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
6·9是「國際檔案日」,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聯合本報,推出製作「時間膠囊」特別活動
東南網5月27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麗娟 通訊員 劉揚宇)
核心提示
1938年,愛因斯坦曾受邀為紐約世博會寫致5000年後人類的一封信,並將信和35件生活用品及書籍、圖片、縮微膠片等物品,一同放入一個叫「時間膠囊」的特製容器中,埋入世博會場館地下,5000年後才可開啟。這是人類送往5000年後的禮物。如今,埋下一個「時間膠囊」,已成為每個世博會主辦城市的慣例,但它的影響顯然遠不止於此。
於是我們想到,何不為自己也埋下一個時間膠囊,5000年太過遙遠,以5年為界,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裝入你流逝於尋常的夢想或心願,等到開啟膠囊的那一天,讓這封信見證你的夢想和現實。
這封信將藏入由泉州市檔案館為你特製的時間膠囊中。恰逢6月1日國際兒童節、6月9日「國際檔案日」來臨之際,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聯合本報,推出「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特別活動,歡迎你來參加,寫下自己的夢想或心願,6月9日集體珍藏,待到5年後見證開啟。當未來的你讀到這封信時,你或許會停下來想想,這5年,我努力了嗎?還有遺憾嗎?心願實現了嗎?
【徵集令·學生篇】
給自己一份特別的禮物
你是否曾將秘密或心愛之物藏入罐子,埋在一棵大樹下,等到未來的某一天挖出它?人生最易流逝的就是時間,忽然之間,我們都長大了,追尋過去的點滴,你想過嗎?究竟什麼足夠見證我們的成長?
我們希望,給成長中的你,一份特殊的禮物——寫一封給未來自己的信,統一封存,待5年後由自己再次開啟。
誰可以來參加?
海都小記者們,是時候奔走相告了!我們希望你是一名學生,可以是小學生、中學生或是大學生。如果小學生的你,還有好多字不會寫,可以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完成這封給未來自己的信。
可以寫些啥?
我們的主題關乎成長和夢想。
你也可以稱它為許願膠囊,也可以叫它友誼膠囊,還可以叫它理想膠囊等。總之,它是見證和陪伴你的時間使者。你可以在信裡埋下希望的種子,寫下對學習的目標、對友誼的期待、對理想的追求等。讓它在時間的陪伴下生根,發芽,開花,最後結出豐碩的果實。
例如,你可以和小夥伴們相約,把你們的友誼放在「時間膠囊」裡,5年後,當你們成長到另一個新階段時,再共同回味這些美好的時光。當然,大學生的你可以盡情地想像5年後自己的生活、職業及理想的城市,當然也可以是對故鄉的期盼,對城市的願景,看看5年後是否能夠如願。
格式有啥要求?
信的長短不限,格式不限,可以是「百字文」,也可以是「千言書」。
怎麼報名參與?
1.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報名參加,並留下你的聯繫方式;
2.寫下「姓名+聯繫方式+寫給5年後的自己」,發郵件至lijuanqq@126.com或發微博@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名。
【怎麼保存】
時間郵筒為你獨家珍藏
這封寫給未來自己的信,我們將邀請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製作成「時間膠囊」,將其珍藏起來。屆時,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還將聯合本報推出「時間郵筒」封存儀式,將參與者的「夢想」投遞進去,作為該館的特殊館藏,長期專業保存。
封存儀式當天,投遞完「夢想」,你將得到一個獨一無二的編號,方便以後查檔。檔案部門承諾,確保信件的隱私性。檔案部門的庫房環境屬於恆溫恆溼,太熱就給吹吹風,冷了就開暖氣保溫,這是最重要的保管條件,保證不會受蟲、黴的騷擾,時間膠囊可「保鮮如初」,請你放心。
【活動播報】
封存信件當天還有趣味活動
還記得去年泉州首個檔案日的活動,推出了免費查檔、修復舊照片、教你建家庭檔案、評選「鎮館之寶」等四大活動,報名參與的讀者很多,有些讀者因為當天正值工作日,要上班的緣故,只能遺憾放棄前往。
今年的6月9日國際檔案日是周一,也恰逢工作日。為了讓更多讀者參與,檔案部門貼心決定,將活動提前至6月8日星期天,方便更多的讀者來現場參與。
事實上,今年的6月8日活動當天,除了「時間膠囊」封存儀式這一重頭戲外,現場還有五大互動活動等你來。昨天,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初步敲定了具體活動內容:編研成果結集成書,部分現場免費相送;教你建家庭檔案,今年的家庭建檔活動,和去年有些不同,來現場聽講座的人員,可免費獲贈檔案盒,並由專業人員手把手教您如何整理家庭檔案;免費查檔,今年將擴大互動範圍,你可以隨機提問你關心的檔案,只要是能公開的,現場人員立即為你解答;老照片修復、裱糊等是去年最受捧的活動,今年也繼續開展;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泉州市檔案館內正在裝修,為擴容的新展廳做準備,今年的活動地點將改到鯉城區檔案館(位於七星街22號)。因此,今年的活動現場,你可以參觀鯉城區檔案館多種不同風格的特色展廳,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