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為山:用雕塑講述中國故事|藝術|雕塑作品|齊白石_網易訂閱

2020-12-25 網易

  「20世紀中國美術的重要特徵是中西合璧,在這一進程中極為重要的是中法之間的美術交流。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作品的這份深情,這份友誼,這份真情,將載入中法藝術交流史。」2020年11月25日,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捐贈揭幕儀式上說。

  多年來,吳為山致力於中國文化精神在雕塑創作中的獨特表達,致力於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

  

  ▲ 吳為山創作《馬克思》終稿。

  為時代造像者

  1962年1月,吳為山出生於江蘇省東臺縣時堰鎮一個書香門第,五六歲時就開始喜歡上這些陶瓷器皿上的畫作及家中所藏古書中的插圖。

  1979年,吳為山考取無錫工藝美校,在那裡,他第一次看到維納斯、伏爾泰、米開朗基羅等那麼多名人的雕像。兩年裡,泥塑匠師高標先生的高超技藝令他大開眼界,吳冠中、錢紹武等校外名家的講座令他受益匪淺,著名畫家吳開誠先生在素描上的啟蒙與引導,奠定了他日後對藝術的整體認知。

  1991年,29歲的吳為山任南京師範大學雕塑教研室主任,當時他接到「當代草聖」林散之的長子林昌午的邀請,請他為父親塑一尊半身像,放置在林散之紀念館。當雕塑完成之後,林昌午激動地說:「父親活了!」這令吳為山深受鼓舞,從此踏上了塑造中國文化名人之路。他要用自己的雕塑藝術,為歷史上被人們逐漸忘記的那些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等塑像,讓人們「感受這個民族走過來的足跡」。

  自1994年至今的20多年間,吳為山創作了數十尊造型不一的孔子塑像,最大的20多米高,最小的也有70釐米高,立於世界許多重要的文化教育場所。他從事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系列塑像創作,迄今已完成近400件。

  多年來,吳為山始終懷有強烈的文化使命感,希望通過雕塑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文化名人造像,把他們的形象融入人類歷史生生不息的長河,比如老子、孔子、黃賓虹、齊白石……其中,吳為山的代表作《老子》獲國際美術金獎,該作造型磅礴、形神兼備,內中刻有道德經,表現了虛懷若谷,滿腹經綸的先哲形象以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2014年,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盛讚吳為山作品《老子》,他表示:「從這件作品中可以看見中國。」

  2020年11月12日,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吳為山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本次展覽除了展示藝術作品之外,還展出與吳為山藝術創作和工作經歷有關的大量圖文資料。

  

  ▲ 義大利藝術研究院院長阿琦蒂尼(Cristina Acidini)與中國美術館館長、義大利藝術研究院榮譽院士吳為山,共同為吳為山雕塑作品《超越時空的對話—達·文西與齊白石》揭幕,這件作品被義大利藝術研究院永久收藏。

  藝術本身也是一種翻譯

  「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在包羅萬象的藝術生態中,中國的美術家要找到支點,保持平衡,才能使經典藝術與當代創造有機融合,使中國美術在世界藝術史圖景中立定文化坐標。」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吳為山在對中華美學精神、對中國傳統雕塑藝術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寫意雕塑」的概念。

  「中國寫意藝術,源自天象地脈的造型意象,合於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論,表現為象、氣、道逐層升華而又融通合一的動態審美。它的表現智慧和創作過程,它的思想性和形式特徵,皆是東方精神的形象對應。它敘述和弘揚的是一個古老而彌新的民族之詩性追求。」吳為山表示。

  他認為,藝術本身也是一種翻譯。這種翻譯是指,把客觀世界、物質世界翻譯為主觀意識。當他在義大利威尼斯旅遊時,幻想超越時空的東西方文化代表、在人類文明長河中共同泛舟的意象。於是,他著手以「齊白石與達·文西的對話」為主題創作雕塑作品。

  2020年1月17日,大型雕塑《超越時空的對話—義大利藝術巨匠達·文西與中國畫家齊白石》在義大利芬奇市「落戶」,這是首次將中國雕塑家的作品永立於達·文西出生地。義大利芬奇市市長授予吳為山先生達·文西榮譽金質獎章。

  此外,他認為,這種翻譯還指文明相互借鑑融合,東西方在對話交流中形成新的興衰、新的藝術價值和氛圍。吳為山說,「比如我喜歡羅丹,喜歡米開朗基羅,喜歡古希臘雕刻,也喜歡西方現代主義作品,但麵包就是麵包、牛奶就是牛奶,它不能成為我們的饅頭與豆漿,怎樣把它們融匯在一起,就需要好好思考。」

  「吳為山教授的藝術,使我們看到了一個東方藝術家如何以具象藝術和現代視覺藝術的方式表現世界,表現人類,如何在泥土與青銅中鑄就靈魂。」羅馬美術學院前院長季拉爾多·羅·魯索認為。

  

  ▲ 吳為山2010年創作的《孔子》青銅雕塑,高790cm,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用經典作品講好中國故事

  「中華民族從古到今,有太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而講故事的機會並非天天有,因此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要選擇經典的故事,要講文化的精髓。」吳為山認為,培養文化自信,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優秀的傳統,尤其是中華美學精神。

  在他看來,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是由「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大量文藝作品構建而成的。因此,創作具有中國精神的好作品並進行有效傳播是十分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雕像作為吳為山的代表作品在英國劍橋費茨威廉博物館,韓國、義大利、比利時、法國、新加坡等國的重要博物館、美術館與駐外藝術機構先後展出甚至永久陳列。2017年9月,應巴西庫裡蒂巴市市長拉斐爾·格雷卡先生之邀,吳為山創作的《孔子》雕塑矗立於巴西。這是中巴兩國人民友誼的見證,也是中巴文化交融的永恆印記。由於孔子像的永立,巴西廣場永久命名為「中國廣場」。

  近年來,吳為山的作品在世界多國進行巡展。2012年9月4日,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手扶孔子像面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外交官發表演講:「這些作品表現的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更是全人類的靈魂。」

  - END -

  記者:楊雙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吳為山:用雕塑講好中國故事
    「20世紀中國美術的重要特徵是中西合璧,在這一進程中極為重要的是中法之間的美術交流。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作品的這份深情,這份友誼,這份真情,將載入中法藝術交流史。」2020年11月25日,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捐贈揭幕儀式上說。
  • 吳為山雕塑繪畫作品亮相關山月美術館
    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協辦的「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11月12日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雕塑家吳為山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
  • 讀以致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吳為山雕塑
    從老子的恢宏安詳,到魯迅的冷峻辛辣,吳為山一次又一次地從中國三千年漫長而複雜的歷史中探索著中國特性的真義。他的雕塑打造了一種神似與形似之間的精妙平衡,而這種平衡正是中國藝術的立意之本。我曾以三個字概括吳為山作品的特點:真、純、樸。他的每一件作品,無論大小,都洋溢出這些特點。我相信,吳為山必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一位偉大的雕塑家。
  • 吳為山寫意雕塑:文心鑄魂
    我立刻就喜歡上了他的多件作品。青銅的「齊白石」,從瘦削的臉孔,到長髯,到許多皺摺的長袍,捕捉了一個矍然獨立的精神。費孝通是國際知名的社會學教授。我曾多次聽過他的課與他的演講。吳為山的「費孝通」比真人似乎更像費孝通:開朗的面貌,幽默的談吐和樂觀的精神都刻畫了出來。「荷蘭女王」是另一件我十分欣賞的作品。通常西方藝術家很難畫中國人面或塑中國人像,反之亦然。吳為山的女王頭像完全跨越了此鴻溝。
  • 雕塑大師吳為山個展「行走的人」亮相關山月美術館
    近日,「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行,展覽展出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先生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吳為山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著名雕塑家,他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也首次提出「寫意雕塑」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其創作風格和理論觀點對當下中國雕塑的發展方向具有引領作用
  • 吳為山:藝術本身也是一種翻譯
    於朦朧天地叩問天意者,於熱鬧現世裹卷人氣者,正如餘秋雨說說,二者相加,才是吳為山。2020年11月4日,筆者有幸第一次近距離對話吳為山。圍繞「用雕塑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他侃侃而談許久,其中還提到一個有趣的話題——「藝術本身也是一種翻譯」。
  • 烏克蘭基輔舉行吳為山雕塑作品揭幕儀式
    人民網基輔12月14日電(記者 譚武軍) 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雕塑家吳為山雕塑作品《心靈之門——塔拉斯·舍甫琴科與杜甫對話》,14日在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市中心的基輔國立大學植物園內揭幕。烏克蘭副總理基裡連科、中國駐烏克蘭大使杜偉、基輔國立大學校長古別爾斯基等嘉賓出席揭幕儀式。吳為山在揭幕儀式上介紹說,作品以兩本書為形式,仿佛兩扇正在打開的門。
  •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堆積成山的雕塑 那就是我的生命軌跡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有一雙柔軟而有力的手。30多年來習慣用右手塑造泥塑的他,右手拇指相較左手異常發達。他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提出「寫意雕塑」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海外閱歷增加了他對西方雕塑藝術的認識,也讓他決心在為時代塑像的道路上,走出中國風格。2006年,《北京日報》的《吳為山雕塑感動觀眾》一文,報導了40多歲的吳為山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文心鑄魂」個展。他回憶:「過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要60歲以上的著名老藝術家的作品才能在圓廳展出,時任中國文聯主席的周巍峙聽說後,就找了當時的中國美術館館長馮遠,說『藝術要有硬槓槓,年齡不該有。
  • 超百件雕塑作品點綴南科大校園 彰顯科學與藝術之美
    (齊白石與達文西超越時空的「對話」)(栩栩如生的「中國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特殊材質構成一個既對立又統一的抽象造型)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與南方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的「科技來自20多個國家的120多件雕塑作品點綴著青蔥校園,為師生構建一處處「精神」棲息之地,展覽將會持續一個多月。(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出席開幕式)科學與藝術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科學是求真的探索實踐,藝術是求美的創造實踐。這場雕塑展覽既是南方科技大學十周年校慶的序幕,也是中國藝術界獻給科學界的一次盛典。
  • 紀念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五四青年節,吳為山雕塑《百年豐碑...
    吳為山不僅是享譽國際的雕塑家,也是中國現代「寫意雕塑」理論的創立者,被國際社會評論為中國雕塑新精神的代表。30 多年來,吳為山創作了500 多尊雕塑,從馬克思、恩格斯到老子、孔子,再到齊白石、達·文西等古今中外先賢大師……每件作品以神塑形,意象萬千,既承載了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厚重,又於每縷塑痕處展露出藝術家詩性的情懷。幾年前,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稱讚其作品「表現了全人類的靈魂」。
  • 惠生集團贊助吳為山雕塑藝術國際巡展聯合國特展
    惠生集團贊助、策劃及執行的「文心鑄魂」 -- 吳為山雕塑藝術國際巡展·聯合國特展圓滿閉幕 上海2012年9月8日電 /美通社/ -- 日前,以「能源服務和高科技產業為核心」的多元化民營企業集團惠生控股(集團)
  • 黃泉福雕塑藝術作品《長壽》捐贈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圖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雕塑藝術作品《長壽》。(主辦方供圖)12月16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雕塑藝術作品《長壽》捐贈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本次捐贈是繼「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之後,北京工藝美術界的又一件盛事。
  • 這些知名雕塑走進南科大,「科技·人文·未來——大學校園雕塑邀請...
    △開幕式現場據了解,此次展覽由南科大與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聯合舉辦,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擔任學術總主持,展覽以「科技·人文·未來」為主題,分為「文化精神」「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美育精神」四個主題,旨在探索雕塑藝術與美育、科技和人文校園之間的多重關係。
  • 展現「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行走的人」關山月美術館開幕
    吳為山現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席,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是繼著名畫家吳冠中之後當選為該院通訊院士的第二位中國藝術家。吳為山作品在世界多國展覽並被重要博物館收藏。韓國建有「吳為山雕塑公園」,南京博物院建有「吳為山雕塑館」。
  • 「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
    孔子、老子、屈原、馬克思、李白……一件件靈性飛舞震撼心靈的雕塑矗立在蓮花山腳下的關山月美術館。  「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於11月12日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著名雕塑家吳為山的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  吳為山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國傳統文化為人生命題。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訪談
    他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藝術創作,以大量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力的作品及其理論,構建了可與國際對話的現代寫意雕塑體系。作為中國美術館館長,他帶著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和自信,積極組織中國美術家作品陸續進入國際展覽,大力推進當代中國藝術參與國際交流,以藝術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東方與西方,毫無疑問,吳為山在藝術領域找到了最佳結合點。吳為山有很多身份。
  • 六度高考的他,雕塑蜚聲國際,更是中國美術館1號服務員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有一雙柔軟而有力的手。30多年來習慣用右手塑造泥塑的他,右手拇指相較左手異常發達。他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提出「寫意雕塑」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一位90多歲的美籍德裔藝術家勸吳為山,「美國是商業社會,真正的藝術在中國。」就這樣,吳為山毅然選擇回到了祖國。在這片培養了他的大地上,有太多讓他魂牽夢繞、等待他取材創作的精神寶庫。海外閱歷增加了他對西方雕塑藝術的認識,也讓他決心在為時代塑像的道路上,走出中國風格。
  • 世界上有名的雕塑城,長春世界雕塑公園,現代城市的雕塑公園
    ,促進了長春「中國雕塑城」的流行,羅丹的作品只有70多釐米高,然後法國人把它們放大了三倍,做成模具進行有限的鑄造,所以公認原模鑄造的作品是真品,世界上只有幾十部原著,長春是中國唯一的原著。從館外的幾部作品來看,充滿力量的運動是美的,逼真的姿勢和表情能讓觀眾一目了然,通過青銅材料的呈現,有一種歷史感,加上作品的名字,可以讓大眾深入了解,然後,隨著公園的導遊,我來到了——嵩山韓榮非洲藝術收藏館,該館位於長春世界雕塑公園東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師何京堂先生設計,建築面積5640平方米,博物館設有「藝術非洲」、「迷人非洲
  • 中央電視臺雕塑大賽頒獎儀式在中央電視臺新臺址舉行
    中央電視臺臺長胡佔凡,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院長、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以及中央電視臺各級領導和藝術界的嘉賓百餘人出席頒獎儀式。   中央電視臺總編輯羅明在頒獎儀式上致辭中央電視臺總編輯羅明在頒獎儀式致辭中表示,本屆雕塑大賽的獲獎作品具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講述中國故事,體現時代精神。
  • 吳為山作品展覽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辦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軒慧 通訊員劉樂文攝影報導)昨日,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由深圳市政府主辦,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協辦、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支持的「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展覽至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