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簡奧斯汀》故事開始在漢普郡晨光霧靄的清晨,掛鐘的搖擺延緩了時間的腳步,河水流淌中泛起瑣碎的淋光,洋娃娃坐在窗子的角落看著樹下的鞦韆,藤蔓植物蜿蜒著爬上了屋頂牆邊,靜謐中女孩喃喃獨語,漂亮的花體字出生在泛起毛邊在草紙上,這些瑣碎支撐起的生活平靜的仿佛回家時路過的那潭死水,Tom的出現便是Jane扔下的那塊石頭,看似隨意,卻必定泛起漣漪。
Jane Asutin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叛逆,或者說與眾不同。Jane擁有一個讓人欽佩的世界,它不被世俗降伏,拒絕被愛,細膩而又高貴。雖然只是一身鄉土氣息的女孩,但上帝給予靈魂在她的眼中擁有著一樣的平等。她的心靈獨立而又脆弱,她一如既往的在世俗的目光下堅持著自己的追求。她能不顧一切的拋棄自己的家庭的腐朽去尋找真愛,卻在對待別人的愛與責任面前永遠的犧牲自己。這是一個人類靈魂的精華,也像是在教育著年輕一代擔負起一個正確道德的價值觀
看影片,時常恍惚將片中的簡認為是其筆下的伊莉莎白,而Tom Lefroy自然是讓無數少女都念念不忘的達西先生,太多相似的細節,讓我們不得不認為,那個傲慢與偏見的故事就是來自簡自身的經歷。從最初的相互嘲諷,到而後的誤會,再到不能自已的炙熱情感,讓這兩段愛情走的都是曲折路線,而不同的是,簡筆下的伊莉莎白最終找到了幸福的歸宿,而無論是影片中還是現實中的簡奧斯汀,都終身未嫁。
看了電影《Becoming Jane》,終於淚流滿面,覺得很久都沒有過的心情爽快。並非是因為劇情,我想大概是因為好好地哭了一場,想起了曾有的年少時的愛情滋味。看這樣一部電影,是重拾初戀心情的一次全心體驗,那種初次見面就能擦出的火花,並非我們所理想化的一見鍾情,那是一種強烈卻莫名的情感,在最初我們無法確信的將它歸為愛情,但是那種兩人之間的相互吸引,卻將它毫無異議的引導到愛情之路上,一切都如同行雲流水,順暢自然,這樣順理成章的愛情之花我們並不知一生能夠開放幾次。也許有那麼真正的一次就已足夠幸運,本該夠我們幸福一生。然而生命中有太多的機會被我們失去,被命運強迫著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