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中國首秀:脫衣秀文身 給翻譯扇扇子(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德普中國首秀:脫衣秀文身 給翻譯扇扇子(圖)

「船長」現場秀文身。

  金秀賢剛來華貢獻螢屏處女秀,另一位好萊塢大咖——最帥「海盜船長」約翰尼·德普,昨又帶著未婚妻艾梅柏·希爾德來京吆喝新片《超驗駭客》,同時宣布將作為浙江衛視第七季《中國夢想秀》的國際「推廣大使」,奉上其綜藝首秀,並將在本季的追夢人中選拔一位14歲少年作為「門徒」,親自帶去好萊塢受訓打造。

  天價請德普?

  浙江衛視:德普零出場費

  能請動好萊塢「男神」德普參加綜藝節目,有人感嘆浙江衛視好大的手筆。要知道,德普可是連美國本土節目都很少露臉的哦。但據工作人員透露,「德普這次完全是零出場費,之所以願意獻出他的中國螢屏首秀,靠的還是公益力量。德普此次整個行程定位就是『中國夢之行』,他本人也很熱衷做公益,希望通過《中國夢想秀》這檔真人秀,幫助更多有才華的中國平民實現夢想。」

  德普要收徒?

  還要帶去好萊塢呢!

  約翰尼·德普闖蕩好萊塢30年,憑藉精湛演技和個性贏得無數粉絲和業內人士讚賞,成就一代電影傳奇。拜在德普門下,讓他手把手教你表演技巧。這件普通人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沒想到會竟有成真的一天。據悉,「門徒」計劃是德普自己提出來的,他希望能通過《中國夢想秀》選出一位14歲左右的孩子,今年6月帶去好萊塢拍戲。據悉,目前已有20多個孩子作為儲備供德普挑選,相信消息公布後將有更多孩子報名。

  在昨天發布會現場,《中國夢想秀》總導演親自帶來一張為德普特別定製的「圓夢證書」。最後由德普選定的追夢人,將獲得這張全球唯一的「圓夢證書」,跟隨德普去好萊塢學藝受訓。

  記者目擊

  現場脫衣秀文身 給翻譯扇扇子

  「船長」好體貼

   跟約翰尼·德普工作的團隊一定是超幸福的,不僅因為他是男神,是我們都愛的captain「傑克」,更因為他的直率、童真、幽默和善解人意。發布會當天,全國數百位媒體記者聚在酒店會場,現場很擁擠,大家很焦躁。一身小皮衣配牛仔褲、舊皮鞋現身的「船長」,就像他的打扮一樣隨和且給人暖意,沒停歇過的微笑、招手,認真思考回答記者提問的態度,將國內那些剛紅就耍大牌的所謂大咖甩出一百條街。

  對主持親善

  這是約翰尼·德普的首次中國行。沒了我們往常在電影中常見的桀驁不馴,「船長」變身溫柔萬人迷。面對女主持開玩笑地索抱,德普毫不猶豫張開雙臂。就這麼來來回回抱完這個又換那個,原來看似很酷的德叔也是愛玩又這麼好脾氣。主持人介紹德普身上有一個跟中國有關的刺青,大家都沒想到男神居然馬上現場脫衣,直接秀給大家看,惹來臺下一片尖叫。

  對粉絲尊重

  當天現場也來了不少粉絲,活動結束時,有蹲坐前排的痴心粉絲馬上起身給德普遞禮物,嚇到保鏢和現場安保人員。正當他們緊張地攔住粉絲,德叔卻已不顧阻攔,笑眯眯地走上前親手接過了袋子。哎喲,男神,你這是要幸福死粉絲麼?

  對翻譯體貼

  媒體採訪環節,一口氣大段答完某個提問後,德普溫柔地望向一側的翻譯,「很抱歉一下說了那麼多,讓你辛苦了。」當翻譯翻完,德普馬上鼓掌,「這麼多話都能記住,好厲害!」又是一輪長問長答後,德普這回除了致歉,更起身走到翻譯身邊,正當大家納悶他要幹嗎,德普已經殷勤地為對方扇起了扇子。

  採訪結束,德普也不忘走到翻譯身邊,握手感謝,「船長」真的好體貼!深圳晚報特派北京記者 趙偉君

相關焦點

  • 扇文化|圖說中國扇子發展歷程
    中國扇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蘊含著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早在虞舜時期就使用扇,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春秋晚期(距今約2500年) 江西靖安縣李洲坳東周墓出土了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子實物,有「中華第一扇」之稱。
  • 2018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中國扇子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8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中國扇子 2018-01-24 14:26 來源:
  • 扇子除了扇風納涼,還是身份的象徵,漫談古代扇文化
    在古代夏季,無論王公貴族還是普通百姓,納涼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扇子了。根據相關的歷史記錄,扇子在中國已有3000-4000年的歷史,但實際上古人使用扇子肯定是早於文獻中的記錄。本期我們就來談談古人和扇子的哪些事。
  • 2017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中國扇子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中國扇子 2017-11-28 09:41 來源
  • 圍棋文化之扇子:多把圍棋名扇欣賞
    【弈客圍棋APP記錄你的圍棋人生】扇子與中國京劇藝術的情緣頗深,在京劇、越劇等中國傳統戲劇的舞臺上,扇子常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們早已逾越了原始的實用功能,演化為儒雅的標誌、風流的象徵。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眾多圍棋棋士手中也多了一把扇子景。日本棋界有一種說法:「不會把玩扇子,就不配做棋士。」
  • 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六級翻譯預測:中國扇子
    更多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六級聽力真題答案、英語六級作文真題範文、英語六級閱讀真題答案、英語六級翻譯真題答案,請查看【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六級真題答案解析】專題。預祝大家高分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
  • 搖出來的中國扇文化——漫談中國扇子的文化內涵
    扇子起源中國,發展也在中國,扇子體現了中國傳統造物工藝的高超水平。扇子作為一種器物有著它獨有的內涵,尤其是當扇子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相融合,所散發出扇的靈魂和神韻,使扇子成為了中國特定社會形態的一種標誌,傳達了象徵、禮儀、審美等思想文化觀念。從扇子產生至今,無論是扇子的功能,還是扇子的形制,都在發生著變化。
  • 天熱扇扇子,扇風or煽情?
    ——在中國傳統社會,扇子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烈日炎炎似火燒,熱得受不了,一扇在手,誠能納涼降暑。
  • 2014年英語四級翻譯新題型模擬:扇子的歷史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四六級模擬試題>四級模擬>正文2014年英語四級翻譯新題型模擬:扇子的歷史 2014-04-16 14:23 來源:可可英語
  • 「歌盡桃花扇底風」,中國最美的「扇子」文化,你知多少?
    扇子,夏日引風物品。相傳最早的扇子為虞舜所制的「五明扇」。而後衍化為多種類型,如羽扇、蒲扇、摺扇、團扇、絹宮扇、檀香扇等品類。在中國底蘊深厚的扇文化中,扇子絕不僅僅是納涼用品這麼簡單,它更是裝飾品、藝術品、身份地位的象徵,尤其是扇子與才子的搭配,真可謂是完美至極,相得益彰。
  • 百餘件珍品扇子在滬展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揭秘如何製作檀香扇
    徐明睿 攝中新網上海6月13日電 檀香扇由摺扇發展演變而來,因扇骨、扇面皆用檀香木而得名,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風靡一時。6月13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邢偉中在上海中心向觀眾們分享並講解檀香扇的發展史及製作過程。6月13日,在上海中心舉行的扇子展吸引了不少觀眾。
  • 扇子的規矩——夏天用扇子扇風的你是否知道?
    大部分地區已經三十度以上了,此時路邊的大爺大媽包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裡都多了一件東西——扇子。中華民族作為一個禮儀之邦,衣、食、住、行、用處處都講究個「禮儀」二字,也就是說處處都有著規矩。這扇子也不例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扇子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了。
  • [獨具匠心]周氏父子制扇:力求每把扇子都能傳世
    圖片說明:周雲龍父子正在為扇子選材夏至一過,滾滾熱浪就已經襲來。過去,手執一把小扇,輕揮慢搖,頓覺涼爽。摺扇,是懷袖雅物,而摺扇中,唯有蘇州摺扇是文人扇,是扇中的代表。制扇工藝從古至今首推蘇州。在蘇州,有許多制扇工坊,絕大多數是家傳,和很多制扇工坊一樣,周氏技藝也是父子相傳。周龍雲的父親周泉根曾經在蘇州扇廠工作,「我十七歲就跟爹學做扇子」老周回憶往昔「做扇子麼,要從挑竹頭開始,學徒麼,也要從挑竹頭學起,一根毛竹從山上砍下來,竹骨除要經過煮、曬、烤、刮、拖、倒、磨等流程,工序多的不得了。
  • 【CET】翻譯---中國扇子
    中國有著悠久的扇子文化。最早的扇子出現在3000年前,由羽毛製成。如今,扇子的製作材料已經變得多樣化,最常用的是紙和真絲。扇子的用途很廣泛,除了能使人涼快之外,還可用於舞蹈、裝飾等。在中國文化裡,與其說扇子是個工具,不如說它是一個藝術品。扇面上的書法(calligraphy)、繪畫和詩歌為扇子增添了藝術價值,使扇子為歷代收藏家所珍愛。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fan culture.
  • 用英文教寶寶「扇扇子」
    小雅和英美友人扇扇子大拇指和其他手指握著扇子底下。Like this.就像這樣。Good.好的。Now move the fan up and down gently,輕輕地上下搖晃扇子,but enough that you create a breeze.但是要足夠扇出一陣風。
  • 沒有空調就用扇子消夏?可扇子根本不是為了納涼發明的
    當年一把扇子對付整個夏天的日子,真是恍若隔世。不過說起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扇子並不是為了消暑而發明的。扇子的誕生之初 是撐場面的利器「一扇在手,涼風獨有」,扇子有好多種,但扇子的誕生,一開始其實是為了——擺譜。最早的扇子,是舜時期的「五明扇」,這是用於儀仗的障扇。
  • 中國傳承的扇子文化
    棕竹扇骨「扇」 古人造字,從門扇之形狀,聯想到扇子的搖動,所以扇子的偏旁為「戶」,也就是說扇子的扇最初的意思是「門」。故「門」也稱為「扇」。我國最早的扇子實物是湖北出土的戰國時期的竹編扇和湖南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時期竹編扇。兩把扇子的搖柄就像是門軸的延長,但最初造字的人在「戶」字之下加了一個「羽」子,因為鳥會飛翔,兩翅鼓動而生風,故又以鳥羽為扇。
  • 扇子上的中國風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推出的特展《扇子上的東方與西方——18至19世紀中西成扇》集合了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格林威治扇子博物館、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及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收藏的近70把文物扇子。  從中,我們可以體味出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18至19世紀的歐洲人,被「中國風」折服,對中國文化的追捧之狀。
  • 清代中國摺扇大發展 有象牙、玳瑁等材料(圖)
    清代中國摺扇大發展 有象牙、玳瑁等材料(圖) 2015-01-23 11:33:18清代實行「一口通商」政策後,廣東壟斷海路中西貿易近一個世紀,是清朝全盛時期世界貿易的重要環節,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唯一中心,也是中國外銷藝術品的生產基地與中轉基地,大量外銷藝術品在廣州加工製造並走向世界。  「真棕扇甲象牙鑲,新樣全描綠間黃。破尾孤燈兩枝筆,郎描蘇武妾王嬙。」——從當時流行的《竹枝詞》中可見當年廣州扇子製作之發達。
  • 說說扇子的收藏
    進入夏季,隨著氣溫升高,有人打開了空調,有人搬出了電風扇,還有人翻出了扇子。今天,生財君就跟大家聊一聊扇子的收藏。據百度的解釋——扇子是引風用品,夏令必備之物。種類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團扇、摺扇、絹宮扇、泥金扇、黑紙扇、檀香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