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關注農村野生灌木的利用問題,前幾天發表過山區野生灌木的盆景利用價值文章,引起「條友」的共鳴。今天再談談我觀察到的幾種山區野生灌木在盆景領域的應用。
一,對節子
對節子這個名稱是當地老鄉的叫法,我查閱資料後得知,它是鼠李科雀梅藤屬植物。我在花鳥市場看到的對節子,葉片卵狀,綠色,看起來像榆樹的葉子,我就問了老鄉,他說叫「對節子」,其實它的正式中文名叫對節刺,是分布於我國甘肅、陝西、四川等地的一種常綠灌木,通常野生在石縫中、河邊、山坡路旁。製作盆景的優勢,根樁短,形狀變化大;葉子常綠,葉片小,革質硬,排列扶疏;小枝和葉對生;容易造型和養護,適應性強。製作的盆景形態自然、根樁古樸,在室內裝飾高雅端莊,觀賞性極強。我諮詢價格,一棵四十公分高的對節子要價三百元,我個人觀點,物值其價。(這個圖片背景有枸杞盆景的果實,不要識別錯了)
二,巴木
巴木這個名稱是一個別名,它的正式中名叫衛矛,別名還有篦子木等,是衛矛科衛矛屬植物。當時我在市場上看見一個根樁形狀奇特的材料,因為是秋季,它是落葉灌木,葉子在枝條上不多了,我仔細看,還有帶紅色的葉片,葉子橢圓形,帶紫紅色,葉邊有細鋸齒。我查閱《中國植物志》後得知,它是衛矛,是一種落葉灌木,枝條斜展,稍帶木栓質翅。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分布,通常生長在山坡和山谷森林中。製作盆景的優勢,根樁短,形狀變化大,生長慢;葉子小,對生,秋季葉色變紫紅色。製作的盆景,觀賞價值尚高,是觀莖、觀葉、觀果都的優良盆景。
三,紅楊
這個名稱是當地老鄉的叫法,我聽見這個名字根據沒名奇妙,這個植物我認識,明明是漆樹科黃櫨屬植物,怎麼叫紅楊呢,後來我就想明白了,因為這個植物的葉子到秋天變為紅色,所以老鄉叫紅楊在清理之中。我查閱資料後確認它是分布在秦嶺山區的一種黃櫨屬植物,正式中名叫粉背黃櫨,別名還有黃櫨柴、黃櫨樹等,是一個變種,正種分布於歐洲,我國不產。我在市場上看到的是一端根樁,有幾個扶疏的小枝條,葉片已經變為紅色,很顯眼。它分布於我國山西、陝西、甘肅及以南部分省區,常生長在山坡灌叢中,普遍。製作盆景的優勢,根樁生長緩慢,枝條細容易扭曲造型,葉片寬橢圓形,稍大,秋天葉色變為紅色。生長適應性強,養護簡單。製作的盆景莖幹端莊大方,葉片美觀,是優質盆景材料。
今天就介紹這幾種吧。
(圖文原創,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