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赴臺大陸學生遇就業困惑:畢業不能留臺工作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兩年前,首批赴臺進入各大專院校就讀的大陸學生,迎來了「畢業季」,今年,共有173位學生畢業。他們擁有在臺學習的經驗,他們是兩岸溝通的新橋梁。但是,他們在臺灣求學的經歷是不是真的具有優勢?令大陸學生求學受阻的「三限六不」依舊沒有在他們畢業時得到解禁。讓人不禁思考:他們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赴臺篇

  初到臺灣常被問

  北京有地鐵嗎?

  2011年,首批來自祖國大陸的928名學生來到臺灣高校學習,這場「破冰」之旅後,越來越多大陸學生緊隨其後,求學臺灣。因為是首屆陸生,這批臺灣人眼中的「新新人類」,也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眼光,他們不經意間被貼上「破冰者」的標籤,但在求學過程中,他們並沒有刻意標榜自己的身份,因為文筆犀利、觀點獨到,以異鄉人的身份描繪了他們眼中的臺灣,如今臺灣的很多書商都很樂意為大陸學生出書。

  「你為什麼來臺灣讀書?」首屆大陸學生來到臺灣後,往往都會最先迎來這第一個問題。每位陸生的回答或許不一。淡江大學大二的大陸學生蔡博藝說,來臺灣的大陸學生,大多都是抱著對臺灣的好奇心態來的。

  同樣,臺灣當地人對海峽對岸的大陸也充滿了好奇。「大陸有超過10層的樓嗎?土地是不是自己圈一塊就行?」對於這些提問,大陸學生都會耐心地告訴他們。

  「沒來過大陸的同學經常問我,北京有地鐵嗎?」這些想法,透出許多臺灣人對大陸的了解還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臺灣中正大學攻讀藝術史研究生的陳爽,對於這些問題既感覺「挺逗」,又不得不忙著解釋。

  臺灣人好奇大陸新生,陸生也用異鄉人的眼光打量著臺灣。

  臺北隨處可用的免費wifi讓蔡博藝欣喜不已,校內外活動也少不了她蹭吃蹭喝的身影。

  他說,課餘活動太豐富了,200多個社團讓他們不知如何選擇。

  大陸學生感受到臺灣人民的熱情有禮,公交車司機的「謝謝」、「不好意思」、「有什麼可以幫您」常常掛在嘴邊。同時,義工遍布全臺,服務周到。這些都讓大陸學生十分欣喜。

  畢業篇

  「跨海戀」難續

  情侶畢業分手

  愛情本無關政治與政策,但卻無法忽略政治與政策的影響。在兩岸目前的現實下,兩岸年輕學子之間的「跨海戀」漸成臺灣大學校園內的新風氣。但有專家指出,能夠真正開花結果的卻很少,因為根據目前臺灣當局的規定,陸生完成學業後,不能留島工作,需返回大陸,「新萌芽的戀情僅靠網絡、電話來維繫,終究不能持久。」

  據悉,幾乎所有赴臺的陸籍女生很快「名花有主」,但「臺妹」卻對陸籍同窗「敬而遠之」。關注「跨海戀」議題的臺灣佛光大學社會系教授陳憶芬指出,臺灣男生活潑開朗又愛玩,容易與大陸女生產生相同的興趣,加上比較主動製造浪漫,自然容易奪得芳心;而大陸男生多屬「學術型」,喜歡看書搞科研,思考嚴肅性的問題,這讓臺灣女生「敬而遠之」。

  陳憶芬分析,主要是目前臺灣當局針對大陸學生的規定中,要求陸籍學生完成學業後,必須回到大陸,不能留臺工作。這使不少正在熱戀中的「跨海情侶」最終要海峽兩岸各一方,「雖可通過網絡、電話來維繫戀情,但終究不能持久,能夠堅持下來的,基本上都是臺灣男生跨海追到大陸來的。」

  北京女生菁菁是少數成功「俘虜」臺灣男士的大陸女生,她在2008年到義守大學當交換生,與臺灣男生彼特熱戀。兩人的關係同樣因為菁菁「學成返陸」而受到挑戰,彼特「為愛兩邊跑」,最終決定雙雙考取北京電影學院的研究生,繼續在北京延續校園蜜運。

相關焦點

  • 首批赴臺大陸學生找工作遇尷尬
    首批赴臺大陸學生找工作遇尷尬 2013年09月02日 09:3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1 他們正在開創歷史  在臺大求學的七七,近日在臺灣媒體上發表自己的畢業季心情,除了感慨自己與臺北結下的不解之緣,文字裡還透露出找工作的擔憂:像我們這些理工科的專業,讀研只需兩年,沒有大段的時間留給找工作,等到畢業後再回去就錯過了大陸應屆生的招聘高峰期。  七七文章裡說的「我們」,就是2011年的首批赴臺陸生。
  • 赴臺陸生找工作遇窘境 臺灣清華大學遭疑是「山寨」
    (圖片取自清華大學網站)  中國臺灣網7月28日消息 2011年4月開始臺灣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大學、碩士及博士,在臺當局「三限六不」(限校、限量、限領域及不加分、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可考照、不可在臺就業等)政策下,首批赴臺攻讀研究所的大陸學生今年陸續進入畢業季。
  • 臺灣擬3階段採認大陸學歷 陸生畢業不可在臺就業
    你好臺灣網12月8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教育部」7日表示,研擬分3階段採認大陸大學學歷,逐步擴充至採認約100餘所陸校;大陸學生畢業後須在1個月內離臺,不可在臺就業。  臺當局「教育部」將於10日至23日在全臺舉行17場公聽會,說明該部門為推動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學與大陸學歷採認,擬定修正相關法令的配套措施,邀請民眾踴躍提供意見。第1場公聽會將於10日在高雄師範大學登場,最後一場將於23日在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 關注臺灣高校大陸生:不能留臺就業值不值?
    在大陸,他們被冠以大陸赴臺讀書的「先遣部隊」;在臺灣,被稱為「陸生」的他們為臺灣注入了新血液。2015年7月,首批赴臺讀書的本科學生畢業。近日,記者採訪了多位畢業生。   「我想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去臺灣讀書是關博偉目前為止最勇敢的決定。在臺灣義守大學讀書的四年不僅讓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收穫了寶貴的人生經歷。
  • 陸生赴臺遇區別對待 兩岸學生交流有待拓展
    大陸在1985年就招收臺灣學生入讀大學本科,但直至2011年臺灣才承認大陸學歷,四年前首批大陸學生赴臺升大學,並於今年六月戴上四方帽。如今,到大陸讀大學以至研究院的臺生,每年上萬人,近幾年來到臺灣升大學和讀研的陸生約三千人,若加上修讀短期課程的,則超過八萬人次。
  • 赴臺學生回大陸找工作被問:臺灣怎會有清華 山寨的?
    (崔楠/圖)  赴臺陸生就像兩岸教育交流的「試驗品」,經歷輪番政策波動和爭論而命運起伏。「臺灣試著接收我們,我們試著在小島了解自己,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陸生回大陸找工作,被面試官問得不知如何作答;臺大是指臺北大學還是臺灣大學呢?臺灣怎麼會有清華,山寨的嗎?  「那麼人心呢,彼此內心劃限,互不了解的雙方做好準備了嗎?」
  • 首批大陸學生赴臺修課 學歷互認待解決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七日電 (記者 曾嘉)二百名大陸大學生赴臺修課,十六日首批二十四名學生抵達臺灣,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這一頗具指標意義的事件開啟了兩岸學校互派學生到對方修課的雙向交流,也為兩岸學歷互認問題提出要求。
  • 大陸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就讀試點,臺當局別假惺惺要維護「學生權益...
    臺當局相關部門此前早已經以疫情為藉口,作出了停止大陸學生赴臺學習的安排,不是你們阻止大陸學生返校學習的嗎?國臺辦對此多次鄭重發表聲明呼籲,要求臺灣當局保護和重視大陸學生合法權益。民進黨當局一直視而不見,不採取任何實質性的措施,那時候陸委會在哪裡,怎麼不出來保護陸生的合法權益了?現在國家教育部從保護陸生的權益和前途考慮,臺灣媒體和陸委會又跳出來假惺惺,變臉功力令人嘆為觀止,誰能「信你的邪」?
  • 臺灣輔仁大學大陸招生 學生畢業後不得留臺就業
    根據網際網路消息,輔大是臺灣四大名校之一,著名主持人吳小莉、胡一虎,歌手蔡依林、吳奇隆等都畢業於該校。  對於在浙江的招生要求,以去年浙江高中生的高考成績為基準分數線,輔大錄取文科生最高分644、最低分573,理科生最高分620、最低分569。而今年,輔大招生方面負責人稱,也會根據大陸方面高考分數重點線來劃輔大錄取分數線。
  • 首屆赴臺陸生畢業了 一半深造一半回大陸
    (駐臺記者鄧小群)6月的臺灣島驪歌四處響起,不少高校畢業典禮上首次出現陸生的身影。2011年臺灣開放陸生來臺攻讀正式學位的第一批陸生,今年他們畢業,約半數學生回大陸就業。   由於臺灣人口出生率下降,臺灣不少高校出現招生困難。為了解決高校面臨的問題,4年前臺灣開放中國大陸籍的學生(通稱「陸生」)報考臺灣大專院校。
  • 首批赴臺高校就讀生榜單公布 成績依據大陸高考
    「三限六不」政策,臺灣教育部門對大陸學生實行的招生政策,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和關係國家安全領域的專業,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不開放報考證照環球網7月5日消息,臺灣首次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赴臺讀書,學士班榜單4日公布,總計錄取1015人,
  • 大陸學生到臺灣學習交流的僵局
    臺灣《立報》20日社論指出:大陸學生在臺學習的僵局,如果仍在岐視、二等境外生環境下成長,焉能期望他們懂得回饋?  今年首度有大陸學生在臺灣學成畢業,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與海基會,日前為這批畢業生舉辦大陸臺商精英招聘會,希望吸引這批人回到大陸後,可以到臺商公司任職,雖然參加的大陸學生不夠積極,至少有了起頭。
  • 首批大陸客赴臺自由行啟動 預計今早10時抵臺北
    此外,中青旅自由行分公司調查陸客對臺灣自由行意願,超過6成大陸民眾對臺灣自由行「非常感興趣」,99%的民眾表示,自由行開放後,將會考慮來臺。  聲音  贈送福袋  「首批陸客抵臺時將在機場舉行簡單的歡迎儀式,掛上歡迎布條,並贈送福袋。福袋內容物會有紅包袋,內裝紀念幣、1元硬幣或百元鈔。」
  • 首屆在臺陸生:畢業啦!去哪了?
    4年前,700餘位大陸學生跨海來臺就讀臺灣多個大學,如今他們已屆畢業。此時此刻,有些人選擇留下讀研,有些人選擇出國深造,還有些人選擇回到大陸就業。不管如何,臺灣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記,當回首來時路,每個人心頭都有別樣感覺。
  • 臺灣間諜策反大陸赴臺學生:林兆偉等間諜資料被曝光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從國家有關部門獲悉,隨著兩岸交流加深,大陸赴臺學生數量穩步增加,2009年以來,臺灣間諜在島內針對大陸學生的拉攏策反活動愈趨活躍。  策反大陸學生的三名臺諜被我有關部門掌握。
  • 臺「觀光局」稱:要求大陸赴臺旅行團遊客1月底前離臺
    中新社臺北1月25日電 臺灣當局交通事務主管部門「觀光局」官員劉士銘25日稱,目前大陸赴臺旅行團約有359團、6511名遊客在臺;當局要求旅行團遊客於1月底前離臺。劉士銘介紹說,目前大陸赴臺旅行團總計約有359團、6511人在臺灣,未限制旅行團在臺行動,但要求旅行團遊客於1月底前離境。大陸赴臺個人遊旅客則未在監控範圍中。
  • 大陸首批大學生起程赴臺就讀
    中新社福州九月十六日電 (張羽)十六日上午,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十八名學生和福建商業高等專業學校的五名學生背起行囊,搭乘「兩馬」航線班輪從福州馬尾起程,前往臺灣的建國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就讀,開始為期一年的學習生活。
  • 赴臺陸生碩博士班放榜 1095人被錄取創5年新高
    陸生聯招會總幹事、南臺科技大學行政副校長張鴻德表示,首批來臺就讀大學的陸生超過600人,將在6月畢業,其中有300多人順利錄取研究所,繼續留臺深造,讓錄取人數大幅增加。   臺大錄取數仍最多   今年臺灣共有75間大學招大陸研究生,比起去年的55間,增加20所。
  • 臺灣大陸招生輔仁財經法律最熱 陸生將不能兼職
    今天上午,陳順智組長介紹說,臺灣各高校絕對會為大陸考生提供最良好的教育資源,鑑於目前臺灣的實際情況,臺灣地區有些福利政策只能提供給臺灣本地學生。  法制晚報(以下簡稱FW):大陸學生畢業後能不能在臺灣就業?
  • 臺當局最快今年8月開放大陸專科生赴臺就讀
    臺當局最快今年8月開放大陸專科生赴臺就讀 2013年02月28日 08:5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