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 檔案館推出「時間膠囊」活動

2020-12-11 東南網泉州頻道

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

6·9是「國際檔案日」,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聯合本報,推出製作「時間膠囊」特別活動

東南網5月27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麗娟 通訊員 劉揚宇)

核心提示

1938年,愛因斯坦曾受邀為紐約世博會寫致5000年後人類的一封信,並將信和35件生活用品及書籍、圖片、縮微膠片等物品,一同放入一個叫「時間膠囊」的特製容器中,埋入世博會場館地下,5000年後才可開啟。這是人類送往5000年後的禮物。如今,埋下一個「時間膠囊」,已成為每個世博會主辦城市的慣例,但它的影響顯然遠不止於此。

於是我們想到,何不為自己也埋下一個時間膠囊,5000年太過遙遠,以5年為界,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裝入你流逝於尋常的夢想或心願,等到開啟膠囊的那一天,讓這封信見證你的夢想和現實。

這封信將藏入由泉州市檔案館為你特製的時間膠囊中。恰逢6月1日國際兒童節、6月9日「國際檔案日」來臨之際,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聯合本報,推出「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特別活動,歡迎你來參加,寫下自己的夢想或心願,6月9日集體珍藏,待到5年後見證開啟。當未來的你讀到這封信時,你或許會停下來想想,這5年,我努力了嗎?還有遺憾嗎?心願實現了嗎?

【徵集令·學生篇】

給自己一份特別的禮物

你是否曾將秘密或心愛之物藏入罐子,埋在一棵大樹下,等到未來的某一天挖出它?人生最易流逝的就是時間,忽然之間,我們都長大了,追尋過去的點滴,你想過嗎?究竟什麼足夠見證我們的成長?

我們希望,給成長中的你,一份特殊的禮物——寫一封給未來自己的信,統一封存,待5年後由自己再次開啟。

誰可以來參加?

海都小記者們,是時候奔走相告了!我們希望你是一名學生,可以是小學生、中學生或是大學生。如果小學生的你,還有好多字不會寫,可以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完成這封給未來自己的信。

可以寫些啥?

我們的主題關乎成長和夢想。

你也可以稱它為許願膠囊,也可以叫它友誼膠囊,還可以叫它理想膠囊等。總之,它是見證和陪伴你的時間使者。你可以在信裡埋下希望的種子,寫下對學習的目標、對友誼的期待、對理想的追求等。讓它在時間的陪伴下生根,發芽,開花,最後結出豐碩的果實。

例如,你可以和小夥伴們相約,把你們的友誼放在「時間膠囊」裡,5年後,當你們成長到另一個新階段時,再共同回味這些美好的時光。當然,大學生的你可以盡情地想像5年後自己的生活、職業及理想的城市,當然也可以是對故鄉的期盼,對城市的願景,看看5年後是否能夠如願。

格式有啥要求?

信的長短不限,格式不限,可以是「百字文」,也可以是「千言書」。

怎麼報名參與?

1.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報名參加,並留下你的聯繫方式;

2.寫下「姓名+聯繫方式+寫給5年後的自己」,發郵件至lijuanqq@126.com或發微博@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名。

【怎麼保存】

時間郵筒為你獨家珍藏

這封寫給未來自己的信,我們將邀請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製作成「時間膠囊」,將其珍藏起來。屆時,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還將聯合本報推出「時間郵筒」封存儀式,將參與者的「夢想」投遞進去,作為該館的特殊館藏,長期專業保存。

封存儀式當天,投遞完「夢想」,你將得到一個獨一無二的編號,方便以後查檔。檔案部門承諾,確保信件的隱私性。檔案部門的庫房環境屬於恆溫恆溼,太熱就給吹吹風,冷了就開暖氣保溫,這是最重要的保管條件,保證不會受蟲、黴的騷擾,時間膠囊可「保鮮如初」,請你放心。

【活動播報】

封存信件當天還有趣味活動

還記得去年泉州首個檔案日的活動,推出了免費查檔、修復舊照片、教你建家庭檔案、評選「鎮館之寶」等四大活動,報名參與的讀者很多,有些讀者因為當天正值工作日,要上班的緣故,只能遺憾放棄前往。

今年的6月9日國際檔案日是周一,也恰逢工作日。為了讓更多讀者參與,檔案部門貼心決定,將活動提前至6月8日星期天,方便更多的讀者來現場參與。

事實上,今年的6月8日活動當天,除了「時間膠囊」封存儀式這一重頭戲外,現場還有五大互動活動等你來。昨天,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初步敲定了具體活動內容:編研成果結集成書,部分現場免費相送;教你建家庭檔案,今年的家庭建檔活動,和去年有些不同,來現場聽講座的人員,可免費獲贈檔案盒,並由專業人員手把手教您如何整理家庭檔案;免費查檔,今年將擴大互動範圍,你可以隨機提問你關心的檔案,只要是能公開的,現場人員立即為你解答;老照片修復、裱糊等是去年最受捧的活動,今年也繼續開展;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泉州市檔案館內正在裝修,為擴容的新展廳做準備,今年的活動地點將改到鯉城區檔案館(位於七星街22號)。因此,今年的活動現場,你可以參觀鯉城區檔案館多種不同風格的特色展廳,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時間膠囊·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見證成長
    昨天,鯉城區檔案館工作人員說,以保存條件來說,手寫和列印都可以,考慮到手寫更有意義,倡導參與者手寫信件。需要注意的是,手寫信件最好是用水筆,不要用原子筆。原子筆書寫難以長久保存。  報名後,請大家準備信紙寫好信件,在活動當天帶來現場,並由主辦方提供統一信封,現場分發,逐一封存,並在信封開啟處蓋上特製印章,確保信件完好。
  • 大學生寫信給未來自己 用「時間膠囊」激勵成長
    近日,中國計量學院檔案館舉辦「給十年後的自己寫封信」時光膠囊活動,吸引了眾多學生關注。截止目前,220餘位學生的信件已經成功「郵寄」。時光膠囊活動以「成長與夢想」為主題。同學們可通過紙質投遞與微信投遞相組合的方式,寫下了自己對學習的期望、對友誼的期盼和對理想的追求,並以此激勵自我努力,實現夢想。「這就像種下一顆夢想的種子,給它十年時間發芽、成長。」
  • 晉城--成人儀式上 給十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山西青年報2019年12月...
    晉城 成人儀式上 給十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 500多名高三師生和家長代表參加了活動。   當天,成人儀式包括 「總書記囑託」「校長致辭」「家長寄語」「學生感言」「學習憲法」和「成人宣誓」等環節。活動中,學生向老師和家長行感恩禮,並佩戴成人紀念章。隨後,高三學生與老師、家長一同牽手走過「成人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晉城團市委還特別設計了「時間膠囊」這一環節。
  • 畢業季送禮物送時間膠囊合適嗎
    寫畢業贈言、貼畢業照、給好朋友選畢業禮物,還有沒有比這些更有創意的送禮方式麼?有的,送他一顆時間膠囊。 參與者崔健:不拆信,等到時機成熟再看 崔健曾在2011年的「時間膠囊」活動上給自己的未來寫了一封信,當時他在讀大二,「那時畢業對自己來說更多是想像,但在學校的學生組織認識了很多師兄師姐,更多的是對他們將要離去的不舍吧。」
  • 特殊的時間膠囊:這5個有趣的時間膠囊,帶我們見證歷史!
    在科技還不發達的過去,有些人會把自己的生平或者期許放在時間膠囊裡面,這些時間膠囊也許掩埋在地下,也許保存在某個特殊的地方,膠囊的主人希望未來的某一天能有人把它重新打開。比如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5個特殊的時間膠囊,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看一下吧。賈伯斯的時間膠囊。賈伯斯這個名字可以說是非常吸引人了。
  • 【紫牛頭條】畢業5年後他們回校打開少年時「埋下」的時光膠囊,淚...
    ,在校園裡留下了自己的時光膠囊——一封寫給五年後自己的信。因為5年前畢業典禮上「我和母校的5年之約」,他們重回校園,開啟神秘的「時光膠囊」,看看曾經的那個少年有沒有一絲絲改變。 笑起來兩個甜甜的小酒窩,學霸李曉睿自帶喜感。高三畢業後,李曉睿在美國羅格斯大學讀本科,剛剛考取了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的金融專業研究生。談到自己的夢想,他說算是完成了50%,目前還在求學階段,以後的職業會往金融方向發展。
  • 有哪些好玩的時間膠囊應用軟體
    凌晨零點,集體失憶 這是一款採用MaterialDesign的私人日記應用,也是一款WEB版的時間膠囊(客戶端暫時沒有實現)。創建日記本時你需要指定一個過期時間,你寫的日記會在第二天『過期』。在過期時間之前,你不可以查看以前寫的日記。
  • 成人禮上寫一封信給20年後自己
    翻開成人紀念冊,舉起右手莊嚴宣誓,再給20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投入「郵筒」……12月7日,北師大實驗中學的成人禮上,不僅有學生、家長和老師,還有全國200餘所中小學的代表慕名觀禮。這場成人禮成為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的一堂必修課。這場別開生面的成人禮,主題被敲定為「生命、生涯、成長、成人、感恩、責任」,高三高考部的451名學生及家長、教師出席。一段「新時代的我們」的視頻回顧了同學們18年成長的足跡,讓整個會場洋溢著溫暖深情的氣息。同學們翻看成人紀念冊,用心閱讀家長、老師和校長的寄語,不少人潸然淚下。
  • iOS限免App精選:時間膠囊 - 給未來的自己發一封郵件
    IT之家9月28日消息 《時間膠囊 - 寄往未來的信》是一款可以寫未來信件的App,原價為1元,現在已經限免。這款應用以電子郵件形式在您指定的未來的某一天發送信件,還可以附帶照片等。未來的某天,突然收到了來自過去自己的信,是不是會很驚喜呢?
  • 1869年5月28日,馬克思用鵝毛筆寫了一封信
    [1869年5月28日,馬克思在英國曼徹斯特寫給一位朋友的,談及需要了解自己的理論在俄國的反饋。這頁馬克思信札將於7月中旬在上海的一場拍賣會上亮相。]詢問《資本論》在俄國反饋       即將上拍的信札是馬克思於1869年5月28日在英國曼徹斯特寫給他一位朋友的,內容談及他需要了解自己的理論在俄國的反饋。       日前,上海泓盛拍賣公司向外界公開了這封即將上拍的馬克思親筆手札。
  • iOS 限免 App 精選:時間膠囊 - 給未來的自己發一封郵件(¥1→0)
    IT之家9月28日消息 《時間膠囊 - 寄往未來的信》是一款可以寫未來信件的App,原價為1元,現在已經限免。這款應用以電子郵件形式在您指定的未來的某一天發送信件,還可以附帶照片等。未來的某天,突然收到了來自過去自己的信,是不是會很驚喜呢?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下載體驗一下。
  • 2020心願活動:給一年後的自己一封信,你會寫什麼呢?
    ------------------------------------------------------還記得自己上一次許的願望是什麼嗎?2020年的鐘聲即將響起,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對未來的許多希冀~廣東德邦教育的老師組織了一場關於未來心願的活動,同學們寫下自己的心願,寄存在時光郵箱當中,一年後時光郵差會把信寄給你,那時,你將與一年前的自己「見字如面」,看看心願是否實現
  • 卡爾·薩根:八百萬年後的時間膠囊
    足以顯示人們對於未來充滿信心的,是紐約世博會上的一個時間膠囊。一些 1939 年的報紙、書刊和人造物品,被封在一個金屬的「時間膠囊」裡,埋入地下十幾米的深處,要在遙遠的紀元才會取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人們堅信未來將與今日大不相同,而未來的人們希望了解我們今天的生活,正如我們對於古代滿懷好奇。人們本能地渴望擁抱自己無緣見面的先輩和後人。
  • 給一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騰訊QQ郵箱開啟時光信使活動
    距離2021年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今年你過得怎麼樣? 一到年末,各家公司都進入了總結的階段。個人也不例外,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大家總會對明年做出一些期待,定下一些目標。而在這個時候,騰訊QQ郵箱也適時推出了一個特殊的功能。
  • 2018年工作日結束了,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你會寫什麼?
    1、 2018年最後一個工作日,寒潮降溫雙到位,如果寫一封信給未來的你,你會是帶著一顆熾熱的心還是低頭喪氣的面對接下來的日子。我會說2018年的最後一天工作日,你好嗎?嗯,千萬不要捨不得我,在新的一年裡我會擼起袖子,加油幹。
  • 期許未來:衢州大學生給三年後的自己寫了一封信
    ……」經過近兩周的認真思考後,來自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2016級市場營銷專業的汪子仁,很鄭重的在信紙上寫下了這樣的話。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書,而是他寫給三年後畢業的自己的一封信。在大學畢業之際,收到三年前剛入學時寫給自己的信,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入學時的自己,對這三年有怎樣的期待,對現在又有怎樣的祝願?
  • 通往未來的「時空膠囊」 :小學生寫信給20年後孩子
    自六一兒童節以來,學校鼓勵孩子們暢想20年後自己已經為人父母的樣子,會給自己的孩子寄語怎樣的一番話呢?  沒想到,活動開展後,收到了2800多份作品。每一封信,都飽含著深情;每一封信,背後折射的,也許就是一個家庭的教育,帶給孩子的深遠影響。  玉帶山小學校長鄒紅表示,「我在這些信裡面看到的,其實就是每個家庭教育的影子。」
  • 10年後,共同開啟這顆時間膠囊
    2019中國·紹興「名士之鄉」人才峰會暨全國未來科技·數字經濟高峰論壇特設一項主題活動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回答。昨天上午,在紹興飯店多功能廳召開的數字經濟高峰論壇現場,「2019未來科技(智能製造)十大事件」正式揭曉,它們分別是:BCI腦控機器人、自動裝卸機器人、5G遠程手術、陶瓷4D列印、雙臂協作機器人、類腦晶片、超微計算機、超感知人造皮膚、晶片器官和血管行走機器人。
  • 俄羅斯挖出了1967年的時間膠囊,那時候人在想什麼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俄羅斯切列波韋茨電 – 為了慶祝十月革命一百周年,這個工業城市進行了一次小型時間旅行。上周,切列波韋茨居民聚集到城市中央廣場一起閱讀了密封在一個「時間膠囊」中的信息,這是一封由 1967 年的年輕人寫給 2017 年的年輕人的信。
  • 1938年,愛因斯坦給5千年後的人類留下一封信,預言了什麼?
    你知道嗎,1938年愛因斯坦在59歲的時候,曾經寫了一封信給5000年後的人類。這封信裡又預言了什麼呢? 在1938年的紐約世博會上,日本的西屋電器公司發起了一個時間艙的活動,就是把一些禮物像信件、種子、生活用品之類的,放進一個合金艙裡。然後這個合金艙會埋入地下,直到5000年後才會再次打開。愛因斯坦受邀參加了這個活動,他投入了一封寫給5000年後人類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