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孩子取名」這件事上,不同家長的態度也是不同的,大多數家長取名很慎重,仔細考慮才做決定;也有的家長取名很隨意,隨口給孩子取個名字了事。
幾年前,李先生喜得貴子,卻並沒有提前想好孩子要叫什麼,當時陰雨連綿,李先生心裡想著天晴,就隨口給孩子取名「便晴」。
對家人,李先生就說是希望孩子一帆風順、性格開朗,妻子倒也沒怎麼反對。
然而,孩子在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出事了,哭著跑回家,抽泣著說:「小朋友們聽了我的名字,都給我取外號叫做「裡邊請」,我覺得這樣叫不好聽!我不喜歡這個名字!」
其實不只是李先生,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取名時,都會有可考慮不周的情況,甚至有時候當時覺得沒什麼問題的名字,在未來某天卻可能導致孩子成了笑柄。
比如說,有網友這樣說:「我的名字叫付巖傑,在我人生的前十年裡我一直都很為之自豪,直到那年夏天,電視上出現了一個『洗洗更健康』的廣告……」
家長給孩子取名,這些注意事項是最為關鍵的,一定要牢記。
1、避開尷尬的諧音
李先生這個錯誤是最常見的,很多家長給孩子取名,字用得不錯,但連起來讀就很彆扭,又或是含有奇怪的諧音。
名字裡奇怪的諧音,很可能會被導致孩子因為這個諧音而被其他孩子嘲笑,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孩子未來與人交往時往往會因此出現問題。
2、寓意
名字一定程度上能夠從側面反應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因為名字也正寄託著父母對孩子的期待,父母對孩子的培養自然亦是偏向於此。
父母給孩子取名「儒」、「文」,自然更希望他能更有書卷氣;而名字裡帶「剛」、『勇』的,父母當然更偏向於培養孩子的陽剛之氣。
如果家長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期待,那麼也可以從古詩文中尋找字詞,化用為孩子的名字。
3、生僻字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的名字能夠獨特、與眾不同,因此會絞盡腦汁選擇一些不常用的字給孩子取名。
自己知道的字都比較常用,怎麼辦?那就只好翻字典了,字典裡有的是生僻字,當然很難和其他人重樣。
但是,生僻字不僅會導致孩子在學寫名字時遭遇困難,而且還可能在辦各種證件、電腦錄入時遇到麻煩,影響孩子的生活。
親愛的家長們,你們給孩子取的是什麼名字,又有什麼寓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