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故事門市部」成了故事本身,那些大城小事中的微光可曾溫暖你?

2020-12-22 騰訊網

給我一個故事,還你一首歌——愚園路上的「故事門市部」每晚10點後招待一位市民講故事,溫暖了漫漫長夜。

故事門市部 ▲

8月26日本報圍繞「故事門市部」的故事,報導了《你的故事我的歌》。【夜深了,你想去「故事門市部」講故事嗎?】

本報8月26日的報導 ▲

昨晚,以「故事門市部」的前身「故事商店」為背景的原創話劇《微光》在長寧文化藝術中心首演,該中心負責編創演,不少長寧區住戶成了首批觀眾。

《微光》海報 ▲

為了一棵樹

也為了故事商店

「在這個城市裡,每個人都是一束微光,我們聚在一起,就能照亮這個城市。」

中心主任葉笑櫻解釋了這個劇名的內涵。

該劇發生在愚園路上「只收故事不收錢」的故事商店裡。

《微光》劇照 ▲

居住在愚園路一帶的居民,因為一棵梧桐樹越長越阻礙社區小道,而在「故事商店」裡商量如何處理。這棵與居民共同成長的大樹,承載了幾代人的集體回憶,但也因根系過於發達,頂出路面,成了安全隱患。

劇中,故事商店店主就是戲劇裡的說書人,串聯起愚園路上的市民故事。他發現「梧桐樹,其實就是你們過去的故事商店,樹下是大家可以坐下來說心裡話的地方。要不,就把故事商店挪走吧?」

從海外回來、擁有一個閒置的裁縫鋪的趙太太表示反對:「我可以把我的裁縫鋪,一半留給故事商店,一半留給路面拓寬。大家的『故事』都要留下來!」

葉笑櫻透露,這是一出根據現實生活改編的劇目。

愚園路上確實挪過一棵樹——只不過是桂花樹,但是劇本改為梧桐樹顯得更具有上海氣息,但是除此之外的主要情節都來自生活。故事商店確實挪往他處,隨後更名為「故事門市部」。

故事門市部的前身——故事商店 楊建正 ▲

為了一條路

也為了群文幹部

這是長寧文化藝術中心的群文幹部自編自導自演的一臺話劇。他們中有些人從小生活在愚園路。

如今愚園路的歷史文脈在不斷地被挖掘中,他們也想做些貢獻。

《微光》主創團隊 ▲

與此同時,與他們是「姐妹文化館」的北京西城區第一文化館,因為轄區內有北京人藝、天橋藝術中心等,所以致力於創作「北京人家」系列原創劇,迄今為止已有原創音樂劇《北京人家》、情景劇《心願》、音樂劇《口技人生》、北京曲劇《B超神探》和話劇《武學宗師》等。

因此,葉笑櫻想:「我們為何不能做『長寧故事』系列原創劇呢?」

《微光》設定發生在愚園路上 ▲

「只收故事不收錢」的故事商店裡

於是,《微光》誕生。

但是長寧文化藝術中心的群文幹部裡缺乏戲劇配置,有的是聲樂、舞蹈專業出身,更多的是美術、書法乃至行政人員。

演員都是長寧文化藝術中心的群文幹部 ▲

此次負責搬道具的熊友飛,平常是教版畫的。此番他感慨萬分:「我學的藝術是靜態的,我現在感受到做動態藝術特別不容易,一個動態不到位——哪怕是道具位置錯了一點點,就全都連接不上了。」

他感受到繪畫是一個人的藝術,而戲劇創作是集體行動的藝術——無論臺前幕後,每個人都不能有半點差池。

《微光》的工作人員們 ▲

為了一座城

也為了聚攏微光

舞臺天幕上投影了一棵似像非像的梧桐樹——看起來更像是矗立在徐家匯公園裡的一棵銀色金屬制梧桐樹雕塑。

舞臺上有一棵似像非像的梧桐樹 ▲

挪樹,並非只發生在長寧區,也時常發生在上海這座城的其他區域。這不是一條路、一個區的故事,這是反映上海這座城裡,每一個人的故事。

這也是當初「故事門市部」這則新聞的動人之處。

看看《微光》主題曲的歌詞 ▲

昨晚觀眾有的來自長寧區,有的不是。

他們感嘆道——

「真想不到主演都是業餘演員,但是頗有團隊合作精神啊!」

「感動哭了!真的只有深有感觸,才能理解大家為何都抱團!」

「真是不容易,大家都想抓住一個小點,去變成光,去照亮別人!」

「大世界,小故事;大城市,微更新!」

「《微光》溫暖親切,照亮我們的生活……」

《微光》劇照 ▲

馬上評|美育

德智體美勞,不是新鮮事,但是恆久事。

讓日常生活美起來,首先需要人對美是什麼有基本認識。從小讓孩子跳舞,是最基本的對身體儀態的美的追求。我們在昨晚的少兒體育舞蹈大賽裡看到,通過舞蹈,孩子們知道如何挺胸抬頭,昂揚向上。

少兒體育舞蹈大賽 ▲

德智體勞,都與美有關。

長寧排演的話劇《微光》,不僅以本身就具備向善向美之心的故事商店為背景,還聚焦了愚園路一帶居民的德與行,並智慧地找到了兩全其美的挪樹方案。而且,在排演該劇的過程中,原本僅僅對自身有認識的年輕人,對別人乃至大局也都有了認知。

《微光》的排演過程 ▲

美,一定包含德;為了追求美,需要以智慧和體能,在勞動中實踐,才能最終實現。

因而,美育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

個體對美的追求,也如同微光;聚攏微光,就能塑造大美。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朱光

編輯:小開

圖片: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供圖,部分源自網絡

新民晚報文化部

相關焦點

  • 《派出所的故事2019》開播:記錄平凡英雄的「大城小事」
    央廣網上海12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大城無小事,平凡亦英雄。今晚(19日),由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廣播電視臺攜手合作,東方衛視和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聯合出品的12集全景式警務紀錄片《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在上海市公安局舉行開播發布會,各級領導、主創團隊與基層民警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節目的開播。
  • 邊一鳴攜《小事》做客酷狗演繹溫暖故事
    2月24日晚上,集歌手、吉他手鍵盤手、編曲、製作人等身份於一身的酷狗啟航歌手邊一鳴做客酷狗直播間舉辦酷狗首唱會,為觀眾們帶來自己的新歌《小事》,低啞帶著磁性的歌聲直擊靈魂,獲得一眾歌迷們的共鳴和喜愛,吸引成千上萬觀眾在線為他打call,直播間氣氛溫暖熱烈
  • 【域外故事】泰國行,大城府概覽
    大城府在梵語中意為「不可戰勝」,曾是泰國阿瑜陀耶王朝的國都。1350年烏通王脫離了素可泰王國宣布獨立,建立了阿瑜陀耶王國,定都大城,並在不久後吞併了素可泰,逐步走向繁榮昌盛。大城最古老、最中心的皇室寺廟是建於1374年的、以「菩提抱佛」聞名的瑪哈泰寺,它歷經了兩代國王建設而成。查閱網絡資料後得知:瑪哈泰寺共有高棉式和素可泰式佛塔209座、僧院10所。佛像、佛塔和院牆及重要的建築都用黃金、寶石等進行了裝飾,詮釋了什麼是「金碧輝煌」。然而,巨大的財富誘發了他人的貪慾,為亡國埋下了伏筆。
  • 舊文重讀:長沙的大城故事
    這種源頭之爭要是變成一個熱門話題就好了,源頭區域,那些山山水水,可以借題發揮,在不經意間大做廣告,定有奇效。回到活動本身的話題,具體想法是,兵分兩路,分別從有爭議的兩個源頭出發,在頻島會合,順江而下,隨湘江北去,直到湘陰的濠河口,目送湘江注入洞庭湖。全程徒步,風餐露宿。一隊人馬,當有驢友,攝影家,詩人和學者。
  • 廈門六中合唱團演繹阿卡貝拉版《微光》以「雲合唱」方式致敬...
    徐聰說他是被這場戰疫中醫護人員的故事感動徐聰說這些醫護人員的故事,越積越多他就了錄製歌曲的衝動徐聰認為,華晨宇唱的《微光》,非常契合那些做出不平凡事的平凡的人。《微光》唱道:我在黑暗中,化作一顆火種想為你,點亮整片的星空追隨著微風,住進了美夢你笑著,躲在我心中不要煙火不要星光,只要問問內心的想法
  • 收錄小學師生家長的抗疫故事,作品集《微光》成學校教材
    《微光》是該校師生、家長抗疫文字作品結集而成。新冠疫情發生後,堅強的武漢人民勇敢地同病毒作鬥爭,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紛紛馳援武漢,讓我們感受到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中國速度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祖國溫情。為了讓師生記住這段特殊的日子,該校決定編輯一本師生、家長抗疫文字作品集。
  • 這家星巴克3年了,見證著上海那些溫暖的故事
    濃鬱的咖啡香,窗外的風景,忙碌的店員,不止是溫暖舒適,更重要的是擁有一種躲在人群裡的慰藉感。海明威曾在《流動的盛宴》裡,描述過自己在聖米歇爾廣場咖啡館裡工作的情形,這是一家令人愉快的咖啡館,溫暖、乾淨、友好。服務員送來咖啡,大作家掏出筆記本和鉛筆開始寫,寫的故事發生在密西根。
  • 4個自閉症孩子和他們的微光小故事
    ①#微光小故事# 阿藝的故事阿藝是微光自閉症藝術康復中心的#自閉症手繪師#之一,2016年來到微光接受藝術康復訓練,18年4月阿藝成為微光的一名正式員工,每個月領取著自己相應的勞動報酬和社保。②#微光小故事# 懂得分享的小西微光自閉症藝術康復中心一樓,放著一臺小型的彈珠遊戲機,仁仁可以說是這臺遊戲機的「頭號粉絲」了,超級喜歡它!今天孩子們表現好,王老師特別獎勵給孩子們一人一枚遊戲幣,可以用來玩遊戲機。
  • 如何用影像講好警察故事?用最真實的題材感動觀眾
    演員任達華在節目中評價道,「他們所經歷的是沒有劇本的警察故事」,也正是這樣的真實,讓觀眾感受到溫暖,也讓更多人意識到如今安寧的生活是由無數堅守職責的他們支撐起來的。以接地氣的故事拉近警民距離  除了《致敬中國英雄(政法季)》中的英雄人物,《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和《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兩檔節目將視角轉向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派出所民警,通過實時的紀錄追蹤,將普通民警的工作故事進行傳播,雖然都是小人物的平凡故事,但依舊受到了觀眾的追捧。
  • 2019年,自閉症孩子的6個微光小故事
    ①#微光小故事#一張特別的請假條。小西是微光中心其中一個#自閉症手繪師# 。平時是四個孩子裡最熱情的一個,樂於助人、工作認真、對自我要求嚴格。有時候說話比較快,讓人有時比較難知道他在說什麼,3年前剛來微光的時候,講話大家都聽不太清,也不懂他的意思。所以一直都在努力不斷改變自己的說話速度,現在已經與人溝通流暢了許多。
  • 溫暖留聲2019——那些感動你我的正能量故事
    每一次新舊交替,都容易讓人感慨萬千,我們感慨那些風雲人物對時代所產生的影響,也感慨那些無名人士的默默奉獻;我們感慨潮流奔湧中的勇猛之士,也感慨日常生活中的良善之人。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淚流滿面,這股力量,就是由愛、善、美所構成的溫暖。它既席捲如海浪,也涓滴如晨露,既亮烈如春花,又溫柔如月光。
  • 治癒系小說:那些溫暖的治癒的故事裡,我找到了愛自己的方式
    可這一切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校園槍擊案摧毀了,安迪在槍擊案中不幸喪生,倖存的扎克成了家裡「剩下來的孩子」。所有人都承受著巨大的悲痛:媽媽悲傷過度,燃起復仇之意,一心要找兇手的家庭報仇;爸爸在失去愛子之餘,還牽扯出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戀情,令整個家庭陷入前所未有的絕望。
  • 林夕填詞,張學友黎明翻唱,這首歌故事有點「狗血」
    《小城大事》是一首滿帶無奈的悲歌,配《出埃及記》這種黑色、荒誕、抑鬱的電影很相襯,但它真的出處(最起碼是名字的由來吧)則是一部更早一點的電影《大城小事》。大城小事《大城小事》是2004年由黎明投資、並聯合王菲主演的愛情片,電影本身的故事很平淡,講述了一對舊日戀人的破鏡重圓。
  • 遊記:大城小事!
    去過我們的友好鄰邦泰國已經多次,跑的幾乎都是類似曼谷、清邁、蘇梅島之類的著名旅遊城市,大城(英文叫做AYUTTHAYA,中文譯音是阿育塔雅)算是個相對小眾的景區,不過閉幕含笑的佛頭被菩提老樹根包圍的奇觀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成了前往大城的主要動力。這座古城曾在泰國歷史與文化發展上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是素可泰王朝後的第二個首都。
  • 【盤點2020】回首廊坊公安那些溫暖的瞬間
    【盤點2020】回首廊坊公安那些溫暖的瞬間
  • 疫情面前,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感恩溫暖相伴
    疫情的不斷傳播,給我們帶來了恐慌,但同樣的,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溫暖和希望。大家還記得央視元宵晚會現場,由陳道明、濮存昕、徐帆、宋春麗等老師們帶來的抗擊肺炎情景報告《相信》嗎,看的時候真的淚流不止。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幾位老師朗誦的內容,更是內容背後那一幕幕鮮活的故事。"你在哪,你在哪,你要去哪?
  • 聽大冰講那些長滿天涯海角的故事
    走過長風過際,淌過曲水流觴,大冰曾遇到過許多有故事的人,這些人可能一直都在,也可能離他而去。分道揚鑣之後,那些重逢的人好像是重新交叉的平行線,彼此又有了聯繫。聊完了天,話完了那些故事與人生,大冰與我們逐個握手,「感謝讀書,謝謝聆聽」,每一個與他握手的人,他都不忘道上一句感謝,如此謙遜,如此平和。小青星排著隊,大冰終於近在咫尺,微涼的大手緊緊握住,寬厚的笑容仿若老友重逢般溫暖。
  • 《一平方米》探索全新節目形態 多元化融合傳遞平凡者的溫暖與微光
    這場感動了千萬網友的直播活動經過精心剪輯,將紀實手法與直播內容融匯成一體的全新節目《一平方米》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成為全國首個新媒體直播活動憑藉豐厚的內容積澱,得以從小屏端反輸出內容到電視大屏的節目。這一全新的節目樣態也使得那些普通人的故事通過多元化渠道走進觀眾視野,無數觀眾被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所感動,油然在心中樹立起一面可供觀照的旗幟。
  • 我的教育故事丨做你生命中的一縷微光
    葛洲壩實驗小學 廖桂豔師德感悟:我願用生命的熱情與溫暖為孩子點一盞心燈,讓他們朝著光明,信心滿懷,一路前行!做你生命中的一縷微光(一)初見你——獨立的孩子記得初見小宇的那天,白雲擦亮了淡藍的晴空,微風輕拂過校園的桂花樹,操場傳來銀鈴般的笑聲。每一團柔雲,每一陣清風,每一隻小鳥,都在歡迎一年級新生的到來。「老師,我來報名,這是我的幼兒手冊。」
  • 《溫暖有光放映隊》走進大別山 尋訪動人革命故事
    獨家公益合作夥伴中國體育彩票,全程助力《溫暖有光放映隊》,分享體育的快樂與美好,與你我共同見證全面小康的奮進與超越。  見微知著  動人故事傳揚大別山精神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近一個世紀前,《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旋律伴著蘇維埃政府成立的喜悅在大別山區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