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級人民法院再籤戰略合作協議 助力訴前調解多元解紛

2020-08-28 大慶政法

今年以來,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大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不斷創新訴前調解模式。繼5月15日與大慶交通廣播合作創辦「訴前調解在行動」節目之後,8月4日,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度與大慶仲裁委員會、大慶市法學會法律心理學研究會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並向社會各界通報相關合作內容。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法學會副會長楊葉出席儀式。

今年7月,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了《關於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的行動方案》,以抓好「七大戰略合作」為基礎,以「多元化連結主體」為目標,推動全市法院調解網絡向重點領域延伸。本次籤約活動正是對其中「整合全市調解資源,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到調解行列」的具體落實,旨在以一站式多元解紛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仲裁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領域的獨特作用,優化社會資源與司法資源配置,促進我市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和諧化解、源頭化解,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綜合社會治理格局,為推進百年油田百年大慶建設、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更優質的司服務和司法保障。

在與大慶仲裁委員會的合作中,雙方從加強與仲裁程序的銜接方面著手,以「訴仲銜接、調判結合」為總體思路,暢通訴訟與仲裁銜接渠道。通過設立仲裁調解室,在徵得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於接收起訴狀後,立案受理前,將符合委派仲裁調解範圍的部分案件委託仲裁調解室進行調解,在充分發揮審判權規範、引導和監督作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仲裁制度便捷自治、保密高效的獨特優勢。

合作內容及程序

在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設立仲裁調解室,由大慶仲裁委員會指定一專門仲裁秘書為駐點人員,於每周三下午對全市兩級法院訴訟分流的、具有可調解性的案件進行接收、登記,待當事人選定仲裁員後,由仲裁員和仲裁秘書開展調解工作。

01

委派仲裁調解範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對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除對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勞動爭議、行政爭議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以外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人民法院可委託仲裁調解室進行調解。

02

委派仲裁調解程序啟動

人民法院在收到當事人起訴狀後,於立案受理之前,在徵得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可委派適宜通過仲裁調解或仲裁程序解決的案件由仲裁調解室進行調解。大慶仲裁委接收委派調解案件後,委派仲裁調解案件正式啟動。

03

委派仲裁調解程序終結

調解成功的,大慶仲裁委員會在五個工作日內正式復函法院作銷案處理;調解不成功但籤訂仲裁協議的,大慶仲裁委員會在五個工作日內正式復函法院作銷案處理;調解不成功且無法籤訂仲裁協議的,大慶仲裁委員會在五個工作日內正式復函法院恢復訴訟程序。

04

委派仲裁調解程序期限

調解期限自仲裁調解室接收委派調解案件之日起不超過30日。當事人協商延長調解期限的,由大慶仲裁委員會函告法院予以延長調解期限,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30日。

05

委派仲裁調解費用

調解成功,進入仲裁程序製作仲裁裁決書或調解書的,根據大慶仲裁委員會仲裁收費標準減半收取仲裁費用;調解不成功但籤訂仲裁協議,進入仲裁程序製作仲裁裁決書的,依據大慶仲裁委員會收費標準收取仲裁費用;調解不成功又未達成仲裁協議,恢復訴訟程序的案件,大慶仲裁委員會不收取費用。

在與大慶市法學會心理學研究會的合作中,雙方著眼於創建心理諮詢、疏導化解信訪案件的工作機制,在開展心理知識培訓、建立信訪化解團隊、定期召開信訪心理服務交流座談會等方面展開合作,加強司法人文關懷,對心結難解的信訪人進行心理疏導,共同探索推動司法資源與社會資源深度融合,凝聚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合力,引導涉訴信訪問題在法制化軌道內妥善解決。

相關焦點

  • 五華法院多元解紛、訴訟服務一本通②訴前調解篇
    五華法院多元解紛、訴訟服務一本通②訴前調解篇 2020-12-15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一中院:「高校+法院」,助力多元解紛
    為豐富「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力量,9月4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與西南政法大學勞動社會保障法制研究中心合作搭建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此舉系重慶法院系統創新性嘗試。高校專業團隊堅實的法律理論基礎、強大的調解員隊伍,成為重慶一中院多元解紛工作的亮麗名片。02搭建8大平臺助力「多元解紛」重慶一中院依據受理案件的類型和結構,精準對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專業調解、律師調解,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廣泛引入解紛資源。
  • 訴前解紛 特邀調解組織來助力
    青秀區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堅持便民、利民、為民工作理念,深入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最終,調解員組織雙方順利達成調解協議,這一場糾紛至此圓滿劃上句號。
  • 洛大雨: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
    黑龍江大慶兩級法院始終堅持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黨委領導和政府支持下,推動調解責任向基層組織延伸、調解網絡向重點領域延伸、調解資源向特色品牌延伸、調解方法向線上融合延伸,形成「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在前、法院裁判終局」為核心的多元解紛工作格局。
  • 輝南縣人民法院深化多元解紛新模式
    輝南縣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司法改革契機,踐行楓橋經驗,不斷探索,深度參與創新社會管理,融入多元化調解方式,多措並舉,進一步強化訴源治理、多元解紛工作。輝南縣人民法院與司法局等多部門建立訴調對接機制,完善委託調解程序,發揮多元調解優勢。
  • 【訴前調解】「紮根」縣域實情 「定製」多元解紛
    康保法院堅持大局為上,主動擔當作為,緊緊圍繞服務保障全縣脫貧攻堅開展多元解紛工作,從縣域實情出發,發揮訴前調解作用,「定製」多元解紛大平臺。2020年上半年,張家口市康保縣人民法院訴前分流率79.1%,位居全市第二,調撤率70.8%,位居全市第三,訴前調解成功330件,訴前化解率進入全市第一梯隊,訴前調解工作獲得當地黨委、市中院主要領導肯定。
  • 【多元解紛】巧用「雲解紛」!「線上」調解化幹戈
    近日,迪慶州中級人民法院快審團隊法官充分利用「雲解紛」平臺成功調解了一起合同糾紛案件,及時化解了矛盾,雙方握手言和。2015年,馮某承建了公司的職工住房、廚房、辦公室等工程,出於長期合作累積的信任,雙方未籤訂書面的合同,公司也將工程材料採購事宜一併交給馮某負責。施工過程中,公司僅支付了馮某18萬元,尚欠部分工程款未支付。施工完成後,馮某多次找公司索要剩餘款項,但其均以暫時沒錢為由一推再推。無奈之下,馮某將公司訴至香格裡拉市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後法院作出判決,由公司支付馮某7萬多元,雙方不服上訴到迪慶中院。
  • 在線訴前調解  一站式高效解紛
    「謝謝法官,真沒想到,不用去法院就可以進行調解解決糾紛,在線調解效率真是太高啦!」遠在廣東汕頭市的當事人李某某在遠程視頻調解室裡發出這樣的感慨。2020年9月1日,南昌縣法院塘南法庭收到一份郵寄立案材料,李某某起訴陳某某要求歸還借款37000元。
  • 多元解紛改革案例——東莞中院:構建「1+2+3」多元解紛新模式
    構建「1+2+3」多元解紛新模式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司法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堅決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構建訴調對接「1+2+3」模式,積極融入市域社會治理,推動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2019年,全市法院參與訴前調解一審民商事案件80706件,調解成功率60%;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86194件,增幅同比下降26.7%。2020年1月至6月,全市法院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33388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14%,42%的民商事糾紛通過多元化解機制解決,真正從源頭上減少了訴訟增量。該院舉措被省委政法委評為全省第二批社會治理實踐創新項目。
  • 全區首家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在烏市成立 讓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
    本報烏魯木齊訊(記者 古雪麗 通訊員 張越然)9月23日,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全區首家基層法院入駐區(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展訴調對接工作。
  • 省林區中級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及訴訟服務體系建取得實效
    12月21日上午,黑龍江省林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通報省林區中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及訴訟服務體系建設進展情況,並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2020年,省林區中院圍繞多元解紛、分調裁審、立案服務、審判輔助、涉訴信訪五大業務板塊,通過建機制、定規則、搭平臺、推應用四個工作環節,對涉及立案、調解、申請保全、申請鑑定、送達等事項基本實現在訴訟服務大廳一站式辦理或網上直接辦理,一站式多元解紛及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實效。
  • 烏市新市區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成立
    天山網訊(文/圖 記者 劉一鳴)「在家附近就能調解矛盾,這為老百姓提供了很多便利。」9月23日,進入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不到半小時,家住北京路的市民王立(化名)就拿著法官出具的調解書,走了出來。  當日,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 廣昌法院:「特邀調解法官」助力多元解紛
    「我同意,能收回本金,就謝天謝地了……」這是8月18日廣昌縣人民法院特邀調解法官、老黨員謝允信成功調解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場景。類似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廣昌法院出現。 2020年3月,為持續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廣昌法院決定成立「老黨員調解工作室」,將具有20多年工作經驗的退休法官、老黨員謝允信返聘回來擔任特邀調解法官。「老黨員調解工作室」運行以來,訴前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21件,調解成功率達82.6%,有效分流了民商事案件。
  •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金融借貸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訴前調解有成效
    近日,霍林郭勒市金融借貸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訴前委派人民調解員的方式開展訴前調解工作,成功調解了三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包某、格某等18人系扎魯特旗嘎亥吐鎮的農戶,於2019年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霍林郭勒市支行籤訂《小額貸款額度借款合同》以及《小額貸款聯保協議書》,銀行向其提供貸款近15萬元。借款到期後,各貸款戶由於疫情原因導致收入不穩定,未能還清借款本息,但均表示願意還款,希望銀行方面適當延長還款期限。
  • 【聚焦「一站式」 多元解糾紛】創新出臺全國首個自治州多元解紛促進條例!多元解紛「紅河模式」有何亮點?
    紅河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王勤介紹,在探索過程中,各基層法院也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經驗,比如創建化解房地產矛盾糾紛「以商救商、法院監管、金融支撐、封閉運行」等多元解紛新模式,創新醫療糾紛解決模式,吸納當地少數民族代表加入特邀調解隊伍等等,促使大量糾紛在訴前化解,提升了訴源治理水平。
  • 【訴調對接】磨刀不誤砍柴工 ——多元解紛調解技能培訓
    自今年8月納雍縣人民法院與納雍縣工商聯達成共建訴調對接多元解紛平臺以來,縣工商聯調解中心接受委派案件78起,調解結束58起。為更好向當事人提供「調解→達成協議→申請司法確認→法院受理→裁定書領取」一站式訴調對接及遠程調解服務,進一步提升調解效率,10月27日,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員額法官楊紅一行3人到縣工商聯調解中心開展多元解紛技能培訓交流。
  • 【聚焦「一站式」 多元解糾紛】紅河州法院四點發力:推進多元解紛「紅河模式」走深走實
    近年來,紅河州兩級法院從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出發,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對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的支持,強力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探索形成「外聚合力,內強動力」的多元解紛「紅河模式」基礎上,不斷拓寬糾紛解決渠道,通過四點發力推進了多元解紛「紅河模式」的不斷走深走實。
  • 消費糾紛雙方欲對簿公堂 訴前調解促成和解協議
    5月,市中級人民法院、東寶區人民法院、掇刀區人民法院與荊門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實現訴調對接,將訴訟和調解銜接起來,引導群眾選擇「以調為主、調判結合」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方式。這一化解糾紛新模式效果如何?近期,荊門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成功調解了一起涉及98名消費者與一兒童攝影店的消費糾紛,得到各方的認可。
  • 靠前解決糾紛 源頭化解矛盾 ——牡丹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紀實
    針對上述問題,牡丹區法院院黨組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指示精神,不等不靠,多措並舉靠前解決糾紛,加快深入推進牡丹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於2020年4月28日成立訴前調解委員會,選任24名人民調解員參與訴前調解工作,其中院機關18名,五處人民法庭共6名,切實做到了案件管轄範圍內人民調解全覆蓋、零遺漏;同時制定了《人民調解員操作規程》和《員額法官指導調解員操作規程》,以制度全程規範相關人員操作。
  • 《中國審判》雜誌宣傳報導我市法院多元解紛工作
    徐哲表示,甘南法院將進一步積極延伸審判職能,主動融入訴源治理機制,全力推進「一站式」建設,持續提升多元解紛及訴訟服務工作水平,推進大調解常態化,深化案件訴前分流、委派調解、訴後繁簡分流,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訴前,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推動「公證+訴訟」融合發展