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跟器大活好的性伴侶上床,不顛鸞倒鳳個幾回,大家都射個三四次是絕不罷休的,真瘋起來,離別前還要亂纏著對方,再做一次。
但現在,我做愛的時候,更多的是鬆弛,可以搞,也可以不搞。不再是大家一晚爽了多少次,而是怎麼樣才真正的舒服,怎麼樣在瘋狂裡真正找到那種舒適跟安穩的情緒。
我開始明白,更多的時候,人要學會對自己寬容,不用憋著一口氣幹到底,而是真正的開始取悅自己。
我依舊約炮,但做愛不再瘋狂。
這是2020年為數不多的幾篇稿子了,說實話,我寫不出來東西了,用「過氣」來形容也好,用「江郎才盡」形容也好,我接受。寫作是要保有真誠的,我真誠的部分是:如果寫不出來,我不硬寫。
你們會看到很多這樣的帳號,他們往往只生產某一個領域的內容,或者你們會發現,他們一直在追各種熱點,我做不到。
不是看不上,而是不喜歡。
無論是成為一個媒體人,做信息的傳遞者,還是成為一個專業內容創作者,做某一個領域的意見領袖,我都不喜歡。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不具備他們的專業性或者技能、技巧,而是:如果我一直這麼做,我會質疑我自己「你不無聊嗎?」
2020的很多內容裡,有一部分是大家很喜歡的,《性經》的系列,《八卦》的系列,《實錄》的系列,它們在2020年都出過幾十萬乃至百萬閱讀的文章,但有的很多讀者會發現,每當一部分內容獲得很多人的喜愛之後,我就不怎麼寫了,無論這個系列曾經給我帶來多少讀者,在未來又有多少人會關注。
這麼做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我骨子裡是一個很反叛的人,即使這種反叛在更多的時候是以一種更加溫柔的形式來表達。
一篇文章出圈,蜂擁而來的新的關注者會希望你一直只生產這樣的內容,希望我一直聊性、八卦、或者別的,但我不要。
世界或許由深深淺淺的灰色構成,但你的內心一定要是黑白分明的:不要就是不要,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找別的東西來說服自己接受你內心並不喜歡的事物的過程,是找藉口。
而我不喜歡找藉口。
赫茲實驗室這個帳號是我用來感受自己的生活的東西,但如果讓我一直用我創造出來的你喜歡的東西,來取悅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那我不要。
我想這就是我反叛的部分:我不喜歡明顯、明確、強烈的去取悅任何人,因為在我取悅你的那一刻,我一定先看低了我自己。
我非常不喜歡那種模版式的表達:「我不會讓你失望。」在我的內心,我不在乎別人是不是失望,真的。
就像我很大方的向大家承認我是一個gay這件事,我不喜歡隱藏,我不介意你們是不是失望,我唯一取悅的人是我自己,我用這個帳號給男人寫情書,偶爾分享一兩件愛著的小事,也坦白的承認、記錄,我的分手。有的時候我會站在輿論的對立面,我寫了很多這樣的稿子,李小璐,邱晨,我不在乎大家會不會取關,我也不在乎你們是不是失望。
我覺得,人是要有反骨的,要有反叛精神的,當然,這並不是說讓你當一個槓精,而是,人的內心世界,不應該以別人的眼光而動搖。
說真的,人活著,你不可能讓別人滿意的,學會取悅自己,學會讓別人失望,你才能對自己寬容,當你開始對自己寬容,這個世界就很難為難到你。
我們都有過那樣的過程,在我戀愛的時候,我想的要最美的容貌,當我出席活動的時候,我想穿最美麗的衣服,戴最名貴的珠寶,當我工作的時候,我想用最牛逼的項目證明我的能力,這其實是一種不安。
這種不安也包括,以前的時候約炮,怕給對方帶來不好的體驗,印象很深的是,曾經很合拍的一位炮友,每次打完炮之後都會給我一個擁抱,直到他去別的城市前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我們沒有做愛,只是抱著睡了一晚,臨走的時候他跟我說:「每次見面,都感覺你好需要擁抱。」是的,哪怕掩藏的再好,不安也會露出來。
而現在,我在找我更加鬆弛的生活的狀態,學會明白:我應該怎麼樣接受我自己。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我至少開始學會放下。
匍匐的學著:不向利益、大眾的選擇、世俗價值觀的對錯去趨同,這是痛苦,但重要的東西,這麼做的時候,你其實不是為了特立獨行,而是為了更加坦蕩的自我。
今天到底想說什麼呢?其實還是自我,這是我對2021年的期待,也是對所有人的祝福。
2021年會好嗎?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我,我身邊的人,大家都能在2021年保有很重要的一部分自我,你喜歡什麼,你不喜歡什麼,你想做什麼,你不想做什麼,這些正在發生的,以及即將發生的所有事,都能從「我應該」變成「我想做」。
在2021年裡,你做的所有事可能依舊會被反對,可能依舊會令別人失望,但我希望那是你想要的,你在乎的,在「我怕別人失望」之前,先找到:「怎麼樣不讓自己失望」。
希望所有人都能選擇那樣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我不知道那條路上到底是鮮花還是掌聲,但至少,至少在當刻,我們都有走上自己執著的那條路的勇氣。
最後,希望大家在未來,都能見到,別人不曾見到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