成「一黨獨大,一黨獨裁」。馬英九呼籲,蔡英文當局應該重啟美豬進口談判。「臺灣歡迎美國豬肉,但反對含瘦肉精的美豬。」
遊行結束後,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則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今天的遊行不是抗爭的重點,如果蔡英文當局沒有聽見民意,國民黨未來還將重返凱道。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洪偉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