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
很多人去旅行的目的都很盲目,
有的是為了炫耀,
有的是為了攀比,
……
今天我要講的電影是《快樂假期》,
表面上看這是一部輕鬆愉快的愛情喜劇,
實則讓人反思旅行的目的。
這是一部是2018年上映的喜劇電影,
男女主角的分別是喜劇電影《超級精英》的喬納森·科恩和驚悚電影《真事改編》的卡米爾·查莫。
男女主角去旅行的目的是增進感情
《快樂假期》主要講述的是男主角本(Ben )和女主角瑪麗安(Marion )是通過交友軟體Tinder而認識的,
因為初次見面很談得來而相處了一個美好的晚上之後,
兩人都想把這份美好延續,
因此決定一起去保加利亞旅行。
沒想到在旅行的過程裡,
兩人之間的性格愛好被放大出來了。
男主角是來自於一個相對比較優越的家庭,
習慣的度假方式是住在舒服的大飯店,
整天泡在飯店的沙灘躺椅上。
但女主角卻樂於深入體驗當地民情,
喜歡住進當地人開的民宿,
吃當地人每天吃的食物。
他們兩人本想通過旅行增進感情的,
然而性格愛好的差異,
讓這一段旅程變成了考驗著兩個人之間的溝通與體諒。
男女主角打破「平流層」的戀愛
這部電影很輕鬆,
看完會讓人感到會心一笑。
觀眾會跟著男主角跟女主角重新去談一段戀愛,
在講述故事的過程裡有很多令人發笑的地方,
電影的開頭用很輕鬆的方式在描述兩個生活背景懸殊的人,
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所產生的有趣反應。
還有當一方努力想給對方快樂時,
另一方所感受到的卻是失落。
一開始女主角在用手機跟男主角聊天的時候,
她的朋友們一下子搶過她的手機,
滑著男主角的照片說:「他一定是一個業務員」。
對於身為漫畫家的女主角以及做音樂的室友來說,
「業務員」對他們來說是另一個世界的生物。
人們常會用職業作為一個是否氣味相投的判斷標準,
而當女主角的朋友把「業務員」挑出來說的時候,
就很明確地在指出「他」跟我們是非「平流層」的人。
男女主角存在旅遊方式的差異
其實男主角很貼心,
他從一開始就陪著女主角按著她喜歡的旅程安排走,
住當地的民宿,
吃當地的小吃店,
然後用很軟性的方式在說服女主角吃他想吃的餐廳,
住他想去的度假飯店。
而女主角卻是一個對自己所渴望的事物進行積極表達的女生,
會用非常外顯的方式強力說服男主角跟她去她想去的地方探險,
遇到不合理的事件也會跟人理論到底。
對自己的情緒一點兒都不隱藏。
比如,想住當地民居的她一旦住進度假飯店,
她的整個臉就馬上拉了下來,
完全不像男主角那樣會顧及旁邊的人的心情,
至少也假裝開心一下。
而男主角唯一一次比較強烈的表達自己喜好的,
是在民宿老闆推薦的保加利亞小吃店的餐桌上,
老闆用毫無質感的塑膠盒端上來兩份油膩膩的食物,
女主角立刻毫不猶豫地吃了一口,
發出美味的讚嘆聲,
而男主角則是堅決拒吃這道料理。
從一踏入不舒適的當地民宿,也不能好好放鬆的上大號,
到不想吃眼前這道看起來不是很美味的當地食物,
男主角所有的焦躁都累積到這時的餐桌上,
他把整個滿滿的負面情緒給宣洩出來了。
男女主角由於生活背景和性格愛好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旅遊方式的差異。
荒謬的對比讓人反思
無法睡在舒服豪華的房間,
不能使用既寬敞又無人打擾的廁所,
不能用著乾淨漂亮的盤子吃東西,
這些都讓男主角在這段旅程裡感到非常的壓抑、神情緊繃。
所以他終於能在高級渡假飯店裡享受第一頓早餐時,
整個心情顯得特別地愉悅,
終於可以放下所有緊繃的神經了。
飯店的早餐有新鮮的麵包、剛出爐的培根、炒蛋,
所有的供應如同男主角在家裡所習慣的早餐。
這時就出現非常荒謬的對比,
大家千裡迢迢的跑到保加利亞來,
吃著跟自己平常在家習慣吃的相同食物。
對比著那一頓男主角拒絕下咽的餐桌,
從而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對比。
原來這一部電影表面上講的是愛情故事,
其實想讓人反思的是關於旅行的方式和目的,
我們去旅遊的目的到底想從中獲得什麼。
在跟男主角同校畢業的哪一個家庭的對話中,
你會驚訝原來有人旅行的目的是如此的空洞和充滿歧視。
除了旅行之外,
電影也點出兩個背景迥異的人是如何進行磨合相處的。
其實面對一個跟你喜好不一樣的人,
他會帶你去探索許多你沒見過的世界。
電影最後的收尾還是讓人非常的喜歡,
甚至在某一個鏡頭的一剎那間,
會讓你熱淚盈眶,
這是一個看完會讓人回味的一個輕鬆故事。
總之,電影《快樂假期》表面上是一部講述著輕鬆愉快的愛情喜劇,
實際上是讓觀眾反思旅行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