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愚蠢的家庭教育:家裡總有一個在「拆臺」的豬隊友

2020-12-23 騰訊網

前幾天帶孩子回姥姥家,吃飯的時候,孩子看到飯菜上桌拿起一個饅頭往嘴裡塞,我用筷子輕輕打了一下他的手說:「忘記飯前便後要幹什麼了?」

孩子愣了一下,笑著放下饅頭不好意思地說:「我忘記了」,孩子正在起身去洗手時,我媽卻一把把孩子按下說:「沒事沒事,手又不髒,就這樣吃吧,孩子肯定是餓了。」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很多人都遭遇過家人這種不過腦就插嘴的經歷,面對這種「拆臺式教育」,我們該怎麼辦呢

01

相互「拆臺」的教育最愚蠢

上周約閨蜜一起逛街,一見面閨蜜就衝我吐槽:「我快要被我家的『豬隊友』逼瘋了!」

原來,自從閨蜜家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之後,閨蜜負責管教孩子、監督孩子的學習,而老公則總是在閨蜜管教孩子的時候在旁邊「拆臺」。

閨蜜安排孩子在家寫作業自己出去買菜,剛走出家門,就聽到屋子裡老公興奮地喊:「兒子,你媽出去了,來一起玩一會兒遊戲」,而以往閨蜜走進家門之前,孩子必定是規規矩矩地坐在桌前寫作業,但是拿起孩子的作業本一看,才剛剛開始。

孩子字寫得不好閨蜜讓孩子重新寫,老公在旁邊說:「剛上小學要求這麼嚴格幹什麼,孩子的字嘛長大了自然就寫好了,我們小時候都沒練過字,現在誰的字寫得別人看不懂了?」

類似的種種情況太多,閨蜜已經實在無力吐槽。她說自己並不是要堅持自己全對,她不止一次的跟孩子老公溝通:如果我們有分歧,不要當面吵,等孩子睡了,關起門來,咱倆心平氣和好好說。可是收效甚微。

像閨蜜老公這種「拆臺式教育」的家庭成員,相信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都知道,家庭成員不能統一教育思想,一方面有可能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該聽誰的,另一方面如果一方溺愛孩子,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一有不滿就向溺愛他的那一方求助,從而給孩子的正確成長造成阻礙

非但如此,還有國外學者指出:「父母之間在教育手段上的意見分歧,會促使孩子產生不法行為。」為什麼孩子會產生不法行為?

「當父母發生意見分歧時,孩子便面臨選擇的問題,要麼支持父親,要麼贊成母親。有的孩子為了既不得罪父親,又不傷害母親,就曲意奉承,從中周旋

這就給孩子造成見風使舵的機會,無形中發展了善機變、投機經營、虛偽、撤謊的不良品質。當這種不良品質繼續發展,並帶到社會上去時,就容易產生不法行為,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據對168名違法犯罪青少年調查,其犯罪原因與父母教育意見分歧有關的有23人,佔11.3%。可見,父母的教養分歧帶給子女的負面影響是有多麼深遠。

02

家庭教育要遵循「手錶定律」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曾被人稱為「史上最不靠譜的總統」,可是當年總統競選,第二場總統大選辯論最後一個提問,觀眾要求希拉蕊和川普相互說出對方一個優點時,希拉蕊說,川普的孩子們都很棒,這是川普最值得別人尊敬的地方。

川普是美國房地產大亨,他的五個子女含著金鑰匙出生,卻完全沒有所謂富二代的毛病,個個成績優秀、品行優異。

關於教育孩子這方面,川普永遠和妻子保持統一戰線,川普妻子曾說:「如果我對孩子們說『不』,他們會去找自己的爸爸:『爸爸,我們能得到這個嗎?』川普會問:『你們媽媽怎麼說?』孩子們會告訴他:『媽媽不同意』,川普就會告訴孩子們他也不同意。」

心理學上有一個定律叫作「手錶定律」,它是指擁有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幫人更準確的判斷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時間的判斷

手錶定律所指的另一層含義在於,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否則那個人的行為將陷於混亂

對於家庭教育也是一樣,如果家庭中有兩個家長教育意見不同,在教育前期可以相互借鑑,協商好輪流行使各自的教育方法,以此來對比看誰的方面更合適。

但是,如果一旦達成共識確定一種教育方案,那麼家庭成員就儘量按照確定好的方案來執行,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相互拆臺,否則孩子很快就能辨別出哪一方的意見對自己更有利,站在哪一方的陣營,等著兩個家長「內鬥」,他就坐收漁翁之利。

其實即便是意見不同的家長,內心肯定都是希望為了孩子好,只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所不同,此時的家長必須要明白自己教育的初衷是什麼,千萬不要為了維護自己在家庭中的主權,或者為了「置氣」而堅持己見。

03

認清家庭教育的真諦

似乎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自己教訓孩子再狠都可以眼睛不眨,一看到別人教訓孩子自己就受不了了,如果是這樣的心理,那麼在家庭教育中自己就要主動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可是需知,家庭和睦永遠比意見本身更重要。

可是,爭吵中的兩個人,很容易從爭吵的這件事中延伸出很多生活中的小矛盾,於是小吵吵著吵著就會變成大吵,大吵時就難免會造成互相攻擊。

此時的兩人也許都沒有意識到,比起懲罰孩子的傷害,兩個人的戰火也許更讓孩子覺得更難過。

01

家庭成員要懂得溝通,相互尊重

有的家庭提倡讓孩子自由成長,有的家庭贊同棍棒式育兒,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原生家庭長大,也秉承著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

從小接受的理念很難一下子轉變過來,所以如果分歧較大,一方想讓另一方轉變思想估計一時半會不太現實。有了分歧不可怕,可怕的是每個人都堅持己見無法溝通。

夫妻之間要相互尊重,也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緒,要明白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教育孩子是件勞累的事情,有人願意去承擔這件事,家庭其他成員要能夠理解並支持,採取誰負責誰處理的原則,其他人不參與、不評判,如果覺得做得不對,事後再單獨討論利弊

02

懂得在孩子面前維護家人的形象

有的家庭提倡「有的扮紅臉,有人扮黑臉」的教育方式,比如媽媽在批評孩子之後,爸爸又在孩子面前說:「你別往心裡去啊,你媽就那個臭脾氣。我也跟你媽說過讓他不要罵你,她就是不聽。」

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要不得,總是在孩子面前說這樣的話,就會讓孩子對媽媽產生厭煩和排斥,那麼久而久之就損害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尊嚴,孩子也不會再尊重媽媽

幼教專家趙秀朵曾說,如果夫妻教子觀點不一,會讓孩子分不清正誤,不利於他美好品德的培養。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而「家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的基礎上,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維護家庭的和睦,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貶損,只有這樣才能收穫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而這一點比成績好更重要。

在你的家裡,有發生過這樣「相互拆臺」的教育案例嗎?你是如何應對的呢?大家來聊一聊吧~

相關焦點

  • 家有一個總「拆臺」的豬隊友怎麼辦
    01、相互「拆臺」的教育最愚蠢上周約閨蜜一起逛街,一見面閨蜜就衝我喊道:「你終於有時間陪我逛逛了,再不出來透透氣我都要瘋了!」原來,自從閨蜜家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之後,閨蜜負責管教孩子、監督孩子的學習,而老公則總是在閨蜜管教孩子的時候在旁邊「拆臺」。
  • 教育裡的「豬隊友」
    家裡有一位不願分攤家務,鮮少照顧孩子的豬隊友,長期單打獨鬥,身心俱疲的爸爸或媽媽們,你心累嗎?育兒路上整死隊友的行為,也歷經了許多變化。常見的育兒豬隊友,有以下幾種: 一、喪偶式育兒:在家不在家,有他沒他都沒差有些人當了爸媽,好像給錢就完事了。照顧孩子穿衣服、吃飯、睡覺,等等需要親力親為的事情,他們一概不管,好像只要花了錢,伴侶就應該拿錢辦事,乖乖扮演孩子的褓母。但現代小家庭多是雙薪家庭,夫妻兩人都有工作。
  • 有一個豬一樣的隊友是怎樣的體驗?
    答|百度派 @陌上花開有一個豬一樣的隊友是怎樣的體驗?額,有一個豬一樣的隊友,也是沒誰了,這種情況,其實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我會有一種衝動,想要掐死她來著。有一個像豬一樣的隊友,我肯定會咬牙切齒地仰天大喊,上帝啊,您又派一個逗逼來考驗我了,是不是啊!事情是這樣的:之前呢,學校裡舉辦了一個文體活動,什麼項目的都有,五花八門,新鮮奇異,是我從沒見過的,新穎的很呢。其中,有一個叫做解繩索的項目,也是一個遊戲來的,對此,我表示非常好奇,拉著我的小夥伴踴躍參加了。
  • 最糟糕的教育方式:夫妻當面「拆臺」,孩子頂嘴罵我「母老虎」
    允許你有不同的觀點,我們商量,但絕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撕我」。因為,我認為,父母互相「拆臺式」的教育是最失敗的教育,後患無窮。父母當面拆臺,真的好嗎?父母相互拆臺,當孩子的面吵鬧不休,會養出一個「兩面派」的孩子。
  • 如何成為一個主角身邊好的「豬隊友」,論一個豬隊友的自我修養
    在一部動漫中,要想讓故事人物更加豐滿,就不可能只有主角一個人在那唱獨角戲。配角、反派、路人一個都不能少,今天吐槽君就給大家講講論一個「豬隊友」的自我修養,如何成功的坑死主角。如果對手要用刀捅你,那就讓他捅唄,反正怎麼讓隊友難受怎麼來。不過不用擔心怎麼zuo都會有人來救你的。總之就放開膀子當豬隊友就行了。噹噹小黃毛,讓主角後宮失火要想坑主角,單方面的肉體蹂躪是不夠的。必須雙管齊下從心理物理多方面進行無死角多方位打擊。那麼當「黃毛」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 你遇到過哪些老公充當了「豬隊友」的時刻?
    尤其當老公是個「豬隊友」的時候。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沒有最崩潰,只有更崩潰!我對此深有體會。記得沒娃前,老公在我心中的形象勉強算完美吧,但有了娃以後,呵呵——他已然成了我育兒路上的絆腳石!白天保姆帶娃,晚上回家後,基本就我一人帶了。老公也很忙,他忙著遊戲開黑啊。
  • 一個家庭裡,不怕婆婆是「神對手」,就怕老公是「豬隊友」
    前些日子聽小茜吐槽:「遇上個豬隊友的老公,簡直能分分鐘氣死人。」小茜把老公比作豬隊友,其實一點也不冤枉。這兩人結婚差不多已有七年,孕育一個孩子,感情很要好,但就是因為這個豬隊友,小茜和公婆的關係鬧得很不好。
  • 街機遊戲老玩家被坑的最慘的瞬間,有一個豬隊友是種怎樣的體驗?
    對於玩家們來說,平常我們最怕遇到的就是那些「豬隊友」了,不僅不聽指揮,還經常做出一些「白給」舉動,進而葬送好局。 不過,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說,如果不是太過影響遊戲體驗的「豬隊友」操作,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激起太大的怒火的,那麼究竟哪些「豬隊友」操作才有機會演變成「真人快打」呢?
  • 家裡有個「豬隊友」怎麼辦?聰明媽媽有智慧,帶動孩他爸承擔責任
    前天朋友吐槽自己現在的生活,帶娃好累,還有更累的是豬隊友的不作為。孩子哭鬧,他一句「你是孩兒媽,你快哄哄啊」。孩子半夜哇哇大哭,抱著孩子怎麼哄都哄不好,豬隊友的鼾聲如雷,人家照樣睡。她說抱著孩子,看著床上的睡神,真的氣不打一處來,心想你不管孩子,我也不管了,孩子愛哭就讓哭吧,也只是心裡想想,孩子還得繼續哄。
  • 糟糕的婆媳關係背後,都有一個「豬隊友」!
    我有沒有聽錯?關係到寶寶健康的事情,居然讓媳婦讓著婆婆?果然,每一個婆媳矛盾的背後,都有一個愛和稀泥的豬隊友!其實有些事情很容易解決,只是豬隊友在碰到婆媳矛盾的時候,只會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地「裝聾作啞」,選擇逃避,才會讓婆媳關係越來越糟糕。
  • 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豬隊友」英文怎麼說?可不是pig mate
    但也總是會有那麼一兩個實力坑爹的隊友,總是在你們將要完成某事時,來個漂亮的一擊,讓你敗得一塌糊塗。這在網絡上,將他們叫做豬隊友。都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其實大白覺得拋開大眾輿論不說,豬豬還是蠻可愛的,哈哈~好了,我們下面就進入主題,來看看"豬隊友"用英文怎麼說吧!
  • 當婚姻中碰到了一個豬隊友
    一旦結了婚,生了娃,你才知道自己精挑細選的那個,到底是最佳拍檔,還是豬隊友。一場冠狀病毒把每一對夫妻,不管情願不情願,都禁足在家。甚至有些地方規定,每家每戶每天只能出去一個人,一天只能出去一次,重點來了——而且只能男丁外出。
  • 甄嬛傳:淳兒說了一句話,甄嬛被狠狠打臉,有一個豬隊友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後宮之中有心機有手段才能生存長久。確實,那個時代地位和權力代表一切。沒有地位,女人就只有等死的份,日子是絕對不好過的。在後宮中,女人之間的爭鬥一點都不比朝廷上男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好得了多少。每個人都是在刀尖上討生活。
  • 淺談《海賊王》尾田大神有違常理的設定,為什麼總有這麼多豬隊友
    不過關於夏洛特·布蕾豬隊友操作這件事我就不得不說道說道了!夏洛特·布蕾在被貝克慕斯脅迫幫助路飛逃出鏡世界後,就被夏洛特家族解救了下來!作為鏡世界中路飛擊敗卡二的見證者之一,夏洛特·布蕾再被解救後做出了一個小編非常不能理解的行為,那就是把路飛擊敗卡二的事情用全島嶼都能聽到的聲音「喊」了出來!
  • 只要有這些特點的球員都會被拒絕,隊友:你是豬嗎
    當我們玩王者榮耀時,大多數玩家被稱為豬的隊友!事實上在每天的排名過程中,我不知道我能得到什麼英雄,尤其是我在五樓的時候(白金以下的除外)!在五樓很難買到你最喜歡的英雄,我經常被迫玩輔助坦克和其他東西,然後我的隊友說:「豬隊友帶不動!」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次我的隊友會不喜歡,比如以下原因!明顯意識差!
  • 工作中遇到豬隊友,怎麼辦?緊抓4個字,避免豬隊友讓你掉進坑裡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工作上遇到豬隊友,不但不會幫忙,還經常給你拖後腿,每個公司都有豬隊友,如果不幸碰上了,到底該怎麼辦呢?開篇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開車過十字路口的故事,假設你在路上開車,碰到一個黃燈快要變紅燈,大部分人就會老老實實的在路口停下來,可是,總有那麼一兩個人要搶最後那0.1秒,他就不希望自己是第1個被紅燈攔下來的。還有那麼一些人,雖然他停下來了,但是心裡總歸是不舒服,看到紅燈變黃燈,所以會馬上加速衝出去。
  • 「豬隊友」英文怎麼說?
    一般人都說不怕神bai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可想而知,隊伍中有哪一個掉鏈子的人是多麼難受!
  • 東北振興,最怕「豬一樣的隊友」
    嚴格講,政府,軍隊在管理中是要嚴格遵守「三公」原則的,否則一旦在一個大集體中出現幫派文化,圈子文化,那麼一定會增加集體內耗,消減執行效率,最終內部瓦解。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迭,軍事上遭遇的反間計等,都有集團管理中「三公」原則失敗的前提。今天網上一篇帖子討論東北如何振興的問題,很多人解釋為制度低效,缺失,還是要重建東北管理制度。
  • 跟「豬隊友」做同事,讓我少活十年
    形形色色的同事中,總有一款讓你心塞。 可能是啥活兒都能推的「老油條」,可能是啥事兒都能八卦的「事兒媽」,但他們的戰鬥力加起來,都鬥不過傳說中的「豬隊友」。
  • 媽媽帶娃累成狗,孩子他爹甩甩手,爸爸到底是好幫手還是豬隊友?
    大家好,我是來自珠海的家庭教育專家蘇主任,實時分享實用又易懂的家庭教育方法給大家。如果你也在育兒過程中感覺到困惑或者挑戰,那麼請一定要關注我,「蘇主任Talk」讓你輕鬆育兒,孩子成長健康又快樂! 蘇主任在和很多媽媽進行諮詢的時候都會聽到她們說,孩子的爸爸基本上都是不帶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