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個總「拆臺」的豬隊友怎麼辦

2020-12-17 陪寶寶寫日記

前幾天帶孩子回姥姥家,吃飯的時候,孩子看到飯菜上桌拿起一個饅頭往嘴裡塞,我用筷子輕輕打了一下他的手說:「忘記飯前便後要幹什麼了?」孩子愣了一下,笑著放下饅頭不好意思地說:「我忘記了」,孩子正在起身去洗手時,我媽卻一把把孩子按下說:「沒事沒事,手又不髒,就這樣吃吧,孩子肯定是餓了。」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很多人都遭遇過家人這種不過腦就插嘴的經歷,面對這種「拆臺式教育」,我們該怎麼辦呢?

01、相互「拆臺」的教育最愚蠢

上周約閨蜜一起逛街,一見面閨蜜就衝我喊道:「你終於有時間陪我逛逛了,再不出來透透氣我都要瘋了!」

原來,自從閨蜜家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之後,閨蜜負責管教孩子、監督孩子的學習,而老公則總是在閨蜜管教孩子的時候在旁邊「拆臺」。

閨蜜安排孩子在家寫作業自己出去買菜,剛走出家門,就聽到屋子裡老公興奮地喊:「兒子,你媽出去了,來一起玩一會兒遊戲」,而以往閨蜜走進家門之前,孩子必定是規規矩矩地坐在桌前寫作業,但是拿起孩子的作業本一看,才剛剛開始。

讓孩子練鋼琴,規定時間一個小時,老公一會兒給孩子端水,一會兒問孩子上不上廁所,一會兒又問孩子指頭疼不疼。

孩子字寫得不好閨蜜讓孩子重新寫,老公在旁邊說:「剛上小學要求這麼嚴格幹什麼,孩子的字嘛長大了自然就寫好了,我們小時候都沒練過字,現在誰的字寫得別人看不懂了?」

孩子犯了錯,閨蜜按照規定罰孩子繞著小區跑三圈,老公在旁邊說:「三圈太多了,跑一圈就可以了。」閨蜜懶得理他,堅持帶著孩子跑了三圈,回到家孩子喊著腿疼,老公衝她大吼:「我說少跑一會兒吧你不聽,你看孩子腿都疼了,萬一跑傷了怎麼辦?」結果自然是兩個人一頓爭吵。

類似的種種情況太多,閨蜜已經實在無力吐槽。她說自己並不是要堅持自己全對,她不止一次的跟孩子老公溝通:如果我們有分歧,不要當面吵,等孩子睡了,關起門來,咱倆心平氣和好好說。可是收效甚微。

像閨蜜老公這種「拆臺式教育」的家庭成員,相信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都知道,家庭成員不能統一教育思想,一方面有可能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該聽誰的,另一方面如果一方溺愛孩子,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一有不滿就向溺愛他的那一方求助,從而給孩子的正確成長造成阻礙。

非但如此,還有國外學者指出:「父母之間在教育手段上的意見分歧,會促使孩子產生不法行為。」為什麼孩子會產生不法行為?

「當父母發生意見分歧時,孩子便面臨選擇的問題,要麼支持父親,要麼贊成母親。有的孩子為了既不得罪父親,又不傷害母親,就曲意奉承,從中周旋。這就給孩子造成見風使舵的機會,無形中發展了善機變、投機經營、虛偽、撤謊的不良品質。當這種不良品質繼續發展,並帶到社會上去時,就容易產生不法行為,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據對168名違法犯罪青少年調查,其犯罪原因與父母教育意見分歧有關的有23人,佔11.3%。可見,父母的教養分歧帶給子女的負面影響是有多麼深遠。

02、家庭教育要遵循「手錶定律」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曾被人稱為「史上最不先靠譜的總統」,可是當年總統競選,第二場總統大選辯論最後一個提問,觀眾要求希拉蕊和川普相互說出對方一個優點時,希拉蕊說,川普的孩子們都很棒,這是川普最值得別人尊敬的地方。

川普是美國房地產大亨,他的五個子女含著金鑰匙出生,卻完全沒有所謂富二代的毛病,個個成績優秀、品行無可挑剔。

關於教育孩子這方面,川普永遠站在妻子這一方。川普妻子曾說:「如果我對孩子們說『不』,他們會去找自己的爸爸:『爸爸,我們能得到這個嗎?』川普會問:『你們媽媽怎麼說?』孩子們會告訴他:『媽媽不同意』,川普就會告訴孩子們他也不同意。」

心理學上有一個定律叫作「手錶定律」,它是指擁有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幫人更準確的判斷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時間的判斷。手錶定律所指的另一層含義在於,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否則那個人的行為將陷於混亂。

在企業管理裡,一個組織不可能出臺兩個相互矛盾的標準,除非他是處於制度標準的制定前期,還在徵求意見的階段,就像拿出兩塊表比較一下需要驗證哪一塊表的時間更準確,制度標準也需要比較驗證看是否合理準確實用,最後留下的一定是一套制度或標準。

對於家庭教育也是一樣,如果家庭中有兩個家長教育意見不同,在教育前期可以相互借鑑,協商好輪流行使各自的教育方法,以此來對比看誰的方面更合適。但是一旦達成共識確定一種教育方案,那麼家庭成員就儘量按照確定好的方案來執行,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相互拆臺,否則孩子很快就能辨別出哪一方的意見對自己更有利,站在哪一方的陣營,等著兩個家長「內鬥」,他就坐收漁翁之利。

其實即便是意見不同的家長,內心肯定都是希望為了孩子好,只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所不同,此時的家長必須要明白自己教育的初衷是什麼,千萬不要為了維護自己在家庭中的主權,或者為了「置氣」而堅持己見。

03、認清家庭教育的真諦

記得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有個媽媽就問我們:「你們能同意幼兒園老師體罰孩子嗎?」有個媽媽說:「偶爾打一下手我可以接受,但體罰我接受不了,我自己的孩子自己打可以,別人打不行,我會心疼的。」

似乎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自己教訓孩子再狠都可以眼睛不眨,一看到別人教訓孩子自己就受不了了,如果是這樣的心理,那麼在家庭教育中自己就要主動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可是需知,家庭和睦永遠比意見本身更重要。

(一)、一定要認清家庭教育的真相

就拿開頭閨蜜家的孩子一樣,孩子犯了錯,閨蜜按事先說好的懲罰方式讓孩子圍著小區跑三圈,結果爸爸心疼孩子跟媽媽吵了一架。孩子受到懲罰也許不會覺得有什麼,而且三圈也是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自己家孩子閨蜜自然也是心疼的,怎麼會明知不能承受故意為之呢?

可是,爭吵中的兩個人,很容易從爭吵的這件事中延伸出很多生活中的小矛盾,於是小吵吵著吵著就會變成大吵,大吵時就難免會造成互相攻擊。

此時的兩人也許都沒有意識到,比起懲罰孩子的傷害,兩個人的戰火也許更讓孩子覺得更難過。

(二)、家庭成員要懂得溝通,相互尊重

有的家庭提倡讓孩子自由成長,有的家庭贊同棍棒式育兒,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原生家庭長大,也秉承著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從小接受的理念很難一下子轉變過來,所以如果分歧較大,一方想讓另一方轉變思想估計一時半會不太現實。有了分歧不可怕,可怕的是每個人都堅持己見無法溝通。

夫妻之間要相互尊重,也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緒,要明白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教育孩子是件勞累的事情,有人願意去承擔這件事,家庭其他成員要能夠理解並支持,採取誰負責誰處理的原則,其他人不參與、不評判,如果覺得做得不對,事後再單獨討論利弊。

(三)、懂得在孩子維護家人的形象

有的家庭提倡「有的扮紅臉,有人扮黑臉」的教育方式,比如媽媽在批評孩子之後,爸爸又在孩子面前說:「你別往心裡去啊,你媽就那個臭脾氣。我也跟你媽說過讓他不要罵你,她就是不聽。」

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要不得,總是在孩子面前說這樣的話,就會讓孩子對媽媽產生厭煩和排斥,那麼久而久之就損害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尊嚴,孩子也不會再尊重媽媽。

幼教專家趙秀朵曾說,如果夫妻教子觀點不一,會讓孩子分不清正誤,不利於他美好品德的培養。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而「家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的基礎上,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維護家庭的和睦,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貶損,只有這樣才能收穫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而這一點比成績好更重要。

相關焦點

  • 最愚蠢的家庭教育:家裡總有一個在「拆臺」的豬隊友
    前幾天帶孩子回姥姥家,吃飯的時候,孩子看到飯菜上桌拿起一個饅頭往嘴裡塞,我用筷子輕輕打了一下他的手說:「忘記飯前便後要幹什麼了?」
  • 工作中遇到豬隊友,怎麼辦?緊抓4個字,避免豬隊友讓你掉進坑裡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工作上遇到豬隊友,不但不會幫忙,還經常給你拖後腿,每個公司都有豬隊友,如果不幸碰上了,到底該怎麼辦呢?開篇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開車過十字路口的故事,假設你在路上開車,碰到一個黃燈快要變紅燈,大部分人就會老老實實的在路口停下來,可是,總有那麼一兩個人要搶最後那0.1秒,他就不希望自己是第1個被紅燈攔下來的。還有那麼一些人,雖然他停下來了,但是心裡總歸是不舒服,看到紅燈變黃燈,所以會馬上加速衝出去。
  • 工作上遇到豬隊友,應該怎麼辦?
    職場上最怕豬隊友,不能幫忙還不說,經常還會拖後腿。如果不幸碰上了,應該怎麼辦?豬隊友分兩種:真豬和假豬。真豬,是真的不會或者不懂,他拖後腿不是故意為之,而是能力和經驗所限。職場新人,或就是不開竅的主,都可能拽著你大腿,你得可勁拎著褲衩保衛自己……新警察還好辦,你是老油條,他偶爾犯個錯,也別太惱火,不知者不怪,誰剛出來混的時候就會九陽神功啊,多體諒,該教就教,重複犯,該訓就訓。
  • 育兒路上碰到「豬隊友」怎麼辦
    雖然是明星家的小打小鬧,卻也像極了我們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相處已是修行,而修行路上卻還帶著個「豬隊友」,著實有些艱辛。而這份艱辛背後,我們有沒有想過最受傷害的又是誰呢?因此,當面對意見不一致,甚至不常出現一出現就幫倒忙的「豬隊友」,該怎麼辦呢?
  • 有一個豬一樣的隊友是怎樣的體驗?
    答|百度派 @陌上花開有一個豬一樣的隊友是怎樣的體驗?額,有一個豬一樣的隊友,也是沒誰了,這種情況,其實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我會有一種衝動,想要掐死她來著。有一個像豬一樣的隊友,我肯定會咬牙切齒地仰天大喊,上帝啊,您又派一個逗逼來考驗我了,是不是啊!事情是這樣的:之前呢,學校裡舉辦了一個文體活動,什麼項目的都有,五花八門,新鮮奇異,是我從沒見過的,新穎的很呢。其中,有一個叫做解繩索的項目,也是一個遊戲來的,對此,我表示非常好奇,拉著我的小夥伴踴躍參加了。
  • 職場中,碰到了像豬一樣的隊友,你該怎麼辦?
    我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什麼意思呢?就說有神一樣的對手,不可怕。你輸了心裡不憋屈。輸給神了說出也不丟人。幾乎哪個公司都會有那麼一兩個笨蛋。只是有的人隱藏得較深你看不出來,我相信了很多朋友都遇見過,這也是職場上的一大痛點。咱們就來分析一下,你在職場上碰到豬一樣隊友,你該怎麼辦?有的人說她碰到笨蛋我就繞著走,珍惜生命,遠離笨蛋,不就沒事了。生活中的笨蛋你也可以這麼幹,可是職場上的笨蛋呢?
  • 糟糕的婆媳關係背後,都有一個「豬隊友」!
    我有沒有聽錯?關係到寶寶健康的事情,居然讓媳婦讓著婆婆?果然,每一個婆媳矛盾的背後,都有一個愛和稀泥的豬隊友!其實有些事情很容易解決,只是豬隊友在碰到婆媳矛盾的時候,只會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地「裝聾作啞」,選擇逃避,才會讓婆媳關係越來越糟糕。
  • 吃雞:遇到「豬一樣」的隊友怎麼辦?最後一個,遇到還是退遊吧!
    「豬隊友」這個詞語是從LOL遊戲中興起的,用來比喻那些隊友像豬一樣沒腦子,帶有很強的嘲諷性,但並沒有過多的侮辱意味。刺激戰場作為一款需要團隊協作的遊戲,自然是少不了很多奇葩隊友,今天咱們就一起討論下自己都遇到過哪些「豬隊友」。
  • 如何成為一個主角身邊好的「豬隊友」,論一個豬隊友的自我修養
    在一部動漫中,要想讓故事人物更加豐滿,就不可能只有主角一個人在那唱獨角戲。配角、反派、路人一個都不能少,今天吐槽君就給大家講講論一個「豬隊友」的自我修養,如何成功的坑死主角。身負重任、毫無自知之明這個比較好懂,首先自己本身就得是一個重要人物,然後有著一堆人豁著性命也要救你。這個時候要當好豬隊友的關鍵就是一定得聖母,一定得夠低能。典型人物男性莫過於唐僧,女性莫過於城戶紗織。總之怎麼蠢怎麼來,怎麼讓隊友難受怎麼來,對手要是要抓你那就讓他抓唄。
  • 教育裡的「豬隊友」
    家裡有一位不願分攤家務,鮮少照顧孩子的豬隊友,長期單打獨鬥,身心俱疲的爸爸或媽媽們,你心累嗎?育兒路上整死隊友的行為,也歷經了許多變化。常見的育兒豬隊友,有以下幾種: 一、喪偶式育兒:在家不在家,有他沒他都沒差有些人當了爸媽,好像給錢就完事了。照顧孩子穿衣服、吃飯、睡覺,等等需要親力親為的事情,他們一概不管,好像只要花了錢,伴侶就應該拿錢辦事,乖乖扮演孩子的褓母。但現代小家庭多是雙薪家庭,夫妻兩人都有工作。
  • 做好這幾點,不做別人眼中的「豬隊友」
    「豬隊友」一詞百度百科顯示最早來自團隊合作遊戲,指像豬一樣蠢的隊友,引申為總是拖隊伍後腿、出賣隊友、坑害隊友的人。職場中,人員素質、社會閱歷、工作能力各有不同,於是難免你也會遇到豬一樣的隊友。他不一定是蠢,但他真的是態度不端正、懶惰、不用心。「豬隊友」一般幫不上大忙,有時甚至還會幫倒忙。
  • 甄嬛傳:淳兒說了一句話,甄嬛被狠狠打臉,有一個豬隊友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後宮之中有心機有手段才能生存長久。確實,那個時代地位和權力代表一切。沒有地位,女人就只有等死的份,日子是絕對不好過的。在後宮中,女人之間的爭鬥一點都不比朝廷上男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好得了多少。每個人都是在刀尖上討生活。
  • 你遇到過哪些老公充當了「豬隊友」的時刻?
    尤其當老公是個「豬隊友」的時候。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沒有最崩潰,只有更崩潰!我對此深有體會。記得沒娃前,老公在我心中的形象勉強算完美吧,但有了娃以後,呵呵——他已然成了我育兒路上的絆腳石!白天保姆帶娃,晚上回家後,基本就我一人帶了。老公也很忙,他忙著遊戲開黑啊。
  • 當另一半正是難以改變的豬隊友時,該怎麼辦?
    這些憂心的家長,最後總會問我:「老師,他/她都不願意改變,怎麼辦?」不僅夫妻關係常因孩子教養問題而惡化,看到另一半從此退出孩子的教養,更是心寒不已。來上課的家長都是有著成長意願的,但另一半卻怎麼推也推不動,甚至總是扯後腿,可說是十足的豬隊友。
  • 職場遭遇豬隊友,如何防止拖後腿?
    新手豬你是老家雀,老闆塞了一個小菜雞讓你帶,新人很笨,你該怎麼辦?如果你戴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有色眼鏡,新人在你眼裡必然個頂個的豬。渴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胸懷,更是彼此成就。一個人知識體系的升華,有三種方式:一,講課;二,寫書;三,收徒。如果帶不了新人,就建不了團隊,你永遠是一個優秀的兵,而不是一個有為的將。
  • 家裡有個「豬隊友」怎麼辦?聰明媽媽有智慧,帶動孩他爸承擔責任
    前天朋友吐槽自己現在的生活,帶娃好累,還有更累的是豬隊友的不作為。孩子哭鬧,他一句「你是孩兒媽,你快哄哄啊」。孩子半夜哇哇大哭,抱著孩子怎麼哄都哄不好,豬隊友的鼾聲如雷,人家照樣睡。她說抱著孩子,看著床上的睡神,真的氣不打一處來,心想你不管孩子,我也不管了,孩子愛哭就讓哭吧,也只是心裡想想,孩子還得繼續哄。
  • 《有翡》裡,趙麗穎遇到的豬隊友,你也可能會遇到
    熱播劇《有翡》裡,女主角的表哥李晟,一心想證明自己的能力,衝動地獨自行動,不僅自己受傷,還連累了其他人,讓觀眾直呼他為「豬隊友」。 其實在職場上,我們也會遇到這種「豬隊友」,能力一般又自大,做事容易衝動,輕易對合作方做出難以完成的承諾,讓團隊造成巨大的損失。
  • 「豬隊友」英文怎麼說?
    一般人都說不怕神bai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可想而知,隊伍中有哪一個掉鏈子的人是多麼難受!
  • 「豬隊友」 愛或者不愛,就在那裡
    在一個團隊之中,領導者和骨幹一般是應該達到有機思維層次的,而輔助人員較多地是線性思維。當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景下,在有機思維和線性思維的細節上也會有層次不同的情況。當高一級的人,實在無法忍受低一級的思維方式、對交流障礙怒不可遏的時候,就會把那些思維方式相對簡單的人稱為「豬隊友」。
  • 搞笑漫畫: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
    搞笑漫畫: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一天,這阿新跟自己的好友吳羽一起正走在教學樓的走廊上的時候,碰見了女神跟她的閨蜜在聊天,原本做著懶散姿勢的他一下子就警惕了起來那是因為他看到了女神,非常非常緊張,他拉著吳羽的衣角說:怎麼辦,怎麼辦?Tina就在我們前面,怎麼辦?我現在心裡好緊張啊!要是等會表現不好給她留下壞印象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